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奧巴馬戰(zhàn)勝羅姆尼成功贏得連任。
如今,在絕大多數共和制國家中,不論實行總統(tǒng)制、半總統(tǒng)制或內閣制,總統(tǒng)是直接還是間接選出,在同一時期都只有一人。因此,每屆總統(tǒng)選舉,勝利者只有一位,其余的競爭者都不得不成為敗者,美國自然也不會例外。
不過,在當代民主政治體系中,敗者并非一定意味著永不翻身。在美國歷史上,不乏雖在總統(tǒng)選舉中失敗,卻活得更加精彩的人物。
因敗而勝的幸運者:杰克遜、尼克松
1824年,安德魯·杰克遜參選美國總統(tǒng),對決的是約翰·昆西·亞當斯。在選舉中,杰克遜不論選民票、選舉人票都領先對手,卻因當時的4位候選人都獲得了選舉人票,他的選舉人票不過半,而不得不由眾議院全體議員遴選總統(tǒng)。
此時,在4名候選人中得票最少的眾議院議長亨利·克萊選擇支持和自己理念相近的亞當斯,導致大熱門杰克遜落選。事后,杰克遜憤憤不平,抨擊亞當斯和克萊“私相授受”。他聲稱,克萊是因為亞當斯私下答應一旦當選,會任命自己為國務卿而支持對方。一時間,亞當斯雖勝猶敗,杰克遜雖敗猶勝。1828年,杰克遜卷土重來,在選民的同情中,他輕松擊敗亞當斯,成為新一屆美國總統(tǒng)。
如今,人們知道,克萊之所以選擇亞當斯,是因為憎惡杰克遜好戰(zhàn),并在戰(zhàn)爭中違反國際法,且亞當斯的總統(tǒng)生涯政績平庸。杰克遜對亞當斯和克萊的舞弊指控也無任何實證,但必須承認,1824年那次大倒熱灶的失敗,反讓他因禍得福。
另一個從失敗中得到啟迪的,是尼克松。
作為共和黨少壯派政治家,尼克松在1960年高調挑戰(zhàn)肯尼迪。他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是第一位在選戰(zhàn)中跑遍全部50個州的候選人。在競選辯論中,尼克松口若懸河,從氣勢上壓倒對手。然而,他忽略了新傳媒——電視的特殊效果。在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電視直播辯論中,他的風度、儀態(tài)完敗于對手肯尼迪,最終在選戰(zhàn)中失利。
盡管如此,在大選投票中,尼克松也表現不差:算普選票數,肯尼迪的領先優(yōu)勢僅有0.16%,且好幾個州的統(tǒng)計結果都存在很大爭議,以至于肯尼迪本人都拒絕宣布勝選。
此時的尼克松卻表現出難得的大將風度,他大方認輸并拒絕重新計票,贏得了普遍好評。此次敗選讓尼克松的政治經驗得到極大豐富。臥薪嘗膽數年后,他在1968年復出,并在當年輕松擊敗對手漢弗萊和華萊士勝選。
“偉大的失敗者”:克萊、西奧多·羅斯福
前面提到的那位亨利·克萊也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物:他一生中5次參選美國總統(tǒng),卻無一次成功。
克萊被公認具有出色的才能、敏銳的政治眼光、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和寬厚的政治胸懷。
在奴隸制仍十分盛行的19世紀早期,他就清醒地認識到蓄奴制度的不合時宜;在政治斗爭不擇手段的當時,他能以大局為重,利用議員、議長的身份周旋、調停于各派之間,努力維系美利堅合眾國的統(tǒng)一;他認定蓄奴制度是落后的,美國的未來屬于大工業(yè)時代,就堅定不移地主張廢除奴隸制,發(fā)展大工業(yè),并因此屢屢在總統(tǒng)選舉中名落孫山;當幕僚建議他“委婉些”、“先當選再說”時,他堅定表示“如果在總統(tǒng)和真理間只能選擇一個,我寧可選擇真理”。
如今,這位“美國總統(tǒng)選舉史上最偉大的失敗者”長眠于萊克星頓公墓。墓碑上刻著一句格言:“在我看來,地不分東西,人不分南北?!?957年,他被評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5位參議員之一。
另一位讓人扼腕的失敗者,是曾經當選總統(tǒng)、退休后又試圖卷土重來的西奧多·羅斯福。
