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壯
當我們清理明末清初以來的注杜文獻時不難發(fā)現,此時的注家一再將批判的鋒芒指向宋人的杜注,這種批判有時甚至表現得相當激烈。此中所呈顯出的杜詩輯注進程中不同時期之間的內在緊張與對立,不免讓人覺得清代杜詩輯注的出發(fā)點,似乎也像梁啟超論斷清學時所說的那樣,在對于宋人的一種反動①。然而,正如清學可以在宋明理學中尋得其淵源一樣②,明末清初的杜詩輯注與宋代注杜傳統(tǒng)之間,也存在著某種相關、相似性。把握杜詩輯注史的開端,無疑可以為明末清初的杜詩輯注求得歷史線索的連貫性,而我們也試圖在注杜傳統(tǒng)的前后異同與承轉之間,找尋認清明末清初杜詩輯注的適當路徑。
一
杜詩原不過唐人詩歌傳統(tǒng)的一部分,但在北宋鄒浩的表彰之言中已經開始明確享有“儒家仰之,幾不減六經”的稱譽,此后類似的封號接踵而至,張戒推為“圣賢法言”,敖陶孫推為“周公制作”,楊誠齋推為“詩中之圣”③。杜詩“經典”(本文特指)意義的確立是宋型文化選擇與建構的結果,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可稱詳備④,因此沒有必要就其形成過程再做一次全方位的考察,在此,我們只比較簡略地抽出一些相關層面,以經典化趨勢下杜詩的研究路徑為視角對宋代杜詩輯注的內涵作一番檢討,目的并不在于對宋代杜詩學本身作出什么新的解釋,只是通過把握杜詩輯注史的開端,為我們理解清初杜詩箋注提供一個向度。
洪業(yè)《杜詩引得·序》云:
竊謂宋人之于杜詩,所尚在輯校集注。⑤
洪氏當年的一得之見,今日已成為杜詩學史上的常識,但何以就偏于“輯校集注”,卻少有人細加追究。從宋人對杜詩匯集、整理的過程中,我們得以觀察到:雖然王琪刊布王洙本《杜工部集》二十卷,為杜詩文本的固定化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但就像李綱在《重校正杜子美集敘》中所說的那樣,杜集仍存在“古律異卷,編次失序,不足以考公之出處及少壯老成之作……加以傳寫謬誤,濅失舊文,‘烏’三轉而‘舃’者,不可勝數”⑥等一系列的問題。與此同時,伴隨著黃山谷老杜作詩“無一字無來處”⑦說的逐漸深入人心,雖然為杜詩詮釋的可能展開營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但由此卻增加了文本箋釋的復雜性,因而衍成注家在箋釋時“摶合成句之出處,役心向彼掇索”⑧為杜詩苦尋“出處”的風氣,并最終激成了多種杜詩偽注的出現⑨,其偽撰前人詩文以為杜詩出處(汪應辰稱之為“無一語有來處”⑩)的做法,又給杜詩的詮釋活動帶來了許多新的不確定因素。這諸多問題反復困擾著宋代的杜詩學者,針對文本的完善程度和注釋的可靠性,他們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修復與重建。
如此看來,這“所尚”的后面,實有其不得已的地方,而這“不得已”,又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宋人由“史”入“圣”整合杜詩的意圖。林繼中先生論宋人整合杜詩的過程時說道:
在杜詩的整合過程中,杜詩整體的重建是同向、同時進行的,是世俗地主知識化運動中杜甫由“史”入“圣”的物質前提。?
如果我們的理解大致不錯的話,這正是對儒學復興趨勢下杜詩整合運動中杜集整理同構性的一種強調。也就是說,杜詩文本整理與重建的過程即是對杜甫“詩圣”地位、杜詩經典性不斷確認與強化的過程。正因為這樣,關注宋人對杜集整理性質的自我認定以及他們所采取的詮釋方式便顯得頗具意義。吳若??旁娮鳌逗笥洝窌r嘗云:
一集之微,更歲歷十余君子始就。嗚呼,儒業(yè)之難興如此!?
吳若的感嘆之言無意間明明白白地向我們透露出他們對杜集整理的價值認定——“儒業(yè)”,這也證明林繼中先生“同向、同時”之論斷的確不虛。當然,比價值認定更具體而微的是杜詩詮釋融入的理念與采取的方式。俞成《校正草堂詩箋跋》云:
昔陶隱居注《本草》,嘗言不可有誤,況注經乎!今君之注是詩也,片言只字,每每推詳,決無差誤。?
