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原川(江南大學 設計學院)
在線性的時間尺度下,已逝的即是老舊的,未到來的則是嶄新的。事實遠非如此,當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與人類斑駁陸離的藝術時空交織在一起時,卻成了一道古今流傳的風景。壺具形態(tài)在中國,作為置物使用源于二千四百多年前,從明武宗正德年間正式用紫砂開始制作成壺,功能上開始超越單純的器物,跟著文化發(fā)展的步伐,漸次用美感層次、工藝水準詮釋和折射各個時期的藝術與文化,其審美理念與文化取向至今仍然有深遠的影響力。
作為至今仍然煥發(fā)新生命的紫砂藝術,時時牽動著當下設計師的靈魂。紫砂壺質(zhì)樸、自然、平淡、閑雅等種種特質(zhì),觸動現(xiàn)代文人的內(nèi)心,在超越時空的雅趣空間中,激起層層新的藝術漣漪。中國的藝術向來以文人的審美為最高境界,但文人喜愛的東西,除卻皮囊之后,只有無形無相的氣息。這種氣息,是長久以來中國藝術通行的審美語言,在一把優(yōu)秀的紫砂壺上展露得淋漓盡致。
自古文人雅士但凡對品茗有所偏好者,皆對宜興紫砂壺贊不絕口。蘇東坡被貶居宜興蜀山時,便留下多首品茗之作,記錄了他對宜興美茶、美水和美壺的喜愛。而從與蘇東坡同時代的文人所留下的詩詞,也進一步證實了當時文人墨客對于紫砂壺的喜愛。正是文人的參與,使紫砂壺完成了從實用器到藝術品的轉身。
自魏晉以來,文人便已開始把玩奇石。但凡文人雅士說起奇石,無不嘆其精妙。未經(jīng)雕琢的石頭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豐富想象力的共同發(fā)酵之下,擁有了全新的生命。相傳陶淵明宅邊的菊叢中,就有一塊心愛的石頭。每當喝醉酒,就在石頭上睡一覺,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醒石”。無錫惠山腳下的黃石石床,唐代李陽冰題刻“聽松”二字,小篆古厚,石床皮殼幽幽,“松子聲聲打石床”名句就出自這里 。米芾一生博雅好石,近乎癲狂,拜石的故事至今為文人津津樂道。宋時玩石頭的文人雅士不在少數(shù),蘇東坡、歐陽修、吳允、及皇帝宋徽宗等都是玩石高手。當時的石頭多為表現(xiàn)山水景致的“景觀石”,借以抒發(fā)文人心中對于寄情山水的渴望。同時,山石本身不經(jīng)修飾的特性,又象征著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一直以來,賞石是文人所喜愛的雅玩,石越古我們幻想的航程就越遠,憧憬著古石,夢想著蒼古的氣息,展開時間的想象。
圖1
圖2
圖3
自古文人有三雅,奇石、蘭花、紫砂壺,紫砂壺、奇石同屬 “文人三雅”之二,奇石稟賦自然,紫砂質(zhì)樸真誠。此“二雅”足以代表文人的精神取向和情懷。在繁華鬧市中,能把玩一把紫砂壺,或是尋得一塊湖石,就仿佛走進了一處“文心雅集”的天地,實屬難得。如若一把集山石、紫砂于一體的砂壺在手,二雅相偕,豈不人生快事。一把石壺在手,但覺心怡神蕩,通體輕盈,思維乘著陽光的金絲,飄然遠舉,緩緩脫離這世間紛擾飛入天際,鳥瞰山海,縱覽人世。原本瑣碎蕪雜的世界,忽而變得平滑完整,輪廓脈理鮮明,俯仰其間,游目四顧,開闊清楚。好壺的魅力,大抵如此。
雅石乃天然雕琢,上升到文化意識及美學觀念,卻玄妙深奧。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雅士、鴻儒為其傾倒,如癡如醉;又有多少人為其賦詩著文,圖譜系贊。對于文人這一特定群體而言,尚靜,重視文化傳統(tǒng)的修習、心靈的充實和精神產(chǎn)品的創(chuàng)造,必然重視獲得精神層面的美。而雅石這一自然象征物,使文人得以借賞石來親近自然,這歸根結底上可能正是中國人喜靜尚文的民族性格所致,因此只要能充分地發(fā)揮賞石的功用,就可以讓人們在自己所設的自然象征物面前適意而率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文人化的文人審美在身心兩方面對于生存環(huán)境的狀態(tài)要求。
大多數(shù)的雅石上多少都有一些人工雕琢的痕跡,寄托文人對于美對于自然的不同理解,這些雅石經(jīng)過悠久歲月的洗禮、打磨,逐漸呈現(xiàn)出返璞歸真、渾然天成的意境,精巧人工與天然浸潤的融合體現(xiàn)出一分氣質(zhì)上的相得益彰與歷史的古樸厚重之感??梢哉f,每一塊名石身上都富有各自獨特的歷史符號,伴隨著時空的流逝遷徙、擁有者的交替更迭、本身的存毀顯隱,仿佛成為歷史、時代、命運的象征,以其鮮為人知或廣為傳頌的境遇和洗禮,勾起了人們或懷古、或自省、或思友、或戀家、或愛國的情懷,產(chǎn)生豐富的美感。
賞石早已是文化藝術的范疇,從美學、文學、色彩學的藝術高度,與冰冷的頑石通靈,寄情于石,情石相交,達到“石人合一”的境界,然后展開神思的翅膀,以豐富地想象,把頑石變?yōu)槠媸?,把奇石變?yōu)檠攀?,石我交融,通過欣賞雅石,從中得到一種慰藉、一種享受,進而彰顯了賞石的藝術之美。
圖4
圖5
李漁《雜說》:“茗注莫妙于砂”,紫砂文化以其古樸典雅的文化內(nèi)涵和深沉莊重藝術形態(tài)著稱于世,“名乎所作,一壺重不數(shù)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世日趨華,抑足感矣!”紫砂壺質(zhì)地古樸純厚,不媚不俗,與文人氣質(zhì)十分相近。文人玩壺,視為“雅趣”,參與其事,亦為“風雅之舉”。
