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慧,王志娟,秦學祥,張松美
(1 云南省腎臟病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4; 2 重慶市黔江區(qū)民族醫(yī)院醫(yī)教部)
近年來,隨著腎移植病人數量和移植次數的不斷增加,致敏受者也逐年增多。在腎移植中仍未完善解決的問題是致敏受者,其約占等待移植病人的30%~40%[1]。臨床研究顯示,如果接受再次器官移植的病人體內已經存在群體反應性抗體(PRA),尤其是針對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HLA)產生的致敏抗體,這類病人再次移植的器官發(fā)生早期急性排斥反應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時,也與移植器官遠期存活率密切相關[2]。如何對這部分病人進行術前預處理和術后治療,降低術后急性排斥反應(AR)發(fā)生率,提高腎移植術后近期和遠期存活率,已成為腎移植界的一個難點和熱點。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們對9例高PRA腎移植受者術前應用血液透析濾過(HDF)聯(lián)合血漿置換(PE)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擬行腎移植術的高PRA受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齡25~59歲,平均(39.0±8.6)歲。腎移植術前PRA水平40%~50%者4例,>50%者5例,其中>90%者2例。初次移植者7例,再次移植者2例,均有輸血史。原發(fā)病均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尿毒癥。
1.2.1 HDF聯(lián)合PE方法 采用瑞典金寶公司生產的AK200 U LTRAS型血液透析濾過機聯(lián)合P2S型血漿置換器(聚砜膜,面積0.5 m2,膜孔內徑330μm,最大超濾流量90 mL/min),大蓮JMS血液回路,大蓮J MS連接管,內瘺針。穿刺內瘺作血液出路,選擇粗大靜脈作血液回路,同時建立1條普通輸液通道,以備急救用。連接動、靜脈管及血漿置換器,用9 g/L氯化鈉注射液1 000 mL預沖,其中剩余300 mL時加入肝素5 000 U沖完。引血,連接動、靜脈血路并妥善固定置換器,用特配接頭接于動脈端水室,并用一次性輸血器連接,使血漿流出的同時可準確計量。10 min內將流量調至適宜速度。輸入復方氯化鈉注射液(含氯化鈉8.5 g/L,氯化鉀0.3 g/L,氯化鈣3.3 g/L)500 mL,9 g/L氯化鈉注射液配制成的40 g/L清蛋白1 500~3 000 mL。血泵流量100~130 mL/min,置換液泵流量(血漿置換流量)1.0~2.0 L/h,一般不設置超濾液,并根據病人的病情及反應隨時調節(jié)參數,置換液溫度為37.0~37.5℃。每隔7 d行PE治療1次。每次PE時間最短3.5 h,最長4.0 h;次數最少2次。每次置換出血漿容量的計算公式:血漿容量=(1-血細胞比容)×[b+(c×體質量)],其中血漿容量的單位為亳升,體質量的單位為升克,b值男性為1 530,女性為864;c值男性為41.0,女性為47.2[3]。第2次血漿置換后(5±2)d手術。
1.2.2 免疫治療方法 本組9例病人在行聯(lián)合治療前采用環(huán)孢素A、霉酚酸酯(MMF)和潑尼松三聯(lián)免疫抑制治療,以后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和潑尼松三聯(lián)治療。術后應用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100~200 mg/d,3~7 d)誘導治療,并調整FK506劑量至血藥谷值濃度為10~15μg/L。
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測病人PRA水平、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糖、血鈉、血鉀、血漿清蛋白(ALB)含量。
應用SPSS 10.0及PPMS 1.5[4]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結果以±s表示,數據間比較采用t檢驗。
本組9例病人共進行HDF聯(lián)合PE治療18次,1例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血壓下降,經減慢血漿濾出流量、補充200 g/L清蛋白50 mL、加快輸液流量,病人癥狀緩解,血壓漸趨正常,病人未感覺不適;其余病人HDF聯(lián)合PE治療過程順利,病人耐受良好。治療前PRA值為(71.5±22.1)%,治療后為(5.3±6.1)%,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t=4.14,P<0.01)。9例病人中3例PRA轉陰,5例<10%,1例<30%。術后超急性排斥反應發(fā)生率為0,發(fā)生急性排斥反應病人1例,經治療后逆轉。
