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魏晉士人的生態(tài)審美智慧——以《世說新語》為例

2013-02-18 16:00黃沁茗
江西社會科學 2013年9期
關鍵詞:世說新語士人魏晉

■黃沁茗

“生態(tài)”與“生態(tài)學”的概念是20世紀西方人提出來的,但是中國古人卻從來不乏生態(tài)智慧。《世說新語》作為一部全方位反映魏晉風度的“原生態(tài)式”的經(jīng)典著作,集中保留了魏晉士人獨特的生態(tài)審美智慧,具有現(xiàn)代闡釋的廣闊空間,對于我們今天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觀念、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培育生態(tài)人格具有重要的啟示。

一、各美其美:生態(tài)人本觀

魏晉時期,社會動蕩,思想多元,士人們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個體的“人”(自我,個性)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對個體生命的關注、肯定和高揚成為時代精神的主流和人格美的重心。魏晉風度之所以流芳千古,為后世景仰,首先在于魏晉士人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地位,高度重視人的自我獨立和個性自由,追求個體生存和人格發(fā)展的豐富性、多樣性,充分發(fā)揮自我潛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其中包含著深刻的生態(tài)人本思想,對于我們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自我觀、加強自我人格修養(yǎng)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首先,尊重個體的生態(tài)獨立性。“生態(tài)主義所反對的人類中心主義并不等同于人本主義。人本主義價值觀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主張在人類社會領域里以人為本,另一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主張以人為本、為中心、為主宰。后者才是人類中心主義。生態(tài)思想家要批判的絕非是人類社會里以人為本,而是在人類與自然關系方面的以人為本?!盵1](P33)人類社會要以人為本,首先必須尊重每個生命個體的生態(tài)獨立性。

魏晉時代是“人的覺醒”的時代,這種覺醒首先表現(xiàn)為“個人自我的覺醒”,“即自覺為具有獨立精神之個體,而不與其他個體相同,并處處表現(xiàn)其一己獨特之處,以期為人所認識之義也”[2](P310)?!妒勒f新語》充分展示了覺醒后的士人對獨立人格的追求:

桓公少與殷侯齊名,常有競心?;竼栆?“卿何如我?”殷云:“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盵3](P617)

桓大司馬下都,問真長曰:“聞會稽王語奇進,爾邪?”劉曰:“極進,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被冈?“第一流復是誰?”劉曰:“正是我輩耳!”[3](P618)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第一流復是誰?正是我輩耳!”這些鏗鏘有力的話語反復突出的都是一種自我肯定、個性張揚之意氣。值得注意的是,魏晉士人的這種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意氣,不能簡單地理解成妄自尊大、自命不凡,它實際表征的是自我意識的真正覺醒和回歸。真正的自我并不等于自私,它指的是人的主體性,其中主要是指人的自覺意識。只有每個“自我”都各自擁有主體性,才會有主體與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平等交往,才會有真正的主體間性。人本主義如果不落實到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即對每個“小我”的尊重,就只是一句空話?!白晕摇笔侨吮局髁x的立足點和支撐點,沒有自我確立,就不可能有人本主義的確立。

其次,包容個體的生態(tài)多樣性。人類社會里以人為本,還必須尊重個體生命的多樣性與差異性。生態(tài)獨立性內在地包含著個體的差異性、多樣性和多元化?!妒勒f新語》留給讀者的最大印象是其中反映出的多元化的人格美形象。書中表彰了一些賢妻、良母、孝子、良吏的事跡,也揭露和諷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貪婪、虛偽、吝嗇、仇隙的行為,體現(xiàn)了一些基本的評價準則,如真、善、美。但就全書來說,并不以宣揚教化、激勵事功為目的。對人物的褒貶,也不持狹隘單一的標準,而是以人為本體,對人的行為給予寬泛的認可。高尚的品行,超逸的氣度,豁達的胸懷,出眾的儀態(tài),機智的談吐,或勉勵國是,或忘情山水,或豪爽放達,或謹嚴莊重,都是作者所肯定的。即或忿狷輕躁、狡詐假譎、調笑詆毀,亦非必不可有。在魏晉士人眼里,“楂、梨、橘、柚,各有其美”[3](P646),“人所應有,其不必有;人所應無,己不必無”[3](P544),“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3](P359)。事實上,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其組成部分越多樣越好,越不重復、越不相似越好,這是其保持內在張力從而取得充分發(fā)展的基礎和源泉。一個社會,人們的個性越是自由自在,人們的生存方式和人格狀態(tài)越是豐富多彩,這個社會就越有生機和活力,也越富于建設性和創(chuàng)造性。

