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明
(黑龍江大學(xué),哈爾濱 150080)
夏目漱石的“明治精神”*
——再論夏目漱石《心》中“先生”之死
曹志明
(黑龍江大學(xué),哈爾濱 150080)
本文著重分析日本文學(xué)巨匠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心》的主人公“先生”自殺的原因和“明治精神”的含義。筆者認為,主人公“先生”由于受到傳統(tǒng)倫理道德譴責(zé),并非“明治精神”才選擇自殺。夏目漱石非常反感急功近利的明治時代。綜觀他的每一部作品,作為知識分子的主人公,幾乎都質(zhì)疑以自我、個人主義為先導(dǎo)的西方文明。在東西方文化沖突下,“明治精神”實際上以主人公為代表,懷念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一代知識分子孤獨、失落和懷疑的精神寫照。
夏目漱石 ;《心》;明治精神;文明開化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學(xué)巨匠,他生活在東西方文化激烈撞擊的明治時期。他的大部分作品皆是描寫東西方文化沖突下知識分子空虛、迷茫和苦澀的精神世界。西方文明給近代的日本帶來物質(zhì)上的極大豐富,從而刺激生活上的各種欲求。但是,對一些日本知識分子來說,卻失去了傳統(tǒng)倫理道德準(zhǔn)則和幸福感。綜觀夏目漱石的作品,無論是處女作《我是貓》還是晚年遺作《明暗》,基本上都以明治和大正時期失落、苦惱和探索生活目標(biāo)的知識分子為主人公,其后期作品《心》(1914年)最具有代表性。
“明治精神”出現(xiàn)在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心》中。這既是首次,也是他全部作品中唯一被提及的一次,因而對于“明治精神”含義的爭論至今仍在持續(xù)著。日本明治維新前,封建社會的基本社會道德規(guī)范是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集團利益;明治維新后,隨著西方文化的滲入,主張個性解放和自我覺醒的新思想開始影響日本。夏目漱石正是處在這兩者相互交替和沖突的動蕩時代。日本著名學(xué)者吉田精一曾指出,“夏目漱石在他撰寫的《文學(xué)論》中,曾提及自己身上存在的‘封建精神’。既然他已意識到這一點,那么他大概不會完全桎梏于這種‘封建精神’的框框內(nèi)。至少他還有客觀審視自己的能力”(吉田精一 1968)。夏目漱石在作品《心》中借主人公“先生”這樣說道:“我出生在傳統(tǒng)倫理觀念極強的家庭中,且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夏目漱石 1959:407)。夏目漱石認為,引進西方文明時,必須考慮日本實際國情。他指出,“日本文明開化是外部強加的外發(fā)性東西,并非像西方社會那樣是由內(nèi)部自然產(chǎn)生的內(nèi)發(fā)性產(chǎn)物。日本人在這種不切實際的開化中只能懷著一種空虛、不滿和不安感”(夏目漱石 1959:410)。“明治精神”出現(xiàn)在“先生”自殺前,所以有些學(xué)者錯認為“明治精神”是導(dǎo)致“先生”自殺的直接原因。也許,這是由于對“明治精神”理解不夠深刻所至?!缎摹返膯柺酪呀倌?,但至今仍受到日本文學(xué)研究者關(guān)注,依然具有現(xiàn)實性。
夏目漱石的后期代表作《心》由3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先生與我”包括36回,第二部分“父母與我”包括18回,第三部分“先生遺書”則由55回組成。從作品結(jié)構(gòu)看,“先生遺書”是中心。前兩部分都為“先生遺書”做鋪墊,整部作品充斥悲劇色彩:作品提及11人,其中8人死亡,而且3人自殺(乃木將軍、“k”及“先生”)。乃木將軍的自殺是在明治天皇去世后,報答皇恩是其死因。他的自殺有濃郁的日本封建主奴色彩?!癒”的自殺既是對自己放棄信仰的懲罰,也是對“先生”卑劣行為的報復(fù)。
