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可以獲取詞匯、語法以及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在見聞中成長。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課前預習,培養(yǎng)能力
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預習,學生可以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內容,并能發(fā)現教材的疑難問題,帶著問題上課,會使學習的針對性更強,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能讓教師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在預習時,我要求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拼讀生詞、詞組,掃清閱讀障礙;瀏覽全文,說出段落大意;劃出自己難以理解的地方,并說出自己的想法;還可以就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在課上和其他同學一起解決。實踐證明,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也變得更主動了,從而節(jié)省了講解時間,加強了綜合訓練。
二、鼓勵學生,踴躍參與
學生踴躍參與,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發(fā)揮教學民主。因此教師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在課上,教師要給學生們留下足夠的參與時間和空間。在教學時,不要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學生能講的,要盡量讓學生講。如果是學生能動的,就盡量讓學生自己動。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也可讓學生們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在討論中,學生們暢所欲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鍛煉學生們的思維,為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設計題目,層層遞進
對于教學中的一些重難點,教師應盡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根據學生水平,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逐步解決大問題,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看,這是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例如:在教Great people時,我把題目設計的一個比一個難,使學生逐步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所學知識,向問題本質靠攏,培養(yǎng)分析理解能力。在設計題目時,我們可抓住學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心理,逐層展開,步步深入,我設計了以下幾個True or False的問題:
A. Neil Armstrong was born in the 1940s.
B. He flew in an aero plane when he was six.
C. The Gemini 8 mission is all about star signs.
D. Gemini 8 landed in the USA.
E. Neil Armstrong received his student pilot’s license when he was 15.
F. Neil Armstrong successfully brought the spacecraft down into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when Gemini 8 was out of control.
G. Ask students to scan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and underline the new words. Encourage them to explain the words to the class in English.
這7個題目的設計基本包括了文章中涉及的所有事情,通過由淺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學生們掌握知識,讓學生們的思維在問題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終達到自己跳起來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迫使學生在定勢范圍內連續(xù)思維。
四、訓練技巧,激發(fā)興趣
為了檢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程度,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訓練。要讓他們在閱讀中,抓文章的大意,抓特殊的細節(jié),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推斷隱含的意義和辨認語段過渡。這類訓練應提煉訓練題目,有目的,有重點地引導學生掌握某項閱讀技巧。英語閱讀教學要通過有計劃的活動,讓學生拓寬知識面,獨立運用所學知識,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1.閱讀前,讓學生明確訓練目的及要求,做一些讀前活動(Pre-reading activities),如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給出必要的生詞詞義等,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讀;2.閱讀過程中(While-reading)教師要提出閱讀任務并介紹閱讀方法,注意觀察學生有無不良的閱讀行為;3.閱讀后(Post-reading)的活動很多,如可以通過提問訓練學生,直接從文章中找出段落的主體句,逐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大意,培養(yǎng)學生概括性思維的能力,或做多項選擇題、正誤判斷題、Yes/No和Wh-問題等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五、背景介紹,加深理解
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閱讀課文本身的講解,甚至細化了每個句子,每個單詞的掌握,而忽視了對于背景文化知識的介紹。其實如果能讓學生了解一定的英語國家的背景知識,對英語閱讀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那么教師可以分主題在每個學期中,利用專門的時間給學生講解一些關于外國背景文化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把閱讀題材分類,分成風俗、禮儀、飲食、教育等等,向學生大致講解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情況。也可以在講到相關內容時,滲透一些背景文化知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到英語國家的背景。
總之,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且方便、實用,始終貫穿于日常的英語教學之中。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必要的,學生的理解是保證,學生的運用能力是關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升華。因此,只有充分的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