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萬里,黃繼江,儲 偉
(徐州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其原理是以臨床問題為基礎,以醫(yī)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輔導教師的參與下,圍繞某一醫(y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的診治等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習過程[1]。胸心外科專業(yè)性、實踐性較強,其教學在整個醫(yī)學教學里屬較為繁重的工作,一直是外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胸心外科教學中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臨床思維方法與技能。這就是本文要闡述的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一種縱向教學法,以精心選擇和設計的問題為主線,貫穿基礎與臨床,通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讓學生獲得基礎理論知識,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學會利用系統的方法處理臨床問題。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其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學科知識的獲取和綜合運用,教師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在教學中不再占有主體地位。其特點是打破學科界限,圍繞實際問題開展綜合教學,以塑造學生的獨立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有效運用基礎知識解決臨床問題能力,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素質[2]。
PBL教學法在教學大綱的框架內,由教師針對將要見習的一組病例,設計一些相關問題,在問題的指導下,學生查閱資料,找出這類病例的特點,并得出診斷要點。見習時再由學生自己采集病史、進行體格檢查等,并針對該病人的臨床特點進行分析,最后確定治療方案。授課結束后,再由教師或學生代表進行最后的總結和歸納。
具體實施方法:選擇進入臨床見習階段的五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為教學對象,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1)依據不同專業(yè)或層次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理解、認知能力,選擇合適的臨床病例,包括典型的、不典型的和容易誤診的,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復習與該病例有關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病理和藥理學等相關知識。(2)提出已設計好的問題。(3)由學生帶著問題自行深入病房,獨立進行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并以此為依據自行查閱書籍和文獻。(4)組織學生討論病例的臨床特點、所需的進一步檢查、初步診斷與治療方案,模擬實際診療過程。(5)指導教師對病例進行歸納總結,并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點評。對學生的考核包括總結報告、理論測試和病例分析測試。
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fā)揮臨床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病例分析測試中發(fā)現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表現在入院查體、初步臨床診斷與治療、后續(xù)檢查和治療方案的擬定等方面。通過學生在討論中對問題的解答和階段測驗發(fā)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描述,發(fā)現其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及溝通合作等多種能力均有所提高。
我國大多數醫(yī)學院校臨床教學理論課與見習課的比例大致為1∶1,這樣便有充足的理論課與見習課學時。因此,理論課仍按傳統方法教學,即由教師系統地向學生傳授基礎理論知識;而見習課則為PBL教學提供了理想的教學條件。見習課在病區(qū)上,有廣泛的臨床病種資源,臨床科室也能抽出一批經驗豐富的教師保證有充足的師資力量。這樣,學生既能系統、全面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于是,學生設計的問題更周密,回答問題更合理。PBL教學法對施教的教師也是一個激勵,教師必須精心選擇病例,認真設計問題、查找資料并準備回答學生的提問,這促使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在實施PBL教學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運用PBL教學法時學生前期的基礎學習非常重要,絕不能否定理論學習的價值,在實施PBL教學法之前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由于學生沒有完整的前期臨床知識積累,對病例的信息不可能做到系統分析,因此開展PBL教學時,課前的指導至關重要。(2)需要一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指導教師隊伍。指導教師是引導者,應能幫助學生實現課程所設計的目標;是學生自我學習的促進者,應能引導學生逐步實施PBL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行為的評估者,應能合理評價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激勵學生積極完成資料查詢、討論;是病例選擇和問題設計的參與者和建議者。(3)病例選擇、問題設計和系統總結是PBL教學的難點。由于一般病例往往涉及的學科比較多、知識比較繁雜,因此,指導教師要在對病例進行綜合評估后提出該病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并在病例討論結束后及時總結,為學生提供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專業(yè)術語,同時對涉及的重要學科領域以及重要的臨床科學研究進展進行總結,從而增強PBL教學的系統性[3]。
傳統教學方法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科間的相互聯系和醫(yī)學學科的應用性。為培養(yǎng)新世紀胸心外科專業(yè)醫(yī)學人才,在胸心外科教學中實施以病例為模板,根據病例提出問題,由學生主動參與模擬臨床診治全過程的PBL教學法,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該學科基礎和臨床知識的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及溝通合作的能力;能有效指導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臨床問題,使學生樹立“只有提出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的理念,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1]梁錦軍,郭柱力,楊波,等.PBL教學在心臟起搏器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9,8(9):1109-1110.
[2]粱宏軍,吳多芬,李曉輝,等.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模式在內外科學消化系統疾病整合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06,26(3):68-69.
[3]黃素群,李力燕,林雪靜,等.關于PBL教學法與醫(yī)學課程教學法改革的思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