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旭磊 寶福凱 柳愛華
(1.昆明醫(yī)科大學, 熱帶醫(yī)學研究所,昆明650031;2. 邢臺醫(yī)學高等??茖W校,臨床檢驗教研室, 河北邢臺 054000;3. 昆明醫(yī)科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 昆明 650031)
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儲存宿主。蜱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蜱類3科18屬899種,2007年統(tǒng)計,國內(nèi)蜱的種類有2科10屬119種(Chenetal., 2010)。蜱媒傳染病是蟲媒傳染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蜱作為媒介而傳播的一類疾病,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分布廣、危害大,易引起暴發(fā)流行的特點,近年來我國多個省市發(fā)生蜱媒傳染病造成數(shù)十人死亡(寶福凱等,2009)。迄今在國內(nèi)外共發(fā)現(xiàn)蜱媒傳染病18種,即蘇格蘭腦炎、波瓦桑腦炎、凱薩努森林病、顎木斯克出血熱、落基山斑點熱、鈕扣熱、昆士蘭蜱傳斑疹傷寒、陣發(fā)性立克次體病、人巴貝蟲病、森林腦炎、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北亞蜱媒斑點熱、Q熱、土拉弗氏菌病、萊姆病、蜱傳回歸熱、人埃立克體病和蜱癱,其中后10種疾病在我國也有分布。近30年來,國際上已報道了多種新發(fā)蜱媒傳染病,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引起疾病等。本文重點對新發(fā)蜱媒傳染病及其病原體的國內(nèi)外研究進行概述。
萊姆病 (Lyme disease, LD)是20世紀70年代發(fā)現(xiàn)的一種以蜱作傳播媒介, 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burgdorferis.l.,Bb)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傳染病。
1975年11月,美國康涅狄格洲衛(wèi)生部得知該洲Old Lyme村有許多孩子患幼年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Steere等對此病進行流行病學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與歐洲發(fā)生的慢性游走性紅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rans, ECM)極為相似, Steere認為與ECM相關,且傳播模式相似,他以Lyme關節(jié)炎報道了此病,1978年改稱為LD。1977年, Steere發(fā)現(xiàn)了致人出疹的鹿蜱(學名肩突硬蜱,Ixodesscapularis)是引起歐洲ECM的媒介。Burgdorfer等(1982)對成齡鹿蜱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鹿蜱消化道研碎物內(nèi)有許多外形不規(guī)則的螺旋體,用純培養(yǎng)后的螺旋體檢驗LD患者血清,呈現(xiàn)明顯的抗體反應。感染螺旋體的蜱叮咬兔使其出現(xiàn)了類似ECM的病變,兔皮膚病料可檢出螺旋體。1982年夏,紐約州衛(wèi)生部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從LD患者的血液、皮膚病灶和腦脊髓液中也分離出了和上述形態(tài)一致的螺旋體,明尼蘇達大學醫(yī)學院的Johnson及其同事根據(jù)該螺旋體的DNA將它鑒定為疏螺旋體屬Borrelia的一個新種(Johnsonetal.,1984),1984年將這個新種命名為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burgdorferi, Bb)。萊姆病在世界上分布廣泛,30多個國家存在本病流行或發(fā)現(xiàn)本病,主要分布在美國東北部、中西部、西部,加拿大東南部,歐洲中及北部,亞洲東部。全世界每年發(fā)病人數(shù)在30萬人左右(Aguero-Rosenfeldetal.,2005; Wormser, 2006)。我國于1986、1987年相繼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發(fā)現(xiàn)此病, 現(xiàn)在已證實27個省(市,區(qū))有此病發(fā)生(萬康林,2002)。根據(jù)張哲夫等(1997)1987~1996年對22個省(市,區(qū))的60個縣、區(qū)進行了萊姆病調(diào)查, 萊姆病的陽性血清率平均為5.06%(1 724/34 104),病原學證實17個省(市、區(qū))存在萊姆病自然疫源地。最近,與云南省臨近的四川、貴州、廣西均已分離出萊姆病病原體。
