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承昊 吳 靜
強迫交易屬于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唐代已經將“強執(zhí)其市、貴賣賤買”等行為入罪。[1]法制長河流淌至今,強迫交易罪如同“特修斯之船”,不斷經歷了外在的修葺與內容的更新。二十世紀后期,我國市場經濟逐漸興起,1997年刑法增加了強迫交易罪的規(guī)定,2011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刑法修正案 (八),形成了現行刑法第226條強迫交易罪“兩個量刑幅度、五項行為模式”的規(guī)定。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八)不僅對強迫交易罪的行為模式進行了擴大列舉,而且在實質上豐富了強迫交易罪的行為模式。因此,有必要對強迫交易罪的行為模式進行進一步研究。
主流觀點認為,強迫交易罪是復行為犯,即“在一個獨立的基本構成中包含有數個不獨立成罪的實行行為的犯罪”。[2]強迫交易行為表現為復數行為,包括手段行為(指暴力、威脅行為)和目的行為(指刑法列舉的交易行為)。構成暴力、威脅行為是強迫交易罪成立的前提條件。暴力是指對交易相對人的身體或相關財產實行直接打擊或強制的行為。威脅,是指采用要挾恐嚇的精神強制方法,使交易相對人產生心理恐懼的行為。在復行為犯的視野下,最值得研究的問題是復合行為的內在關系。那么暴力、威脅行為與交易行為之間,具有如何的關系?
[案例一]王某于交通要道路邊經營汽車修理鋪,為提高營業(yè)收入,故意在道路上放置鐵釘,意在造成過往車輛輪胎損壞。某日,李某駕駛車輛經過,輪胎被扎壞,到王某處維修。李某問維修價格,王某報價50元,李某同意維修。車輛修好后,王某突然提出,李某輪胎損壞嚴重,工時增加,必須增加收費至200元。李某不愿意按照王某要價支付。王某遂糾集多人將李某毆打,致李某左側眉骨骨折,經鑒定為輕傷。
對于本案,應如何認定王某的刑事責任?有觀點認為,強迫交易中,行為人實施暴力、威脅行為的目的在于讓對方與之進行交易,暴力、威脅行為與交易行為具有嚴格的邏輯順序。如果交易已經開始,期間因標的質量、價款或履行方式等原因雙方爭吵、互毆的,因為不是以暴力、威脅為手段達成交易目的,即使暴力、威脅手段產生了危害結果,也不構成強迫交易罪,應以其他罪論。[3]
本文認為,對此問題的思考不應失于機械。首先應當審視“交易-強迫-繼續(xù)交易”三段式行為的法益侵害性。事實上,這種三段式行為的危害性與典型的“強迫-交易”兩段式行為相比,絲毫不弱。假使兩種不同行為方式下,被害人所受損害相當,為何三段式行為可以逃脫法律的懲罰?如此一來,行為人暗藏強迫交易目的,誘使被害人與其開始交易,在被害人發(fā)覺交易不公平時轉為強迫交易,或曰以強迫促進繼續(xù)交易的行為,都可能因此逃脫法律處罰。第二,對于復行為犯的目的行為要作深刻理解。交易行為作為目的行為,雖然其在強迫交易罪犯罪構成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在事實上仍然有時空的延續(xù)性和變化的可能性,手段行為的介入往往在目的行為發(fā)生的過程之中。手段行為指向目的行為,而目的行為的核心是交易的實現,而非僅僅是交易的開始。上述觀點對于事實的分析存在偏差,把交易開始等同于交易目的的實現,得到“不是以暴力、威脅為手段達成交易目的,即使暴力、威脅手段產生了危害結果,也不構成強迫交易罪”的錯誤結論。在交易行為無法進行時,行為人采取暴力、威脅手段強行繼續(xù)交易,情節(jié)嚴重的,當然可以觸犯刑律。最后,刑事法律評價的行為是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三段式強迫交易行為中,初段交易表現出一定的合法特征,并不必要對其進行刑事評價,而后兩個部分的“強迫-繼續(xù)交易”的復合行為,恰恰符合強迫交易罪的客觀行為方式。同理,在暴力、威脅手段與交易行為在時間、空間上相互交織,無法區(qū)分先后的情況下,也不必人為規(guī)定兩者的順序或者強制排除強迫交易罪的構成,而是要考察暴力、威脅行為與交易行為的關系。
