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華衛(wèi)
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基于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檢察院的調(diào)研分析
謝華衛(wèi)*
離異或單親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與正常家庭不同,他們遭受父母離異或過世的打擊可能比正常家庭的未成年人更大,他們會感到困惑、焦慮、不安、憤怒、背叛、無力感等情緒,會嚴重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適應能力。隨著家庭解體或父母過世等環(huán)境導向變化,勢必會降低甚至破壞家庭正常教育的職能,給未成年子女造成心理上和人格上的危害,直接引起犯罪的低齡化。針對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對加強對未成年人特殊群體的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工作,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都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單親家庭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預防
對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是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在一定意義上說,外在環(huán)境決定著心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又影響著行為取向。所以,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必然受到其心理意識的支配,而意識活動的過程又是未成年人對客觀世界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動過程。司法實踐中,我們關注到了未成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就是離異或單親家庭中的未成年人。離異或單親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與正常家庭不同,他們遭受父母離異或過世的打擊可能比正常家庭的未成年人更加感到困惑、焦慮、不安,有憤怒、背叛、無力感,這會嚴重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適應能力。研究表明,家庭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對該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的成長具有直接和深遠的影響,對其犯罪心理的形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針對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對加強對未成年人特殊群體的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工作,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每個人都是家庭的成員,而每個家庭都是社會的細胞。對一名未成年人來說,家庭則是他賴以生存和生活的一個最重要的空間,是一個最安全的避風港,是接受啟蒙教育,得到父母關愛、呵護的重要場所,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個環(huán)境。 西方某些研究指出,破裂家庭對兒童的情緒、個性行為,甚至才能和成就都有一定的影響。我國學者的研究也表明,離異或單親家庭子女在情緒、性格、品德、學習四個方面表現(xiàn)出問題行為的人數(shù)比例,均大大高于完整家庭的兒童。 隨著家庭解體或父母過世等環(huán)境導向變化,勢必會降低甚至破壞家庭正常教育的職能,給未成年子女造成心理上和人格上的危害,直接引起犯罪的低齡化。我們的調(diào)研表明,現(xiàn)實中有不少未成年人犯罪就是從這類家庭中蛻變出來的。
近年來,上海市虹口區(qū)檢察院受理移送審查起訴的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數(shù)量一直處于逐年上升趨勢。據(jù)統(tǒng)計,2010年-2012年,虹口區(qū)檢察院共辦理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37人,每年辦理的數(shù)量依次為9人、11人、13人,分別占當年辦理人數(shù)的23.08%、19.64%、22.41%。2013年上半年,區(qū)檢察院辦理此類犯罪4人,占辦理人數(shù)的20%(見表一)。離異或單親家庭數(shù)量的逐年增加、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學校教育的片面性、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有著密切關系,應當引起重視。
表一 2010年—2013年上半年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人數(shù)
1.犯罪類型相對集中,暴力犯罪比重大。37人中,搶劫14人,盜竊11人,聚眾斗毆2人,故意傷害2人,分別占38.84%、29.73%、5.41%、5.41%。其他罪名主要涉及強迫賣淫、販毒、故意傷害、敲詐勒索、搶奪、尋釁滋事等,暴力犯罪所占比重達66.67%(見圖一)。可見,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的犯罪類型相對集中,暴力犯罪的比重較大。
圖一 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類型
2.犯罪主體呈低齡化趨勢,女性占一定比例。2010-2012年中,年齡為14至16周歲的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人數(shù),分別占當年受理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人數(shù)的11.11%、27.27%、15.38%。女性未成年人占一定比例,2010年有2人,2011年有1人,2012年有2人,共占13.51%(見表二)。
表二 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年齡分布