這是把注經“不可有誤”的理念搬進杜詩箋釋中來了?;匾暻邦^我們對杜詩整理過程所作的粗略考察便可明白,宋人之所以甘心在杜集上前赴后繼地投注心血,傾全力于輯校集注一途。“輯”與“?!睘榈氖腔謴臀谋荆艘煌芍?,不必贅言;而“集注”的產生也是為了注釋的可靠性,這一層可從郭知達《刻九家集注序》中見出,《序》云:
杜少陵詩世號‘詩史’,自箋注雜出,是非異同,多所抵牾。至有好事者,掇其章句,穿鑿附會,設為事實,托名東坡,刊鏤以行。欺世售偽,有識之士,所為深嘆!因輯善本……凡九家,屬二三士友,各隨是非而取之。如假托名氏,撰造事實,皆刪削不載。?
正是基于對杜詩經典意義的一種信仰與審慎回護的態(tài)度。于是,校定、重編、補遺、增注、補注、傳注、集注、正謬、音義、刊誤……,舉凡儒家用以施于經典文本的詮釋體式無不為宋代的杜詩學者們所承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像“博議”(杜田《杜詩博議》)、“辨證”(洪興祖《杜詩辨證》)、“發(fā)微”(杜旃《杜詩發(fā)微》)這類罕為詩文整理所使用的箋釋模式也出現在杜詩詮釋中?,它們眾星拱月般地構筑起杜詩詮釋的璀璨天空。具體到詮釋內容上則專以考辨注疏、訓詁詮釋為主,蔡夢弼《草堂詩箋跋》謂:
每于逐句本文之下,先正其字之異同,次審其音之反切,方作詩之義以釋之,復引經子史傳記以證其用事之所從出,……?!?
魯訔《編次杜工部詩序》亦云:
余因舊集略加編次,古詩近體,一其后先,摘諸家之善,有考于當時事實及地理歲月,與古語之的然者,聊注其下。若其意律,乃詩之“六經”,神會意得,隨人所到,不敢易而言之。?
蔡、魯二氏自明體例之言差不多涵括了宋人杜詩詮釋所涉及的各個層面,這里頭融貫著儒家通過對典籍的整理和詮證以見其義理的精神宗旨,就像清人王鳴盛所總結的那樣,“經以明道,而求道者不必空執(zhí)義理以求之也。但當正文字,辨音讀,釋訓詁,通傳注,則義理自現,道在其中矣?!?可見,宋人注杜完全循著經典注疏的路向展開。相比而言,作為“諸子之流”?的其他詩人,雖然也有被整理、詮釋的,但遠沒有注杜來得系統(tǒng)和深入,尤其是缺乏像注杜那樣在對杜詩敬信的心理之下去詮釋并反過來又加強杜詩權威的雙向性。
值得注意的是,宋人杜詩詮釋的這些方法中映現出的是濃重的漢代經學路徑的影子,而與他們說經侈言義理的路數不甚吻合。雖然在宋代讀杜詩的人里也已經有講自求、自得而不愿滯于箋釋者,但那只是更多地影響了元明人的讀杜方式?。入元之后,“元人別開生面,一轉而為批選”?。這“一轉”,除了緣于輯校集注的造極之外,更重要的是杜詩的“經典”意義遭遇冷落給杜詩的經學研究路徑帶來了根源性的沖擊,杜詩重又僅僅作為詩歌傳統(tǒng)的一部分進入時人的研究視野。由是以鑒賞為主的選雋解律之風大起,影響所及既深且遠,含括了有明的大部分時間??傊投旁娊浀渥⑹璧脑忈尫绞蕉?,元、明兩代算是走入了一個極為衰憊的時期。
二
如同是對兩宋時期的一種回應,在經歷元、明三百多年時間的一度冷落之后,在民族危亡、文化板蕩的威脅重又盤踞人們心理的明末清初,杜詩的“經世”內涵再度得到彰顯,久違了的經典注疏的方式也呈現出再次的繁榮。有了像顧炎武《杜子美詩注》、錢謙益《錢注杜詩》、朱鶴齡《杜工部詩集輯注》這樣一些引領著這個時期杜詩學走向的力作。
而此之前,胡震亨已露先機。在上一章里,我們曾經說到,由于劉辰翁評點的流行,由高崇蘭編集的劉辰翁《集千家注批點杜工部詩集》成了元、明以來翻刻最為頻繁的杜集。以元、明人刻書的疏舛,此本的不可信是必然的。明萬歷之后,胡震亨即已云:
元大德中,廬陵高楚芳者,劉辰翁門下士,則直據黃氏,并其次盡易之,居然不疑,今行世本是也。初原叔編年,第約略詩中語,求其時以為次,非真有確然可據之歲月。中間牽合雖多,而闕疑之意尚存。自概定于黃鶴,紊改于高氏,高又附辰翁批評以行,于是耳食者奉若杜陵手撰,次序顛倒,不復知原本為何矣。?