我國流行病學和媒介生物學調(diào)查表明,全溝硬蜱是我國北方林區(qū)伯氏疏螺旋體的主要傳播媒介,南方的粒型硬蜱和二棘血蜱可能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媒介,姬鼠可能是主要儲存宿主。目前已從病人、蜱或動物體內(nèi)分離出130多株萊姆病螺旋體,將其與北美株比較時發(fā)現(xiàn),中國菌株的SDS-PAGE蛋白譜、質(zhì)粒譜和DNA限制酶譜均與北美株明顯不同(張哲夫,1997)。Fraser等(1997)在《Nature》上報道了伯氏疏螺旋體B31株的基因組全序列,表明B31株基因組由一個910 kb的線形染色體和21個線形和環(huán)狀質(zhì)粒組成。其基因組獨特之處是僅有1個rRNA基因操縱子,由單拷貝的16S基因和雙拷貝的23S(23SA~23SB)及5S(5SA~5SB)組成。應用5SA~23SB間隔區(qū)限制酶譜分析可有效區(qū)分不同種的伯氏螺旋體。伯氏疏螺旋體含有100多種蛋白質(zhì),其中所含脂蛋白達50種。一些有重要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蛋白包括:41 kDa的鞭毛蛋白,30 kDa的ospA,34~36 kDa的ospB,20~25 kDa的ospC,39 kDa的bmpA。中國菌株主要蛋白有高度多態(tài)性和獨特構(gòu)成模式,與北美株有較大差別,而與歐洲株近似。ospA為伯氏螺旋體主要外膜蛋白,但在哺乳類宿主體內(nèi)不表達,而在體外和蜱體內(nèi)高表達;ospC具有高度異質(zhì)性和強抗原性,能在感染后引起早期免疫反應;bmpA是主要菌體蛋白,有強抗原性,其抗體的產(chǎn)生可作為早期感染標志之一。41 kDa鞭毛蛋白伯氏螺旋體有屬特異性和強免疫原性,其抗體出現(xiàn)也是早期感染指標之一,但與其他疏螺旋體有交叉反應。目前應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將伯氏螺旋體分為至少10個基因種,其中3個基因種已證明對人有致病性(寶福凱和柳愛華,2009)。
埃立克體病(Ehrlichiosis)是由埃立克體Ehrlichia引起的動物和人的傳染病。埃立克體是一類嚴格細胞內(nèi)寄生的革蘭氏陰性菌,主要寄生在單核細胞、粒細胞、或血小板內(nèi)。傳統(tǒng)將埃立克體分為3個基因群,除腺熱埃立克體群外,犬埃立克體群和嗜吞噬埃立克體群均是由蜱傳播。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蜱傳埃立克體僅感染動物,而不感染人。然而1987年美國首次報告的人單核細胞埃立克體病(Human monocytic ehrlichiosis, HME)和1994 年首次報告的人粒細胞埃立克體病(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osis, HGE)充分證明蜱傳埃立克體也能感染人。埃立克體已經(jīng)被認為是一類重要的人獸共患病原體(寶福凱和柳愛華,2009)。
近年來,通過血清學和PCR 等方法分析,發(fā)現(xiàn)HME 和HGE也存在于美國以外的地區(qū),特別是歐洲和亞洲地區(qū)。埃立克體病是以熱帶、亞熱帶為主全球性分布的感染性疾病,近年由于新的埃立克體不斷被發(fā)現(xiàn),該病起廣泛重視(Seoetal., 2008)。血清學研究證明我國云南地區(qū)軍犬和健康人中存在犬埃立克體立克體抗體,人廣東病犬、血紅扇頭蜱Rhipicephalussanguineus及廣西的微小扇頭蜱擴增出犬埃立克體的基因片段。我國不少地區(qū)常有發(fā)熱待查,或類似埃立克體病臨床表現(xiàn)的病例的發(fā)生,提示可能存在有埃立克體病,值得研究證實。在與我國為鄰的日本,從野鼠和黃色血蜱中分離到與查菲埃立克體密切相關的鼠埃立克體,以及從卵形硬蜱分離到另一種與查菲埃立克體密切相關的埃立克體(Paddocketal., 2003)。我國存在的主要致病埃立克體包括以下3種。