1909年退休后,老羅斯福過起了周游世界的悠閑生活。1912年,他發(fā)現共和黨選情堪憂,便慨然決定“回爐”,不料“老東家”共和黨不領情。憤怒的老羅斯福毅然另起爐灶,建立“進步黨”,并在很短時間里形成強大聲勢。當年10月,他在密爾沃基遇刺中彈,胸口的子彈此后終生留在他身體內。但他帶彈參選,并最終壓倒了共和黨正式候選人、時任總統(tǒng)塔夫脫。然而,共和黨的內訌讓民主黨候選人威爾遜漁翁得利,最終成為勝利者。
對于老羅斯福的這次失敗,人們有許多不同看法。一些人認為,老羅斯福的意氣用事導致共和黨衰落了整整一代人,但老羅斯福“像雄鹿一樣頑強”的斗志卻贏得了普遍欽佩。
敗選后,老羅斯福意志不衰,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完成了亞馬遜熱帶雨林探險,并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暢銷書和學術報告。晚年他雖然疾病纏身,卻仍然堅持積極參政,樂觀生活,成為童子軍運動的積極推動者。他也因此被稱為“斗志最旺盛、情緒最樂觀的敗選者”。
敗后更精彩:卡特、戈爾、蒙代爾
吉米·卡特在總統(tǒng)任上政績平庸,1980年大選中更完敗于此前是電影明星、后來是明星總統(tǒng)的里根。但這位任上口碑平平的失敗者,在敗選后卻秀出了精彩人生。
從總統(tǒng)任上下來后,他積極促成美蘇削減核武器協議,多次斡旋朝鮮危機,在海地和前南斯拉夫政治過渡進程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主持的埃默里大學卡特中心,更是研究國際問題的學術重鎮(zhèn)。
他不知疲倦地奔走和豐碩的成果,使他贏得“美國歷史上最佳卸任總統(tǒng)”的美譽、美國一句流傳久遠的笑話,就是“卡特敗選后比當選時稱職多了”。
在1984年大選中,曾當過副總統(tǒng)的沃爾特·蒙代爾挑戰(zhàn)如日中天的里根,結果創(chuàng)下美國大選有史以來最慘的敗局:在全部538張選舉人票中僅獲13張(除家鄉(xiāng)明尼蘇達和哥倫比亞特區(qū)外全部失利),說是“慘敗”毫不過分。
但失敗后的蒙代爾活得有滋有味,他當律師,做教授,兼任了許多大公司的董事,都干得風生水起。1992年,民主黨在野12年后重新執(zhí)政,蒙代爾作為為數不多的有執(zhí)政經驗的民主黨耆宿,被克林頓重用為美國駐日本大使,并圓滿完成了4年任期。
“敗后更精彩”的最新范例,則是2000年“只差一步進白宮”,在普選票中領先,僅因爭議性的選舉人票微弱劣勢敗給小布什的阿爾·戈爾。
戈爾此次敗選后逐漸淡出政壇,卻在自己的老本行——環(huán)保領域取得重大成就。2006年,他參與制作環(huán)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一舉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電影歌曲兩座“小金人”。2007年10月,他以“喚醒對由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環(huán)境風險的認識”,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一起,榮獲當年諾貝爾和平獎。
有福之人不用忙:菲爾莫爾、塔夫脫、福特
有些失敗者自身能力、業(yè)績平平,卻運氣十足,敗選后名利雙收,正所謂有福之人不用忙。
只當了兩年半總統(tǒng)的米勒德·菲爾莫爾就是這樣一員福將:他從沒選勝過大選,卻因身為扎卡里·泰勒總統(tǒng)的副手,而在1850年泰勒突然去世后“頂替上崗”;兩年后,他第一次正式參選就一敗涂地,4年后又輸得稀里嘩啦。兩次敗選讓他債臺高筑,不得不鄭重其事向政府提議,為了“不讓退休總統(tǒng)開雜貨鋪糊口”,應該給每位退休總統(tǒng)1.2萬美元退休年薪,卻未得到任何理會。1858年2月,眼看就要破產的他卻神奇地贏得富有寡婦卡洛琳的愛情。兩人結婚后,他不僅“脫貧致富”,還得以在余生中成為家鄉(xiāng)布法羅出名的教育熱心人、文化贊助者和慈善家。
