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德芳
從前,上學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自由自在的麻雀,無人護駕,無人押送,嘰嘰喳喳,興高采烈,玩夠了、玩餓了再回家。很難想象,少了“上學路上”這段行程,童年將是何等的單調(diào)?
“城市應是孩子嬉戲玩耍的小街,是拐角處開到半夜的點心店,是列成一排的鎖匠或鞋匠,是二樓窗口探出頭凝視遠方的白發(fā)老奶奶……”簡·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描述的街區(qū)生趣盎然、信息肥沃,能為童年生長提供最充分的樂趣、最周到的服務和最充足的養(yǎng)分,整個社區(qū)都給人以“家”的親切和熟悉,孩子無論怎樣穿梭和游走,結(jié)果都是快樂、收獲頗豐地回到家里。路上所有的插曲,包括挨罵的那些頑皮、冒險和出格,都是世界給他的禮物,都是對成長的獎勵和愛撫。
“小呀嘛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說我懶呀,沒有學問我無臉見爹娘?!鄙鲜兰o七十年代的上學之路,我們不知道孤單,無拘無束地頑劣,偷偷摸摸地摘吃,眼疾手快地游戲,一起上學,一起回家,一起砍柴,一起打豬草,無拘無束卻又彼此關照,天真爛漫卻又自覺擔當。
如今,隨著大量農(nóng)村人口涌入城鎮(zhèn),村莊有些孤寂,許多老屋已經(jīng)閑置,鄉(xiāng)村小學的生源也日漸減少。很多分散的學校被合并起來,原來一村一個學校,變成幾個村一個學校。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1997~2006年,中國村莊數(shù)量的減幅達到13.85%,村莊學校的減幅卻為45.33%。這么做的好處是整合了教育資源,使得師資力量更集中,但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更多的孩子輟學,家長的經(jīng)濟負擔加重,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睡覺、吃飯、安全、營養(yǎng)、醫(yī)療、親情等都是問題。
一些孩子在上學路上疲于奔命——在偏遠落后的山區(qū),人們居住得很分散,孩子讀書的問題一直是一件讓家長頭疼的事。不少孩子以前翻山越嶺走幾個小時山道才能到校上課,如今學校撤并了,上學的路更遠了。2011年9月1日,又是一年開學時,河北省贊皇縣黃北坪鄉(xiāng)下桃坡村二年級小學生陳聰偉從本村教學點轉(zhuǎn)到本鄉(xiāng)的石嘴頭聯(lián)辦希望小學上學了,二十多里的山路從此成了這個七歲小女孩每天的必修課。某日,河北電臺記者楊曉和小聰偉一起翻山越嶺,親身感受了她一天的艱難上學路。記者問:“上學遠嗎?”小聰偉說:“遠死了,累死了?!?/p>
那些沒有跟隨外出務工父母進城而留守在家的小學生,如今基本都是住校。住校生不約而同都會在周五下午回家,于是鄉(xiāng)村校車應運而生。這些校車定期到各個校門口等候,然后揚起一陣一陣的塵土,奔馳在鄉(xiāng)村的路上。孩子們回到家里,吃一頓奶奶或外婆親手炮制的飯菜,然后帶足幾天的菜糧,在周日的清晨,睡意朦朧地坐上返校的汽車。上學的路上,多了摩托車卷起的灰塵,多了往來汽車的鳴叫,少了童年的游戲,少了少年的歡歌,少了那些嬉鬧的身影,甚至更少了一份內(nèi)心深處的共鳴。
看看今天的孩子,那條溫暖而有趣的沿途、那棟細節(jié)充沛、滋養(yǎng)腳步的空間,消逝了。他們被裝進一只只籠子,僅在家校間來回穿梭,像貴重行李,得好生看管;像風箏,從天空撤下,把繩剪掉,掛在墻上。飛翔,從此成為傳說和紀念。面對城市冰冷的水泥森林和眼花繚亂的車水馬龍,面對鄉(xiāng)村路途的遙遠與孤寂,面對事故頻發(fā)的現(xiàn)實與治安,眼見那些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所承受的殘酷與無奈,只有一個孩子的家長,誰敢讓他們只身一人在上學路上行走?他們怎么可能走完遙遠的路程趕上課程?
其實,越來越繁重的學習任務,讓孩子清醒的時候基本上都在書桌上,區(qū)別僅僅是一張在學校,一張在家里。上午學校不準遲到,下午家長催促快快回家,孩子更多時候就是從這張書桌趕到另一張書桌。這樣的處境,讓他們即使在學校,相互之間也很少產(chǎn)生交集。他們彼此相似,卻難得彼此關心。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在路上,尤其是上學路上。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是最肥沃的土壤。而上學之路的消失,使得如今的孩子成了沒有“發(fā)小”的一代,沒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沒有鄉(xiāng)土熏陶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