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達保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紙坊街衛(wèi)生院,湖北 武漢 430200
針灸加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肝陽上亢型眩暈60例觀察
胡達保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紙坊街衛(wèi)生院,湖北 武漢 430200
眩暈;中醫(yī)藥療法;天麻鉤藤飲;針灸
近年來。筆者運用針灸加天麻鉤藤飲加減平肝潛陽、理氣化痰法治療肝陽上亢,氣滯痰阻型眩暈6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50~80歲;病程最長者33月,最短者2個月。所有患者均無法正常工作。
1.2 診斷標準 臨床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加劇,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胸脘滿悶,口苦,惡心干嘔,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伴血壓偏高。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內(nèi)科學)[1]高血壓病診斷標準。
治療方法:操作:用平補平瀉,每天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每次留針25~30分鐘。取穴:行間、太溪,足三里、風池、百會、太白、人迎、膈腧、照海,同時用中藥 “天麻鉤藤飲加減”水煎服,一日三次,每次200毫升溫服。
3.1 療效判定標準 ①痊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恢復正常工作,半年后隨訪不復發(fā)者。②有效:癥狀體征部分消失或減輕。③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無好轉(zhuǎn)。
3.2 治療結果痊愈54例,顯效3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
某男,65歲,工人,于2008年10月10日初診。主訴:突發(fā)性眩暈耳嗚1個月,現(xiàn)頭脹痛,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腰酸耳鳴,胸脘滿悶,口苦,惡心干嘔,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血壓高達150/95mmHg。西醫(yī)診斷:高血壓病,口服尼群地平片10 mg,每日3次,美托洛爾片25mg,每日2次等藥治療20 d眩暈無好轉(zhuǎn),血壓波動大,來本院就診癥狀基本同上。中醫(yī)診斷:肝陽上亢、氣滯痰阻型眩暈。治法:平肝潛陽、理氣化痰。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藥物組成:生石決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茯神、夜交藤、澤瀉、白術各15g,梔子、黃芩、益母草各12g,石菖蒲、法半夏、竹茹、荷葉各10 g。每日1劑,冷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用,首診4劑,并運用針灸療法及口服非洛地平5mg,每日1次,另建議適當散步、慢跑活動。二診上癥好轉(zhuǎn),感腰酸乏力,夜尿多,眠少多夢明顯,加酸棗仁18 g,遠志10 g。續(xù)服半月,諸癥消失,隨訪1年眩暈未復發(fā)。
肝陽上亢型眩暈癥的治法是平肝潛陽,著重于瀉法施針,方中行間為足厥陰肝經(jīng)之穴,取以清肝瀉熱,太溪為足少陰之源,取以益腎陰而潛上浮之陽。風池則清頭目之火,散上之浮陽;肝陽上亢,加太白以扶土抑木;腎陰虛水不制木,加照海穴以增益腎潛陽之功,肝陽上亢型治則為平肝潛陽;膈腧為血會,可治血癥,眩暈為血氣上逆而致,故取膈腧調(diào)氣血,降逆滋陰而病愈。天麻鉤藤飲加減可平肝潛陽,止頭痛,用天麻、鉤藤清熱平肝、熄風止痙,兩藥并用,平肝潛陽。
石決明清肝潛陽,黃芩,梔子清肝瀉火,牛膝、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茯神、夜交藤養(yǎng)血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全方共奏平肝潛陽,滋補肝腎之功。天麻鉤藤飲加味治療眩暈[2]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有效降低血壓且無任何副作用,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西比林治療眩暈癥,其整體療效得到肯定。
[1]葉任高.西醫(yī)內(nèi)科學(第五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258
[2]賈秀霞.天麻鉤藤飲治療眩暈78例[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1996(10):28.
R255.3
A
1007-8517(2013)05-0144-01
201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