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
一、強化措施,激勵學生敢于說話
低年級學生從以游戲活動為主幼兒教育進入正規(guī)化學習教育階段,既給兒童帶來了好奇心與求知欲,也給他們帶來了焦慮與不安,對學習新環(huán)境、新任務還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性。有的學生雖然在家里性格開朗、能說會道,但一進入學校卻不愿與他人談話和交流,甚至一言不發(fā),心理上存在著膽怯、猶豫等問題。因此,教師必須研究和把握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激勵和引導學生敢于說話。
1.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點,引導學生想說
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圍繞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等作為教育教學目標,開展系列教育教學活動。在學習內容上,教師要進一步熟悉小學教學計劃和各科大綱和教材的基本內容,做到因材施教、靈活施教;在教學方法上,要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善于將游戲引入課堂,注重形象、直觀教具的使用,力求把難以理解的內容變?yōu)橥ㄋ滓锥膬热?,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主動學習中去;在教學目的上,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好奇要給予積極回應,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去探究,激發(fā)學生敢于說話、敢于交流;在教學方式方法上,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思維與說話方式,使學生感覺和認識到口語交際課是他們自己的,從而激發(fā)和調動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要注重構建和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語交際的期望傳達給每個學生,使學生在富有個性和積極思維中進行說話交際活動。
2.以激發(fā)興趣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愿說
學生在說話訓練中不想說話,主要是由于學生對所表達的東西失去興趣所造成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緊緊抓住學生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靈感,培養(yǎng)學生想說、愛說的欲望。如,為了讓學生區(qū)分桔子和橙子,引導學生通過看、摸、聞、吃等,說出桔子和橙子的特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觀察和實踐的能力,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說話的興趣。
3.以激勵引導為著力點,引導學生敢說
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說話,并善于捕捉學生說話中的閃光點,通過獎一朵小紅花、小紅旗等給予學生說話的信心和勇氣。針對一些學生怕說話、說不出話,教師可運用動機激勵的方法,組織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觀察和體驗,或通過競賽等形式,積極引導學生說話。針對學生缺乏詞匯和句式的理解和把握,教師可運用目標激勵的方法,通過安排可愛的小動物或景物敘述、感興趣的人或事等題材,引導學生在做中說、說中做,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積累語言,為學生以后的寫作奠定基礎。
二、靈活施教,培養(yǎng)學生會于說話
在一定意義上講,學生說話的興趣和能力取決于教學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說話教育模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培養(yǎng)健康向上、活潑開朗的性格,提高學生說話的興趣和能力。
1.創(chuàng)新和實踐“以說促說”模式
所謂“以說促說”,是指教師創(chuàng)新“說”的方式,引導和鼓勵學生學說話、多說話。首先,注重課前預習。引導學生預習所學知識,找出所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學生課堂提問、教師解疑釋惑等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夠有針對性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提高教學效果。其次,注重課堂朗讀。組織學生聽錄音朗讀和教師范讀,引導學生在聽中感受語氣語調的變化,并通過語氣語調的變化感悟課文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分角色朗讀、換角色演講等形式,把課文的思想感情轉化為學生的口頭語,能夠使學生很好地積累表達規(guī)范的語言,體驗規(guī)范語言的價值,進而建構起學習語言的目標。
2.創(chuàng)新和實踐“以境促說”模式
所謂“以境促說”,是指創(chuàng)設說話情景,引導和鼓勵學生想說、敢說,在說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利用實物、語言、電教等方式方法,積極創(chuàng)設說話情景,發(fā)展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如在講授《小兔運南瓜》一課時,如把一只真正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學生就會為之眼睛一亮,語言表達將更加形象、生動和逼真。又如,在講授《該怎么辦》一課時,如果教師手拿一封小明寫來的信,告訴學生小明遇到的麻煩,學生會饒有興趣地幫助小明想辦法、出主意,而且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想像能力。
3.創(chuàng)新和實踐“以做促說”模式
所謂“以做促說”,是指教師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實踐,引導學生說出體會和感悟,這樣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勤于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設計和組織各種有趣的活動,如,組織瞎子擊鼓、貼鼻子、畫嘴巴等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把游戲的過程、結果及評價用語言表達出來;再如,組織釘扣子、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等織勞動競賽活動,引導學生說出勞動的過程、內容、結果和感受等,這些實踐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了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中提高了說話能力,在實踐中深化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的掌握,而且促進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密切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三、創(chuàng)新載體,促進學生善于說話
載體是語言表達的依托,創(chuàng)設科學有效的載體,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想說、敢說的欲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小學低年級學生處于說話關鍵期,而說話是口語交際、寫話的基礎。但由于年齡、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盡管有說話愿望但說的句子大多不完整。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務實管用的載體,引導學生多看、多見、多聽、多思、多說,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載體。教師要選取素材適時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著力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和說話氛圍。課堂教學活動要注重挖掘文本資源。小學低年級的教學文本圖文并茂、色彩鮮艷,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較強的特點,利用插圖(或掛圖)的直觀形象性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思維靈感和口語交際欲望,通過猜字謎、編兒歌等活動引導學生解讀字詞句,提高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活動要注重傳授說話基本技巧。引導學生理解和把握語音、語調、語速的變化及其所達的含義,通過教師講解領讀、學生模仿等形式,提高學生具體運用能力。課堂教學活動要注重利用學生生活情景。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感知和生活經(jīng)驗開展語言表達活動,能夠使學生語言表達具體而不空洞,真實而不做作,有趣而不呆板。課堂教學活動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圍繞發(fā)揮和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積極創(chuàng)新和實踐諸如復述、概述、朗讀、回答問題、情境對話、講故事、搶答、討論、表演等活動載體,鼓勵和引導學生走上講臺、轉換角度,勇于表達、善于表達。
2.積極開展課外教學活動
課外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語文課外活動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之不足。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給學生提供條件,把學生把日常生活交談的愿望由可能性變?yōu)楝F(xiàn)實性。如,配合專門的說話訓練課,科學安排聽廣播、看電視等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從中選擇最新的消息向全班介紹,或者安排學生把自己聽到的或看到的故事有頭有尾地說給同學聽等,都能夠進一步拓展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提高學生由說到寫的能力,可組織學生深入大自然之中,引導學生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和要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在活動中,要指導學生把握觀察的順序,如指導學生按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觀察靜態(tài)事物,按照由起因到發(fā)展到高潮再到結果的順序觀察動態(tài)事件,按照外形到生活習性的順序觀察動物等,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說話和寫話的條理性;要指導學生善于抓住事物的特點,如抓住小雨細無聲、大雨似珠簾、暴雨傾盆而下的不同特征來說雨、寫雨,能夠使學生在說話、寫作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展開想像和聯(lián)想,如由花想到像花一樣的人、再聯(lián)想到育花的人等,能夠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強化學生語言表達的張力。
參考文獻
[1] 連鳳紅.落實新概念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小學時代(教師),2011(7).
[2] 焦群.淺談低年級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吉林教育,2009(12).
[3] 許成徹.到大自然中去“作文”.陜西教育,2009(12).
[4] 謝艷.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之途徑.山西教育,2005(5).
(責任編輯 任洪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