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友
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既要有教師精準的引領,又要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更要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一位合格的音樂教師,應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給學生充分展示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達到熱愛音樂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開展音樂課教學呢?
一、更新問好方式
音樂課堂的問好方式往往千篇一律,學生已然沒有什么新鮮感,如果教師采用師生歌曲問好的方式進行,勢必會讓學生覺得眼前一亮,暗示音樂課的來臨。教師可根據(jù)班級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自己創(chuàng)作問好歌,唱出班級的特色來,或啟發(fā)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輪流使用學生的作品。這種形式可以讓學生上課的好奇心和期盼值大幅上升,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創(chuàng)作思維和求知欲將會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釋放。
二、注重知識積累
音樂課進行中所有的說、唱、彈、演都離不開音樂知識的積累,因此,音樂教師要在課程開始的一個時間段上,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音階、音準、音高和節(jié)奏等課堂常規(guī)訓練。教學中,教師可運用柯達伊手勢教學生學習音準及掌握固定的音高,利用節(jié)拍器穩(wěn)定學生的節(jié)奏,挑選班級中七個個子不同的學生扮演七個固定的音階,學唱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歌曲《哆來咪》,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音階、音高,演唱形式可以是學生分角色唱、師生分句接唱、兩聲部三度和聲演唱等。這種教學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音樂知識的積累與運用,為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奠定基礎。
三、更新導入方式
新課教學之前,教師可布置學生預習新課,搜集與新課相關的資料,請學生以講故事、做游戲和舞蹈等形式參與到導入新課的過程中來,不固定誰來講。這種導入方式的運用,使每名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彰顯“我的課堂我做主”的理念,會同教師的點撥與調(diào)整,學生在聽故事、做表演中開始了新課的學習,學生的茫然與畏懼感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改變分句口授
音樂教師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聆聽、模仿音樂的能力,以聽賞為主,啟發(fā)學生分析理解音樂,根據(jù)樂意劃分樂段,分段學習,以聽彈琴、賞錄音和看視頻等形式給學生多角度的音樂情感體驗,并以擂臺賽的形式展示自己聽賞的結(jié)果。教學中可采用學生教學生的方式,促進生生合作與交流。學生當老師,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縮短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口授學習時間,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提供展演平臺
教師要善于挖掘班級的特長生,引導學生根據(jù)歌﹙樂﹚曲所表達的樂思,創(chuàng)編符合樂意的演唱方式和舞蹈動作,使其帶動班內(nèi)其他學生的參與。通過教師的引領,學生的點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二度創(chuàng)作的能力,多推選學生到班級、學校、社區(qū)和大型文體活動中去鍛煉,使學生在班級和學校中學到的技能得以展示。在同學、家長和社會的掌聲中,學生們的表現(xiàn)欲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釋放,學生才會更加熱愛音樂課。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