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準備活動是指在體育課的基本部分之前進行的練習,目的是預先動員人體的功能能力,縮短進入工作狀態(tài)時間,為運動中發(fā)揮出最大工作效率做好功能準備。有不少人認為,體育課主要是基本部分的運動練習,做不做準備活動意義不大。還有人覺得準備活動還是應該做的,但是為什么做?怎么做?卻說不清楚。
關鍵詞 準備活動 練習 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2)11-000-01
一、準備活動的生理機制及意義
在運動前,身體處于相對安靜狀態(tài),大腦皮層神經(jīng)細胞的興奮性比較低,各運動器官及內臟器官的活動能力也沒有動員起來,處于安靜狀態(tài),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也有一定的生理惰性。準備活動還能增加肌肉中毛細血管開放的數(shù)量,提高了機體的代謝能力,升高體溫。由于溫度生高,肌肉、韌帶、關節(jié)軟骨的伸展性和彈性增強,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加大,使體力和技術更好地發(fā)揮,避免運動損傷。
二、根據(jù)不同的目的、任務,確定準備活動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目的、任務,確定準備活動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通常包括一般性和專門性準備活動。
(一)一般性的準備活動
一般性的準備活動是指與正式練習不相似的活動,是以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和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為目的,使之體溫生高,促進新陳代謝,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和關節(jié)韌帶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就可以保證在正式的運動時充分發(fā)揮人體的運動效率。
1.慢跑:準備活動大都以慢跑開始,大約10分鐘,要求輕松、自然。為了提高學生跑的興趣,可以在慢跑中穿插快走、側身交叉步跑、后退跑等。這里的跑是有氧代謝供能的慢跑,切記跑速不要太快,以使學生自然地從安靜狀態(tài)過渡到運動狀態(tài),逐步提高機體工作能力。
2.徒手體操:慢跑后進行徒手體操活動。徒手體操是以不同姿勢、方向、路線、幅度、頻率和節(jié)奏,協(xié)同身體各部位的各種動作合成的各種單個動作或聯(lián)合動作。其動作有難有易、變化多樣,活動部位全面,運動量易于調節(jié),通常以頸部—軀干—肩—肘—手—髖—膝—踝的順序活動。
3.靜力拉伸練習:準備活動中必須進行拉伸練習,用來發(fā)展人體跨過關節(jié)的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提高關節(jié)活動幅度。拉伸的部位有上肢、肩胛帶、軀干、髖部、腿部和踝關節(jié)等,應以基本練習承擔負荷較重部位的拉伸為主,做到有主有次,主次結合。
4.靈敏協(xié)調練習:靈敏協(xié)調性是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迅速、正確、協(xié)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一種綜合素質。通過在準備活動中的靈敏協(xié)調練習,來提高大腦皮質神經(jīng)過程的靈活性,調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肌肉的控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常用的方法有雙臂交叉前后擺、腳跟腳尖跳,全身波浪起、跳躍踢擺腿等。
5.節(jié)奏性練習:在一般性準備活動的最后部分應采用節(jié)奏性練習,用來提高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活躍課堂氣氛。節(jié)奏性練習是指在各種節(jié)奏、節(jié)拍、旋律伴奏下而組織安排的活動,經(jīng)常采用的有韻律操、擊掌操等。
(二)專門性的準備活動
專門性準備活動是指與正式練習相類似的活動。是使大腦皮層中產(chǎn)生對某一項運動所特有的合適的興奮,以便集中力量指揮各個器官活動。這類準備活動是有針對性的,要求根據(jù)運動項目的特點進行練習,使有關的器官和系統(tǒng)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加強運動中易損傷部位的活動。
1.誘導性練習: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較難動作,而采取的技術結構與所學較難動作相似,但技術簡單的練習。通過誘導練習,可以減緩動作難度,增強學生練習信心,加速對運動技術的理解和掌握。
2.輔助性練習:是指練習動作性質和結構與基本部分活動相近似,可以直接影響到基本部分技能的掌握與運動成績的提高。如短跑練習中的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車輪跑。
3.模仿性練習:是指以教師具體的動作為范例,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這一直觀方式,了解所要學習的動作的形象、結構、要領,并和教師的示范動作一起練習的方法。
4.補償性練習:是為了掌握動作技術,根據(jù)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掌握所欠缺的身體素質而安排的練習。如為了掌握跳遠技術而安排的蛙跳、抱膝跳、單腿交換跳等,目的就是提高腰腹力量和下肢爆發(fā)力,順利地學會跳遠技術。
5.想象性練習:是指學生通過積極思維,對動作技術要領方法的想象,在大腦皮層中留下技術“痕跡”,然后在練習中把這些痕跡激活,可使動作完成得更正確。例如,在進行背越式跳高訓練前,讓學生想象快速助跑、起跳轉體、背弓過桿的整個技術過程。
6.放松性練習:是在正式練習之前,為了充分發(fā)揮體能,使自己處于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而做的放松性活動。如放松抖動肌肉、深呼吸、自我心理暗示等。
三、準備活動應注意的事項
(一)準備活動與基本練習內容緊密結合。一些模仿練習、誘導練習和輔助練習是基本教材的部分練習或分解練習,大量充實到準備活動中來,應使兩者銜接緊密,整個過程融為一體。
(二)準備活動的時間和量隨著練習的內容而定。90分鐘的體育課,其準備活動的時間一般為20分鐘左右。氣溫較低時,準備活動的時間可適當長一些,量可稍大一些。
(三)準備活動的運動負荷是否合適,可根據(jù)學生的主觀感覺和教師的觀察進行分析,一般感覺身體發(fā)熱和微微出汗為宜。
(四)準備活動后接著進行基本部分的練習即可,中間不必休息,否則會降低準備活動的效果。當運動間歇時間較長時,應在下一練習開始前,再次做點準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