再次,促進個體自我潛能的開發(fā)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魏晉士人之所以具有“寧作我”的氣概,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才情、學識、人格、風度有著清醒的認識和足夠的自信。魏晉時代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也是中國歷史上風云際會、英才輩出的時代。士人們不甘于無所作為、寂寂無聲,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想盡一切辦法,極力開掘自己的潛能,提升自己的實力,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魅力,以博取社會名聲和地位,力求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自我。由此,我們看到,魏晉時代在政治、軍事、文學、哲學、書法、繪畫、音樂等許多方面,都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具有獨創(chuàng)性、卓爾不凡的杰出人才,塑造出了以“魏晉風度”為代表的個性化的歷史形象。事實上,人的一生無論是主動或被動,清醒或模糊,都是在自我選擇、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之中。實現(xiàn)自我“主要是指人充分利用和發(fā)揮自身的天資、才能包括潛能去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這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既包含有個體人格完善的含義,也包含有公共福利創(chuàng)造的含義”[4](P9)。人的自我潛能越能得到開發(fā),人就越具有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越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自我,活出自己、做自己,人生也就會越自由、越充實、越精彩。

二、美人之美:生態(tài)平等觀

魯迅曾感嘆中國人的思維里,沒有“他人的自我”,說中國人“雖然想到自己,卻并沒有想到他人的自己”,但魏晉時代卻大不相同。魏晉士人不僅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和價值,也充分尊重他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他們有著在自我與審美對象之間建構“我—你”關系的至情至性及暢彼我之懷的對話意識。這其中包含著深刻的生態(tài)平等思想,對于我們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自我和他人之間、成人與兒童之間、男女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首先,建構自我與他人之間的“我—你”關系。魏晉士人雖然崇尚自我,但并不盲目地排斥、貶抑他人,相反,他們在充分肯定自我、極力實現(xiàn)自我的同時,也懂得尊重他人、欣賞他人。這種相互尊重、相互稱賞的風氣在當時的清談論辯中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在中國歷史上,從哲理的論辯及其語言的表達中發(fā)現(xiàn)美、展示美、欣賞美,使哲理的論辯成為游戲,能給人以審美愉快,并成為一種被推崇的普遍風尚,是魏晉所特有的?!盵5](P84)對言談和思理的重視與推崇是伴隨著人的覺醒而來的主體意識的加強和自我意識的確立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魏晉士人借清談論辯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智慧、風度、魅力以博得人們的尊重、稱賞,從而獲得一種極大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滿足,以此作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提升人生境界的一條重要途徑。難能可貴的是,魏晉士人不僅極力爭取自己的話語權,而且充分尊重他人的話語權。他們常在一起相互問難,反復論辯,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追求一種主客“兩情皆得、彼此俱暢”的境界。如《世說新語》所載:裴冀州能夠兼釋“爭而不相喻”的傅嘏和荀桀二家之義,“通彼我之懷,常使兩情皆得,彼此俱暢”[3](P236);張憑見“客主有不通之處”,“遙于末坐判之,言約旨遠,足暢彼我之懷”[3](P279);“支通一義,四坐莫不厭心;許送一難,眾人莫不卞舞。但共嗟詠二家只美,不辯其理之所在”[3](P269);未弱冠的王弼可以與“有位望”的何晏共談,且“自為客主數(shù)番,皆一坐所不及”[3](P231)。

