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才炎
興趣、視野與思維
——家常好課的三維指標
賴才炎
基礎教育的二期課改對課堂教學提出了“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如何評價家常課的好與壞?可以建立一個基于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但更加鮮明簡練的三維指標——即興趣度、視野度與思維度,從而賦予課堂“激活興趣、拓展視野、培養(yǎng)思維”的美妙意境。
興趣,是家常好課的基調。很多情況下,學生課堂學習從不乏需要(或應該)學習的知識,而乏滿足學生個性需求(價值)的機會;不乏來自教師的嚴厲要求,而乏學生內在的求知欲望;不乏統(tǒng)一標準答案,而乏適度有容乃大;不乏忙忙碌碌,而乏張馳有度;不乏重復強調,而乏靈動創(chuàng)造;不乏整齊邁步,而乏百舸爭流……所有這些,都或多或少、或隱或現(xiàn)、或長或短、或單獨或疊加地影響著學生課堂學習情感,吞噬著學生學習的興趣。當今有不少教育專家明確提出“不管我們如何強調或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都不足為過”。假如教師不能激起學生求知的內在欲望、不能呵護學生求知的探索過程、不能滿足學生張揚個性的價值需求,那么很難觸摸到“激活學生學習興趣”的真善美。家常好課的興趣度,可以從學生的眼睛中流露出來、從師生的神態(tài)中判讀出來、從課堂的氛圍中折射出來。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應成為課堂教學的基點。
視野,是家常好課的深度。通常情況下,教師認為把教材上的內容講到了,甚至照本宣科了,就完成“教”的任務了。其實不然,教材只是一個基準點,是對學習內容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甚至僅是一種結論性參考。對某一知識點而言,既有內涵性范疇,又有外延性拓展;既有獨特性體系,又有縱橫性關聯(lián);既有歷史的淵緣,又有現(xiàn)實的前沿;既有其確定唯一性,又有其模糊多樣性……所有這些,都可為學生了解、領會、理解、掌握、運用知識點提供多維視野。故家常好課的視野度,不在于教材所云,而在于教師所想;不在于知一記一、用一練一,而在于知根知底、知此知彼。它既可以從深入的解讀中體現(xiàn),又可以從縱橫的對比中呈現(xiàn),還可以從最新的研究中彰顯。如何拓展學生學習視野,應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思維,是家常好課的高度。普通情況下,課堂會把學生思維局限于知識的識記,而缺少引導對知識的質疑;習慣于從書本中找到答案,而缺乏引導從邏輯推理中得出答案;停留于淺層應對,而缺乏引導深度思考;拘泥于照樣畫葫蘆,而缺乏引導不拘一格;固守于墨守成規(guī),而缺乏引導別出心裁……所有這些,都制約著學生思維的形態(tài)與方式、廣度與深度,也影響著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與發(fā)展、質地與品性。故家常好課的思維度,不在于有沒有設置問題,而在于問題的質量;不在于學生有沒有思考,而在于學生思考的方式;不在于思考的答案是什么,而在于思考的過程是什么。它既存在于邏輯推理下,也存在于發(fā)散想象中,還存在于聚焦演繹里。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科思維,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
興趣、視野和思維既是提升教學效能的三個維度,又是衡量家常好課的三個指標。重視“激活興趣”,關鍵在于從“教什么”轉向“怎么教”的追求;重視“拓展視野”,關鍵在于從“有什么”轉向“給什么”的衡量;重視“培養(yǎng)思維”,關鍵在于從“是什么”轉向“為什么”的思考。
(上海市仙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