1.2.1查菲埃立克體Ehrlichiachaffeensis:查菲埃立克體是HME的病原體。在美國,HME的傳播媒介是美洲鈍眼蜱和變異革蜱;在日本,分別從黃色血蜱和卵形硬蜱分離到與查菲埃立克體密切相關的鼠埃立克體以及另一種與查菲埃立克密切相關的埃立克體。Cao等(2000)采用查菲埃立克體特異的半套式PCR從福建的越原血蜱和卵形硬蜱中擴增到查菲埃立克體16S rRNA基因片段,擴增的陽性率分別為55.2%、11.9%、12%。高東旗等(2001)從內(nèi)蒙古全溝硬蜱和森林革蜱以及從新疆的全溝硬蜱中也擴增出查菲埃立克體的16S rRNA基因片段,陽性率分別為39.1%、10%、6%。這些檢測結(jié)果證明我國南、北均有查菲埃立克體的存在,但攜帶查菲埃立克體的蜱種不同。
高東旗等(2001)采用PCR從福建林區(qū)野鼠的標本中擴增查菲埃立克體16S rRNA基因片段,38.7%的血標本和56.4%脾臟標本擴增為陽性,提示該林區(qū)野鼠可能為查菲埃立克體的保存宿主,該林區(qū)可能為HME的自然疫源地。另外,高東旗和曹務春(2001)又用查菲埃立克體特異的PCR檢測內(nèi)蒙大興安嶺發(fā)熱和發(fā)熱前被蜱叮咬的病人的血標本,陽性率為11.4%。該結(jié)果證明我國有HME的存在。用4對引物分段擴增越原血蜱中查菲埃立克體的16S rRNA基因片段,依據(jù)所測定的片段序列的重疊區(qū)獲得一條幾乎完整的16S rRNA基因序列(1 463 bp)。序列對比發(fā)現(xiàn)該序列與美國查菲埃立克體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有6個堿基(0.4%)不同,提示我國越原血蜱中的埃立克體可能是查菲埃立克體的一個變種(Caoetal., 2000;高東旗和曹務春,2001)。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查菲埃立克體7種主要蛋白抗原,即:22、28、29、44、65、66和120 kDa的蛋白。28和120 kDa蛋白已被克隆和原核表達。重組28 kDa蛋白能與查菲埃立克體感染者血清反應,且具有較好的免疫原性核特異性,可作為查菲埃立克體感染的血清學診斷抗原。從查菲埃立克體感染者血清中可查到120 kDa蛋白的抗體,因此120 kDa蛋白可能是免疫保護抗原。重組120 kDa蛋白抗原作為血清學診斷抗原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具有作為診斷試劑的良好潛力(Paddocketal.,2003; Geetal.,2008)。
1.2.2犬埃立克體和血小板埃立克體Ehrlichiacanis&Ehrlichiaplatys: 犬埃立克體病(Canine ehrlichiosis)的病原體主要有嗜單核細胞生長的犬埃立克體、嗜粒細胞生長的伊氏埃立克體、嗜血小板生長的血小板埃立克體。1998年在廣東發(fā)生以發(fā)熱、鼻衄、貧血、白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犬病流行,用埃立克體特異性PCR檢測病犬血標本,結(jié)果為陽性。將陽性標本中擴得的16S rRNA 基因片段克隆和測定其序列,發(fā)現(xiàn)兩種序列:一種與犬埃立克體的16S rRNA 基因序列最相似,在1 483 個堿基中僅2個堿基不同;另一種與血小板埃立克體的16S rRNA 基因序列最相似,在1 482 個堿基中有4個不同。該結(jié)果證明該地區(qū)流行的犬病為犬埃立克體和血小板埃立克體的混合感染。由于犬埃立克體的28 kDa外膜蛋白與查菲埃立克體28 kDa外膜蛋白為同源蛋白,所以用查菲埃立克體28 kDa重組蛋白(P28)做免疫印跡可以用來診斷犬埃立克體感染。用該免疫印跡檢查廣東犬埃立克體流行區(qū)的212份犬血清,其中89份為陽性,陽性血清來自野外活動犬,然而當?shù)氐挠^賞犬血清均為陰性,陽性血清的抗P28抗體的效價與當?shù)仳绲幕顒悠谡嚓P,提示我國犬埃立克體病為局部流行,蜱可能是該病的傳播媒介。
國外已證明血紅扇頭蜱為犬埃立克體和血小板埃立克體的傳播媒介,在廣東犬埃立克體病的流行地區(qū)和病犬身上均發(fā)現(xiàn)血紅扇頭蜱。用犬埃立克體特異的PCR檢測這些血紅扇頭蜱獲得陽性結(jié)果,提示血紅扇頭蜱為該地區(qū)犬埃立克體病的傳播媒介。另有報告從廣西的微小扇頭蜱中也擴得犬埃立克體的16S rRNA 基因片段(967 bp),但是該基因片段與廣東血紅扇頭蜱中擴得的犬埃立克體基因片段有4個堿基不同,顯示廣西微小扇頭蜱中的埃立克體可能是犬埃立克體的一個變種。