胡震亨的這番話表示了他對當時流行于世的高本的不滿。在他看來高本是加增愈多,失真愈遠,因此在撰《杜詩通》時他就斷然棄之而“仍依古本,分體為編”,且“一切牽強之說,概從芟去”?。胡震亨是一個以注詩為“實學”的人?,他的回向“古本”,正是杜詩學“復古返經”恢復“經典”研究方式的一個信號。也因此他在《杜詩通》中的考定之說,能為崇尚“實學”的清代注家如錢謙益等所取。不過,由于彼時“評點杜詩,流風未艾”,《杜詩通》中仍然是以評詩為主,“詩句之下,輒引劉辰翁、王世貞、胡應麟、鐘惺、譚元春諸人評語,……至于注解,則寥寥無幾”?。也就是說,經典注疏的方式并未在胡震亨的《杜詩通》里得到完整意義上的實施。
到了錢謙益,情形有了實質性的變化。他在“注杜詩略例”中首先也是就當時行世的宋人杜集在編次上的問題發(fā)難:
呂汲公大防作杜詩年譜,以謂次第其出處之歲月,略見其為文之時,得以考其辭力,少而銳,壯而肆,老而嚴者如此。汲公之意善矣,亦約略言之耳。后之為年譜者,紀年系事,互相排纘。梁權道、黃鶴、魯訔之徒,用以編次后先,年經月緯,若親與子美游從,而籍記其筆札者,其無可援據,則穿鑿其詩之片言只字,而曲為之說,其亦近于愚矣。今據吳若本,識其大略。某卷為天寶未亂作,某卷為居秦州、居成都、居夔州作。其紊亂失次者,略為詮訂。而諸家曲說,一切削去。?
繼而歷數宋人注杜的八大錯謬:
注家錯謬,不可悉數,略舉數端,以資隅反:一曰偽托古人……;一曰偽造故事……;一曰傅會前史……;一曰偽撰人名……;一曰改竄古書……;一曰顛倒事實……;一曰強釋文義……;一曰錯亂地理。?
錢氏對宋注的激烈批判,頗讓我們覺得清初杜詩輯注的出發(fā)點正在對于傳統(tǒng)的一種反動。他們針對宋人所編次的杜集展開了一系列的復原的努力:
杜集之傳于世者,惟吳若本最為近古,他本不及也。題下及行間細字,諸本所謂公自注者多在焉。而別注亦錯出其間。余稍以意為區(qū)別,其類于自者,用朱字,別注則用白字,從本草之例。若其字句異同,則一以吳本為主,間用他本參伍焉。
——錢謙益《注杜詩略例》?
集中訛字最多。朱子欲如韓文作考異而未果。今編搜宋刻諸本及文粹英華對勘,夾注本文之下以備參考,至如年譜之疏妄、注家之偽亂,詳辯詩注中,……
千家本公自注語,向疑后人附益,考之多王原叔、王彥輔諸家注耳,未可盡信,今取類于公自注者,以原注二字系之,舊本所無俱削去,其舊云自注而千家本不載者特標數則。
——朱鶴齡《輯注杜工部集凡例》?
錢、朱也是通過回到杜詩的早期文獻,以詳密的考證與辨析來重新發(fā)掘杜詩本身的精確含義的。仇兆鰲即云:
近人注杜,……錢(謙益)于《唐書》年月、釋典道藏、參考精詳。朱(鶴齡)于經史典故及地理職官,考據分明。其刪汰猥雜,皆有廓清之功。?