前面提到的威廉·塔夫脫也是個“有福之人”:1908年,如果老羅斯福謀求連任,他作為國防部長只能再等4年,可老羅斯福認定他是合適接班人,硬是“脫袍讓位”;這位接班人上任后內政、外交乏善可陳,國內外矛盾激化,不但民主黨對手猛烈抨擊,連恩師老羅斯福也翻臉另行組黨和他打對臺,最后他成為有史以來唯一競選連任卻得票第三的現任總統(tǒng),慘遭敗績。
然而,這位在任、卸任后都無出色表現的“福將”卻在1921年被號稱“美國有史以來最蹩腳總統(tǒng)”的哈定任命為美國首席大法官。這不僅讓他終身顯貴(大法官任職終身),更讓他成為美國迄今唯一出任過總統(tǒng)和首席大法官的政治家。
另一位福將則是1976年敗選的杰拉爾德·福特。
許多人都知道,他和菲爾莫爾一樣,是因前任出事(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而以副總統(tǒng)身份繼任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副總統(tǒng)身份其實也得之偶然——前任副總統(tǒng)斯皮羅·阿格紐1973年辭職,當年底福特被推舉為繼任者。也就是說,他以副總統(tǒng)資格接任總統(tǒng)時,當副總統(tǒng)也不過8個月。
他敗選的主要原因是特赦尼克松,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樁政治丑聞,甚至他的許多幕僚、朋友也以辭職或絕交表示抗議。但時過境遷,幾十年后,人們漸漸認識到,福特的做法是明智的。當年曾對福特此舉口誅筆伐的希拉里后來表示,在那時,用這件丑聞抨擊共和黨再容易不過。但如今看來,對國家團結而言,此舉是一件好事。正因為“任上最大劣跡”如今被重新評價,他晚年的風評也變得越來越正面。
不僅如此,盡管福特的退休生涯顯得相對平淡,但他直到2006年12月26日才安然去世,終年93歲又165天,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前總統(tǒng)。他也是美國總統(tǒng)退休后活得最長的一位——退休生涯長達29年11個月零6天之久。
最長壽的前總統(tǒng)
盡管杰拉爾德·福特的退休生涯顯得相對平淡,但他直到2006年12月26日才安然去世,終年93歲又165天,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前總統(tǒng)。他也是美國總統(tǒng)退休后活得最長的一位——退休生涯長達29年11個月零6天之久。
斗志最旺的選者
敗選后,西奧多·羅斯福意志不衰,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完成了亞馬遜熱帶雨林探險,并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暢銷書和學術報告。晚年他雖然疾病纏身,卻仍然堅持積極參政,樂觀生活,成為童子軍運動的積極推動者。
最佳卸任總統(tǒng)
吉米·卡特從總統(tǒng)任上下來后,積極促成美蘇削減核武器協議,多次斡旋朝鮮危機,在海地和前南斯拉夫政治過渡進程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主持的埃默里大學卡特中心,更是研究國際問題的學術重鎮(zhèn)。美國一句流傳久遠的笑話,就是“卡特敗選后比當選時稱職多了”。
敗后更精彩的最新范例
阿爾·戈爾敗選后逐漸淡出政壇。2006年,他參與制作環(huán)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一舉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電影歌曲兩座“小金人”。2007年10月,他以“喚醒對由氣候變化所帶來環(huán)境風險的認識”的理由,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一起,榮獲當年諾貝爾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