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斌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劉勰《文心雕龍·詮賦》中說:“太沖安仁,策勛于鴻規(guī);士衡子安,底績于流制;景純綺巧,縟理有馀;彥伯梗概,情韻不匱:亦魏晉之賦首也。 ”[1](P96)認為潘岳是西晉第一流的辭賦高手。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文選》“賦”類選錄潘岳賦8篇,是收錄賦作最多的作家。
潘岳賦今存賦作23篇①據(jù)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潘岳集》和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統(tǒng)計,《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潘岳集》收錄19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收錄23篇。,《笙賦》是其中現(xiàn)存唯一有關音樂題材的賦作,藝術成就較高,頗有特色,但歷來鮮有研究。
《笙賦》是一篇音樂類題材的詠物賦,頗受總集和類書編纂者的重視,《文選》收入卷一八“賦·音樂”,《藝文類聚》收于卷四四。
《笙賦》的寫作時代,歷來文獻都沒有記載,今人相關整理或研究著作中,或避開不談,或難以確定。 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2]、傅璇琮《潘岳系年考證》[3]、董志廣《潘岳集校注》[4]中都沒有提及或考證《笙賦》的作時。結(jié)合《笙賦》文本解讀、美學意蘊和潘岳生平遭際,我們或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笙賦》從笙的取材及其材料產(chǎn)地、生長環(huán)境寫起,次敘笙的制作方法、發(fā)音原理和吹奏方法,再敘笙的外形、音色,中間著力描寫各種笙曲的演奏及其審美價值取向,最后曲終奏雅,盛贊音樂移風易俗的社會功能,盛贊笙樂是偉大的中和、正統(tǒng)音樂,總體符合儒家的禮樂教化觀念。
此賦多描寫,或比喻,或象聲,或直敘,或烘托,形象生動。表現(xiàn)音樂的審美價值,緊緊抓住“眾滿堂而飲酒,獨向隅以掩淚”和“時陽初暖,臨川送離”兩個場景,把敘事、寫景和音樂的感染力融為一體,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了復雜的音樂旋律。既展現(xiàn)了潘岳細膩的描摹事物的寫作技巧,又體現(xiàn)出深厚的音樂素養(yǎng)。
“于是乃有始泰終約,前榮后悴。激憤于今賤,永懷乎故貴。眾滿堂而飲酒,獨向隅以掩淚”,在此場景下,隨著演奏者音樂曲調(diào)和旋律的變換,低沉回旋,緩慢重疊,舞蹈者、擊節(jié)者、觀者情緒隨之變化,相應地,歌詞也很低沉:“棗下纂纂,朱實離離。宛其落矣,化為枯枝。人生不能行樂,死何以虛謚為!”前榮后悴的痛苦,有盛必有衰,繁華不能久恃,人生無常的傷感,虛幻、渺茫的情緒,與故貴今賤的感受契合在一起,充分展現(xiàn)了音樂的感動人心、渲染情緒之作用。
“時陽初暖,臨川送離”的場景下,“酒酣徒擾,樂闋日移。疏客始闌,主人微疲。弛弦韜籥,徹塤屏篪。爾乃促中筵,攜友生。解嚴顏,擢幽情。披黃包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光歧儼其偕列,雙鳳嘈以和鳴。晉野悚而投琴,況齊瑟與秦箏?!逼鸪跹葑喔鞣N樂器助興,一番嘈雜之后,都收藏起來。朋友促膝而談,敞開心扉,此時唯有笙樂可以和諧并處。其他樂師樂器都相形見絀,輟而不彈。
最后曲終奏雅,盛贊音樂移風易俗的社會功能:“惟簧也,能研群聲之清;惟笙也,能總眾清之林。衛(wèi)無所措其邪,鄭無所容其淫。非天下之和樂,不易之德音,其孰能與于此乎!”盛贊笙樂是最偉大的中和、正統(tǒng)音樂,提倡雅樂,排斥俗樂,體現(xiàn)出笙在我國傳統(tǒng)禮教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所代表的音樂審美意識,對儒家傳統(tǒng)禮樂教化觀念和音樂美學思想既有繼承又有所發(fā)展創(chuàng)新。