3.作案方式以團伙作案居多。在統(tǒng)計的37人中,團伙作案的31人,單獨作案的6人。團伙作案中,與成年人結伙作案的38人,與未成年人結伙作案的28人(見表三)。單親或離異家庭涉罪未成年人的身體、智力、心理等發(fā)育狀況決定了其作案方式中,單獨作案較少,多數(shù)情況下是結伙作案。
表三 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團伙作案情況
4.貪財成為犯罪主要誘因。單親或離異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的誘因與社會利益引導、家庭經(jīng)濟條件、父母管教有著密切關聯(lián)。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單親或離異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原因主要包括貪財、交友不慎、報復、尋求刺激。其中,貪財?shù)挠?5人,占67.57%,成為犯罪主要原因。交友不慎的5人,報復的3人,尋求刺激的1人,其他3人(見圖二)。
圖二 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誘因
1.家庭監(jiān)護的失職是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滑向犯罪深淵的客觀原因。離異或單親家庭中,未成年子女長期缺少父愛或母愛,或者家長對子女心理等情況疏于過問,長期以往,導致未成年人容易形成孤獨、自卑、仇恨等心理性格特點。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部分家長對子女小偷小摸、強拿硬要、恃強凌弱等行為不及時制止和矯正,客觀上也助推了子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2.破裂家庭的陰影是影響未成年人不健康心理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家長在遭受離婚或喪偶之后,自身心靈上留有創(chuàng)傷,加上生活的負擔和工作的壓力,心情往往處于壓抑狀態(tài)。這無形中帶給孩子強烈的心理陰影。如:家長的喜怒無常,容易使孩子難以接受;家長的虧欠心理,往往容易導致過度溺愛;家長因自身生活的不滿而對孩子期望過高,導致對孩子的無端施壓;家長把對配偶的怨恨灌輸給孩子,容易導致孩子無所適從。由于父親或母親的缺位,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往往有強烈的自卑感,生活中,他們寧愿選擇遠離“好”孩子,而從“差”孩子群中尋找自尊,慢慢染上各種惡習,極易走上犯罪道路。
3.物質(zhì)條件的相對不足是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誘因。一部分家庭離異或家庭成員過世后,家庭經(jīng)濟收入相應的減少,客觀物質(zhì)上的變化給孩子造成多方面的直接影響。如,影響孩子成長的營養(yǎng)和健康水平。一些單親家長無力為孩子購買有助于學業(yè)進步的器具、書籍、電子產(chǎn)品、游戲工具等,無力支付額外的教育培訓費用,使這些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培養(yǎng)的深度廣度都差于正常家庭的孩子。由于經(jīng)濟壓力的增大,還有些家庭不得不住在生存環(huán)境相對都比較差的社區(qū),增加了未成年人受到不良文化污染的風險。
4.關愛教育的缺失是離異或單親家庭未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催化劑。離異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內(nèi)心往往十分敏感和脆弱,對別人的批評易對號入座,對老師、同學、家長產(chǎn)生排斥心理。一旦成績不理想,或犯錯,老師的關心,家長的焦心,就會使這些孩子的心理壓力越來越重,自我否定意識越來越強。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師、家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反而對其一味批評、責備,或是放任不管,就會使未成年人產(chǎn)生厭學、厭世情緒乃至逃學、離家。若脫離了學校、家庭的教育和監(jiān)管,未成年人就有了充足時間和空間上網(wǎng)、參與賭博、與社會閑散人員廝混。一旦進入社會大染缸染上種種惡習,就把其自身置于了犯罪的危險境地,極易引發(fā)犯罪。
5.社會環(huán)境的腐化是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溫床。顯而易見,社會不良風氣對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的影響尤其大。隨著社會多元價值化的發(fā)展,各種思潮泛濫,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客觀上也沖擊著未成年人思想和價值觀的發(fā)展。因為缺乏合適監(jiān)護人正確的監(jiān)督、管教,缺乏學校應有的愛護和正確引導,網(wǎng)吧、游戲廳等不良場所便成為未成年人偏離正軌、走向犯罪的溫床。在離異或單親家庭中,由于缺少家庭、學校的關愛,不少未成年人流入社會,逗留在網(wǎng)吧,以暴力、色情、兇殺等為主題的不健康內(nèi)容在影視作品、游戲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對他們產(chǎn)生不良影響。
6.不健康的心理是離異或單親家庭子女偏離正常軌跡的主要內(nèi)因。家庭的破裂、父母的離去等因素使原有的良好家庭生活秩序被徹底打亂,這種家庭的未成年人所受到的教育、所接受到的溫暖與愛、原有的家庭親情關系都隨之發(fā)生巨大變化。這些變化,使得未成年人往往難以適應,容易心理產(chǎn)生緊張、焦慮、失落的心情。生活中,一部分人對離異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客觀上還存在一定的偏見,往往會使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受到挫傷,使他們在心理上感到孤獨、恐懼、悲傷。由于受到這樣一些不健康心理的影響,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的行為便表現(xiàn)出散漫、自由,自我約束、控制力極差。這樣一種表現(xiàn)又很容易被不懷好意之人利用。
