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姍珊
[摘 要]國際經濟制裁作為一種政策工具由來已久,有學者提出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經出現(xiàn)。但對經濟制裁的大規(guī)模使用出現(xiàn)在二十世紀以后。冷戰(zhàn)結束后,隨著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經濟制裁的手段和方式也在發(fā)展變化。在總結國內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厘清國際經濟制裁的基本概念,應用新自由制度主義關于國際機制的觀點和看法,結合國際關系中的具體案例,考察國際機制對國際經濟制裁實施效果的影響,探討影響和制約制裁的因素。
[關鍵詞]經濟制裁;國際機制;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D81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2)05 — 0040 — 03
一、國內外學者關于國際經濟制裁的研究
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國際經濟制裁作為一種政策工具開始被大規(guī)模使用。在隨之而來的冷戰(zhàn)中,兩大集團政治上相互斗爭,軍事上既相互競爭又由于核武器的存在相互忌憚,經濟制裁作為一種和戰(zhàn)爭相比成本較低,和外交相比威懾力較高的政策工具更是被頻繁使用。相當多的學術研究成果隨之涌現(xiàn)。最初的主要是針對個別案例的研究,之后開始出現(xiàn)綜合性著述。
目前國外對國際經濟制裁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制裁的效果評價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學者哈夫鮑爾、斯科特和埃利奧特三位學者出版的《經濟制裁的再思考:歷史與當前政策》收集了1914-2006年間的共204起經濟制裁案例并進行了歸類和分析,探討了制裁效果的評價標準。圍繞經濟制裁的效果也出現(xiàn) 了一系列爭論,如帕普在《經濟制裁為什么不起作用》一文中重新考察了哈夫鮑爾等三位學者建立的關于國際經濟制裁的樣本庫并對經濟制裁理論的邏輯提出了質疑。
此外,學術界還從法律角度對國際經濟制裁的合法性以及經濟角度對制裁的收益問題進行了探討。隨著經濟制裁廣泛使用造成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西方國家對南非實施經濟制裁開始,其道義問題引發(fā)了學術界關注。為了實現(xiàn)更為人道和更富成效的制裁,學者們針對傳統(tǒng)的全面制裁,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制裁(聰明制裁)以及二級制裁。
中國國內學術界對國際經濟制裁研究起步較晚,著述也較少。代表著作有阮建平的《戰(zhàn)后美國對外經濟制裁》,書中分析了二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對外經濟制裁的動機、目標、方式和發(fā)展趨勢,結合典型案例對美國對外經濟制裁的基本規(guī)律進行了總結并探討發(fā)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制裁。此外,國內學者還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如萬書的《試論經濟制裁》,楊祥銀的《邁向更為人道和富有成效的制裁——“聰明制裁”初探》等。還有相關的碩士和博士論文,如世界經濟研究所邵亞樓的博士論文《國際經濟制裁:歷史演進與理論探析》等。
二、國際經濟制裁的基本概念
1.內涵
目前學術界關于國際經濟制裁內涵的糾紛集中于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經濟制裁一般指一個或多個民族國家為了對外政策的目的,對一個或多個民族國家采取的強制性經濟措施。首先,這一定義把民族國家作為制裁發(fā)起國和目標國的主體,把由私人和非政府發(fā)起的經濟制裁排除在外。其次,這一定義把經濟制裁當作國際外交的政策工具的組成部分,排斥了為了經濟貿易的目的而使用的經濟制裁。但有些學者認為經濟制裁的概念應該擴展,如大衛(wèi)?鮑德溫認為國際經濟制裁是一種治國方略的經濟策略,應從其所使用的方式的角度而不是從目標角度進行定義。 本文傾向于狹義的定義,即把民族國家作為經濟制裁實施方和目標對象的行為主體;經濟制裁是國家運用經濟的手段維護和發(fā)展本國的政治安全和利益。
2.目標