1.2.3西藏埃立克體Ehrlichiasp.Tibet: 微小扇頭蜱Boophilusmicroplus在我國分布廣泛,從福建的微小扇頭蜱中分離到Q熱立克次體和從廣西的微小扇頭蜱中分離到萊姆病螺旋體。賽銳等采用埃立克體屬特異PCR檢測四川和西藏的微小扇頭蜱,結(jié)果37%西藏蜱標本檢測為陽性;對從陽性蜱標本中擴得的16S rRNA基因的5′末端片段(-450 bp)進行測序,發(fā)現(xiàn)兩種16S rRNA 基因序列:一種與邊緣無形體的16S rRNA 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另一種與查菲埃立克體的16S rRNA 基因最相似,但是在5′末端的高變區(qū)與查菲埃立克體明顯不同,序列顯示出種的特異性。
經(jīng)PCR 擴增16S rRNA 基因的不同片段并測定擴增片段的序列,獲得一條近于完整的16S rRNA 基因序列(1 501 bp);將該序列與其他埃立克體16S rRNA 基因序列進行比較和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結(jié)果證明該西藏微小扇頭蜱中的埃立克體屬于犬埃立克體群,是一與查菲埃立克體密切相關的新種(西藏埃立克體)。
近年來,采用PCR 和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技術,在我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查菲埃立克體、粒細胞埃立克體、犬埃立克體、血小板埃立克體以及西藏埃立克體。16S rRNA 基因分析證明我國某些埃立克體在種的水平上或在株的水平上與已知的國外埃立克體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亦有新種的發(fā)現(xiàn)。另外,傳播這些埃立克體的蜱可以是與國外相同的蜱種也可以是同屬的不同種蜱,甚至是不同屬的蜱。這些研究充分說明我國的埃立克體具有多樣性以及埃立克體的多樣性與它們的地理分布有關。然而,至今我國尚未分離到埃立克體菌株,妨礙了我國埃立克體病原學的研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我國不同的埃立克體菌株進行分離和研究。另外,我國人和動物埃立克體病的診斷需要制定統(tǒng)一的診斷標準和推廣應用有效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和試劑盒。
1.2.4無形體病:無形體病(Anaplasmosis)是由無形體引起的一種動物慢性和急性傳染病,其特征為高熱、貧血、消瘦、黃疸和膽囊腫大。本病廣泛分布于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在南北美洲、非洲、南歐、澳大利亞、中東等地流行。我國也有發(fā)生。
本病的病原是無形體Anaplasma,以往將其分類為原生動物,稱為邊蟲,但近年來根據(jù)其超微結(jié)構(gòu)和代謝特點,將其列入立克次體目(Rickettsiales)、無形體科(Anaplasmataceae)、無形體屬Anaplasma。對牛、羊有致病力的無形體有以下3種:邊緣無形體邊緣亞種A.marginalesubsp.marginale、邊緣無形體中央亞種A.marginalesubsp.central和綿羊無形體A.ovis。無形體幾乎沒有細胞形,呈致密的、均勻的圓形結(jié)構(gòu),大小為0.3~1.0 μm。在紅細胞里,邊緣亞種和綿羊無形體多數(shù)位于邊緣,而中央亞種則多數(shù)位于中央。姬姆薩染色呈紫紅色,一個紅細胞中有含1個的,也有含2~3個的。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種結(jié)構(gòu)是由一層限界膜與紅細胞胞形分隔開的內(nèi)含物,每個內(nèi)含物包含1~8個亞單位或稱初始體。初始體是實際的寄生體。每個初始體直徑0.2~0.4 μm,呈細顆粒狀的致密結(jié)構(gòu),其外包有雙層膜。初始體是以使胞形膜內(nèi)陷和形成空泡的方式進入新的紅細胞,初始體在空泡中以二分裂法繁殖并形成一個內(nèi)含物。這個過程反復發(fā)生,從而大量破壞紅細胞而使動物發(fā)生貧血。
最近,細菌分類學家將粒細胞埃立克體(GranulocyticEhrlichia)也歸類到無形體屬中,命名為粒細胞無形體Anaplasmaphagocytophilum。粒細胞埃立克體(粒細胞無形體)包括嗜吞噬埃立克體E.phagocytophila、馬埃立克體E.equi、人粒細胞埃立克體(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HGE)三型,對人有致病性,為新發(fā)蜱媒無形體病病原體。由于它們均為嗜粒細胞生長,而且形態(tài)、培養(yǎng)、基因等特征非常相似,所以認為它們是在同一個種水平上的不同菌株。目前已證明的粒細胞埃立克體的傳播媒介均為硬蜱屬的蜱,包括美國的肩突硬蜱和太平洋硬蜱以及歐洲的蓖子硬蜱。