《唐書》年月、釋典道藏、經史典故、地理職官云云,實與宋人注杜有相近的旨趣。由此看來,在對宋人之注“反動”中,透露出的卻是清初杜詩輯注對宋注的認真反顧,即清初的杜詩輯注重又恢復了宋人對杜詩中所涉及的“故事”、“前史”、“人名”、“古書”、“地理”的那股興趣。只不過,現存的宋人之注里錯誤叢出,需要通過精嚴的考據,以更為準確的解釋來取代它們。美國學者艾爾曼在探究清初傳統(tǒng)經典考證和研究之復蘇時曾說道:“經典本位批評意識的崛起,反映出對傳統(tǒng)學術的不滿,以及對之加以重新改造、澄清的愿望?!?錢箋、朱注等清初注杜者之以“參考精詳”、“考據分明”對舊注進行刪汰和廓清,表明注杜重新回到了經典注疏的路向上來,正是艾氏所說的經典本位批評意識崛起的表現,符合清初學術界告別“游腹空談”,提倡“尊經復古”,回向以考據為中心的漢學研究路徑的整體動向。
上文我們已經提及,宋人注杜并沒有像他們在理學上的追求一樣,表現為侈談義理,而是有著濃重的漢代經學路徑的投影。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明白,何以在提倡走漢學崇實路徑的時期,注杜卻頗以宋注為起點。不妨這么說,杜詩注的“漢學”方式就寓于宋注里面,連同弊端也顯得相似:宋人注杜之尊信“無一字無來處”,偽王(洙)注、偽(蘇)注等造偽之作的出現,不正如劉師培批評漢代經學時所說的,“漢代諸儒惑于神秘之說,輕信而寡疑,又譎詐之徒往往造作偽經以自售其說”嗎??。由此可見,他們雖然猛烈地批評宋人的杜注,但又必須憑借宋人的成果進行新的整頓。與劉辰翁評杜之不但遭到他們的撻伐亦且陸續(xù)被刪汰至殘存無幾不同,清初杜詩學者在對待宋注上是既“辟之而又用之”,二者之間的緊張對立只是表現在某些具體的解釋上,而與注杜的基本范式無關。這種“辟之而又用之”的現象,讓我們從杜詩輯注之學分別處于高峰的兩個時期間,看出了一些相關、相似的地方,至少是一些可供比較的基礎。
注釋:
①梁啟超曾云:“清學之出發(fā)點,在對于宋明理學的一大反動。”見《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頁。
②見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tǒng)的現代詮釋·從宋明儒學的發(fā)展論清代思想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98頁。
③可參見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8頁)及張忠綱《杜甫詩話六種校注》(齊魯書社2002年版,第265頁)所論列宋人的評杜言論。
④可參看下面三種著作:一、林繼中《文化建構文學史綱·中唐——北宋》中《整合客體于主體的新圖式》一章,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二、許總《杜詩學發(fā)微》中《論宋學對杜詩的曲解和誤解》一文,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三、張高評《杜集刊行與宋詩宗風——兼論印本文化與宋詩特色》,2004年上?!爸袊惺牢膶W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⑤洪業(yè)《杜詩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頁。
⑥王瑞明點?!独罹V全集》卷138,岳麓書社2004年版,第1320頁。
⑦《與洪駒父書》,《豫章黃先生文集》卷19。
⑧《姜齋詩話箋證》卷2,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頁。
⑨關于杜詩偽注及其成因的論述,可參看莫礪鋒《杜詩“偽蘇注”研究》,《文學遺產》1999年第一期。
⑩見汪氏《書少陵詩集正異》,周采泉《杜集書錄》頁第27頁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林繼中《文化建構文學史綱·魏晉——北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頁。
?《杜工部集后記》,《錢注杜詩·附錄》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34-35頁。
?古逸叢書之二十三,遵義黎氏??陡猜樯潮径殴げ坎萏迷姽{》卷末跋一。
?洪業(yè)《杜詩引得》本,第1頁。
?“依托五經以立義”(王逸《楚辭章句序》)的屈騷、“行圣人之道,授圣人之言”(柳開《昌黎集后序》)的韓文(有時包含柳宗元文),它們的詮釋也出現類似的情形。如洪興祖有《楚辭考異》、《韓文辨證》,朱熹有《楚辭辯證》、《韓文考異》(其實朱熹也擬作《杜詩考異》)等。
??《杜工部草堂詩箋》,遵義黎氏校刊本,古逸叢書之二十三。
?《十七史商榷·序》,中國書店,1987年,第1頁。
?陳善在《捫虱新話》下集卷一中亦云:“老杜詩當是詩中六經,他人詩乃諸子之流也”,見華文軒《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上編,中華書局1964年版,第334頁。
? 參看拙文《回歸與超越——〈杜臆〉與“以意逆志”法》,《福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洪業(yè)《杜詩引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頁。
?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三十二,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277頁。
? 參見《杜詩通·自識》,見《杜集書錄》第140頁。
?《唐音癸簽》卷三十二云:“唐詩不可注也。詩至唐,與選詩大異,說眼前景,用易見事,一注詩味索然,反為蛇足耳。有兩種不可不注,如老杜用意深婉者,須發(fā)明;……今杜詩注既如彼,……始知實學之難,即注釋一家,亦未可輕議也。”(第280頁)在晚明的文化情境下,胡氏以詩歌箋注為“實學”,是值得深味的。
? 參見洪業(yè)《杜詩引得·序》,第46頁。
???《錢注杜詩》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14-16頁,第17頁。
?朱鶴齡《杜工部詩集輯注》,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第81冊,北京出版社 2005年版,第20頁。
?仇兆鰲《杜詩詳注·凡例》,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0頁。
?參看《從理學到樸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頁。
?《漢宋學術異同論》,見《清儒得失論——劉師培論學雜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