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疼痛的收獲——論《古爐》與《四書》的創(chuàng)傷書寫

2012-11-01 02:01:48
揚子江評論 2012年2期
關(guān)鍵詞:古爐四書閻連科

●韓 亮

“新時期”以來,面對當代激進政治帶來的歷史創(chuàng)傷,不同代際的作家呈現(xiàn)出各異的書寫。在時間的過濾作用下,創(chuàng)傷書寫已遠離簡單、急切的政治性言說,深入至文化心理層面的反思,走向?qū)θ酥嬖诘奶皆??!敖履:h事真”,賈平凹、閻連科分別以《古爐》與《四書》宣告中年變法,返觀處于記憶與遺忘之間的歷史創(chuàng)痛,追問其如何發(fā)生,怎樣消弭。那么,疼痛之后有何收獲?他們試圖以怎樣的寫作倫理打開隱秘的白晝,又顯現(xiàn)出何種困陷與可能性?

一、《古爐》:未完成的寫作意圖

賈平凹的作品多以陜南農(nóng)村或西安為背景,將“文革”作為聚焦點的《古爐》亦不例外。曾因燒制瓷器而興盛一時的古爐村成為他敘述“文革”創(chuàng)傷的場域:“在我的意思里,古爐就是中國的內(nèi)涵在里頭。中國這個英語詞,以前在外國人眼里叫做瓷,與其說寫這個古爐的村子,實際上想的是中國的事情,寫中國的事情,因為瓷暗示的就是中國。”①以瓷器(China)寓指中國,本是過于明晰的隱喻,一再闡釋,足見唯恐被忽略的寫作宏愿。雖然“眼光想的都是整個中國的情況”,賈平凹還是一如既往地避開“宏大敘事”,書寫在八十年代“商州”系列中就已熟稔的、鄉(xiāng)土中國的“日常生活”。

既是“日常生活”,又有少時記憶作底,賈平凹遂以符合時間與記憶自然形態(tài)的方式結(jié)構(gòu)文本,小說分六部:始于“冬部”,各色人等紛紛上場,村民罹患各種怪病,古爐村的寧靜中危機潛藏;“春部”,外出歸來的夜霸槽與洛鎮(zhèn)的紅衛(wèi)兵一同為古爐村帶來聞所未聞的詞匯——“文化大革命”;“夏部”,紅衛(wèi)兵黃生生與古爐村造反派頭領(lǐng)夜霸槽一起“破四舊”,成立“紅色榔頭戰(zhàn)斗隊”;“秋部”,天布與磨子成立“紅大刀革命造反隊”,夜霸槽將“革命”和“疥瘡”一齊傳播給村人,精神與身體的雙重?zé)岚Y在古爐村蔓延;“冬部”,“榔頭隊”與“紅大刀”武斗,狂熱的人們形如鬼怪;重歸“春部”,造反派頭目被集體槍決,古爐村“文革”戛然而止。

冬去春來的敘述里,古爐村如同一個在苦難的發(fā)生與消解中循環(huán)不已的“生死場”。如此循環(huán)并非《百年孤獨》式的,同以周而復(fù)始的結(jié)構(gòu)形態(tài)來書寫,馬爾克斯以由緩至急的時間之流形成獨特的敘事節(jié)奏,并在時間的加速度到達頂點時,讓孤獨封閉的馬孔多獲得當下意義。而在賈平凹的書寫中,則難覓節(jié)奏與時間的變化,“文革”只是一個被人為“帶入”與“帶出”的事件,與其說是沿循邏輯的“發(fā)生”,不如說是某種“嵌入”。事件被“帶出”后,古爐村的安寧如昔,讓人幾乎覺察不到作為歷史前行進程的時間流逝,一切只是“春風(fēng)吹又生”的自然循環(huán)。作者意圖表達的歷史觀于焉浮現(xiàn):“如果一件事的因已經(jīng)開始,它不可避免地制造出一個果,被特定的文化或文明局限及牽制的整個過程,這可稱之為命運”,“古爐村人就有了‘文革’的命運,他們和我們就有了‘文革’的命運,中國人就有了‘文革’的命運?!雹谝浴耙蚬h(huán)論”作為創(chuàng)傷書寫的敘事邏輯,一方面,是賈平凹駁雜思想資源中本土經(jīng)驗與民間倫理的再一次呈現(xiàn);另一方面,則很難說不是他在小說結(jié)構(gòu)與理性分析上的乏力,既無法予苦難以精神上的提升,亦無法為受難者尋求救贖的可能。