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魏晉士人的清談論辯往往在一種極為民主、公平、熱烈的氛圍中進行。他們不論主客尊卑、地位高下、年齡長幼,相互對答,相互激賞,相互美悅,顯示了一種人格上的平等關系。在魏晉清談中,“理之所在”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而“共嗟詠”人的智慧、才能、學識、風度之美,“我與你”之間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才是真正的意趣所在。這是一個突破了某些對話障礙的審美場,帶有生態(tài)主義的主體間性傾向。正如傅佩榮所言:“我與你”是一種說話場景,“你”一定在我面前出現(xiàn)(presence),因此與我是平等互動的:當我說“你”的時候,這個“你”是“你”;而你回答的時候,“你”就變成了“我”。所謂的“他”,是不在眼前的,是缺席(absence)的。我們與人相處,應該用“我與你”的關系取代“我與他”的關系。因為我們在同別人來往的時候,若把他當成“你”,就代表尊重他,若把他當成“他”,便不是如此了。[6](P121-122)

魏晉士人的平等對話意識不僅體現(xiàn)在清談的場景中,更體現(xiàn)在清談的內容上。魏晉清談以人物品藻為主要內容,這些品藻有很多都是關于魏晉士人將自我和他人同時進行比較、評價的故事,從中最能看出他們的“我與你”情懷。如《世說新語》所載,顧劭曾與龐統(tǒng)共宿夜談。顧劭問:“聽說您善于識辨人物,那么我和您相比誰更強些?”龐統(tǒng)說:“熏陶教化社會風氣,隨著時勢而進退,我不如您;談論前輩留下的治國策略,觀察福禍相互轉化的關鍵,我似乎比你略勝一籌?!鳖欅恳餐膺@個看法。[3](P595)晉明帝有一次問周伯仁:“您自認為比庾亮如何?”周伯仁說:“清寂閑逸超脫于世俗之外,庾亮不如臣;從容地周旋于朝廷之上,臣不如亮?!盵3](P612)晉文帝問謝鯤:“您自認為比庾亮怎樣?”謝鯤回答說:“穿著朝服在朝廷上,作百官的表率,臣不如庾亮;但縱情于山水丘壑之間,我自認為勝過他?!盵3](P608)庾道季說:“思辯條理暢達,我不如韓康伯;志向毅力堅強而剛正,我不如王文度。除此兩點之外,我都強過他們百倍?!盵3](P632)

上述品評集中反映了魏晉時代相互倚重、相互稱賞的風氣。魏晉士人不僅有自知之明,而且有知人之明;不僅尊己,而且尊人。他們有時非常坦誠地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有時又非常自豪地宣稱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別人強。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既不妄自尊大,也不一味謙卑。事實上,真正的自我并不等于自高自大,目中無人;高揚自我,也并不一定要建立在貶損他人的基礎上。因此,確立自我,實現(xiàn)自我并不否認他人的主體性地位,也不忽視自己與他人以及社會的依存關系,這對我們處理人與人(社會)的關系,以至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關系都具有啟迪意義。

其次,促進男女之間的雙性和諧。在魏晉人士人的眼中,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妒勒f新語》就專辟《賢媛》一門品題女性。從這些品評可以看出,魏晉士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儒家的“三從四德”的道德標準,以新的眼光審視女性,對女性的美貌、才情、膽識、氣度給予了由衷的肯定和高度贊賞,表現(xiàn)出不同于其他時代的相對平等、開放的女性觀念。這種新的女性觀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和家庭角色的變化,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獨樹一幟的女性群體,男女關系也呈現(xiàn)出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松動態(tài)勢和清新氣象。魏晉時代的女性觀對于我們克服男女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構建男女平等、雙性和諧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啟迪意義。

此外,加強成人與兒童之間的平等對話。在魏晉時期,少年兒童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妒勒f新語》不僅專辟“夙惠”一門稱賞、贊美各類早慧兒童,其他如“言語”、“文學”、“賞譽”等門中,也有不少關于早慧少兒的描寫。從這些描寫中我們可以窺見魏晉時期兒童觀的一些重大變化:孝順、聽話、循規(guī)蹈矩、逆來順受似乎不再是區(qū)分兒童“好”、“壞”的主要標準,而對兒童獨立的人格、獨特的智慧和豐富的精神世界的發(fā)現(xiàn)和推崇卻成為廣大士族階層的共識。這種兒童觀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tǒng)的蔑視兒童、獨尊父權的倫理規(guī)范,為建立相對民主、平等的父子關系和成人兒童關系提供了依據(jù),對于我們今天的人格教育仍有重要啟迪意義。