北宋梅堯臣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雖是小石冷泉,而用紫砂壺煮之,就有了春的滋味。歐陽修《和梅公儀嘗茶》:“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情?!痹娪褋砹俗匀粺崆榭畲?,以茶代酒,用紫砂盛滿著香氣,吟詩作對,最是悠然自得。奧玄寶《名壺圖錄》,將紫砂壺喻為各類凡人:“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睍r至今日,紫砂的魅力依然使一些獨具匠心的藝術家動了真情,并用他們獨有的語言,記載著歷史的聲音,也將紫砂壺用另一種方式傳承著。
于紫砂壺中泡上一壺熱茶,紫砂壺就成了有靈韻的器物。禪者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紫砂壺傳遞著平淡而神秘的一面,其簡素 、空靈、閑逸、直覺、不可說等等獨有氣質(zhì)皆是妙不可言。一壺熱茶在手頗有體味平日里幾案一具,閑遠之思的意境。而紫砂的意義更在于內(nèi)在的傳遞。從紫砂壺的產(chǎn)生到曼生壺出現(xiàn),紫砂文化就完成了由大眾向小眾的推進,演化為文人精神寄托的宿主,也是由俗向雅的文化蛻變。
我喜愛賞石與紫砂已很久了,一直一來思考著把兩者結合為一,設計師的背景使然還是內(nèi)心的文人情懷使然不得而知,一把把融合山石的紫砂壺就這樣慢慢誕生了,我為其取名研山壺,借有墨池之“研山”之名,本意是希望創(chuàng)作的初衷即是“文人壺”的定位?!把猩健毕盗凶仙皦匾蕴我庵茐?,以今人之心性,體味古人生活節(jié)奏與內(nèi)涵。用湖石形象與砂壺進行結合是此系列研山壺的設計創(chuàng)新,在蓋和把上湖石與壺體自然融合,以及寫意的山石與壺體巧妙共生,這些極具東方審美的生長美學再造了研山壺。太湖石洋溢著濃濃的文人情懷,瘦、透、漏、皺及太湖石孔洞美學代表著典型的文人審美,而紫砂壺又為文人之器,兩者結合氣息、趣味相得益彰,形態(tài)上也富有變化,充滿巧思。研山壺的設計過程是在砂壺藝術中感知器物乃至造型背后的人文氣息。日用亦脫俗,清朗并尊享,低調(diào)而高潔,直率且思辨,立足于生活本位,肯定于現(xiàn)世價值,以情趣為表象,以出世為標榜,以調(diào)和為基調(diào)。紫砂壺的內(nèi)涵外延不外乎此罷。
圖6
研山壺衍生出了獨特的文人審美情趣。賞石、賞壺恰似橋梁、紐帶,創(chuàng)造新文人藝術的特殊類型。亦即深刻而不離當下,形神兼?zhèn)洹⑼隄M自足。將文人審美那種在抽象與具象之間的美感在這研山文化中發(fā)揮到極致。這也是研山堂品牌創(chuàng)建的初衷。研山壺樹立起將紫砂壺與賞石“二雅合一”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文人審美,映照文人身份。因而,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這個領域的探索肯定會有所突破,一步步接近文人墨客生活藝術化的終極途徑。
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探索研山壺,社會的巨大變遷、周遭環(huán)境的紛繁轉換,給創(chuàng)作過程帶來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人文心境的變化。在現(xiàn)代紫砂壺創(chuàng)作中嘗試去顛覆、去解構、去革新,探索將賞石文化與紫砂文化碰撞融匯,從而帶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既蘊涵著文人雅士對紫砂壺難以割舍的情懷,又裹挾著賞石名士對雅石難以名狀的情愫,二者疊加效應往往能夠直指文人雅士之人心。
研山壺,源于創(chuàng)作者知壺、喜壺、好壺的藝術追求與人文志趣,壺如其人、自成風格。旨在追溯自然人生之本源,實現(xiàn)藝術生活之理想,將傳統(tǒng)器物設計與現(xiàn)代時尚生活相融匯的藝術構想,深入紫砂創(chuàng)作,不偏隘,不虛詭,不驕夸,以返樸歸真之創(chuàng)新,沖破傳統(tǒng)思維的禁錮,表現(xiàn)經(jīng)典砂壺,又跳出茗注,和奇峰怪石一起創(chuàng)造。
從某種意義上看,研山壺將賞石的紛繁多樣寓于紫砂壺之中,又從紫砂茗注的把玩中體現(xiàn)出來:觀云海浮波,云根攀琦,揮灑從容;品清茗,撫甌注,與奇石對話;壺非原壺,石亦非原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賞石與紫砂完美結合,也正傳承著中國千百年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之瑰寶。
[1]周琴娣.淺談紫砂壺藝的特點及其文化內(nèi)涵[J]. 中國陶瓷工業(yè),2008,(6):46-47.
[2]陳傳席.品壺六要:紫砂壺的審美與賞鑒[J].創(chuàng) 意與設計,2010,(2):94-97.
[3]劉政清.紫砂壺[M].黃山書社,2010.
[4]賈祥云.中國賞石文化發(fā)展史[M].上海:上???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6.
[5]裘偉明.中國賞石文化內(nèi)涵之探討[J].上海地 質(zhì),2010,(1):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