早期的經濟制裁往往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冷戰(zhàn)結束后,隨著國際形勢的發(fā)展,制裁的目標越來越多樣化,人權、打擊恐怖主義等都常常成為制裁原因??偟膩碚f,經濟制裁在解決國際沖突中的目標有如下四點:第一,脅迫。即促使目標國意識到如果執(zhí)行現(xiàn)行政策失大于得,從而改變現(xiàn)行對外政策。第二,懲罰。制裁國把損失強加給目標國,迫使該政府為其政策行為承擔負面后果,并增加其在未來再次實施該政策的決策壓力。第三,發(fā)信號。通過經濟制裁,制裁國得以向盡可能多的公眾象征性地傳達發(fā)對目標國的某項政策的信號并預示所有類似的政策都將受到同樣的經濟制裁。第四,威懾或防御。通過威脅強制性經濟制裁的可能性,制裁國向制裁目標展示其實施一定行動所付出的可能代價,從而使該政府改變政策。
3.方式
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政治手段,經濟制裁的方式不勝枚舉?,F(xiàn)在國際關系中的經濟制裁手段主要集中于貿易和金融領域。經濟制裁的貿易手段主要是對目標國的進出口進行限制。包括對目標國的進口和(或)出口實行有限的或是全面的禁運;對目標國實行歧視性關稅政策等。金融手段包括凍結、沒收或征用屬于目標國的銀行資產;控制或禁止與目標國的國際支付或其他資金流動等。
三、國際機制對經濟制裁有效性的影響
盡管自由制度主義者也承認國際政治結構的“無政府狀態(tài)”,承認追求絕對收益的理性的民族國家依然是國際活動的主體,承認權力在國際關系和國際機制中的重要作用,但他們認為國際機制是國際關系中相對獨立的變量,國際合作是國家利益權衡之后的選擇;一個合理高效的國際機制可以有效解決國際交往中存在的信息不暢和交易成本過高的問題。而當一個機制建立并有效地運行起來之后,其良好的運行會使參與其中的行為體產生正面預期,進一步鞏固機制的存在。奧蘭?揚在分析以利益為思考特征的自由制度主義理論時指出,自由制度主義學者認為機制形成是一個談判的過程,并且預期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存在能夠達成契約的區(qū)域,并且達成協(xié)議所可能獲得的收益超過了與談判進程相關的交易成本,機制就會形成。
通常來說,參與經濟制裁的國家數(shù)量越多,對目標國的造成的壓力和影響就越大。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被制裁國獲得經濟資源的替代來源不斷拓展,國際合作的程度對國際經濟制裁的影響更加凸顯。發(fā)起多變制裁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經濟援助威逼利誘,迫使其盟友共同對目標國實行經濟制裁。另一種方式就是利用在多邊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和最大投票權,通過對目標國的經濟制裁決議,或阻止對目標國的貸款和其他技術援助。 與前一種方式相比,國際機制構成了國家行動的外部環(huán)境力量,使得國家的行動處于國際制度結構與框架的約束下。多邊國際組織或國際機制能夠暢通信息交流的渠道,制定規(guī)范,消除疑慮,從而促進成員國在國際經濟制裁上的合作。
1.設置議題聯(lián)系
作為國際政治中的主要行為體,國家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不同國家間存在著利益差別。 這種利益分歧會導致國家間沖突。新自由主義承認國家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相互之間存在著沖突,但認為各自調整政策之后,可以克服利益沖突,找到利益匯合點,實現(xiàn)共同利益。在多邊國際經濟制裁中,不同國家的目標和利益并不總是統(tǒng)一的,當實施制裁的國家之間共同利益減少時,國際機制的存在可以提供一個平臺,促使成員國把經濟制裁問題和其他政治或經濟問題聯(lián)系起來。主導制裁的國家通常在其他問題上做出讓步換取組織內其他成員在制裁問題上的支持與一致;而其他在制裁問題上沒有關鍵利益的國家和對制裁有所保留的國家則會借機與主導制裁國進行談判,以對制裁的支持為籌碼實現(xiàn)在事關自己切身利益的其他問題上的利益。
莉薩·馬丁在研究馬島沖突期間的國際制裁時發(fā)現(xiàn),隨著英國和阿根廷之間沖突的升級,尤其是雙方發(fā)生實際的軍事沖突之后,歐共體內的西方國家考慮到制裁成本和國內的政治壓力,繼續(xù)參與制裁的愿望下降,而英國急于延長多邊制裁的期限。于是,作為歐共體成員的愛爾蘭、比利時、法國等國家借此機會把已經存在的矛盾即英國的預算問題和農產品價格問題與制裁問題相掛鉤?!半m然英國政府堅持預算與制裁是互不相關的兩個問題,但歐共體的其他九個國家則堅持英國先就預算問題做出讓步,然后再延長制裁的期限” 。經過反復談判和討價還價,最后歐共體各國達成了協(xié)議,英國同意提高農產品價格并在預算問題上接受了歐共體其他國家提出的方案,從而成功延長了多變制裁的期限。