為彌補這樣的乏力感,賈平凹輔以“神秘敘事”來推動情節(jié),自圓其理。作為敘事策略的“神秘”早為他習(xí)用,如《白夜》中“再生人”的出現(xiàn),《土門》中狗的通靈,《高老莊》中野人的傳說?!豆艩t》中狗尿苔是頑童也是神童,每逢大事發(fā)生,他必能嗅到詭異的氣味:“有些像樟腦的,桃子腐敗了的,鞋的,醋的,還有些像六六六藥粉的?!碑斶@氣味從未如此濃烈地充滿他的鼻腔時,“文革”武斗也隨之到達高潮。他不僅未卜先知,還如同卡爾維諾筆下的“皮恩”一般,洞悉村中人所有的隱秘,甚至能與動物自由地交談。對于這個總也長不高的通靈者,賈平凹眷顧不已:“我喜歡著這個人物,他實在是太丑陋,太精怪,太委屈,他前無來處,后無落腳,如同星外之客……狗尿苔和他的童話樂園,這正是古爐村山光水色的美麗中的美麗?!雹刍蛟S狗尿苔之于“文革”進程中的古爐村實在是太過突兀的存在,亦或他的扁平與薄弱承載不起作家所期待的美學(xué)追求,通過狗尿苔之眼所呈現(xiàn)的,鮮有“美麗中的美麗”,更多是碎片化的、獵奇性的景觀。

與狗尿苔同樣天賦異秉的,是用綱常倫理“說病”的善人:來回的病根在心胸狹隘,“一味地爭理,哪能不病呢”;護院的病是怨氣累積所致,“怨氣有毒,存在心里,等于自己服藥”;護院媳婦因不孝而病,“不孝父母敬神無益”。以醫(yī)者與智者雙重形象出現(xiàn)的善人,擁有從肉體和精神上拯救古爐村人的神秘力量。在他看來,萬惡之源乃是人心不古,因此以繁冗的說辭來教化人心,修補日漸崩潰的倫理體系:“人倫也就是三綱五常,它以孝為基本,以孝引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親友,社會就是由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兄兄弟弟親親友友組成的……社會是神歸其位,各行其道,各負其責(zé),天下就安寧了?!闭Z言的不節(jié)制當是賈平凹有意為之,他任由善人用迥異于村人的言語系統(tǒng),絮絮叨叨地兀自訴說,因為“在人性爆發(fā)了惡的年代,他注定要失敗的,但他畢竟療救了村里人,在進行著他力所能及的恢復(fù)、修補,維持著人倫道德,企圖著社會的和諧和安穩(wěn)”④。如此闡釋之下,若非人性之惡的“偶然”爆發(fā),在善人“說病”機制的修復(fù)下,人們仿佛就能各司其職,各安其分,古爐村就能夠長久地安寧如斯。對人性之惡所帶來的苦難為何發(fā)生,如何渡過,賈平凹也并未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因果循環(huán)”與“神秘敘事”遭逢于古爐村,生成出夾纏不清的“文革”敘事。從這種意義上說,作者試圖借助歷史的“后見之明”,整體性關(guān)注中國的寫作初衷并未實現(xiàn)。

意圖的未完成,顯露出賈平凹秉持的創(chuàng)作理念所遭遇到的困境。早在創(chuàng)作《浮躁》時,他就開始尋找一種異于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嚴謹結(jié)構(gòu)的寫作方式?!稄U都》后記中,賈平凹自認理想中的文章“囫囫圇圇是一脈山”⑤,他放棄了對于山中草木的精細描摹,轉(zhuǎn)而追求渾然天成的整體狀態(tài)。完成《高老莊》后,賈平凹的構(gòu)想愈加清晰:在“蠅營狗茍的瑣碎小事”中追求“湯湯水水又黏黏糊糊”的敘事效果⑥。此后,這種向自然之物致敬、將“囫囫圇圇”與“湯湯水水”揉在一起的寫作理念一直貫穿于賈平凹的創(chuàng)作。而到了《古爐》中,混沌感和零碎感不僅彌漫于小說的細節(jié)與結(jié)構(gòu)上,更鮮明地表現(xiàn)在歷史觀念與敘事邏輯上。然而,《古爐》所處理的問題畢竟指涉錯綜復(fù)雜、需要理性洞悉的當代革命,在“囫囫圇圇”與“湯湯水水”的理念之下,賈平凹雖能熟稔而靈動地書寫鄉(xiāng)村倫理與鄉(xiāng)土苦難,但終究無法厘清歷史疼痛的晦暗不明,無法在價值層面發(fā)出具有穿透力的聲音。價值判斷的混亂與理性思辨的匱乏也讓《古爐》缺少應(yīng)有的“形而上學(xué)質(zhì)”⑦,對此賈平凹早有自覺,卻未能給碎片化的世界找到獲取意義的方式。從這種意義上說,“古爐村”并不能承載“整個中國的情況”,只是苦難叢生、意義匱乏的“廢村”。