治療后,病人血Cr、BUN、血糖和血鉀下降,ALB升高,差異均有顯著性(t=2.60~10.94,P<0.05、0.01);血鈉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各生化指標變化(n=9,±s)
表1 治療前后各生化指標變化(n=9,±s)
時間 Cr(c/μmol·L-1)BUN(c/mmol·L-1)血糖(c/mmol·L-1)血 鉀(c/mmol·L-1)血鈉(c/mmol·L-1)ALB(ρ/g·L-1)治療前853.6±105.3 25.3±6.8 5.8±0.8 5.1±1.0 138±5.0 34.8±2.6治療后185.2±166.4 9.5±3.6 4.4±0.3 3.8±0.5 135±5.036.0±2.3
腎移植是晚期腎衰竭的有效替代治療方法,但腎移植的成功與否受到PRA介導的超急性排斥反應的影響很大。因此,腎移植術前檢測PRA對于預測腎移植術后超急性排斥反應和急性排斥反應具有重要意義。PRA的產生主要源于術前輸血、婦女妊娠和再次移植前的移植物刺激,腎移植病人術前該抗體水平可達24.6%[5]。高敏受者行腎移植,??芍鲁壟懦?、加速排斥或早期血管性排斥,嚴重影響移植腎以及病人存活。對此類病人,以往大多主張長期透析,不予腎移植。近年來,國內外均于術前用PE或免疫吸附方法清除高敏受者體內預存抗體,可成功地使PRA水平降至正常,使腎移植得以進行。高敏受者在腎移植術前是否行PE治療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PE或免疫吸附治療可以快速清除HLA抗體,降低PRA值,預防超急性排斥反應。但是抗體清除治療能否降低高PRA受者急性排斥反應的發(fā)生率或延長移植物的存活仍有爭議,需更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支持。但PE是近幾年發(fā)展迅速的一種血液凈化新技術,PE的臨床應用愈來愈廣泛,目前涉及到泌尿、神經、血液系統(tǒng)以及其他多學科、治療多種疾病的新領域。HDF聯(lián)合PE治療多疾病及危重病已屢見報道。
本文結果顯示,9例擬行腎移植術的高PRA受者HDF聯(lián)合PE治療后,PRA值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治療后PRA值3例轉陰,5例<10%,1例<30%,術后超急性排斥反應發(fā)生率為0,發(fā)生急性排斥反應1例,經治療后逆轉。說明高敏受者在腎移植術前行HDF和PE聯(lián)合治療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體內的PRA,是預防和治療腎移植術后排斥反應的一種有效手段。本文結果還顯示,治療后病人Cr、BUN、血鉀、血糖均較治療前下降,ALB較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高PRA受者進行HDF聯(lián)合PE治療能很好地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保持血漿膠體滲透壓恒定,避免繼發(fā)低蛋白血癥引起的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提示HDF聯(lián)合PE治療高PRA腎移植受者安全、有效。
[1]涂響安,鄭克立,戴宇平,等.HLA和交叉反應組配型在致敏受者腎移植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5,17(20):1622-1625.
[2]曹勇,葉自林.雙膜濾過治療降低腎移植病人群體反應性抗體水平的臨床觀察[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15):302-303.
[3]HAKI M R M,SIA MI G A.Plas maphersis[M]//DAUGIRDAS J T,ING tS.Handbook of Dialysis Second Edition.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 mpany,1994:211-212.
[4]周曉彬.醫(yī)用統(tǒng)計學軟件PPMS 1.5在醫(yī)學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價值[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1,47(6):504-506.
[5]賈保祥,張玉海,田野,等.腎移植術前群體反應性抗體分布和性質[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0,20(6):5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