《笙賦》對儒家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的繼承,主要在于“樂”與“禮”相輔相成,提倡以“禮”為規(guī)范的“中和之樂”,“樂”能夠移風易俗,為正統(tǒng)音樂融入倫理道德教化。結(jié)合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的特質(zhì),可以較為清楚地看出兩者之間的關系。
儒家傳統(tǒng)美學觀以“和”為核心,體現(xiàn)在音樂方面,就是“樂從和”或“中和之樂”?!蹲髠鳌は骞拍辍酚涊d季札觀周樂,以樂聲和歌詞來比附倫理道德的善惡和政教之得失,聽《頌》樂演奏后評論說:“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偪,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jié)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5](P1164)極力贊美《頌》樂是“中和之樂”的標準,所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喜怒哀樂等內(nèi)在情感都不能過分,音樂之美就在于和諧情感形式的建造或表現(xiàn),成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美學理論的核心?!秶Z·周語》中以中和之樂來比喻政治,“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細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表f昭注:“和,八音克諧也。平,細大不踰也,故可以平民。樂和則諧,政和則平也……細,無射也。大,大林也。言大聲陵之,細聲抑而不聞。不容于耳,耳不能容別也。 ”[6](P111-112)政教如同音樂,也需要和諧,不能過分。
“樂”為什么要“從和”呢?或者說為什么要提倡“中和之樂”呢?“樂”與“禮”是緊密相關的,所謂“制禮作樂”。李澤厚先生說:“‘禮’在當時大概是一套從祭祀到起居,從軍事、政治到日常生活的制度等禮儀的總稱……這種‘禮’到殷周,最主要的內(nèi)容和目的便在于維護已有了尊卑長幼等級制的統(tǒng)治秩序。 ”[7](P228)“禮”包括多方面內(nèi)容,更多地側(cè)重在秩序維護和道德教化方面,要尊卑有序,倫理道德符合教化等?!皹贰迸c“禮”在基本目的方面是一致的,都試圖維護既定秩序的和諧穩(wěn)定?!抖Y記·樂記》:“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xiāng)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nèi),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jié),節(jié)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编嵭ⅲ骸皩徱唬瑢徠淙寺曇?。比物,謂雜金革土匏之屬也,以成文,五聲八音克諧相應和。 ”[8](P1545)
“禮”與“樂”一主外、一主內(nèi),兩者內(nèi)外結(jié)合,才能和順?!抖Y記·樂記》云:“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 ”[8](P1530)“故樂也者,動于內(nèi)者也;禮也者,動于外者也。 樂極和,禮極順,內(nèi)和而外順。 ”[8](P1544)“禮”與“樂”相輔相成,“禮”從外在方面來規(guī)范,而“樂”直接訴諸人內(nèi)在的“心”、“情”來實現(xiàn)。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tǒng)儒家音樂觀,融入了倫理道德教化,認為“中和之樂”是“盡善盡美矣”的,并以“禮”為規(guī)范?!墩撜Z·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9](P222)《韶》是舜時的樂曲名,《武》是周武王時的樂曲名。舜的天子之位是“禪讓”而來,因此孔子認為《韶》樂盡善盡美;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討伐而來,因此認為《武》樂雖美卻“未盡善”??鬃映缟泄叛胖畼罚p視和排斥民間俗樂。