三、美美與共:生態(tài)整體觀

魏晉風度不僅是自我張揚、多元個性的美,是人與人相互激賞、平等對話的美,更是悲天憫人、至情至性的美,是人與自然交相輝映、相親相融的美,是自然、人生、藝術三位一體的美。魏晉士人審美化、藝術化的生存智慧,對于我們樹立生態(tài)整體主義的哲學觀、審美觀,克服人為物役和人的異化的錯誤傾向,培育具有詩性智慧和審美精神的生態(tài)人格是寶貴的思想資源。

首先,悲天憫人的宇宙情懷。馮友蘭先生指出“必有深情”是“魏晉風流”的主要特征之一。的確,無論是對親人、對朋友、對家國還是對自然萬物,魏晉士人都普遍懷有一種深切的關愛、體恤、悲憫之情。打開《世說新語》可以說觸目皆“情”:

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3](P751)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币驊Q絕良久。月余亦卒。[3](P759)

孫子荊除婦服,作詩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覽之凄然,增伉儷之重?!盵3](P300)

庾文康亡,何揚州臨葬,云:“埋玉樹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3](P754)

支公好鶴,住剡東岇山。有人遺其雙鶴。少時翅長欲飛,支意惜之,乃鎩其翮。鶴軒翥不復能飛,乃反顧翅垂頭,視之如有懊喪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yǎng)令翮成,置使飛去。[3](P161)

衛(wèi)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悴,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茍未免有情,亦復誰能遣此!”[3](P111)

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有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淚。[3](P135)

魏晉士人的深情從親親之愛開始,而后推及他人、他物,表現(xiàn)出一種普遍的生命關懷。正如宗白華在談到魏晉人的深情時所說:“深于情者,不僅對宇宙人生體會到至深的無名的哀感,擴而充之,可以成為耶穌、釋迦的悲天憫人;就是快樂的體驗也是深入肺腑、驚心動魄;淺俗薄情的人不僅不能深哀,且不知所謂真樂?!盵7](P273)馮友蘭也說:“支遁對鶴的同情,諸阮對豬的一視同仁,說明他們具有物我無別,物我同等的感覺。要有風流的品格,這種感覺也是本質的東西?!盵8](P273)

魏晉士人的這種悲天憫人的宇宙情懷,為我們正確理解中國哲學的人文精神,全面認識人的主體性,樹立生態(tài)整體主義的世界觀、審美觀,培育高尚、美好的心靈具有重要啟迪。人的主體性絕不僅僅表現(xiàn)在人類社會里,還表現(xiàn)在與其他非人類主體的交往之中。正如蒙培元所言:“中國哲學也講人的主體性,但不是提倡‘自我意識’、‘自我權利’那樣的主體性,而是提倡‘內外合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德性主體,其根本精神是與自然界及萬物之間建立內在的價值關系,即不是以控制自然、奴役自然為能事,而是以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為職責?!盵9](P2)曾繁仁也指出:“以生態(tài)整體主義為支撐的生態(tài)美學還倡導對其他物種的關愛與保護,反對破壞自然和虐待其它物種的行為,這其實是人的仁愛精神和悲憫情懷的一種擴大,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延伸,使人類的生存進入更加美好文明的境界?!盵10]亦如林清玄所言:“情深,萬象皆深?!薄拔覀內绻馐菍θ擞星閻?、有關懷,不知道日落月升也有呼吸,不知道蟲蟻鳥獸也有歡歌與哀傷,不知道云里風里也有遠方的消息,不知道路邊走過的每一只狗都有乞求或怒怨的眼神,甚至不知道無聲里也有千言萬語……那就不能成為一個圓滿的人?!盵11](P85)