“K”信仰真宗,當(dāng)時日本的真宗禁止結(jié)婚,甚至對女姓產(chǎn)生性幻覺也算褻讀真宗?!癒”很虔誠,一直堅守自己的信仰,并以此自豪。此后,“K”暗戀上房東小姐,這讓他很苦惱,因為這意味著“K”要拋棄自己一直自豪的真宗。矛盾至極的“K”最后把自己的困惑向唯一的朋友“先生”述說?!跋壬碑?dāng)時也暗戀小姐,所以當(dāng)“先生”得知“K”這一想法時大吃一驚,搶先向房東太太提出與小姐結(jié)婚的要求。房東太太當(dāng)即答應(yīng)“先生”的求婚。當(dāng)“K”從房東太太處得知此事后,他絕望了。被家庭拋棄后,一直支撐“K”活下去的真宗信仰未能堅守住,通往歸俗之路又被“先生”堵死?!癒”悔恨自己的不虔誠和輕率,不能原諒“先生”的薄情寡義,最后以自殺懲罰自己,以死報復(fù)“先生”。
“先生”兒時父母雙亡。母親在臨終前把“先生”托付給叔父。叔父當(dāng)時拍著胸脯向“先生”母親保證:一定照顧好“先生”。然而,就是這個“先生”唯一的親人,侵吞了“先生”大部分遺產(chǎn)。為了隱瞞自己的劣行,叔父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先生”?!跋壬本芙^了,并和叔父斷絕關(guān)系。自此,“先生”悟出一個道理:“平時大家都看似善人,至少看似普通人。然而一旦有利益誘惑的時候就會一下子變成壞人,真令人害怕。所以要提防點”(夏目漱石 1959:360)。但是,“先生”卻堅信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成為叔父那樣的惡人,然而“先生”這一作人原則和信念后來卻被自己踐踏了!他出賣兒時的好友“K”,褻瀆兩人兒時以來的純真友情。在《心》中,“先生”寫道:“無論社會如何丑惡,我堅信自己一定會是個像樣的男人。然而,這一信念卻被“K”擊得粉碎。當(dāng)意識到自己和叔父一樣丑惡時,我霎時感到天昏地暗:以前我討厭損人利已的人,但現(xiàn)在我茫然了,更討厭我自己”(夏目漱石 1959:491)。
“先生”以自己的丑行為恥,開始飲酒消愁,因此愈發(fā)苦惱?!拔腋械阶约鹤锬跎钪亍_@種負罪感迫使我每月去給‘K’掃墓,迫使我細心照顧我岳母,不敢怠慢妻子。這種感受甚至使我甘愿受路人鞭笞。漫長的痛苦煎熬使我覺得與其讓他人鞭笞還不如自己鞭笞自己。如今我又感到自己鞭笞自己還不如以自殺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夏目漱石 1959:495)?!跋壬边@段自白清楚地道出自殺的動機。本尼迪克特指出,“現(xiàn)代日本人對自己采取的最極端行為就是自殺。根據(jù)他們的信條,自殺若以適當(dāng)?shù)姆椒ㄟM行,就能洗刷自己的污名,恢復(fù)名譽。美國人譴責(zé)自殺,認為自我戕害不過是對絕望境遇的一種自暴自棄的屈服,但在崇拜自殺的日本人看來,自殺是一種有著明確目的的高尚行為”(本尼迪克特 1987:141)。
但是,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自殺,“先生”當(dāng)時還未決定。直到天皇的去世、乃木將軍的“殉死”使他最后下定決心。當(dāng)“先生”得到天皇去世消息時:“我似乎感到明治精神始于明治天皇,也終于天皇。我們這些深受明治時代影響的人,此后留在世上也要落伍。這種感覺在內(nèi)心中非常強烈。我把自己這種感受清楚地告訴妻子。妻子笑了,沒有接話。但是好像想起了什么,突然對我開玩笑說‘那么,你就殉死好了’。殉死這詞,我?guī)缀跻呀?jīng)忘了。因為平時這個詞沒必要使用,好像已落入甚至腐朽于記憶的深處。聽到妻子的笑話才想起來。我對妻子說:‘如果我殉死,那也是為明治精神死’。當(dāng)然,我的回答也不過是笑話而已,但不知何故,我覺得這個古老、很少使用的詞匯此時又賦予了新的含義……又過兩三天,我終于下了自殺的決心”(夏目漱石 1959:496-497)??梢愿杏X到,“先生”的自殺似乎與“明治精神”或明治時代有著某種關(guān)系。這樣,就使主人公“先生”的自殺又增添了些許時代感及社會寓意。這不得不使人聯(lián)想到作者夏目漱石對當(dāng)時明治維新政府推行的“文明開化”和“明治精神”的看法。
無論初期還是后期的夏目漱石文學(xué)作品,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下無限膨脹的個人私欲。比如,《我是貓》辛辣諷刺資本家金田及金田夫人;《從今以后》凸現(xiàn)主人公代助出于私欲奪友之妻后被社會和家庭拋棄,自傳作品《道草》展現(xiàn)自私、人與人互相爭斗甚至家庭內(nèi)、夫妻間相互猜忌和算計的人性弱點。同樣,在《心》中,親叔父由于貪婪侵吞兒時“先生”家的大部財產(chǎn),“先生”為得到房東小姐出賣童年時的唯一摯友“K”,迫使“K”自殺。
