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用戶對供電企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提供合格電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全面提高供電可靠率和電壓合格率的管理水平成為農村電網的迫切需要。我公司成立以領導班子為中心的組織機構,責任落實到個人,并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績。本文對如何提高農網兩率指標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農村;供電企業(yè);兩率指標
一、地域概況
我公司所轄老邊區(qū)是遼寧省營口市的一個行政區(qū),位于渤海灣東部,遼河入??谔?。呈“U”型環(huán)抱營口市區(qū),全區(qū)總面積305平方公里,有海岸線30.5公里,灘涂40萬畝。老邊區(qū)位于渤海灣,氣候溫和宜人,四季區(qū)分明顯,全地區(qū)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5℃,降水量636.3mm,無霜期189天。因為四季分明的特點,在每年的7-9月份,雷雨天氣及1-3月份的風雪天氣經常導致線路跳閘、接地。為提高供電可靠率做的工作
供電可靠率=(1-用戶平均停電時間/統(tǒng)計期間時間)*100%
用戶平均停電時間=∑(每戶每次停電時間)/總用戶數
=∑(每次停電持續(xù)時間*每次停電用戶數)/總用戶數
提高供電可靠率的核心就是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減少停電臺時數。措施主要為兩方面:一是減少停電時間和次數,二是減少停電變臺數。作為所轄電網為農網的縣區(qū)供電分公司來說,停電原因可分為故障停電和非故障停電兩大類。
(一)停電原因分析
1、故障原因停電
故障原因停電,一是設備缺陷、異常。由于資金和管理等因素,造成檢修時對缺陷不能及時徹底處理。二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因素,主要指暴風雨、雪、雷電、洪水、地震的發(fā)生而造成系統(tǒng)故障直接影響對用戶和社會供電的中斷。三是外力破壞。由于所轄農網負帶很多養(yǎng)殖負荷。四是由于用戶設備損壞越級跳閘造成系統(tǒng)停電。
2、非故障原因停電
非故障原因停電,一是每年固定時間的設備檢修,如春秋檢,將有大面積的系統(tǒng)停電;二是變電所主變過載或線路過載;三是新增用戶業(yè)擴工程接引。為兌現供電服務承諾,對新增用戶配電變壓器進行接引,有時必要時需要系統(tǒng)停電。四是電源供電能力不足。電網持續(xù)容量不足,引發(fā)連續(xù)性、大范圍的用戶限電。
(二)針對相應問題制定相應措施
1、優(yōu)化電網結構,10千伏環(huán)網供電。每條10kV線路還在線路未端各自形成手拉手聯絡方式,以利于借電。對電網改造有利于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個人實施獎勵。
2、提高春秋檢質量,按照變電所、線路、支線、具體桿號實行落實到個人的責任制,并對以后的電力故障分析原因,如若與檢修不到位有關聯將納入績效考核。
3、強化管理,嚴格控制非計劃停電。年初對供電可靠率指標進行分解,編制臺時控制表,以利于對可靠率的掌控。在計劃檢修管理工作中,始終將可靠性管理與生產計劃管理緊密結合,安排每一次停電計劃時,考慮滿足可靠性要求。
4、縮短停電時間,提前做好設備停、送電準備工作,一旦現場工作結束,做到隨時能恢復送電操作。
二、為提高電壓合格率做的工作
(一)造成農網電壓不合格因素分析
1、共12臺主變,10臺是有載調壓,2臺不是有載調壓。
2、個別線路供電半經較長,末端電壓偏低。例如一些養(yǎng)殖業(yè)戶超出供電半經,無法保證其電壓質量滿足要求。
3、用電管理不規(guī)范或者一味考慮增加電量的銷售,而忽視電網的良性發(fā)展,最終電網如蛛網般密度大,且因無計劃接電而造成線路重復,線損增大,電壓偏低。
4、農網所帶負荷特點是集中用電,負荷運行時間分配不均,造成電壓時段性的偏低。一些用電負荷大戶生產周期不穩(wěn)定,與其在同一線路的其他用戶受影響較大。
5、由于農村地域寬廣、偏僻,用電檢查不到位,存在私接電現象,造成局部電壓偏低。
6、部分用戶的低壓電容器投運不及時,低壓無功補償滯后。
(二)針對以上因素采取的措施
1、合理改變迂回線路,消除卡脖線,縮短供電半徑,在現有手段措施無法改變現狀的情況下,在用戶反映明顯的兩條線路末端安裝兩臺調壓器,電壓偏低問題得到明顯改善,電壓合格率由原來的40-50%可以達到98%以上。
2、合理選擇變壓器分接頭進行電壓調整,合理地對小容量(100kVA以下)配變的一次側電壓及時調整是保證用戶電氣設備健康、安全、經濟運行的一項重要措施。
小容量配變的電壓調整必須停電進行,做好安全措施后調節(jié)分接開關,即改變分接頭的位置來實現。調整完后應用電橋或萬用表對各相直流電阻值進行測量,各相差值不能超過2%。
3、對配電變壓器進行無功補償(隨器補償)
根據農村低壓電網的負荷特點,應對配變進行無功補償,將電容器并接在低壓母線上,裝設自動投切裝置,它可以根據無功的大小自動投退電容器的容量,以免出現過補償,向系統(tǒng)倒送無功,產生過電壓威脅用電設備和電容器的安全。
4、增加電壓監(jiān)測表數量,及時了解局部電壓情況,以解決低電壓問題。根據電壓及無功電力技術導則,以及村鎮(zhèn)的需要和變電站實際負荷的調整與線路的移位,我們將及時調整電壓監(jiān)測點的設置。
2005年我公司綜合電壓合格率97%左右,供電可靠率在99.65%左右,經過上述一系列措施我公司在2007年創(chuàng)國網一流公司時兩率均達到指標(綜合電壓合格率98%以上,綜合供電電可靠率99.75%以上),并順利驗收合格。
參考文獻
[1]張新民,吳凱邁,程暉.取消35kV電壓等級在網架優(yōu)化中的實例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30)
[2]戴正剛,汪能文.如何提高縣級供電企業(yè)的智能化建設[J].科技促進發(fā)展(應用版).2010(02)
[3]許曉亮.把好工程建設關口 規(guī)范農網完善工程[J].農村電工,2010(07)
1原麗娜,1977.2.28,女,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qū),現職稱:中級工程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如何提高農網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