其次,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審美境界。魏晉時期,自然山水終于從實用、比德的附屬地位中擺脫出來,一躍而成為獨立的審美觀賞對象。正如徐復觀所言:“在魏晉以前,山水與人的情緒相融,不一定是出于以山水為美地對象,也不一定是為了滿足美地要求。但到魏晉時代,則主要是以山水為美地對象;追尋山水,主要是為了滿足追尋者美地要求?!盵12](P197)魏晉士人發(fā)現(xiàn)了自然界的美,并把自己的一往深情投入其中,與自然品題會通、相親相融。他們在品藻人物的時候,常常用自然山水和某種景物來形象地比喻人物。在《世說新語》中我們可以驚喜地看到,日月山川、風云雷電、林木禽鳥、珠寶玉石等自然界中的各種景觀物象都開始以前所未有的美好姿態(tài)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被魏晉士人廣泛用來品題人物、描摹人格。如“飄如游云,矯若驚龍”、“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濯濯如春月柳”、“軒軒如朝霞舉”、“謖謖如勁松下風”等等,這些既是對人的品賞,也是對自然的禮贊,人與自然交相輝映,渾然合一。

魏晉士人不僅注重人物美品評與自然美品賞話語上的會通,更追求在日常生活中與自然直接融為一體,相親相樂。他們爭相以與自然山水相處為樂,以與鳥畜禽魚廝守為歡,或棲居于田園美墅,或雅聚于竹林幽谷,或暢游于名山大川,他們對大自然的依戀,已真正達到了“何可一日無此君”的境地。魏晉士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把自然當作自己的朋友和“自來親人”,暗合著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生態(tài)美學精神,對于我們重新思索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發(fā)展觀,培育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親近自然的生態(tài)生產(chǎn)方式和生態(tài)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最后,自然、人生、藝術三位一體的生存智慧。在中華民族的文化氣象里,詩性素來是它的美學基質。魏晉風度就是中國古代詩性智慧的典型代表。在魏晉士人那里,個體的詩意化、審美化的生存可以有多種實現(xiàn)的途徑。陸機在《文賦》中指出文學創(chuàng)作的真諦在于“精騖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指出欣賞山水的妙處在于“澄懷”、“味象”、“應目”、“暢神”,這些是從藝術活動中得之。簡文帝入華林園,顧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3](P143)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騿?“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3](P893)這些是通過家居環(huán)境得之。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盵3](P170)王子敬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盵3](P172)這些是從游山玩水中得之;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3](P962)王佛大嘆言:“三日不飲酒,覺形神不復相親?!盵3](P897)這些是從日常生活中得之。

在魏晉士人那里,自然的法則、人的法則、藝術的法則是一致的,甚至也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魏晉士人以一種超越物質實用和超越社會常規(guī)的審美態(tài)度待人接物,平淡的生活由此脫俗而大放異彩,個體的生存于是自由而充滿詩意。這種依憑人的主體創(chuàng)造性而開創(chuàng)審美化、藝術化人生境界的生存智慧,對于我們克服人為物役和人的身心異化,培育具有詩性精神的生態(tài)人格和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極為寶貴的思想?yún)⒄铡?/p>

[1]王諾.歐美生態(tài)批評——生態(tài)學研究概論[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2]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M].北京:中華書局,2007.

[4]陳望衡.心靈的沖突與和諧:倫理與審美[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5]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魏晉南北朝編(上)[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6]傅佩榮.哲學與人生(第2版)[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7]宗白華.宗白華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8]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9]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tài)觀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曾繁仁.當代生態(tài)文明視野中的生態(tài)美學觀[J].文學評論,2005,(4).

[11]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2.

[12]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 [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

猜你喜歡
世說新語士人魏晉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論陶淵明對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隱之間的矛盾與彷徨
竹林七賢:中國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論李白詩中《世說新語》典故
從《世說新語》看士族女性的魏晉風度
元代福建多族士人圈研究三題
《世說新語》中兩晉士人的文學審美趣味
魏晉風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美人骨——回到魏晉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白朗县| 荆门市| 东乌珠穆沁旗| 黄石市| 西平县| 沅陵县| 郸城县| 阳曲县| 灵台县| 利辛县| 新河县| 黎川县| 古浪县| 盖州市| 岳西县| 高台县| 兴隆县| 万载县| 丰县| 五寨县| 太原市| 山阴县| 满洲里市| 大宁县| 青龙| 尼玛县| 大悟县| 伊金霍洛旗| 隆化县| 玉门市| 苍梧县| 清苑县| 日照市| 新平| 衡阳县| 康平县| 开封县| 四川省| 宜君县| 泰兴市|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