在夏目漱石筆下,貪婪是人類不幸的最大根源。他對明治時代改革開放中體現(xiàn)出的個人主義放任傾向不以為然。夏目漱石深受東方文化熏陶,受到中國傳統(tǒng)儒教乃至道家學(xué)說的影響。他認為東方文化是調(diào)和人與人、人與社會關(guān)系的一副良藥,意識到東方文化的“克己”、摒除私欲和西方近代文明追求的“自我”、個人主義相對立。日本想用十幾年就模仿和構(gòu)建西方經(jīng)過長期自然形成的文化基礎(chǔ)是不可能的。夏目漱石指出,“引導(dǎo)日本現(xiàn)代開化的大潮是西方式的,但在這大潮中游弋的卻不是西方人,而是日本人。因而,每當(dāng)大潮來襲時,我們?nèi)毡救司陀锌途铀l(xiāng)、寄人籬下之感……體力和腦力皆優(yōu)于我們的西方人用一百多年造就的令人矚目的文明開化,我們?nèi)毡救俗栽傆貌坏揭话氲臅r間就驚人地達到了。我們沒有考慮西方人經(jīng)歷的那些困苦,這也許會導(dǎo)致我們文明開化的失敗,或者會患上不能自拔的神經(jīng)衰弱,甚至氣息奄奄,在路邊呻吟。這種結(jié)果很可能會發(fā)生”(夏目漱石 1968:410-411)。
夏目漱石認為西方文明開化是“內(nèi)發(fā)性”的。也就是說,西方文明開化是根據(jù)西方內(nèi)在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需求形成的自然產(chǎn)物。日本明治維新的文明開化是受外部剌激,沒有充分考慮日本社會實際狀況而強行推行的,是“外發(fā)性”的文明開化。夏目漱石認為,日本這種急功近利的文明開化沒有顧及日本傳統(tǒng)文化及實際國情,必將顛覆日本國民價值觀和倫理觀,使人不知所從。夏目漱石的重要代表作中的主人公,如《三四郎》的三四郎、《從今以后》的代助、《門》的宗助、《行人》的一郎、《心》的“先生”等,在追求西方自我價值和保持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激烈沖突中或迷茫、失語、掙扎,或走向毀滅。
實際上,夏目漱石有關(guān)日本“內(nèi)發(fā)性”和“外發(fā)性”開化的觀點,在19世紀(jì)80年代就由北村透谷提出。北村這樣批評日本明治初期的文明開化:“當(dāng)今時代乃來自物質(zhì)革命。日本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正在被剝奪,這種改革不像西方文明那樣是其內(nèi)部矛盾撞擊所引發(fā)的革命,日本的這種改革不是革命,而是‘移動’”(中村光夫 1972:314)。
無論是北村透谷還是夏目漱石,他們都深刻地意識到明治維新改革對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巨大沖擊。特別是對于從小喜讀漢書、深受東方文化熏陶的夏目漱石,其影響更加巨大。夏目漱石在不同作品中指出西方文化的種種弊端。綜觀他的作品,主人公幾乎皆為知識分子,且不滿當(dāng)時的文明開化。如初期作品《我是貓》中的英語教師苦沙彌、《哥兒》中的數(shù)學(xué)教師“我”、《草枕》中的西洋畫家“我”等,他們都蔑視俗世間追名逐利風(fēng)潮,追求精神慰藉;中期作品,如《從今以后》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代助、《門》中的公務(wù)員宗助等,他們的遭遇使人質(zhì)疑西方文明極力主張的“個人主義”、“個人覺醒”理念等是否符合日本國情。在《從今以后》中,作者借代助之口尖銳批評不斷膨脹的個人私欲和日本的擴張政策:“日本這個不向西方國家借錢就無法自立的國家,竟然要以一等大國自居,硬要擠進一等大國……你看看大家的言行,基本上都是愚蠢的。除了自己本身的事以及自己眼前的事外,腦子里什么都不想。因為勞頓使他們無法思想。精神困憊和身體衰弱不幸同時降臨,而且道德敗壞也接踵而至。馳目整個日本,能找到哪怕一寸見方的土地是淋浴在陽光中的嗎?真可謂暗無天日啊”(夏目漱石 1909:324)。后期作品,如《行人》中的大學(xué)教師長野一郎、《心》中的“先生”都以不同形式指出:私欲是人類不幸的根源。1911年4月,夏目漱石拒絕日本文部省授予他的“文學(xué)博士”稱號。1911年4月15日《東京朝日》報紙報道:夏目漱石在回絕信中批評博士制度在國家權(quán)力背景下滋生的少數(shù)貴族學(xué)者的社會不公現(xiàn)象。他不滿日本明治政府推行的“文明開化”政策,可見一斑。
