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及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農九師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產生損傷的部位、類型、受傷原因等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了預防運動損傷的措施和方法,為從事籃球運動的中學生及體育教師在籃球運動中預防運動損傷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農九師 中學生 籃球運動 運動損傷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2)11-000-02
籃球運動不僅是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是中學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還是學校課外活動的熱門項目。而且開展廣泛、參與的人數(shù)遠遠超過其他活動的項目?;@球運動的開展對活躍中學生校園生活、健康學生身心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籃球運動具有運動強度大、對抗性強、攻防瞬息萬變等特點,極易造成運動損傷,影響他們的學習、鍛煉和生活,也給傷者帶來了痛苦和精神負擔。通過調查農九師在校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損傷狀況,旨在揭示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發(fā)生損傷的一般規(guī)律與特點,預防與避免籃球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為指導中學生籃球運動健康、高質量的開展提供科學的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對農九師的小白楊中學、龍珍高級中學初高中200名男中學生籃球運動過程中發(fā)生的運動損傷進行調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圍繞研究內容設計了調查問卷,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達100%,其中有效問卷200份,有效回收率達100%。
2.訪談法:根據(jù)研究內容的需要,走訪了長期從事籃球運動的體育教師、教練員就論文中涉及的問題進行了訪談。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問卷所獲得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在籃球運動中發(fā)生損傷的類型調查結果分析
由表1可知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常見損傷有六種,其中擦傷、拉傷、扭傷人數(shù)最多。
(二)在籃球運動中發(fā)生損傷的部位調查結果分析
由表2可知,籃球運動中損傷的發(fā)生相對集中在四肢,主要以手腕、手指和踝關節(jié)為主,結果顯示:有29人手腕受過傷,有98人手指受過傷,有23人肘部受過傷,有67人踝關節(jié)受過傷,由此可見,手指和踝關節(jié)是籃球運動中損傷的易發(fā)部位,而其它部位如頭部、髖部、腳部受傷機率相對較少。
(三)籃球運動中損傷產生的原因調查結果分析
由表3可知,在籃球運動中損傷原因很多,不同原因導致的損傷所占比例不同。
1.準備活動不充分
準備活動不充分是調查中引發(fā)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占第一位。結果顯示,有75人次,占損傷總人數(shù)的37.5%。無論在課內或課外,準備活動不充分都會引發(fā)運動損傷。但由于課內有老師組織、督促,所以課中就很少因為準備活動受傷。然而在課余活動中,由于活動方式比較隨意,大多數(shù)學生在完全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充分的情況下,就投入到高強度的籃球活動中去,所以往往會引發(fā)出不同程度的運動傷害。
2.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是調查中引發(fā)運動損傷的第二位因素。由表3可知,調查中有60人次損傷,占損傷總人數(shù)的30%,損傷是因為自我保護不足而造成的。自我保護意識是指人們對預防運動損傷所采取的某些物質方面和行動方面的準備,如著裝要便于運動,特別是對鞋的選擇一定要重視;重視準備活動的作用,無論在課外還是在課內,都應該在正式打球以前,做好熱身運動,特別是專門性的準備活動尤為重要;對易損傷部位要充分活動開,要使身體有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等。
3.技術動作錯誤
由表3可知,技術動作錯誤是調查中引發(fā)運動損傷的第三位因素。技術動作錯誤有59人次,29.5%的損傷原因是技術動作錯誤引起。由于學生的技術動作沒有掌握好或動作錯誤,在實際練習操作時往往演變成危險動作。
4.場地因素的影響
由表3可知,場地因素的影響是調查中引發(fā)運動損傷的第四位因素。本次調查中,有34人次占36%的損傷原因是由場地因素造成的,場地因素和損傷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球室外場地絕大多數(shù)是水泥地,所以摔倒后很容易被挫傷。另外,場地不平整、場地過滑和過硬或場地表面有雜物等都是損傷誘因。
此外,在籃球運動時,動作粗野或比賽中動作違反規(guī)則,長時間運動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訓練負荷安排不當、心理因素等都是產生損傷的原因。
(四)籃球運動損傷處理知識了解狀況及處理方法調查分析
由表4可知,籃球運動損傷后了解程度將近各半,即基本了解31.5%與大概了解38%,少數(shù)人一點都不了解,在傷后處理上,主要表現(xiàn)為休息且治療59.5%及不休息但治療40.5%,基本上可以采用正確方法,決定了傷后運動主要以減少運動46%和不運動30%為主。從上面的比較我們總結出:損傷的了解程度直接影響到傷后的處理方法。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對農九師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損傷狀況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體育專業(yè)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損傷的發(fā)生率較高。常見的損傷類型中擦傷、拉傷、扭傷人數(shù)最多。損傷部位依次為手臂、手腕、手指和踝關節(jié)等;究其原因主要有準備活動不充分、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技術動作錯誤、場地因素等。
(二)建議
1.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關鍵。因此,體育教師要利用各種形式使學生掌握準備活動的合理方法,指導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運動前先做準備活動的良好習慣,督促學生學會不管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內容、運動負荷要根據(jù)本次課教學內容或比賽情況因時間、場地等因素而定,并且要注意易傷部位如踝、膝和腕關節(jié)等部位的活動。運動量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氣候條件而定,以身體發(fā)熱并微微出汗為好。
2.要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
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很重要。學生需要掌握運動損傷常識和急救方法。另外,對損傷要有一定的預防意識,在每次籃球活動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外,還要著裝便于運動,選中質量較好的籃球鞋,檢查鞋帶是否系緊系好,對容易損傷的部位踝、膝等部位用護踝、護膝等護具的保護,在搶籃板球時在空中的腰腹控制和雙腳平穩(wěn)落地的支撐技術,跑動上籃的雙落地習慣,主動或被撞擊摔倒的滾動緩沖、斷球后的上步平衡姿勢、雙臂屈肘側張防撞擊等。
3.場地要符合衛(wèi)生要求,并要及時維護
場地的修建過程中要嚴格的按照國家對場地的建設標準要求來建設,質量要有保證。建立合理科學的管理和維護制度。加強運動場地、器材經費的投入、修整場地、購置器材、配備護具、定時檢查、及時修理,運動前一定清除場地雜物,對凹凸不平的場地要特別留意,最大限度的減少因場地器材而誘發(fā)的傷害。
4.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運動中違反人體結構功能的特點以及運動力學的原理,容易造成運動損傷,而這在籃球運動中更為突出。尤其是錯誤的技術動作。體育教師除了要傳授正確的技術動作之外,還要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規(guī)范動作或錯誤動作,這樣也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關鍵。這不僅要求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耐心指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而且要善于分析這些不規(guī)范的動作或錯誤動作產生的原因并及時糾正。
5.其它方面的預防
對籃球運動損傷的預防,除了上述四個方面外,如身體、心理狀態(tài)不良,運動負荷過大,組織方法不當以及氣象不良、身體素質差等都會引起運動損傷,由此,在籃球運動中,對這些方面的預防也是不可忽略的。另外,訓練或比賽后應有一定時間放松活動或按摩,以消除身體疲勞,防止因疲勞積累而造成的損傷。
參考文獻:
[1] 黃翔,黃柳春.中學生籃球運動中踝關節(jié)損傷原因及防治[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5(05):123-125.
[2] 全國體育系通用教材編寫組.運動醫(yī)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