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恒
杜甫有一首著名的律詩《春日憶李白》,其詩云: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边@首詩是詩圣杜甫與詩仙太白密切交往的重要證據(jù)之一,詩中記述了杜甫對李白的詩風(fēng)進行的重要評價。此詩詩義雋永,感情真摯,不愧為詩圣杜甫的力作。不過,就是這首詩,曾經(jīng)引起了學(xué)界的激烈辯論,鑄成了“杜甫究竟是否譏諷李白”的一樁學(xué)術(shù)公案。
那么,上面這首詩中所流露出來的感情究竟是譏諷,還是褒贊呢?關(guān)于這一問題,歷來有著見仁見智的理解。宋人姚寬認為杜甫在詩中大有譏諷李白的意思,他在《西溪叢語》卷下中說道:“杜甫《憶李白》詩云:‘俊逸鮑參軍’,亦有譏焉。鮑照《白纻辭》一篇,白用之。”①宋代的胡仔在《漁隱叢話前集》卷五《李謫仙》中引《雪浪齋日記》云:“或云太白詩,其源流出于鮑明遠,如樂府多用‘白纻’,故子美云:‘俊逸鮑參軍’,蓋有譏也?!雹谒未暮檫~在《容齋隨筆》卷四《老杜寒山詩》中也談到這一問題:“老杜《春日憶李白》詩云:‘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嘗有武弁議其失,曰:‘既是無敵,又卻似庾、鮑。’或折之曰: ‘庾清新而不能俊逸,鮑俊逸而不能清新,太白兼之,所以為無敵也。’今集別本,一作無數(shù),殆好事者更之乎。”③從《容齋隨筆》的記載可以看出,洪邁雖然也談到這一問題,他也認為“白也詩無敵”一句文字上并沒有什么問題,但他并沒有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元代陶宗儀《說郛》卷二十五上《雜評·編詩》:“甫贈白詩云:‘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戎仔?、鮑照而已?!雹芮迦送蹒独钐准ⅰ肪砣对娢摹ご喝諔浝畎住酚诖怂孀钤?“《柳亭詩話》:‘少陵《懷供奉》詩“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徐子能《詩說》曰:“李白天材,甫雖稱其敏捷,而于法律上有所未安。其視白如老先生見少年門生,恐其不肯進,故贊他極有分寸?!禚Q齡《杜詩注》曰:‘公與太白之詩皆學(xué)六朝,前詩以李侯佳句比之陰鏗,此又比之庾、鮑,蓋舉生平所最慕者以相方也。王荊公謂少陵于太白僅比于庾、鮑、陰鏗,則又下矣?;蛩煲浴氄撐摹I其才疏,此真瞽說?!雹荨端膸烊珪偰俊穼σ挼恼f法提出了批評:“宋姚寬撰《西溪叢語》三卷,謂甫‘俊逸鮑參軍’句為譏李白,皆失之穿鑿附會。”⑥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各家對杜詩的理解之所以會產(chǎn)生分歧,原因主要在于對“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一聯(lián)的認識方面?!段飨獏舱Z》和《說郛·雜評·編詩》都認為這是把李白詩風(fēng)在清新方面比作庾信,在俊逸方面比作鮑照了?!度蔟S隨筆》的“既是無敵,又卻似庾、鮑”、《杜詩注》的“蓋舉生平所最慕者以相方”及“王荊公謂少陵于太白僅比于庾、鮑、陰鏗”也都是這樣理解的。《四庫全書總目》雖批評了姚寬,但卻沒有提出更為合理的解釋,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另,今人徐寶余認為此二句并非一如往者詩論家所認為乃是將李白比作鮑、庾,認為太白詩兼具兩種風(fēng)格,而是李白與杜甫兩人對于六朝詩人的一種共識。⑦
按照我們的理解,杜甫的這首《春日憶李白》實際上是一首盛贊李白詩歌卓然不群、無與倫比而作者思慕與之舉杯論詩的律詩。全詩的首、頷、頸三聯(lián)都在極力稱贊李白詩歌出類拔萃,僅末尾一聯(lián)寫作者對李白的思慕之情。我們這里要弄明白的問題是:既然全詩首句已經(jīng)旗幟鮮明地稱贊李白“詩無敵”,而下文又以庾開府、鮑參軍作比,這里面究竟有沒有矛盾?“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一聯(lián)究竟該如何解釋才更加合理?