夏目漱石雖然對當(dāng)時明治政府推行的政策頗為不滿,但他仍以維持統(tǒng)治階級利益為前提,是在這種框架中竭力糾正一些不利于或不適宜日本社會的不良現(xiàn)象,這些都是出于完善日本近代化進程的考慮。
1914年日俄交戰(zhàn)之時,夏目漱石發(fā)表過《從軍記》、《戰(zhàn)后文界之超勢》等作品,對日本軍隊的節(jié)節(jié)勝利拍手叫好。他從英國留學(xué)歸國后,堅信“自己本位”信條,主張日本自主,反對過分模仿洋人。夏目漱石原本認為對俄戰(zhàn)爭的勝利能使日本擺脫對西方的依賴,步入繁榮自強的軌道,日本近代文學(xué)也能自強自立。然而,日俄戰(zhàn)爭雖取得勝利,但是戰(zhàn)后日本社會諸相卻使夏目漱石大為失望。他對當(dāng)時日本社會盲目崇拜西方,道德低下,物欲橫流頗為不滿。夏目漱石在《三四郎》中借廣田先生之口,尖銳指出,“即使我們在日俄戰(zhàn)爭中取勝,成為世界上一等強國也沒用?!?/p>
“明治精神”在夏目漱石后期代表作《心》中被提及,始于日本乃木將軍夫妻為明治天皇殉葬,這件事當(dāng)時引起日本社會極大關(guān)注。日本近代文學(xué)巨匠森歐外、芥川龍之介等也都發(fā)表作品,對其殉葬褒貶不一。實際上,“明治精神”的提出和夏目漱石的經(jīng)歷和世界觀直接關(guān)聯(lián)。
夏目漱石出生時,由于生辰不吉利、母親年齡大、子女眾多等原因,不受父母喜歡,很快被送給他人。他一直不喜歡功利傾向的養(yǎng)父母。10歲左右,養(yǎng)父母離婚,他不得不回到生母家。但由于沒有及時辦理返藉手續(xù),所以在他成人前的近10年內(nèi),一直以養(yǎng)父鹽原的姓氏在父母家生活。哥哥、姐姐皆姓夏目,只有他一人叫鹽原。這在夏目漱石幼小的心靈中產(chǎn)生一種被排斥的自卑和孤獨感,使他極其反感利己主義、個人私欲,也極少信任他人。這無疑對他的性格及世界觀產(chǎn)生很大影響。崇尚個人主義的西方文明在某種程度上又觸動他敏感的神經(jīng)。修善寺大患使夏目漱石經(jīng)歷一場生死洗禮。從死亡線上掙扎出來的夏目漱石,在此后的作品中對日本“文明開化”不再持以前那種尖銳的批評態(tài)度,開始挖掘、分析、批判人們內(nèi)心中的私欲,竭力表現(xiàn)私欲才是人類不幸的根源。
在《心》中,無論是“K”還是“先生”,都被家庭拋棄?!癒”被養(yǎng)父母斷絕關(guān)系;“先生”被親叔叔欺騙,最后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孑然一身來到東京。對他們來說,家庭不親、社會更陌生。夏目漱石在《心》中通過“先生”坦言:“你也知道,我?guī)缀跖c社會無接觸,我是一個孤獨的人”(夏目漱石 1959:407)。這種孤寂心情使夏目漱石滋生厭世情緒。1914年11月,夏日漱石在一次文學(xué)聚會上對他的學(xué)生說:“死是我的勝利。我如果死了,葬禮并不重要,只希望大家齊呼萬歲就行了。”
在《心》中的遺書里,“先生”寫道:“就像我不太理解乃木將軍的自殺理由一樣,大概你也不能理解我自殺的原因吧。如果你真不明白,就當(dāng)成由于時代不同,人與人的觀念也不同吧。這也是無奈的”(夏目漱石 1959:497)。乃木將軍的“殉死”緣于昔日所犯過失的自責(zé)和報答天皇不但赦免反而重用自己之恩,它有日本傳統(tǒng)武士階層的主仆情結(jié)?!缎摹分械摹跋壬痹凇癒”自殺12年后,最后經(jīng)不起良心道德的折磨而負疚自殺了。正如本尼迪克特指出:“日本人認為自殺若以適當(dāng)?shù)姆椒ㄟM行就能洗刷自己的污名”(本尼迪克特 1987:141)。
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也就是日本明治維新始端、明治天皇執(zhí)政的初年。明治政府的“富國強兵”政策雖然快速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軍事增強,然而與文化受容的滯后性形成極大反差。這使當(dāng)時的日本人特別是明治時代的知識分子感到精神空虛。夏目漱石精通英語,曾留學(xué)英國。他曾提出“自己本位”,主張應(yīng)有個人觀點,不應(yīng)人云亦云?!白约罕疚弧碑?dāng)時主要涉及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和日本國策。夏目漱石認為日本的“文明開化”不應(yīng)完全跟著西方走,應(yīng)走適合日本國情的道路,即走“內(nèi)發(fā)的”文明開化之路。