《韶》樂是孔子審美的理想境界,因他在齊國聽到《韶》樂時,竟三月不知肉味①《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而對當時新興的民間音樂“鄭衛(wèi)之聲”,則斥為淫?!墩撜Z·衛(wèi)靈公》中記載:“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9](P1077-1087)音樂要符合 “禮”之規(guī)范,只有正統(tǒng)的音樂才能稱為“樂”?!抖Y記·樂記》:“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 ”[8](P1540)正統(tǒng)的音樂,融入倫理道德教化,以“禮”為規(guī)范的“中和之樂”是儒家關于“樂”的基本思想。以“禮”為規(guī)范的“樂”能夠移風易俗,《荀子·樂論》中說:“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禮之不可易者也。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tǒng),管乎人心矣。 ”[10](P382)“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10](P381)
儒家傳統(tǒng)音樂觀認為的正統(tǒng)音樂,融入倫理道德教化,以“禮”為規(guī)范的“中和之樂”,“禮”與“樂”相輔相成,“樂”能夠移風易俗,這些基本思想為潘岳《笙賦》所繼承。《笙賦》最后說:“唱發(fā)《章》《夏》,導揚《韶》《武》。 協(xié)和陳宋,混一齊楚。 邇不逼而遠無攜,聲成文而節(jié)有敘。彼政有失得,而化以醇薄。樂所以移風于善,亦所以易俗于惡。……非天下之和樂,不易之德音,其孰能與于此乎!”笙曲倡導了《大章》、《大夏》之德,宣揚《大韶》、《大武》之義,能使全國和睦協(xié)調(diào),使各地風俗如一,具有移風易俗的巨大作用。提倡雅樂,排斥俗樂,盛贊笙樂是偉大的中和之樂、正統(tǒng)之樂。
《笙賦》中除了表現(xiàn)出對儒家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的直接繼承外,還有所發(fā)展創(chuàng)新。首先表現(xiàn)在對待“新聲”、“新樂”的態(tài)度方面。儒家傳統(tǒng)音樂思想認為“新聲”、“新樂”惡,而極力排斥反對。《笙賦》中說:“新聲變曲,奇韻橫逸??M纏歌鼓,網(wǎng)羅鐘律。爛熠爚以放艷,郁蓬勃以氣出?!肚镲L》詠于燕路,《天光》重乎《朝日》?!毙侣曧嵚善嫣?,歌聲樂器聲相伴,音色明亮,反復纏綿低回之后,抑郁之情噴薄而出。演奏的歌曲有《燕歌行》、《天光篇》、《朝日篇》等,都是樂府新聲。體現(xiàn)出新的思想認識,對新生事物和既有音樂的認可。
其次,對于音樂能夠移風易俗功用的認識,與儒家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有別。傳統(tǒng)音樂思想認為,鄭衛(wèi)之音可以亂人倫,可以敗壞道德,敗壞政教,因此完全采取摒棄和排斥的態(tài)度,而潘岳卻反向思考,認為音樂能移風易俗,可以使壞的變好。政教敗壞,可以通過音樂來改善,充分發(fā)揮“禮樂”之能動性,高尚中和的音樂可以壓制“鄭衛(wèi)之音”的邪惡和荒淫。政教有失,可以通過禮樂教化而改變:“彼政有失得,而化以醇薄。樂所以移風于善,亦所以易俗于惡。故絲竹之器未改,而桑濮之流已作。惟簧也,能研群聲之清;惟笙也,能總眾清之林。衛(wèi)無所措其邪,鄭無所容其淫?!背浞謴娬{(diào)了以笙樂為代表的偉大的中和之樂的能動性。
與此前王褒《洞簫賦》、馬融《長笛賦》、嵇康《琴賦》等音樂賦相比較,潘岳《笙賦》有了新變。
王褒《洞簫賦》、馬融《長笛賦》、嵇康《琴賦》(正文)的開頭,都描寫制作材料生于自然,強調(diào)其生長環(huán)境中的“情感因子”,悲喜情感內(nèi)涵的感染與性格的培養(yǎng),包含了音樂也是源于自然的思想。《笙賦》對材料的生長環(huán)境略而不談,因為“固眾作者之所詳,余可得而略之也”,而較為詳細地交代了笙的制作過程,之后重點表現(xiàn)各種笙曲的演奏及其感染力、移風易俗的作用。《洞簫賦》的演奏者是藝術修養(yǎng)很高的盲人樂師,用音樂與外界交流,宣泄情感。馬融《長笛賦》的演奏者是一般的人,但演技高超。嵇康《琴賦》并未特意描寫演奏者,但強調(diào)和諧——琴曲與情境的和諧、與聽者的和諧?!扼腺x》的演奏者可以是各種場合、各色人等。