我們認為這首詩前后所說并不矛盾,關(guān)鍵是不少人誤解了杜詩的本意。杜詩怎么會前面說“白也詩無敵”,后面卻又將李白比作他人呢?難道杜詩真的會拙劣到這種地步嗎?當(dāng)然不會。這樣的理解其實是沒有真正弄清楚杜詩“清新”和“俊逸”的涵義。宋代孫奕《示兒編》卷十九《字說·字同而義異一》談到“逸”的意義時引“俊逸鮑參軍”句說:“杜詩‘俊逸鮑參軍’,超也?!雹鄬O奕在這里將雙音詞“俊逸”拆開來說釋,把“逸”解釋為超過,這是不妥當(dāng)?shù)?。但是另一方面,孫奕對杜詩這句話的理解應(yīng)該說還是抓住了關(guān)鍵的。盡管他并沒有全面解釋“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兩句的意義,但他對“逸”的解釋恰好提示我們,通常以為杜詩把李白比作庾、鮑的理解是一種徹底的誤解。我們說杜詩是拿庾開府和鮑參軍來作比,但并不是上述各家所說的把李白比作庾開府和鮑參軍。
從句法結(jié)構(gòu)的角度來分析,我們認為杜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二句實際上都是表達差比意義的同類比較句式,它表達的真正意義是 “(李白)比庾開府清新,(李白)比鮑參軍俊逸”。通常情況下,我們之所以會誤解杜詩真正的意旨,是因為我們把這兩個句子理解為一種表示平比關(guān)系的比較句了。因此,《四庫全書總目》對姚氏的批評是對的,這是因為姚氏不懂“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是一種差比句式造成的。
我們之所以會把“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分析為一種差比句式,這是有語言根據(jù)的。早在先秦時期,漢語中就出現(xiàn)了一種沒有介詞參與的差比句式,⑨這種句式在結(jié)構(gòu)形式上就是一個表示比較關(guān)系的形容詞加上一個比較后項,例如:
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墨子·非攻》)
方今唯秦雄天下。(《戰(zhàn)國策·趙策》)
敝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王。(《戰(zhàn)國策·秦策二》)
很明顯,這里的“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說“比入人園圃竊桃李更甚 (厲害)”的意思, “雄天下”就是“比天下 (各國)都強大”的意思, “大大王”就是“比大王大”的意思。這里的形容詞“甚”、“雄”、“大”均表差比關(guān)系,“入人園圃竊桃李”、“遠國”、“大王”在句中都是比較后項,所以此三例都是表示差比關(guān)系的比較句。
兩漢時期,這種句式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用例,如:
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才有高下,言有是非,不論善惡而徒貴古,是謂古人賢今人也。(《論衡·案書》)
必以偶合稱材量德,則夫?qū)3鞘惩琳?,材賢孔、墨。(《論衡·自紀》)
“名重太山”是“名聲比太山(即泰山)還重”,“古人賢今人”是“古人比今人賢”的意思。
“賢孔、墨”是“比孔、墨賢”的意思。
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沒有介詞參與的差比句式漸多起來,例如:
富埒陶白,資巨程羅,山擅銅陵,家藏金穴,出平原而聯(lián)騎,居里闬而鳴鐘。(劉孝標《廣絕交論》)
敬通雄才冠世,志剛金石;余雖不及之,而節(jié)亮慷慨。(劉孝標《自序》)
惡子于是逕至虎邊,便拔得箭;虎跳越,惡子亦跳,跳乃高虎跳。(《古小說鉤沉·俗說》)
傅巽有知人之鑒,目龐統(tǒng)為半英雄,后統(tǒng)附劉備,見待次諸葛亮。(《古小說鉤沉·殷蕓小說》)
見有蟻數(shù)頭,道人指曰:“此雖微物,亦不可殺,無論復(fù)巨此者也。魚肉自死,此可啖耳。齋會之日,悉著新衣,無新,可浣也?!?《冥祥記》)
上舉各例中,“資巨程羅”并不是“資巨如程鄭、羅褒”,而是“資比程鄭、羅褒巨”;
“志剛金石”也并非“志剛?cè)缃鹗保恰爸颈冉鹗瘎偂?“次諸葛亮”就是“比諸葛亮次”的意思;“跳乃高虎跳”、“巨此”的意思則更為明顯,分別是“跳乃比虎跳更高”、“比這些(蟻)更大”的意思。
這種句式在唐詩中也有不少用例,如: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頂》)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dāng)。(李白《橫江詞六首》其二)
人間后事悲前事,鏡里今年老去年。(郭鄖《寒食寄李補闕》)
異卉奇芳無不種,山中花少此中花。(賈島《崔君夏林潭》)
這里的“襄陽美會稽”是“襄陽比會稽美”,而不是“襄陽美如會稽”;“天低樹”就是“天比樹還低”;“牛渚險馬當(dāng)”是說“牛渚比馬當(dāng)還險”;“后事悲前事”、“今年老去年”分別是“后事比前事悲”、“今年比去年老”的意思;“山中花少此中花”明顯是“山中花比此中花少”的意思。
