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英
(天津市天津醫(yī)院,天津 300211)
Pipkin骨折指髖關節(jié)后脫位合并股骨頭、股骨頸或髖臼骨折,系高能量創(chuàng)傷所致,往往同時合并其他部位損傷。自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我科手術治療27例Pipkin骨折患者,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科自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27例Pipkin骨折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齡19~67歲,平均38.2歲。汽車車禍16例,摩托車車禍9例,高處墜落2例。合并同側股骨干骨折、脛骨骨折1例,上肢骨折1例,坐骨神經損傷2例,全身多發(fā)傷1例。
1.2 手術治療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規(guī)拍攝骨盆正位、閉孔斜位、髂骨斜位等X光片,行髖關節(jié)CT三維圖像重建CT檢查,充分了解骨折類型及移位情況。對合并髖關節(jié)脫位的患者,急診麻醉下行閉合復位,并行股骨髁上骨牽引。病情穩(wěn)定后,于全麻下,采用后外側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改良髖外后側入路,切開復位可吸收釘、鋼板螺釘內固定?;颊呤軅潦中g時間6h~10d,平均5d。
1.3 治療結果 本組27例獲6~48個月(平均15個月)隨訪。采用牛津髖關節(jié)評定標準[1]:優(yōu)12例,良10例,中3例,差2例,優(yōu)良率81.5%。所有病例均未出現深部感染,無螺釘斷裂及異物反應現象。2例差者圍手術期出現小腿肌間靜脈血栓。2例患者均為合并復雜性髖臼骨折,術后逐漸出現活動時疼痛,且髖關節(jié)活動度減小,X線片及MRI示股骨頭壞死,再次入院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
2.1 心理護理 患者常因失去活動的獨立性而焦慮不安,加上環(huán)境的改變、術后疼痛、長期臥床等,情緒變化較大[2],加強護患之間的心理溝通,認真詢問和傾聽患者焦慮和擔心的問題,耐心進行勸慰,鼓勵患者消除顧慮,穩(wěn)定情緒,配合治療,減輕思想負擔,建立良好互信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心理抗病能力。
2.2 牽引護理 注意肢體牽引的位置是否正確:患肢外展中立位,上半身在床縱中軸線上,牽引重錘懸空,牽引繩與患肢長軸平行,防止斷裂或脫滑,牽引維持量一般為體重的1/7。加強巡視,發(fā)現牽引無效時及時糾正。每周兩次行牽引眼消毒,注意觀察局部有無紅、腫、熱、痛等癥狀,防止感染。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觀察患肢足背伸外翻功能、伸趾功能、小腿前外側和足背前內側皮膚感覺[3]。
3.1 一般護理 本組患者全部為腰硬聯合麻醉,術后去枕平臥6~8h,并給予低流量氧氣吸入。床邊心電監(jiān)護,密切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同時注意調節(jié)輸液的速度,防止出現急性心衰和肺水腫。密切觀察患肢的末梢血運、溫度、感覺、足背動脈搏動,傷口敷料的滲血情況。保持切口引流管通暢,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量、性質的變化。
3.2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的預防護理 髖關節(jié)術后在術側肢體外下方墊入適當厚度軟墊,使髖、膝關節(jié)稍屈曲,舒適抬高患肢,鼓勵早期活動,麻醉作用消失后主動用力行踝的跖屈背伸環(huán)轉運動、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活動,并輔以下肢肌肉按摩,可促使腓腸肌有節(jié)律的收縮,加快腓腸肌內靜脈血流的速度,減少血流淤滯。術后當日使用間歇小腿充氣壓力泵、梯度壓力彈力襪等物理抗凝措施。本組2例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經護理未出現相關并發(fā)癥。
3.3 坐骨神經損傷護理 本組2例患者出現坐骨神經損傷,耐心講解坐骨神經損傷的原因及后果,說明其功能恢復時間在有效治療后的1~6個月內,引起患者及家屬重視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下肢鍛煉方法,避免下肢長時間外旋,防止神經受壓損傷。遵醫(yī)囑給予電針灸,配合應用藥物熏洗、理療、按摩、藥物治療等。治療與護理后,2例患者癥狀有所好轉。
3.4 預防髖關節(jié)脫位 如果出現髖關節(jié)活動性疼痛,關節(jié)被動運動受限,下肢異常內旋、外旋或縮短,即懷疑脫位的可能。一般術后2~3周內脫位的可能性較大。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是防止脫位的關鍵。患者術畢回病房搬運時要求將患肢平抬平放,保持外展30°中立位,防止患肢內收外旋。做各種護理操作時,將整個患肢關節(jié)托起,不可單獨抬動下肢。本組病例術后無脫位發(fā)生。
3.5 康復護理 首先要讓患者明白術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強調功能鍛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使患者以一種正確的心態(tài)來對待。術后第3天即行CPM機功能鍛煉,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髖、膝關節(jié)被動活動。術后2周,指導并協助患者主動活動膝關節(jié)、被動活動髖關節(jié)。
指導患者出院后繼續(xù)進行功能鍛煉,為預防骨不連和股骨頭缺血壞死,不能患肢過早負重。經x光線復查確定骨折愈合后,才能開始逐步負重。鼓勛患者補充鈣質,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豆類等含鈣較多的食品。
Pipkin骨折為高能損傷,病情復雜,臨床治療難度大,及時糾正脫位,盡早手術,良好復位,可靠固定,是治療的關鍵所在[4]。及時有效地護理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還能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療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Dawson,Fitzpatrick R.Questionnaire on the perception of patients of about total hip replacement[J].J Bone Joint Surg(Br),1996,78:185-190.
〔2〕 潘玉蘭.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的心理狀況與功能恢復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23(4):193-194.
〔3〕 董小敏.髖臼后壁骨折并髖關節(jié)脫位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5):179-180.
〔4〕 韓慶輝,李增春,李俠,等.影響髖關節(jié)后脫位合并股骨頭骨折預后的因素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12(20):1062-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