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菲
【摘要】任何一個繁忙機場,每小時都有幾十甚至幾百輛(架)車輛和航空器穿梭在機場道面上,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他們都能安全到達各自的目的地。但是,在偶然的情況下也會有人犯錯,本人根據(jù)多年的空中交通管制經(jīng)驗,分析了跑道入侵對飛機航行安全構成危害的嚴重性,探討了跑道入侵的定義,跑道入侵的程度等級,以及跑道入侵的原因分析。重點從空中交通管制的角度討論跑道入侵問題,從程序,通話,設備和人的能力因素等部分,分析影響跑道入侵的影響因素,提出了空中交通管制員在跑道入侵方面應采取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跑道入侵;入侵原因;管制員;應對策略
0.引言
根據(jù)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04~2006年,飛機安全事故中有30%是由于跑道入侵原因引起。在1977年3月27日,西班牙加納利群島的洛斯洛德斯機場(Los Rodeos Airport)跑道上,兩架滿載乘客的波音747客機,在一條濃霧籠罩的跑道上,準備起飛時遇到了災難,這起因為能見度差而引發(fā)的事故,涉及兩個原因:通信錯誤及喪失了監(jiān)控周圍環(huán)境的能力。這次災難奪走了旅客和機組人員583人;1984年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3352空難:一架圖波列夫TU-154B-1正試圖降落在俄羅斯鄂木斯克,此時一輛機場維修的車輛停在飛機降落的跑道上,造成174名乘客和4個地面人員死亡。隨著機場的規(guī)模的擴大和機場交通量的增加,跑道入侵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也在成比例增大。根據(jù)建安大運輸部的一項研究,一個機場的交通量增加20%將使跑到侵入可能性增大140%。
1.跑道入侵分析
1.1跑道入侵定義
跑道入侵是指發(fā)生在機場,對飛機跑道安全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事件。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空中交通管理(PANS-ATM,Doc4444)對跑道入侵的定義為:“在機場發(fā)生的任何航空器、車輛或人員誤入指定用于航空器著陸和起飛的地面保護區(qū)的情況?!?/p>
地面保護區(qū)包括:跑道、滑行道和位于適用的跑道等待位置和實際跑道之間的部分。車輛和航空器,不得在此適合的跑道等待位置或更靠近跑道的地點停放等待。跑道等待位置,由強制性指令標志牌和跑道等待位置標識指明,在某些情況下,有跑道警戒燈和停止牌等補充指明。
1.2跑道入侵危險等級
劃分跑道侵入時間的嚴重程度等級是為了對跑道侵入事件進行評估和記錄。風險是不安全事件后果的嚴重程度和發(fā)生可能性的函數(shù),因此,劃分跑道侵入事件的嚴重程度的等級是衡量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跑道入侵危險等級可以劃分為A,B,C,D和E五個級別,具體如下:
跑道入侵危險等級表
1.3跑道入侵原因分析
跑道入侵引起的原因一般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方面:①管制員的失誤;②飛行員的失誤;③機場行人管理失誤和相關車輛的管制失誤。其中,根據(jù)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統(tǒng)計, 2003~2007年,54%的跑道入侵是飛行員錯誤造成的,29%是管制員錯誤造成的,17%是車輛駕駛員或步行人員錯誤造成的。
1.4跑道入侵與空中交通管理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1.4.1程序因素
跑道入侵的空中交通管理影響的程序因素,包括管制運行程序,以及程序階段的相應內(nèi)容。在確定了航空器的出發(fā)點和到達點后,管制員應立即用簡明的通話用語發(fā)出滑行指令,包括航空器為了避免與障礙物或其他航空器相撞而需要的滑行路線,并確保航空器不會誤入跑道,當一個滑行許可應該明確的包含“穿越”或“在該跑道前等待”指令。為了減小誤解的可能性,起飛許可必須包括起飛跑道代號。在夜間或低能見度條件下,應避免在一架航空器已經(jīng)對準跑道等待起飛許可時允許另一架航空器在正在使用的跑道上滑行。作為管制員,要養(yǎng)成在發(fā)出起飛或者著陸許可之前,培養(yǎng)總是先對跑道狀況進行觀察的習慣。在跑道正在運行時,必須密切注視機動區(qū)的活動情況。如果管制員無法通過目視或雷達設備確定一架要離開或穿過跑道的航空器是否脫離跑道,應要求飛行員在其航空器完全脫離跑道后向塔臺報告。