《洞簫賦》寫簫聲神奇的效果,可以凈化人心,將音樂與社會倫理道德比附。而馬融《長笛賦》的審美追求不同,音樂的節(jié)奏中蘊含禮法的變化,音樂具有移風易俗的功用,過激的行為可以在音樂的感召下歸于“中和”。二者都表現(xiàn)得理想而縹緲,似乎離現(xiàn)實人生、距離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很遙遠。嵇康《琴賦》始終貫穿“和”,與其《聲無哀樂論》中表達的思想一致,音樂本是和聲,由于聽者不同,是由聽者自身的情感狀態(tài)決定了“懷戚”、“康樂”、“和平”等情感。琴德高深莫測,本性純潔,遠離世俗,世俗之人是難以企及的,只有君子能夠透徹地理解琴音。而《笙賦》中注入了世俗的內(nèi)容和感受,前榮后衰者可用笙樂表現(xiàn)其復雜的感情,表現(xiàn)及時行樂的思想,離別時可用笙樂傾訴感情。同時,又充分強調(diào)了以笙樂為代表的偉大的中和之樂的能動性,可以改造俗樂,可以壓制和控制俗樂新聲中邪惡荒淫的內(nèi)容?!肚儋x》之“和”強調(diào)琴樂的和諧,《笙賦》的“和”強調(diào)“中和之樂”。
與儒家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相比較,也與此前音樂賦中表現(xiàn)的音樂美學思想相比較,《笙賦》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創(chuàng)新。但總體來說,《笙賦》中所表現(xiàn)出的音樂美學思想還是符合儒家傳統(tǒng)禮樂觀,體現(xiàn)出笙在我國傳統(tǒng)禮教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所代表的音樂審美意識。
考察潘岳履歷、生平遭際。泰始二年(266),潘岳被辟為司空掾(當時司空為荀顗),時年二十歲。泰始四年(268),晉武帝躬耕藉田,時任司空掾的潘岳作《藉田賦》盛贊這次藉田活動。因才高遭忌,又因期間黨爭的激烈,長達十年之久沒有升遷?!稌x書》本傳載,在作《藉田賦》之后,“(潘)岳才名冠世,為眾所疾,遂棲遲十年”。[11](P1502)期間,泰始八年(272),岳父楊肇去世,楊肇于潘岳有知遇之恩,翁婿感情甚好,潘岳悲痛,作《楊荊州誄》。在此前后,他的好友、連襟任子咸去世,潘岳模擬寡婦口吻,作《寡婦賦》,痛悼任子咸。咸寧四年(278),賈充召潘岳為太尉掾。咸寧五年(279),卷入朝廷黨爭,出為河陽令,時年三十三歲。太康三年(282),轉(zhuǎn)為懷縣令,時年三十六歲。太康六年(285)前后,時年三十八歲,由懷縣令入為尚書度支郎(尚書省郎官,分管度支曹),不久遷廷尉評,又因公事免,閑居洛陽。永熙元年(290)五月,晉武帝死,晉惠帝楊皇后的父親楊駿為太傅,辟潘岳為太傅府主簿①主簿,其職任為掌管文書簿籍及監(jiān)守印信,在掾?qū)僦袑儆谑紫匚唬淙紊踔?。。元康元年?91),以賈后、賈謐為代表的又一后黨集團,謀殺了太傅楊駿及其黨羽。當時任楊駿府主簿的潘岳也受到牽連,依靠公孫宏救助而得免一死,除名為民,賦閑在家。元康二年(292),選為長安令,時年四十六歲。晉惠帝元康六年(296),潘岳由長安令召入洛陽為博士,但未拜職,因母親有病,辭官歸里,閑居洛陽,作《閑居賦》,描寫筑室種樹、閑居讀書的逍遙生活,回顧了幾十年來坎坷的仕途經(jīng)歷。在賦中他對自己的人生作了總結(jié):“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進階,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職,遷者三而已矣。”真可謂“三起三落”,作為一介文人,歷史的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的教訓夠多的了[12](P165-169)。 波折的人生經(jīng)歷與情感體會,與《笙賦》中所描寫的前榮后悴的場景,故貴今賤的感受,有盛必有衰,繁華不能久恃,人生無常的傷感,虛幻、渺茫的情緒,無論遭遇、情境,還是情感體驗,都十分相似。