根據各要素行為之間聯系方式的不同,復行為犯包括牽連式復行為犯與遞進式復行為犯。其中牽連式復行為犯是指諸要素行為之間存在著手段與目的或者說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一般認為強迫交易罪就屬于牽連式復行為犯。[4]通說認為,強迫交易罪當中,暴力、威脅行為是手段行為或者原因行為,交易行為是目的行為或者結果行為。
[案例二]張某系小商品零售商販,李某系小商品批發(fā)商販。某日,張某到李某處批發(fā)手持電風扇200臺,每個價格20元,價款共計人民幣4000元。張某零售該批電風扇期間,發(fā)現該批電風扇中有大約5%質量存在瑕疵,后聽說別人批發(fā)同樣的產品價格僅為15元。張某遂找到李某,要求李某退回貨款1000元,遭到李某拒絕,張某將李某打倒在地,致其肋骨骨折,經鑒定為輕傷。
本案的關鍵在于暴力行為與交易行為存在何種關系?張某的行為構成何罪?
回答問題之前,需要明確的是,張某、李某二人的交易行為已經實施完畢,張某要求李某退回貨款1000元的行為屬于張某的維權行為,不存在支付對價的問題,不能認定為交易行為。具體分析,本案中暴力行為與交易行為的關系并非“手段-目的”或“原因-結果”的關系,而是正好相反,本案中,略失公正的交易行為,對于暴力行為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原因力,或者說客觀上具有一定的條件關系。而暴力行為的目的,也不是實施交易行為,這顯然不同于強迫交易罪中復合行為的關系。從法益侵害的角度來看,本案中雙方的交易自由并未受到侵害,張某略高于市場價格出售略有瑕疵商品的行為,并未達到法益侵害的程度。張某毆打李某造成輕傷的行為,單獨侵害了李某的身體健康法益,并未侵害李某的交易自由,也未侵害其他法益,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通過對上述案例的分析可知,作為復行為犯的強迫交易罪,暴力、威脅行為與交易行為之間,存在“手段-目的”或者“原因-結果”的關系模式。如果不符合這種關系模式,則難以構成強迫交易罪。
有觀點認為,“交易行為在強迫交易罪中是一種目的行為,在該罪的犯罪構成中居于中心地位。沒有交易,就沒有強迫交易問題,更談不上構成強迫交易罪”。[5]誠然,相比較暴力、威脅行為,交易行為更具有表征本罪構成特點的獨特意義。但是隨著刑法修正案(八)的出臺,這一觀點的基礎受到動搖。如前所述,在現行法律中,強迫交易罪的行為模式不僅包括強迫實施交易的行為,也包括強迫禁止交易的行為,在后一種場合之下,并不存在嚴格意義的交易行為,更談不上交易行為在此時居于中心地位。如果認為,這種情況下“不交易行為”居于犯罪構成的中心地位,將這樣一種不作為行為視為作為犯罪的中心行為,既不合乎情理又缺乏基本的理論依據。從犯罪人的角度來看,實現犯罪目的固然是最為重要的。從法益侵害的角度來講,手段行為對于法益的侵害往往甚于目的行為,法益危害性最為嚴重的犯罪往往是基于其手段行為的嚴重程度。從犯罪構成的角度來看,任何犯罪構成的必要要件對于構成犯罪而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對此問題的討論顯然意義有限,故不認為兩者存在主次關系。
[案例三]被告人王某、嚴某、孫某系某小區(qū)內經營建材生意的商戶。2009年7月,被告人王某、嚴某、孫某等人,因被害人程某(男,41歲,裝修隊負責人)在小區(qū)外購買水泥、輕體磚,威脅、強迫被害人將上述建材拉走退貨并在其處以高出市場價格購買水泥、沙子、輕體磚等建筑材料五千余元。2009年7月23日至28日,被告人王某、嚴某、孫某等人,因被害人丁某(男,40歲,裝修隊負責人)在小區(qū)外購買水泥、輕體磚,威脅、強迫被害人丁某將上述建材拉走退貨,要求丁某在其處購買上述建材,期間三次對丁某及運貨司機柏某進行言語威脅,并于2009年7月28日對被害人丁某進行毆打。2009年8月3日,被告人王某、嚴某、孫某等人,因被害人楊某(男,43歲,裝修隊負責人)在小區(qū)外購買水泥、沙子,使用匕首破壞上述建筑材料,毆打楊某及其妻子,致被害人楊某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頭面部軟組織挫傷,經鑒定為輕微傷。2009年7月至9月,因被告人王某、嚴某、孫某等人在院內多次對施工人員實施恐嚇、毆打行為,多名施工人員為保障施工,被迫從其處購買建材,其中被害人張某(男,39歲)以高于市場價格購買沙子、水泥、輕體磚二萬余元,被害人朱某(男,32歲)以高于市場價格購買沙子、水泥、輕體磚一萬余元。