二、《四書》:寫作可能性的尋找

同為具有鮮明地域特征和現(xiàn)實介入性的作家,閻連科念茲在茲的始終是中原鄉(xiāng)土的生死愛欲:從“東京九流人物系列”到“瑤溝系列”再到“耙耬系列”,無論風(fēng)格怎樣嬗變,繞不開的都是那片最豐饒也最貧瘠、最美麗也最丑陋、最真實也最荒誕的土地。與現(xiàn)實緊張狀態(tài)的保持,傳達現(xiàn)實疼痛感的訴求讓閻連科對“現(xiàn)實主義”愛恨交加:既是再熟悉不過的兄弟姐妹,也是充滿死亡陰影的墓地。面對從未如此復(fù)雜、如此豐富、如此荒謬的景況,閻連科試圖為當代中國經(jīng)驗、尤其是創(chuàng)傷經(jīng)驗的書寫找到一種可能的方式:“神實主義,我想應(yīng)該有個簡單的說法。即:在創(chuàng)作中擯棄固有真實生活的表面邏輯關(guān)系,去探求一種‘不存在’的真實,看不見的真實,被真實掩蓋的真實?!雹唷吧駥嵵髁x”并非賈平凹式的神秘敘事,它不是神秘因素的疊加、神秘氛圍的渲染,而是擯棄現(xiàn)實的有一說一,以想象、寓言、神話、夢境等等作為通向真實的橋梁,為勘探真實之復(fù)雜荒謬提供可能和途徑?!端臅芳词沁@一寫作理念的實踐:一次以“神實”抵達歷史創(chuàng)痛的真實之旅。

小說直面“大躍進”與其后的大饑荒。時過境遷,這一歷史創(chuàng)傷仍是講述的禁忌,當代作家時有蜻蜓點水般的碰觸,卻鮮將其作為敘述的主體。何為“四書”?《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是“四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也是“四書”。在閻連科那里,“四書”意味著講述苦難的不同聲部,時間與記憶得以拋開單一的線性流動,獲得了多重面向。小說以《天的孩子》、《故道》、《罪人錄》、《新西緒弗神話》構(gòu)成:《天的孩子》由黃河邊上“罪人育新區(qū)”的統(tǒng)治者孩子來講述,“九十九區(qū)”被“育新”者中百分之九十是讀書人,個人化的姓名讓位于職業(yè)身份的指稱,“作家”、“學(xué)者”、“宗教”、“音樂”……統(tǒng)統(tǒng)聽命于孩子的指令。《故道》和《罪人錄》的敘述者都是小說中的作家,前者是聽憑本心的書寫,后者是呈交孩子的密報。置于整部小說的結(jié)尾的,是學(xué)者用紫藥水寫就的哲學(xué)短章《新西緒弗神話》。