全溝硬蜱為我國主要硬蜱,也是萊姆病的傳播媒介。高東旗等采用粒細胞埃立克體特異性PCR 檢測新疆、內(nèi)蒙古、黑龍江等地的全溝硬蜱,陽性率分別為3.2%、6.3%、0.8%。從內(nèi)蒙古全溝硬蜱擴得的粒細胞埃立克體的16S rRNA基因片段(967 bp)的序列與HGE埃立克體的16S rRNA 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但是從黑龍江全溝硬蜱擴得的16S rRNA 基因片段(919 bp)的序列與它卻有4個堿基不同,其中3個不同的堿基在埃立克體16S rRNA 基因的5′末端的高變區(qū)內(nèi)。這些結(jié)果證明粒細胞埃立克體存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其傳播媒介為與肩突硬蜱、太平洋硬蜱、蓖子硬蜱密切相關的全溝硬蜱。用粒細胞埃立克體特異的PCR檢查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林區(qū)蜱咬后發(fā)熱病人的血標本,35 份中有4 份為陽性;用PCR從陽性病人血標本中擴得16S rRNA 基因,該基因序列(l 433 bp)與HGE的16S rRNA 基因序列僅l個堿基不同,證明我國有HGE 病例存在。
分子生物學研究發(fā)現(xiàn),HE含有42、43、44、46、47、49kDa等主要蛋白。其中42、44 kDa外膜蛋白能與感染者血清發(fā)生較強反應,提示這兩種抗原為HE的免疫保護抗原,也是血清學上用于診斷HE感染的重要抗原(趙秋敏等,2005)。
本類病的傳播媒介主要是蜱,約20余種。邊緣無形體邊緣亞種的主要寄主是牛和鹿,邊緣無形體中央亞種主要寄生于牛,綿羊無形體則侵害綿羊、山羊和鹿。這三種無形體都具有一些共同抗原,用補體結(jié)合反應試驗可以出現(xiàn)交叉反應。
巴爾通體Bartonella是一群革蘭氏陰性、氧化酶陰性,營養(yǎng)條件要求苛刻的兼性細胞內(nèi)寄生的需氧桿菌,巴爾通體病屬人獸共患病。目前,巴爾通體至少包括19個種及亞種,證明對人類有致病性的主要有五日熱巴爾通體B.quintana、漢賽巴爾通體B.henselae、伊麗莎白巴爾通體B.elizabethae、克氏巴爾通體B.clarridgeiae和桿菌樣巴爾通體B.bacilliformis(Zeaiteretal.,2002)。巴爾通體病包括貓抓病、戰(zhàn)壕熱、桿菌性血管瘤、組織培養(yǎng)陰性的心內(nèi)膜炎等,尤其以貓抓病報道居多。犬、貓和嚙齒動物等許多家養(yǎng)和野生的動物都是多種巴爾通體慢性感染的儲存宿主,蠅、跳蚤、虱子和白蛉等節(jié)肢動物也可以傳播該病原(Rolainetal., 2002)。巴爾通體病潛伏期多為4~11 d,致病進程先是出現(xiàn)皮疹,然后局部淋巴結(jié)腫大、多有疼痛和壓痛。典型的臨床癥狀有皮膚損害、淋巴結(jié)腫大,約有半數(shù)患者體溫升高,但很少超過39℃,多數(shù)病程呈良性自限性發(fā)展,預后良好。但也可以出現(xiàn)全身嚴重性損害,若處理不當可引起死亡。絕大多數(shù)病例在數(shù)月內(nèi)痊愈,而慢性病例可長達幾十年。由于巴爾通體的種類和亞種數(shù)量較多,其儲存宿主也很多。因此,在自然的情況下進行臨床診斷比較困難,診斷可由血清學、免疫熒光或PCR證實,也可通過Warthin-Starry銀染色證實該菌存在(陳琦等,2011)。巴爾通體病已被認為是一類呈世界性分布的新發(fā)生的感染性疾病,給人畜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目前,我國對于該病只處于臨床及病理變化的初步階段,隨著對巴爾通體的了解的加深,逐漸完善更多有效的診斷、治療及預防方法,這將對我國公共衛(wèi)生建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森林腦炎(Forest encephalitis)又名蜱傳腦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是由森林腦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所致一種以侵襲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為主的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主要流行于亞洲中東部、歐洲大部分國家及地區(qū)(Klinikum, 2007)。我國黑龍江、新疆、內(nèi)蒙古、云南等省份有發(fā)生及流行,該病致殘率為10%~15%,死亡率為20%左右(張曉光等,2012),是被我國列入法定職業(yè)病名單的為數(shù)不多的生物性因素引起的職業(yè)病。目前中國可劃分為3大疫區(qū)6個自然疫源地(Eckeretal.,1999):(1)東北疫區(qū):包含了長白山疫源地、大興安嶺疫源地、小興安嶺疫源地3個自然疫源地;(2)西北疫區(qū):包括天山疫源地和阿爾泰疫源地2個自然疫源地;(3)西南可疑疫源地:川滇藏三省區(qū)橫斷山地林區(qū)。