在本案中,2009年7月23日至28日發(fā)生的第二起事實,2009年8月3日發(fā)生的第三起事實存在較為獨特的行為結構。根據刑法修正案(八)之規(guī)定,第226條強迫交易罪增加了“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投標、拍賣的;”“強迫他人轉讓或者收購公司、企業(yè)的股份、債券或者其他資產的;“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特定的經營活動的”三種列舉式規(guī)定。其中強迫他人退出投標、拍賣,強迫他人退出特定的經營活動,具有不同于以往強迫交易罪的行為特征,在此暫將其命名為退出交易型強迫交易,與此相對地,將其他的強迫交易行為視為實現交易型強迫交易。修正案出臺之前,強迫交易罪是典型的復行為犯,而修正案增加的該兩項行為,則并非典型的復行為犯。
如前所述,實現交易型強迫交易屬于典型的復行為犯,在犯罪行為實施終了的情況下,犯罪行為人既實施暴力、威脅的行為,又參與交易行為的實現。而在退出交易型強迫交易的情況下,行為人暴力、威脅行為的目的在于迫使被害人退出特定交易,至于行為人是否借此促成其他交易,對犯罪構成并不產生確定的影響,因為行為人既有可能是為了謀取不法利益強迫被害人退出特定交易,也有可能是為了損害被害人、第三人利益而強迫被害人退出特定交易。被害人退出特定交易的行為,雖然可能有行為人的具體操作,但不必須有行為人的參與,只需要退出特定交易的意思表示即可。由此可見,退出交易的行為,不屬于構成要件該當性階段犯罪客觀行為的內容,而是犯罪行為產生的客觀后果。
除了采取暴力、威脅手段,強迫退出交易型強迫交易罪還需要行為人作出要求他人退出交易的意思表示。在某些情況下,威脅行為與要求退出行為可以是非常緊密的。最簡單的做法,是行為人向被害人提出:“退出經營,否則給你顏色看看!”能否因為威脅行為與要求退出行為結合得如此緊密,就否認強迫交易罪是復行為犯呢?回答是否定的。退出交易型強迫交易罪絕不是單行為犯,單純的暴力、威脅與強迫退出交易型強迫交易罪存在區(qū)別。在上述情況下,強迫交易罪仍然是復行為犯,但是具有特殊性,符合短縮的二行為犯的特點。
短縮的二行為犯的基本特點是,“完整”的犯罪行為原本由兩個行為組成,但刑法規(guī)定,只要行為人以實施第二個行為為目的實施了第一個行為 (即短縮的二行為犯的實行行為),就以犯罪(既遂)論處,而不要求行為人客觀上實施第二個行為;如果行為人不以實施第二個行為為目的,即使客觀上實施了第一個行為,也不成立本罪。在此意義上說,短縮的二行為犯實際上是將二行為犯或復行為犯縮短為一行為犯或單行為犯。[6]筆者認為,退出型強迫交易就屬于短縮的二行為犯。退出型強迫交易的基本行為是暴力、威脅行為,第二行為是要求被害人退出交易的明確意思表示。本文在探討典型的復行為強迫交易時,已經明確了暴力、威脅行為與交易行為的邏輯順序并不必須有前后之分;在退出型強迫交易的場合,暴力、威脅行為與要求被害人退出交易的意思表示也不存在前后順序的要求,只要滿足牽連式復行為犯的內在關系即可。
將退出型強迫交易認定為短縮的二行為犯,并不影響對此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強迫退出交易的行為完全可以產生法律和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標準。2008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一)》第 28 條規(guī)定,[強迫交易案(刑法第 226 條)]以暴力、威脅手段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造成被害人輕微傷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千元以上的;(三)強迫交易三次以上或者強迫三人以上交易的;(四)強迫交易數額一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二千元以上的;(五)強迫他人購買偽劣商品數額五千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一千元以上的;(六)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因司法解釋出臺當時,刑法修正案(八)尚未頒布,故沒有關于退出型強迫交易的直接規(guī)定。