不同聲部的交替出現(xiàn),是真實的眾聲喧嘩,也是撲朔迷離的“羅生門”,構(gòu)建起一段痛史的不同面向??疾斓木€索之一是知識分子與事件的關(guān)系,即他們對烏托邦的信仰和實踐如何成為可能。小說開篇是“神實”筆法,“上邊”如同上帝一般把分散在黃河岸邊上的人、地、莊稼命名為育新區(qū),將全區(qū)的人、地編排號碼以便于改造懲治,五湖四海的知識分子云集于此,且勞動且育新,重新鍛造精神與肉體?!昂⒆印苯y(tǒng)治“大人”,合法性如何確立?首要任務(wù)是規(guī)訓(xùn)。他要求作家貶低自己的作品,作家愣了一下,連說三遍“我的著作是狗屎”。他揚言向圣母像撒尿,威脅宗教,宗教蒼白著臉連說幾聲“我是流氓、我是流氓……”——也還是這個宗教,為了多獲得一點面,將從前珍視的圣母瑪麗亞像,主動“撲在腳下邊,用腳去跺圣母的頭。去踩圣母的臉。還特地,用腳尖,去圣母的眼上踩著擰一下,把那眼珠擰碎了。眼睛給擰瞎了。擰成黑洞了”。時隔不久,宗教更加積極地向孩子表忠心:“你給我一把黃豆吃,我不僅可以把圣母的像放在腳下踩,可以把圣母的眼珠摳出來,把圣母的鼻子和嘴撕爛嚼嚼吞進我的肚子里,讓圣母在我的肚里變成糞,我還可以聽你的,對著圣母的臉撒泡尿?!别囸I的威脅讓育新區(qū)的學(xué)者、作家、宗教們卑躬屈膝,蔑視乃至踐踏自己的尊嚴與信仰,指責(zé)仿佛說不出口。畢竟,在死亡面前,人如此微小,生的本能又如此強大。

而閻連科饒有興致娓娓道來的“捉奸事件”則是一個無法被寬恕的、徹頭徹尾的黑色幽默。孩子采用幼兒園式的小紅花獎勵制,檢舉有獎,揭發(fā)有功。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的情事令實驗倍感振奮:有好戲看了呢!他臉上的光彩“紅紅彤彤如那將要落下去的太陽”,脫下鞋子帶領(lǐng)眾人前去勘察現(xiàn)場,心心念念的還是“檢舉一次獎勵回家一個月”,“今天這件事是我發(fā)現(xiàn)的,是我檢舉的,你們誰都不要和我爭”。誰料撲了個空,“所有的教授、講師和別種別類的讀書人”都跟著實驗罵了句粗話,心中同時燃起巨大的希望,流放地的全民捉奸運動就此拉開序幕:白天“誰也不拉耬播種了,都朝著某方向的荊叢、洼地、溝道里走,樣子是解散去拉屎和尿尿,其實都是去捉奸”;深夜里人們不約而同地出來游蕩,某次“出來捉奸的男罪共有六十幾個人,占了九十九區(qū)一半還要多,最大的六十二歲,最小的二十歲,排在一起,隊伍長長,如一條游在夜野的龍”。既有如此秉性與欲求,九十九區(qū)知識分子在科學(xué)問題上達成的共識也就不難理解:“沒有人再張開讀書人的臭嘴巴,說虛報、浮夸、違背科學(xué)那樣的屁話兒。大家說‘科學(xué)就是一泡屎。是屎踩著都嫌臟,最好把它埋在田地里。’”為實現(xiàn)孩子進京獻禮的狂想,更為早日獲得象征育新成功的“五顆大的星”,作家甘愿以鮮血澆灌作物:

看那棵麥有些泛黃偏瘦、地力不足了,我就在早上我的血液最足時,用針扎破手指頭,把那血滴在水碗里,瘦輕的麥顆滴幾滴,瘦重的滴上十幾滴,再把澆在瘦麥最根部,使那麥苗在一夜之間后,它就黃去黑來了,瘦消肥壯了。

以血肉向土地獻祭,早在《年月日》中就已得到更為慘烈的書寫?;哪戟氉粤羰氐睦限r(nóng)先爺發(fā)現(xiàn)了一株孱弱的玉米秧苗,對生的希冀驅(qū)使他以肉身作為養(yǎng)料,支撐幼苗的生長,直至與土地、植物融為一體:

那棵玉蜀黍棵的每一根根須,都如藤條一樣,絲絲連連,呈出粉紅的顏色,全都從蛀洞中長扎在先爺?shù)男靥派?、大腿上、手腕上和肚子上。有幾根粗如筷子的紅根,穿過先爺身上的腐肉,扎在了先爺白花花的頭骨、肋骨、腿骨和手骨上,有幾根紅白的毛根,從先爺?shù)难壑性M去,從先爺?shù)暮竽X勺中長出來,深深地抓著墓底的硬土層。⑨