森林腦炎病毒屬黃病毒科黃病毒屬,病毒顆粒呈直徑40~55 nm球形,分子量約4×106Da,病毒基因組長約11 kb的單股正鏈RNA(本身具有傳染性),由長約10 kb的單一閱讀框架編碼病毒所有蛋白。TBE病毒至少有3個亞型:西歐亞型、遠東亞型和西伯利亞亞型(崔若光等,2008)。前者主要經(jīng)過篦籽硬蜱傳播,后兩者主要經(jīng)全溝硬蜱傳播。黃病毒基因組編碼單個多蛋白前體,能夠被細胞和病毒編碼的內(nèi)蛋白酶轉(zhuǎn)變成3個結(jié)構(gòu)蛋白(C、PrM6、E)及7個非結(jié)構(gòu)蛋白。針對TBEV的生物學性狀和致病特點,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先后研究制備了組織培養(yǎng)滅活疫苗、細胞培養(yǎng)滅活疫苗、半純化和純化疫苗以及減毒活疫苗。由于原制滅活疫苗和減毒滅活疫苗的抗原含量低、不良反應強等弊端,目前國內(nèi)外臨床應用最多還是純化滅活疫苗,其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較好,又無活疫苗病毒返祖的擔憂,是預防TEB行之有效的預防用疫苗(宋宗明等,2005)。
又稱新疆-克里米亞出血熱,是一種蜱媒急性傳染病,是荒漠牧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為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以發(fā)熱、出血為典型特征的病死率極高的急性烈性傳染性疾病。CCHFV是屬于布尼亞病毒科(Family bunyaviridae)內(nèi)羅病毒屬(Genus Nairovirus)的蟲媒病毒。CCHFV基因組由大(L)、中(M)、小(S)3種單負鏈RNA構(gòu)成,分別編碼病毒的L多聚酶、膜蛋白G1、G2和核衣殼蛋白。較早的研究認為各地的CCHFV之間差異不大,但近年來序列研究表明:世界各地之間的CCHFV之間有明顯的多態(tài)性(朱曉光等,2005)。
CCHFV主要傳播媒介為硬蜱,主要傳播途徑包括蜱之間的垂直傳播和蜱與脊椎動物之間的水平傳播。蜱既是儲存宿主又是傳播媒介。目前至少在31種蜱和1種刺蚊中分離到CCHFV,以璃眼蜱屬(又稱明眼蜱屬Hyalomma)的亞洲璃眼蜱(Hyatommaasiaticum)為主。迄今為止,對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的發(fā)病機理知之甚少,多集中來源于肝臟的病理變化和血液學變化。目前對該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并沒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確認自然疫源地、提高檢測診斷開發(fā)有效疫苗和藥物,成為未來研究重點。
自2010年來中國部分地區(qū)相繼發(fā)現(xiàn)并報道了以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xiàn)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并有少數(shù)重癥患者因多器官功能損害,救治無效死亡。部分病例為人粒細胞無形體病,但大多數(shù)病例不能檢測到人粒細胞無形體的核酸和特異性抗體。2011年3月,Yu等(2011)報道在中國河南、安徽、湖北等6省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大部分病例標本中存在一種屬于布尼亞病毒科的新病毒,初步認定這些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病例與該病毒有關并確定為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一種新病毒,命名為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布尼亞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