通過這一案例可以看出,國際組織或機制有助于創(chuàng)建和維持經濟制裁和其他議題之間可信的聯(lián)系,為成員國提供一個談判和討價還價的平臺,從而達成協(xié)議,使多邊經濟制裁能夠維持下去。主導制裁國通過在其他相關問題上的讓步獲得機制內其他國家對國際經濟制裁的支持,使制裁變得更加可靠,從而有助于提高制裁的有效性。此外,通過建立這種議題間的聯(lián)系,還有助于解決機制內部一些長期存在的爭端,化解機制困境,有利于機制的運行和維持。
2.促進溝通和了解,降低交易成本
多邊國際組織和國際機制可以增進成員國之間的互動,理解他國的動機和行為。協(xié)調平衡千差萬別的利益,減少分歧,從善意的角度理解他國的意圖和行為,至少不要因為誤判而引發(fā)不必要的爭端。國際經濟制裁的發(fā)展趨勢之一是制裁目標的擴展,改善人權、阻止核擴散、打擊恐怖主義等都常常成為制裁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對制裁意圖的溝通和理解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1981-1982年美國針對蘇聯(lián)天然氣管道問題實施的經濟制裁就充分反映了美國與西歐、日本由于利益差別、缺乏溝通理解造成的制裁失敗。首先,就東西方貿易在對外貿易中所占比率而言,西歐各國遠遠超過美國。在它們與蘇聯(lián)的貿易中,能源及其相關產品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其次,對于蘇聯(lián)天然氣管道建設是否會危及西方安全,西歐國家和美國的看法也存在分歧。在西歐國家看來,管道建設有助于緩解西歐對歐佩克石油能源的依賴;還能通過參與前蘇聯(lián)大規(guī)模的天然氣開發(fā)增加相關設備的出口和就業(yè),刺激國內經濟增長。由于對對方的意圖和考慮缺乏了解,無法在安全威脅和商業(yè)利益之間尋求一個恰當?shù)钠胶恻c,雙方的利益分歧無法調和,美國的措施既沒能有效阻止西歐和日本的參與,最終也沒有阻止前蘇聯(lián)天然氣管道的建設。
3.增加可信性
有效的獎勵和懲罰機制不僅是機制威信和執(zhí)行力的體現(xiàn),更有助于提高對其成員的威懾力。無論獎勵或是懲罰,在他國眼中,實施方的可信性都是十分關鍵的。在決策時,一國會考慮若自己不遵從,威脅中的懲罰是否真的會出現(xiàn);相反,若是自己讓步,許諾的好處是否真的能獲得。莉薩?馬丁認為:考慮到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結構,可信性問題在國際政治中比在國內政治中更加重要。 而多邊國際組織或機制可以緩解國際經濟制裁中由可信性問題造成的困境。行為學家塞繆爾?巴拉克拉和愛德華?勞勒認為“組織越是正式,其威脅的可信性越高”。
在馬島沖突的案例中,由英國發(fā)起的多邊經濟制裁將使某些參與制裁國造成較大的損失。在1980年,歐共體與阿根廷的貿易總額達到四十億美元,出超四億六千萬美元,參與制裁意味著失去阿根廷這一市場;尤其是意大利和愛爾蘭,禁止從阿根廷進口皮革對他們的制鞋業(yè)將造成相當大的沖擊。尤其在沖突升級為軍事沖突之后,對許多國家來說,參與制裁對本國經濟有害無益,但他們仍選擇參與多邊制裁。如果沒有歐共體這一國際機制的存在,這是不可想象的。雖然愛爾蘭等國家并沒有遭到迫使其參與制裁的強制力量,但歐共體這一機制本身使國家在決策過程中有所顧忌和畏懼,擔心單邊退出機制成員共同參加的制裁會將自己置于孤立的境地,使自己在機制內的利益受損,在其他政治和經濟問題上被另眼相待,蒙受損失。例如對歐共體內部的成員來說,單邊退出對阿根廷的制裁很可能在農業(yè)補貼和進入英國市場的優(yōu)惠稅率問題上受到打擊。一位西德官員在當時曾評價道“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將無法為我們自己國家?guī)砣魏问找?,完全是為了歐共體組織?!?/p>
相反,如果沒有國際組織或機制的正式支持,即使多邊制裁被成功發(fā)起,臨時形成的制裁聯(lián)盟也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瓦解。例如1979年的對蘇糧食禁運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起初,阿根廷、澳大利亞和西歐都承諾參與制裁,但后來又紛紛毀約,因為它們都認為其他國家也會毀約。 經濟制裁的實施形成的市場空缺為第三方提供了機遇,這誘使盟友背叛制裁聯(lián)盟,逃避合作。參與制裁的國家數(shù)目越多,這種背叛的動機就會越強烈。
4. 改變國家的行為預期
按照建構主義對國際機制的看法,與權力、利益等物質力量相比,知識、觀念、價值觀以及規(guī)范等這些主觀因素對國際機制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更根本性的影響。而國際機制在運作的過程中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成員國的觀念認知以及決策邏輯,這將逐漸改變國家的行為預期,從而在根本上影響國家的行為邏輯和方式。 “在政策決策時,保持(歐共體)團結這一愿望本身成為使愛爾蘭選擇與歐共體保持一致的一個因素”。
