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學虎,孟憲良,張繼寶
(山東省濱州市結核病防治院,山東 惠民 251700)
白細胞減少是惡性腫瘤化學治療后的主要毒副作用之一,限制了化學治療藥物的劑量,影響了療效,且嚴重白細胞減少的患者90%以上可發(fā)生嚴重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1]而危及生命。我院在用常規(guī)升白細胞藥的基礎上,給患者加服健脾益腎方,用于治療腫瘤患者化學治療后白細胞減少,效果顯著?,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腫瘤患者86例。入選標準:有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的惡性腫瘤患者;年齡18~70歲;有可測量或可評估的腫瘤病灶;Karnofsky評分高于60分;預計生存期大于3個月;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和心臟功能基本正常,有化學治療適應證;本化學治療周期內(nèi)未使用任何升白細胞藥物;化學治療前白細胞均高于4.0×109/L;患者依從性好,知情并同意。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70歲,平均57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3.5年,平均1.6年;肺癌39例,結腸癌5例,胃癌28例,宮頸癌2例,鼻咽癌2例,乳腺癌4例,肝癌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程度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接受含鉑聯(lián)合化學治療方案,包括長春瑞濱+順鉑方案,長春瑞濱+順鉑+氟尿嘧啶方案,紫杉醇+卡鉑方案,多西他賽+奈達鉑方案,每21 d為1個治療周期。對照組口服利可君(江蘇吉貝爾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為20 mg,批號為100310)20 mg,3次/d;鹽酸小檗胺(四川金山禪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為28 mg,批號為100301)112 mg,3次/d;連續(xù)服用7 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服醫(yī)院自制健脾益腎方(規(guī)格250 mL/袋)250 mL,2次/d,連續(xù)服用7 d。
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2]制訂。顯效:治療后白細胞高于4.0×109/L,并在療程中能維持療效直至停藥后1周,臨床癥狀顯著減輕或緩解;有效:治療后白細胞低于4.0×109/L,但較治療前上升(0.5~1.0×109/L),并在療程中能維持療效直至停藥后1周,臨床癥狀好轉;無效:治療后白細胞上升低于0.5×109/L,臨床癥狀無好轉。以顯效和有效合計為總有效。
2組患者均按時按量服藥,治療7 d后療效比較見表1??梢姡委熃M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2例患者有輕度惡心感,對癥治療后緩解。兩組均未發(fā)生明顯的不良反應。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健脾益腎方組方為炙黃芪20 g,黨參30 g,當歸15 g,雞血藤30 g,赤芍 15 g,白芍 15 g,女貞子 15 g,菟絲子 15 g,阿膠(烊化)15 g,川芎 10 g,陳皮 10 g,炙甘草 6 g。陰虛加沙參 15 g,黃精 20 g;氣虛加云苓15 g,炙黃芪60 g;腎虛加補骨質15 g,枸杞子15 g,何首烏10 g。以上中藥飲片加水煎煮2次,每次30 min,煎液合并,靜止,濾過,取上清液加入阿膠,加熱使烊化,繼續(xù)加熱濃縮至500 mL,分裝、密封、滅菌后備用。
祖國醫(yī)學認為,腫瘤患者化學治療后白細胞降低屬中醫(yī)學虛勞、氣血虛等范疇,臨床常見食欲不振、全身乏力、頭暈、腰膝酸軟等。目前中醫(yī)界普遍認為,化學治療藥物導致脾腎陽虛、氣血虧虛是白細胞降低的主要發(fā)病機制。由于氣血虧虛,氣虛無以推運血行,陰血虛少,脈道艱澀,血流不暢;陽虛鼓脈無力,或陽虛生內(nèi)寒,血遇寒則凝,導致血瘀形成;脾腎陽虛,水濕運化失調(diào),氣血生成障礙,導致痰濁內(nèi)生,氣血進一步虛耗[3]。其治療以補氣養(yǎng)血、健脾和胃、滋補腎精為法。本方中炙黃芪、黨參補氣生血;當歸、雞血藤、白芍補血、養(yǎng)血、活血;菟絲子、女貞子滋補肝腎;赤芍、川芎行氣活血化瘀;阿膠補氣益血、滋陰潤燥;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炙甘草滋陰補血,調(diào)和諸藥?,F(xiàn)代中藥理論研究表明[4-8],黨參、黃芪均具有促進造血系統(tǒng)功能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對化學治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明顯的提升作用;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細胞凋亡、擴張腎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當歸、雞血藤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等成分,也有促進白細胞生成的作用;女貞子含有女貞子多糖,黃精含有多種抗體、干擾素、促紅細胞生長素等,均可提高全身免疫功能。諸藥合用,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滋陰、扶正,陰陽互生,促進造血干細胞增殖、分化,減輕化學治療藥物的骨髓抑制,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升高全血細胞數(shù)及白細胞數(shù),共奏補氣養(yǎng)血、健脾益腎、生精化血之功。
本臨床觀察表明,健脾益腎方加味治療腫瘤患者化學治療后白細胞減少具有療效顯著、療程短、經(jīng)濟負擔輕、無毒副作用等特點,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康 婷,趙 紅,馮謝敏.惡性腫瘤化療致重度骨髓抑制的預防及治療[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7,5(2):14-15.
[2]張之南.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46-151.
[3]張葆青,黃永明,石宇雄,等.劉金義教授治療惡性骨腫瘤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經(jīng)驗介紹[J].新中醫(yī),2007,39(7):12-13.
[4]孫 燕.中醫(yī)中藥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7,17(6):323-324.
[5]陳柳蓉,邵 青,陸 蘊.白術及其炮制品的多糖含量測定[J].中草藥,1997,28(4):214-215.
[6]李秋怡,干國平,劉焱文.川芎的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7):1 298-1 299.
[7]歐仕益,包惠燕,藍志東.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1,24(3):220-221.
[8]張振明,葛 斌,許愛霞,等.女貞子多糖的抗衰老作用[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06,20(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