如此凄絕的圖景,是閻連科對匍匐于土地者生之艱難與抗爭的表達,生長萬物的土地是凌遲肉身的刑場,也是最終安放肉身的皈依之所,速朽之物藉此化為生生不息的永恒,先爺?shù)拿擅僚c執(zhí)著生發(fā)出令人起敬的力量。而《四書》中作家以鮮血澆灌麥穗,繼而作為成功經(jīng)驗推而廣之,眾人紛紛效仿澆灌玉米的場景則讓人感覺到無比真實的荒謬與諷刺,敘述的真實與否反倒變得不重要,“神實”在此獲得勝利。巨型麥穗的不知所終、玉米壯如樹卻不結(jié)穗寓示著烏托邦狂想的轟然倒塌,對于“烏托邦的打造終將以誤托邦(Dystopia)告結(jié)”⑩。盡管轉(zhuǎn)換了時空,閻連科在《四書》中對知識分子清醒而不無諷刺的審視,仍可看作是《風(fēng)雅頌》對“我的大學(xué)”、“我的村莊”之思考的延續(xù),在他的視域中,處于這一事件中的知識分子對政治狂想的認同甚至合謀,遠非海德格爾式的“以對真理的激情抓住了假想”?,也非傳統(tǒng)文人治國平天下的誘惑使然,更多的是根源于自身的軟弱與私欲。被放大的人性弱點與強烈的生存欲求扭結(jié)在一起時,連“吃人”都不再是狂人的臆想:“有人看見埋在區(qū)院后邊農(nóng)科院的研究員,他的墳被扒開了,那席里的尸肉被人挖走了一塊又一塊,大腿上、肚子上留下的洞,如黑土泥地被锨鋤用過了力?!别I極食人固有史實藍本,然而當本該永遠是“反抗者”,本該對逝者懷著慎終追遠之心的知識分子開始磨刀霍霍向同伴時,觀者只能如小說中的學(xué)者般,發(fā)出“讀書人呀……讀書人……”的悲呼,流出“和年月與饑餓一樣不可抵擋”的淚。

臨近結(jié)尾處,孩子一半表演一半殉道地將自己釘于鋪滿紅花的十字架上,在彌留之際允許眾人離開九十九區(qū),于是“人們都急忙,到那十字架底下,每人搶了一袋上路離開的干糧和一枚,還有香漆味的紅五星”。離開途中偶遇早已立功離開的實驗,扶老攜幼逃離饑荒的家園,只因聽說地廣人稀的九十九區(qū)“春季萬物花開,有吃不完的東西啊”。逃而無果,逃無可逃,苦難遠未終結(jié),荒謬仍在繼續(xù),縱使有“紅五星”作銘證又有何用?小說由此獲得了理性與價值的提升,這是比直面禁忌更大的貢獻,亦是由“神實”通往“靈魂深度真實”?的努力。

三、記憶:迷失或穿越

講述創(chuàng)傷總是源自記憶的沖動,這記憶或來自個人或植根國族。賈平凹在《古爐·后記》中說:“我想,經(jīng)歷過‘文革’的人,不管在其中迫害過人或者被人迫害過,只要人還活著,他必會有記憶?!耶a(chǎn)生了把我記憶寫出來的欲望?!?閻連科亦坦陳《四書》中著力描繪的饑餓感是總也揮之不去的幼年記憶:“可對我這一代人來說,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童年的饑餓。從有記憶開始,我就一直拉著母親的手,拉著母親的衣襟叫餓??!餓啊!總是向母親要吃的東西?!?追尋與救贖著一切消逝之物的記憶,催促著寫作者不斷思索并打開過去,過去的時光在這樣的打開中宛若新生。重新打開面臨著不同的可能性,如??思{,背負起記憶的一切痛感與恥感,宣告“在悲痛的存在與不存在之間,我選擇悲痛的存在”?;或如昆德拉,進入無可忘卻的遺忘,在“緩慢地向死亡進發(fā)的虛無”?中感受悲痛。記憶與遺忘的此消彼長轉(zhuǎn)化為文學(xué)與歷史的關(guān)系,建構(gòu)起無垠的書寫空間:文學(xué)怎樣面對和感受歷史,講述又將以何種方式打開并銘記歷史。