新發(fā)現(xiàn)SFTSV屬于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病毒顆粒呈球形,直徑80~100 nm,外有脂質(zhì)包膜,表面有刺突?;蚪M包含3個單股負鏈RNA片段(L、M、S),L片段全長為6 368個核苷酸,包含單一讀碼框架RNA依賴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長為3 378個核苷酸,含有單一的讀碼框,編碼1 037個氨基酸的糖蛋白前體;S片段的基因組能夠以雙向的方式編碼病毒核蛋白和非結(jié)構(gòu)蛋白(陳華中等,2011)。布尼亞病毒科病毒一般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熱、乙醚、去氧膽酸鈉和常用消毒劑及紫外線照射等迅速滅活。
新型布尼亞病毒是一種新發(fā)傳染病,與無形體病和立克次體病臨床表現(xiàn)相似,鑒別診斷仍需病原學檢查結(jié)果。目前對該病傳播途徑尚不確定,在發(fā)病病例中有部分明確有蜱叮咬史,絕大部分病例都發(fā)生在基層農(nóng)村。因此,我們未來工作重點應加強基層醫(yī)護人員對該病認識,提高發(fā)現(xiàn)、識別和救治本病的能力,做好基層科普宣傳工作,使廣大民眾對該病有正確認識。
巴貝蟲(Babesia)是寄生于哺乳動物和鳥類等脊椎動物紅細胞內(nèi)的原生動物,通過蜱叮咬而感染,是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目前,已知巴貝屬近100種,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對人感染常見的有田鼠巴貝蟲、分歧巴貝蟲,北美人類感染的多為田鼠巴貝蟲,歐洲病例大多為分歧巴貝蟲感染(范東輝等,2012)。目前中國有5種巴貝蟲即牛巴貝蟲、雙芽巴貝蟲、大巴貝蟲、卵巴貝蟲及一種未命名的巴貝蟲(Hansonetal.,2002)。我國家畜中感染居多,但歷年來只有少數(shù)人巴貝蟲病的報道(范東輝等,2012), 對疫源地調(diào)查開展較少。
巴貝蟲病(Babesiosis)與其他蜱媒病一樣,有嚴格的季節(jié)性,大多數(shù)病例發(fā)生在夏季的6~9月(Maryetal.,2000)。人巴貝蟲病臨床表現(xiàn)以疲乏、不適,逐漸地進至發(fā)熱、寒戰(zhàn)、頭疼及全身肌肉關節(jié)痛為其特點。人巴貝蟲的癥狀與瘧疾相似,但前者發(fā)熱沒有瘧疾典型病例所見的周期性。傳統(tǒng)常規(guī)診斷巴貝蟲病主要有光學顯微鏡法和血清法等,這些方法存在費時、靈敏度不高、特異性不強等缺點。以PCR技術為代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不僅對臨床診斷巴貝蟲提供快速、高效的檢測方法,而且通過對不同蟲種間基因型的分析比較,對其流行病學和種群生物學等方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Zintletal.,2003; Beckeretal.,2009)。
綜上所述,蜱媒傳染病是新發(fā)傳染病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染病的傳播沒有國界,蟲媒傳染病遠距離傳播的情況越來越常見。我國蟲媒生物種類繁多,分布情況復雜,而相關監(jiān)測與控制水平與防疫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對此,公眾更應重視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目前,全球蟲媒傳染病的流行呈現(xiàn)三大趨勢:新的病種不斷被發(fā)現(xiàn)、原有疾病的流行區(qū)域不斷擴展、疾病流行的頻率不斷加大。研究表明,蟲媒傳染病流行增強的原因主要來自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全球人流和物流的快速、大量流動,有利于病原的傳播,增加了人群的感染和疾病暴發(fā)流行的機會;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使得許多熱帶生物不斷擴大分布范圍,過去僅在熱帶地區(qū)出現(xiàn)的蟲媒傳染病,也頻頻出現(xiàn)在亞熱帶地區(qū)。因此,未來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對新發(fā)蟲媒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防止新傳染病的擴散和流行(寶福凱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