當前,國際經濟制裁作為一種比軍事打擊成本更小,比外交手段更為強有力的政策工具在國際關系中被日益頻繁地使用。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要想提高經濟制裁的效率,國際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可以對目標國形成更大的壓力和影響,限制目標國尋求替代資源的能力。在國際無政府狀態(tài)下,國際機制能夠促進成員國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使相關問題規(guī)范化,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多邊制裁的形成和維持。此外,由于破壞機制將面對機制內其他國家的反對,并使自己的國際信譽受損,影響自己的長遠利益,所以機制的存在也提供了一種可信性的保證,減少背叛行為的發(fā)生。因此,未來的國際經濟制裁應注重考慮利用國際機制和國際組織提高制裁效率。
〔參 考 文 獻〕
〔1〕Lisa L. Martin, Credibility, Costs, and Institutions: Cooperation on Economic Sanctions, World Politics, Vol. 45,
No.3(Apr., 1993), p.416.
〔2〕Samuel B. Bacharach and Edward J. Lawler, Power and Politics in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Josey-Bass,1980), p.197.
〔3〕Reuters North European Service, April 5, 1982. 轉引自Lisa L. Martin, Institutions and Cooperation: Sanctions during the Falkland Islands Confli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6, No.4 (Spring, 1992), p. 155.
〔4〕John Wyles, Community May Owe Debt to Argentina, Financial Times, April 27, 1982, p.2.
〔5〕邵亞樓.國際經濟制裁:歷史演進與理論探析〔D〕.世界經濟研究所博士論文.
〔6〕Dennis Kennedy, 歐共體 Solidarity a Factor in Determining Irelands Stance, Irish Times, May 3, 1982, p.8. 轉引自Lisa L. Martin, Institutions and Cooperation: Sanctions during the Falkland Islands Confli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6, No.4 (Spring, 1992), p.162.
注釋:
1.David A. Baldwin, Evaluating Economic Sanc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2(Fall 1998), p.191.
2.張曙光:《經濟制裁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10頁。
3.奧蘭?揚:《世界事務中的治理》,陳玉剛、薄燕譯,上海:上海世紀集團出版社,2007年,第183頁。
4.阮建平:《戰(zhàn)后美國對外經濟制裁》,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88-89頁。
5.Lisa L. Martin, Institutions and Cooperation: Sanctions during the Falkland Islands Confli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6, No.4 (Spring, 1992), p.169.
6.阮建平:《戰(zhàn)后美國對外經濟制裁》,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05-126頁。
〔責任編輯:馮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