“明治精神”在夏目漱石筆下實際上有一定寓意。明治維新前,日本一直是傳統(tǒng)的封建家族制。在江戶時期,如果問及某人特別是武士,一般都會說:某某藩(江戶時代幕府制下的諸侯領(lǐng)地)的某某家(知識分子在明治維新前屬于武士階層)。這是由于當(dāng)時個人完全被置于集團之下,個人要無條件服從藩主。服從集團利益的是忠,服從家長的是孝。不忠不孝在當(dāng)時被視為惡人。然而到了明治時期,西方文明侵入日本,以自我覺醒、自我追求為先導(dǎo)的西方思想開始撼動日本傳統(tǒng)文化。明治政府推行“廢藩置縣”直接沖擊日本傳統(tǒng)的封建家族制。崇尚個人主義的西方文化和以摒除私欲為主調(diào)的東方文明形成巨大反差。這使一些日本知識分子特別是像夏目漱石這樣有深厚東方文化底蘊的文人感到失落和不安。
對于乃木將軍的“殉死”,夏目漱石實際上懷有矛盾心理。一方面,不太理解乃木將軍的自殺理由,表達出作者對日本封建社會殉葬陋習(xí)的反感;另一方面,流露出對商品大潮沖擊下仍能保持傳統(tǒng)無功利“美德”行為的贊嘆。雖然乃木將軍為明治天皇而死,“先生”是受道德譴責(zé)自殺,但是日本傳統(tǒng)文化在二者身上的巨大作用卻是一致的。天皇的死、乃木的殉葬只是在某種程度上給他一個很好的自殺口實而已?!懊髦尉瘛辈⒉皇侨绮苋饾f:“是導(dǎo)致主人公‘先生’自殺的直接原因”,而且在“先生”心中,“明治精神”也沒有“附在明治天皇身上”(曹瑞濤 2011:192,202)。在《心》的遺書中、在天皇去世前,“先生”就已在遺書中明確表示要以自殺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如今我又感到自己鞭笞自己還不如以自殺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至于所謂為“明治精神”徇死,用《心》中“先生”的話來說“不過是笑話而已”。而且“先生”也并非崇拜天皇。李光貞指出,“當(dāng)明治天皇去世、乃木大將徇死的消息傳來時,夏目漱石在心靈上肯定是有一定震動的,但這種震動究竟有多大?程度如何?夏目漱石是否贊美這種行動?他在給橋口貢的書信中以這樣的口吻寫道:‘今天是全國的大喪,所有的人是想吃不能吃、想喝不能喝,真是奇怪的日子?!粌H把天皇葬禮之日說成‘奇怪的日子’,而且在給松根東洋城的信中寫道:‘葬禮結(jié)束后,想必您很疲勞吧。明后天您休息的日子里玩一天如何?’把天皇葬禮那天說成是‘奇怪的日子’,一心想著要去‘玩一天’,這說明在夏目漱石心中,對天皇并沒有過多的敬重或敬意”(李光貞2007:59)。渡邊京二也說,“夏目漱石對明治時代并沒有太多好感。他認為那是一個盲目趕潮流、失去個性的時代。自己只是被裹挾著向前走去”(渡邊京二2000:17)。
“明治精神”實質(zhì)上是在日本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近代文明激烈撞擊下,以主人公為代表、懷念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一代知識分子孤獨、失落和懷疑的精神寫照。盡管“明治精神”一詞僅出現(xiàn)一次,但在夏目漱石文學(xué)作品中的主人公幾乎都折射出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彷徨與苦惱。日本在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zhuǎn)型期間出現(xiàn)一大批重新審視東西方文化、理智看待東西方文化的有識之士,涌現(xiàn)出一些質(zhì)疑全盤西化的知識分子。夏目漱石曾在《現(xiàn)代日本的開化》一文中指出,日本學(xué)習(xí)西方,有時就像“一個不會吸煙的孩子,卻叼著煙卷裝出一副很過癮的樣子給人看”(夏目漱石 1968:410)。像夏目漱石等傾向于傳統(tǒng)文化的有識之士,從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維度提出批評。對于他們來說,喪失民族傳統(tǒng)文化就等于失去民族特點,在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民族消亡。因而“先生”想把老一代的日本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傳遞給下一代:“我現(xiàn)在想自己刺破自己的心臟,把其鮮血潑撒在你的臉上。當(dāng)我停止呼吸時,只要你的內(nèi)心能孕育出一個新生命,我也就滿足了”(夏目漱石 1959:408)。正是由于這些有識之士的不懈努力,才對其后日本文學(xué)的健康發(fā)展產(chǎn)生很大影響。