司法解釋的效力及于法律生效期間,仍然適用于修改后的刑法。但是很明顯,司法解釋中(三)、(四)、(五)項規(guī)定針對實施交易型強迫交易,無法適用于退出型強迫交易;第(二)項規(guī)定可以適用于被害人因退出交易而受到損失者,或者被害人意愿的交易實現但因受到暴力強迫導致支出增加、產生損失的場合;第 (一)項規(guī)定顯然可以適用于要求被害人退出交易,采取暴力手段造成被害人受傷的場合。[7]總之,在強迫退出交易型強迫交易罪中,并不需要被害人真正退出特定交易,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暴力、威脅行為,要求被害人退出交易,并且發(fā)生了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特定情節(jié),犯罪即告成立。
強迫退出交易的特殊情況,與綁架等典型的短縮的二行為犯仍然存在差別,綁架罪的場合,只需要主觀上具備特定目的即可,但在禁止型強迫交易罪的場合,仍然需要將禁止交易的目的明確表達,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也可以通過行為體現這一目的。比如,上述案例中,行為人在強迫實施交易的同時,以暴力手段侵害未與其交易的被害人,雖然其沒有采用語言明確表達禁止交易的意思,但是這種意思已經通過行為得到表達,行為人以自己的暴力、威脅行為施加于被害人,不斷強化“被害人與第三人交易就會受到暴力威脅”的意思。即行為人為了禁止被害人交易,而通過傷害、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剝奪被害人交易自由權,這種禁止交易的目的同樣可以被明確認識。但是,單純實施暴力、脅迫,未向被害人表達禁止交易的意思,被害人也無法通過其他途徑知曉禁止交易意思的,不能構成強迫交易罪。
準確認定強迫退出交易,必須把握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的關系,即“暴力、威脅”與“要求退出交易”的關系。例如,在前述案例三壟斷建材經營的情形下,假如犯罪人因被害人在小區(qū)外購買建材而懷恨在心,出于尋釁報復的主觀心態(tài),對被害人進行傷害,則更有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或者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需要說明的是,強迫交易罪并不排斥其他犯罪的構成,如有的觀點認為“強迫交易罪與搶劫罪、尋釁滋事罪之間不是對立關系……強迫交易行為完全可能同時觸犯搶劫罪、敲詐勒索罪”,[8]這是針對強迫實施交易型強迫交易罪的情形,在強迫退出交易型強迫交易罪的情況下,也完全可能同時觸犯搶劫罪、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等罪名。
注釋:
[1][清]沈家本:《歷代刑法考》,商務印書館 2011年版,第820頁。
[2]陳興良:《刑事法評論》,第4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頁。
[3]羅永林:《強迫交易罪客觀方面研究》,武漢大學2004年碩士論文。
[4]陸詩忠:《復行為犯之基本問題初論》,載《現代法學》2007年第6期。
[5]馮英菊:《強迫交易罪客觀要件研究》,載《人民檢察》2003年第3期。
[6]張明楷:《論短縮的二行為犯》,載《中國法學》2004年第3期。
[7]亦有觀點認為,對于刑法226條第(三)至(五)項,尚無立案追訴標準。參見李立眾:《刑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282頁。
[8]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第7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