其次,與潘岳其他賦作相比較,《笙賦》中所表現(xiàn)的“中和”之美、禮樂教化思想,與《閑居賦》在倡導禮樂教化等方面一致,但在潘岳其他賦中是沒有的。作《閑居賦》前后,潘岳五十歲左右,已屆知命之年。《閑居賦》中,無論抒情議論,還是表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對仕宦不達的憤懣,都不溫不火,游刃有馀。對于自己目前的遭際與處境,有幾許無奈和憤懣,但已經(jīng)接受。其間有老莊追求的自由任性、斷絕雜念,有隱士鐘情的奇花異草、飄逸悠閑。更多的是表現(xiàn)儒家倡導的禮樂教化、孝悌和顏、天倫之樂。閑居之地周圍環(huán)境壯觀典雅,有橋梁、禁營、樓臺,有明堂、辟雍等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有國學、太學等從事教化活動的地方。建筑雄偉、典禮壯觀、禮制盛隆、儒學興盛、教化淳美。身處其中,游覽宴飲,侍奉母親,人生安樂。齊整和睦,溫柔敦厚,禮儀祭祀如常,學校教育不輟,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樂,尊卑有序,秩序井然,一派和樂的景象。元好問在 《論詩絕句》中批評說:“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闭J為《閑居賦》所表達的情懷和他的思想行為是矛盾的,表現(xiàn)出的閑情逸致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是虛偽的。當然,如果從紀實的要求來看,從地理建置和沿革考察,賦中對閑居之地的環(huán)境描寫可能是失真的,周圍不一定有橋梁、禁營、樓臺、明堂、辟雍、國學、太學等并存,宅園中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出自四方的奇異名貴的果木和菜蔬。但是,如果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理解,這種描寫和夸飾是表達和抒情的需要,又顯得非常真實?;蛟S,這是他理想中的閑居之地,是他心靈深處的一片凈土,其中所體現(xiàn)的“中和”之美、禮樂教化思想就是此時他的美學思想與追求。
與兩漢魏晉的音樂賦相比較,《笙賦》中高雅與世俗的內(nèi)容共存,音樂的教化功能與感染作用并舉,詠物與抒情融為一體。給音樂賦和詠物賦帶來了新變:給世俗的詠物賦注入了高雅的情調(diào),給高雅縹緲的音樂賦融進了真實的生活感受和世俗的情調(diào)?!扼腺x》既表現(xiàn)出對儒家傳統(tǒng)音樂美學思想的繼承,又有所發(fā)展創(chuàng)新,充分強調(diào)了以笙樂為代表的中和之樂的能動性,體現(xiàn)出笙樂在我國傳統(tǒng)禮教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及其音樂審美意識。《笙賦》中所表現(xiàn)的“中和”之美、禮樂教化思想,與《閑居賦》一致。以《笙賦》中所描寫的情境感受及其表現(xiàn)出的音樂美學思想為核心,結(jié)合潘岳履歷、生平遭際,斟酌文中詞氣,可以確定《笙賦》作于閑居洛陽時,大概與《閑居賦》同時或稍后,即晉惠帝元康六年(296)或稍后。
[1]楊明照.增訂文心雕龍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3]傅璇琮.潘岳系年考證[A].文史:第十四輯[C].北京:中華書局,1982.
[4]董志廣.潘岳集校注(修訂版)[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5]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0.
[6] 徐元誥.國語集解[M].王樹民,沈長云 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
[7]李澤厚.華夏美學[A].美學三書[C].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8]孔穎達.禮記正義[A].十三經(jīng)注疏[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阮元刻本,1997.
[9] 程樹德.論語集釋[M].程俊英,蔣見元 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
[10] 王先謙.荀子集解[M].沈嘯寰,王星賢 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
[11] 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2]楊曉斌.從模擬鋪陳走向自抒機杼——潘岳五賦考論[J].學術論壇,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