實際上,一部成功的作品、一個民族的興起不可能脫離其成長、生活的文化環(huán)境,不能沒有民族特點,不能與本國傳統(tǒng)文化無緣。這也許是夏目漱石想把“明治精神”傳遞給下一代,“孕育出一個新生命”的宿愿。如何看待歐美文明,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也許這也是我國目前面臨的任務(wù)之一。
本尼迪克特.菊花與刀[M].杭州:浙江出版社, 1987.
曹瑞濤. 為明治精神而殉[J].外國文學(xué)評論, 2011(1).
李光貞.夏目漱石小說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2007.
夏目漱石.愛情三部曲[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8.
渡邊京二.漱石と明治[J].文蕓春秋(特別版), 2000(12).
淺井清. 現(xiàn)代日本文學(xué)(新研究資料)(第一卷)[M]. 東京:明治書院, 2000.
吉田精一. 漱石と明治精神: 漱石文學(xué)の人間像[J]. 國文學(xué), 1968 (2) .
中村光夫. 移動の時代[A].中村光夫全集(第十二卷)[C]. 東京:筑摩書房, 1972.
夏目漱石.日本文學(xué)全集[M].東京:新潮社, 1959.
夏目漱石.現(xiàn)代日本の開化(1911年)[A].現(xiàn)代日本文學(xué)大系(第一卷)[C]. 東京:筑摩書房, 1968.
【責(zé)任編輯孫 穎】
The“MeijiSpirit”ofNatsumesoseki— Discussion on the Death of the “Teacher” in Natsumesoseki’s WorkTheHeart
Cao Zhi-m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 of the hero’s suicide and the meaning of the“Meiji spirit” in the Japanese literature giant Natsumesoseki’s work.TheHeart, which was written in his later years. The writer indicates the hero “teacher” committed suicide because of the condem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 principles, not for the “Meiji spirit”. Natsumesoseki was disgusted with the era of the instant benefits. In each of his works,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which emphasizes self-centeredness and individualism was questioned by the intellectuals like the hero.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Meiji spirit” is actually the reflection of loneliness and doubt of a generation’s intellectuals with the hero as a typical example, who cherished traditional Eastern culture.
Natsumesoseki;TheHeart; the “Meiji spirit”; civilization
I106
A
1000-0100(2013)03-0129-5
2011-10-21
*本文系黑龍江省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獎日本作家對我國當(dāng)代文學(xué)的啟示”(12512260)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