對歷史創(chuàng)傷的書寫,無疑更是困難重重,因為“任何想還原現(xiàn)場,控訴不義的努力都帶有內(nèi)在的悖反性。就算千言萬語,我們又怎么能夠僭越受難者永遠被剝奪的說話的位置?暴力之所以罄竹難書,正是因為暴力所帶來的恐怖已經(jīng)超過了語言文字的表意范疇,直指文明的非理性黑洞。但即使如此,傷痕見證者還是勉力尋求訴說的方式。這里的邏輯是,哪怕暴力帶來的恐怖難以訴說,我們也要說出這恐怖的‘難以訴說性’”?。面對著相似的“難以訴說性”,前蘇聯(lián)文學(xué)產(chǎn)生了如布爾加科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yī)生》、索爾尼仁琴的《古拉格群島》等兼具歷史反思精神和美學(xué)品格的作品。相形之下,當下中國文學(xué)對于歷史的書寫則更多地呈現(xiàn)出推諉與怯懦的精神狀態(tài):“多元價值顛覆了樸實的人文價值”、“作家所代表的知識分子社會良知的人格內(nèi)涵被取消了”、“市場化的價值觀念迅速成為作家創(chuàng)作的價值主流”?——這一對新世紀文學(xué)的癥斷同樣適用于創(chuàng)傷書寫。血淚控訴的過時性早已成為共識,寫作者們轉(zhuǎn)而聰明地描繪著零度的風(fēng)景,價值立場的退卻與紛亂使得對痛史的反思成為朝向記憶的集體迷失和沉湎,甚至可以說,是在以記憶的名義忘卻。然而,歷史意識與價值立場的表達并不必然損害文學(xué)的獨立性與美學(xué)品格,作家全然不必以申訴為目的,具有歷史承擔(dān)的艱難而獨立的思索將包含一切,將引領(lǐng)小說穿越記憶曖昧不清的表象,進入更為廣闊的美學(xué)時空。

從這種意義上說,《四書》無疑是令人欣喜的?!懊鎸ξ夜枢l(xiāng)那塊苦難的土地,我究竟做了什么,表達了什么”、“面對社會現(xiàn)實,文學(xué)總是那么簡單、淺薄和逃避”、“面對歷史,我們做了何樣的寫作選擇和思考”、“面對文學(xué)自身,今天的文學(xué)有過怎樣的探求與堅守”?——四重“文學(xué)的愧疚”讓閻連科的書寫少了一些功利和激憤,多出一些良知與責(zé)任,《四書》就是彌補這一愧疚的寫作實踐。更讓人欣喜的是,暌違已久的形而上思索在彌補中顯現(xiàn)靈光,這正是此前論及《古爐》所缺少的品格。

回到《四書》的文本,結(jié)尾處孩子以殉道的方式死去,哲學(xué)短章《新西緒弗神話》指向了苦難的從適與渡過、存在的困境與意義、忍耐的理由與力量。這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對知識分子反思與對抗爭的呼喚可能引向“歷史的反抗”,因此評論家會期待“他(孩子)帶領(lǐng)這些罪人走出集中營,沖向檢查站,并死在‘專政’的槍口下”?;而閻連科從小說開頭就開始營造的宗教氛圍讓結(jié)尾處“形而上學(xué)的反抗”也并不突兀。閻連科重述神話,“新”西緒弗從偶然遇見的孩子身上感受到愛、感受到新的存在和意義。神不能容忍西緒弗在懲罰中找到安慰,于是改變懲罰:在山的另一面,石頭自下而上運動,它被推下山后很快會勻速地自動從山下滾到山頂,精疲力竭的西緒弗必須爬上山,再次將石頭推下。雙倍的體力懲罰讓西緒弗無法向從前一樣迎著天上的光亮推動石頭,同時,他再也無法看見孩子,愛與思念成為新的懲罰,甚至思考怪坡的玄機也成為懲罰的一種。在日復(fù)一日的懲戒中,西緒弗瞥見山下的禪院和俗世炊煙圖,獲得新的從適與意義。但他努力隱藏,“目光中都是沒有看見現(xiàn)實俗世的光”,于是“靜平從適,油然自得”——這接近加繆所言的抵抗著世界荒謬性的形而上學(xué)的幸福。在加繆看來,正是荒謬聯(lián)系起了人與世界,人一旦提出“為什么”,就意識到了荒謬,他既看到世界的雜亂無序,又懷著對幸福理性的希冀,于是“荒謬就產(chǎn)生于這種人的呼喚和世界不合理的沉默之間”?。面對生存的荒謬狀態(tài),關(guān)鍵不是逃遁或棄絕,而是在其中生活,從中獲取自己的力量,獲取對毫無慰藉生活的執(zhí)著證明。沒有一種命運能夠構(gòu)成對人的懲罰,生活與荒謬中的人說“是”,但是努力永不止息,這努力本身就是反抗。因此加繆會說:“西西弗永遠行進,而巨石仍在滾動著。……他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斗爭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里感到充實,應(yīng)該認為,西西弗是幸福的?!?