當管制員發(fā)現(xiàn)跑道入侵的情況時,應取消航空器的起飛許可或指示著陸航空器中斷進近并執(zhí)行復飛程序。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向飛行員通報可能的跑道侵入相對位置。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正在努力提高跑道安全運行水平,謀求從過去的事故中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因此,在發(fā)生任何跑道侵入事件后,管制員、飛行員和車輛駕駛員應積極提交事故征候報告,為未來預防事故和事故征候工作奠定基礎。
1.4.2通話因素
航空無線電陸空通話要求空中交通管制員能夠用盡量簡明的方式、最少的詞語和盡可能短的“發(fā)音時間”向飛行員傳遞指示和信息。有時在同一個無線電頻率里會有多架航空器,部分航班呼號聽起來幾乎相同。在這種情況下,為保證飛行安全,管制員必須使用航空器呼號的全稱。
其次管制員使用正確用語向飛行員發(fā)出指令,而飛行員只需要回答“Roger”即可,但是對于某些指令,飛行員則必須予以復誦,已驗證該指令的準確傳遞。管制員則必須認真收聽復誦許可和指令,應避免“我們以為我們聽到了我們期望聽到的東西”的情況出現(xiàn)。
2.防止跑道侵入的空中交通管理建議措施
作為塔臺的空中管制人員,在跑道入侵的預防方面起著主導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跑道入侵,鳥擊或雷雨天氣下的指揮。即使各因素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只要塔臺內(nèi)的管制人員能進行積極有效地管理,其他因素的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根據(jù)前面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塔臺中的管制人員的主要職責功能,其應當采取以下策略進行跑道入侵的預防。
2.1應用先進技術設備,改進管制員的通訊設備,加強各方溝通
塔臺管制室應采用先進的機場地面檢測設備和機場活動區(qū)域安全系統(tǒng)等高度自動化的計算機系統(tǒng),防范跑道入侵,一旦發(fā)生,立即做出提示和警報,以此能給管制員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避免和解決跑道入侵狀況。并加強管制員與飛行員的正確溝通。
2.2完美機場的基礎設施建設,便于管制員的控制與管理
機場跑道區(qū)域,以及機場航空器、車輛等運行區(qū)域,尤其在跑道入侵發(fā)生概率高的區(qū)域,將所有的標記、信號燈等進行規(guī)范化,便與飛行員與管制員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并在此區(qū)域建設隔離欄,防止車輛和行人在未經(jīng)許可下,進行到此區(qū)域,而影響到管制員的控制與管理。
2.3對管制員進行相關專業(yè)的培訓
跑道入侵中30%的原因來源于管制員的偏差與失誤,而管制員的失誤與偏差主要來源于管制員的責任意識不強,相關安全意識不夠,管制員使用的無線電通話用語不標準,因此要不斷加強管制員的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責任意識的培訓。
3.總結
作者根據(jù)多年的空中管制經(jīng)驗,分析了跑道入侵對飛機航行安全構成的嚴重性,探討了跑道入侵的定義,跑道入侵的程度等級,以及跑道入侵的原因分析,其中管制員的偏差與失誤,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跑道入侵與管制員的相關因素,提出了管制員在跑道入侵方面應采取的應對策略,希望此文的相關分析和研究給機場的管制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科]
【參考文獻】
[1]空中航行服務程序—航空器運行(Doc 8168)第四版,1993.
[2]民航組織防止跑道侵入手冊(DOC9870 AN/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