非但詩歌,這種句式在唐代的散文中也有一些用例,如:
是兒少秦武陽二歲。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夫冀北馬多天下。(韓愈《送溫處士序》)
很明顯,上例“少秦武陽二歲”就是“比秦武陽小二歲”的意思,“馬多天下”的意思就是“比天下的馬多”。
這類差比句式很可能是上古漢語常見的“形容詞+于 (於)+名詞”類差比句式脫落介詞后形成的,⑩但我們也不否認這種句式可能還有其它來源。由于詩歌表達受到字數(shù)的限制,所以杜詩選用了一個沒有標志的比較句式,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與此同時,正因為缺乏表示差比關(guān)系的介詞作標志,所以這種差比句式很容易被理解成表示平比關(guān)系的比較句。很明顯,這類差比句一旦被理解為平比句以后,句子的意義就全然不同了。
再回頭看看杜詩的“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兩句,作者在這里明顯并不是要表達李白的詩“清新如同庾開府,俊逸猶若鮑參軍”的意思,而是盛贊李白詩歌的成就在清新方面超過了庾開府,而在俊逸方面又勝過了鮑參軍。這種意義正好緊扣首句“白也詩無敵”的主旨,是對這一主題句的進一步闡釋,下文“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的思慕之情又是在此基礎(chǔ)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我們認為,杜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句并無譏諷李白的意思,相反,該句是作者對李白詩歌清新和俊逸兩方面的成就分別超越庾、鮑的極力夸贊。陳貽焮曾經(jīng)指出:“杜甫寫給李白和寫到李白的詩上十首,可見對他感情之深了。其后寫的《夢李白》說‘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又《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說‘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梢妼λ姼柙u價之高了。杜甫從來沒露出過小看李白,自以為高他一頭的意思啊!
這也可以從別的方面得到印證?!?1總之,我們認為《西溪叢語》和《雪浪齋日記》皆因不明杜詩所用的句子是差比句式而誤解作者本意,徐子能《詩說》“李白天材,甫雖稱其敏捷,而于法律上有所未安”更是一種臆測,而《容齋隨筆》的“或折之曰: ‘庾清新而不能俊逸,鮑俊逸而不能清新,太白兼之,所以為無敵也?!窦瘎e本,一作無數(shù),殆好事者更之乎”也因不明杜詩所用的是差比句式且不愿貶低李白而采用的一種折中的說釋,此皆不妥。
(本文是黑龍江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資助 [編號:11552291]的部分成果,也是黑龍江省新世紀教育教學(xué)改革工程項目 [編號:11SZ-13001]的系列成果之一。)
注釋:
① 《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八五冊,第950頁。
② 《四庫全書·集部九·詩文評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一四八冊,第71頁。
③ 《容齋隨筆》,岳麓書社,2006年第 2版,第515頁。
④ 《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一四八冊,第401頁。
⑤ 《四庫全書·集部二·別集類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一六七冊,第570頁。
⑥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上),中華書局,1965年第1版,第1019頁。
⑦ 徐寶余《“清新庾開府”義解——李白與庾信》,《中國李白研究》,黃山書社,2005年第1版,第100頁。
⑧ 《四庫全書·子部十·雜家類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 1版,第八六四冊,第554頁。
⑨ 向熹《簡明漢語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52頁。
⑩ 參見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商務(wù)印書館1982年新1版,第361頁。向熹《簡明漢語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52頁。
11 陳貽焮《“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杜優(yōu)劣論述評》, 《文藝理論研究》,1982年第1期,第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