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對于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這些特殊群體當中的特殊群體的犯罪也是如此。當然,也應該更有針對性。青少年的身心與成人不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受常規(guī)的“先前意義”(pre一existing meaning)而自然地進行行動,直到這個自然的行動產(chǎn)生了“問題”。這時他們的角色認同受到挑戰(zhàn)、意義被模糊、互動被干擾。于是,青少年們開始感到迷茫,開始尋找新的互動方式和秩序,以建立新的意義建構和角色認同。經(jīng)過青少年與環(huán)境的協(xié)商之后,個體的新認同重新建立,環(huán)境的意義再度得到建構。 我國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條明確規(guī)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學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員會、農(nóng)村村民委員會等各方面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1.彌補家庭缺陷,改善家庭環(huán)境,強化家庭意識。毫無疑問,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礎。對于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止其走上犯罪道路的關鍵。對于有缺陷的問題家庭,要通過家長學校等途徑強化家長對有關青少年保護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明確責任內(nèi)容,對未盡責任而導致子女受侵犯的,要追究家長的法律責任,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同時,發(fā)揮好家庭教育對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的正確引導作用,不斷增加其成長的“正能量”。
2.發(fā)揮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幫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家庭一樣,學校是未成年人學習、成長的最重要場所。學校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給予教育、關心、愛護和監(jiān)督,激起離異或單親家庭孩子對學校、家庭和生活的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使得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在教育方面,學校應該更加注重未成年人的素質(zhì)教育,全面加強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于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在不傷害其尊嚴的前提下,學校應加以特別的照顧和關注,要及時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況、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tài),給他們以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關懷和愛護,并教育其他學生不應歧視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維護其自尊心,保障其心理健康。
3.立足社區(qū),預防為主,多方協(xié)作。針對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實際情況,積極構建家庭、學校和社區(qū)等多方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大網(wǎng)絡。青保辦、團委、公檢法司和社區(qū)等建立一個完善的聯(lián)絡機制,有利于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全方位的幫教和監(jiān)護。通過各種通訊、聯(lián)系途徑,如電話、網(wǎng)絡等,形成一張嚴密的觀護網(wǎng),保證幫教全方位進行、監(jiān)護不疏漏進行。完善志愿者隊伍建設,發(fā)揮社區(qū)法律志愿者的作用,開展“一對一”幫教活動,積極引導,正確教育。依托愛心企業(yè),建立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基地,組織職業(yè)技術培訓,使他們能掌握一技之長,早日立足社會,服務社會,從而降低未成年人的重新犯罪率。
4.強化心理治療,幫助融入社會。加大對受到犯罪引誘的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通過心理咨詢師等專業(yè)人員的幫助,為涉罪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提供一個傾訴、尋求幫助、重新生活的機構。始終把教育、感化未成年人的方針落到實處,積極落實法律援助,深化刑事和解,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公檢法司辦案機關不斷改進辦案方式,努力做好與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相匹配的工作。幫助涉罪未成年人度過人生中困難的時期,避免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被家庭“拋棄”,被社會“拋棄”。
5.深化綜合治理,掃除丑惡現(xiàn)象。加大社區(qū)、校園及周邊等侵害未成年人人身、財產(chǎn)權利的刑事犯罪案件高發(fā)地區(qū)的綜合治理,堅決掃除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會丑惡現(xiàn)象。密切關注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對立案、偵查、訊問及審判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做到不枉不縱,準確、及時地打擊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通過全方位的保護,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和挽救涉罪離異或單親家庭未成年人,改變涉罪未成年人的未來、改變其家庭的未來,共建和諧社會、和諧中國。 ■
*謝華衛(wèi),法學碩士,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檢察院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