在最終的結(jié)論處,“西方的西緒弗”與“東方的西緒弗”獲得了某種共識,所不同的是抵達安寧與救贖的方式,前者倚靠內(nèi)心的全然自足,沒有信仰卻饑渴慕義的后者除卻內(nèi)心,還需要俗世之光的燭照。用“是”的方式說“不”,在此岸尋求希望卻并不安然沉湎于現(xiàn)世,抵抗永不放棄。閻連科在“西方的西緒弗”的啟迪下,提供了一種更為復(fù)雜的、東方式的反抗自身與世界荒謬的姿態(tài)。從這種意義上說,閻連科得以穿越時間的帷幕,在歷史的激流與寂靜的見證中,以書寫抵抗著現(xiàn)實的沉默與殘暴,尋找到了這個世界“疼痛的收獲”?。于當下語境,這是期待已久的收獲,也是最美的收獲。

【注釋】

①賈平凹:《古爐·封底》,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

②賈平凹:《古爐·后記》,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第604頁。

③同上,第606頁。

④同上,第605頁。

⑤賈平凹:《廢都·后記》,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460頁。

⑥賈平凹:《高老莊·后記》,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8年版,第360—361頁。

⑦在羅曼·英加登看來,意義與價值層面“形而上學(xué)質(zhì)”的顯現(xiàn)是客體再現(xiàn)的最重要功能,唯有此時,“文學(xué)作品才能最深刻地打動我們,文學(xué)的藝術(shù)作品只有在形而上學(xué)的顯現(xiàn)中,才能達到了它的頂點”。[波蘭]羅曼·英加登:《論文學(xué)作品》,張振輝譯,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版,第286頁。

⑧閻連科、張學(xué)昕:《我的現(xiàn)實,我的主義》,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第206頁。

⑨閻連科:《年月日》,河南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頁。

⑩蔡建鑫:《屈辱的救贖——論閻連科的〈四書〉》,《四書·序論》,臺灣麥田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頁。

?[美]馬克·里拉:《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鄧曉菁、王笑紅譯,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頁。

?閻連科:《發(fā)現(xiàn)小說》,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頁。

?賈平凹:《古爐·后記》,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第603頁。

?閻連科:《我的現(xiàn)實,我的主義》,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第4頁。

?[美]威廉·??思{:《野棕櫚》,藍仁哲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 年版,第278頁。

?[捷克]米蘭·昆德拉:《笑忘錄》,王東亮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 年版,第131頁。

?王德威:《從吞恨到感恩——見證白色恐怖》,《讀書》2011年11月。

?丁帆:《新世紀文學(xué)中價值立場的退卻與亂象的形成》,《文藝爭鳴》2010年第19期。

?閻連科:《文學(xué)的愧疚》,《揚子江評論》2011 年第 3 期。

?王彬彬:《閻連科的〈四書〉》,《小說評論》2011 年第 2 期。

?[法]加繆:《西西弗的神話》,杜小真譯,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2 年版,第25頁。

?同上,第 116 頁。

?[德]保羅·策蘭:《保羅·策蘭詩選》,孟明譯,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0 年版,第403頁。

猜你喜歡
古爐四書閻連科
論陳普《“四書”講義》中的“為學(xué)”思想
蘋果很甜,內(nèi)心很暖
蘋果很甜,內(nèi)心很暖
MONUMENTAL MEMORY
漢語世界(2020年3期)2020-06-19 08:51:54
我與賈平凹的《古爐》
在“古爐”的烈焰中淬煉成金
科技視界(2017年6期)2017-07-01 13:39:22
閻連科作品譯介①
朱熹的《四書》與“五經(jīng)”
《大學(xué)》在《四書》序列中的位置
米芾拜石
民丰县| 峨边| 五华县| 晋中市| 云南省| 金山区| 鄢陵县| 游戏| 慈利县| 榆中县| 军事| 郎溪县| 沙坪坝区| 木里| 新宾| 基隆市| 买车| 柯坪县| 思茅市| 巴东县| 铅山县| 天气| 吉隆县| 新乡县| 中阳县| 永胜县| 泰安市| 图木舒克市| 交城县| 蓝山县| 格尔木市| 闽清县| 都兰县| 满城县| 沧州市| 临猗县| 肇源县| 邹平县| 颍上县| 长岭县|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