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1月8日對外發(fā)布。司法解釋首次明確,以“集體研究”的形式實施瀆職犯罪,應當依法追究負有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國家機關負責人員違法決定或者指使授意其他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或者以“集體研究”形式實施瀆職犯罪的應依法追究負有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對于具體執(zhí)行人員可視具體情節(jié)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
以往每當出現(xiàn)環(huán)境污染、食品安全、礦難等事件,我們看到的是,在一線執(zhí)法的低級公職人員被以涉嫌瀆職犯罪追究了刑事責任,但是,那些作決策的官員,特別是一些高官,卻往往以“集體研究”之名,或只是輕飄飄地進行行政問責,甚至是啥事都沒有。這給民眾留下“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的惡劣印象,損及司法機關的公信力。但是,這次“兩高”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卻與以往的做法恰恰相反,特別強調了要追究那些以“集體研究”為名實施瀆職犯罪的國家機關負責人的刑事責任,至于具體執(zhí)行者,反而是“視具體情節(jié)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
以往,以“集體研究”名義實施的瀆職犯罪,之所以讓司法機關前瞻后顧,讓一些官員逃脫追責,除了一些官員在官場樹大根深,有能力阻撓辦案外,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在“集體研究”名義下,責任比較分散,難以確認誰的行為與造成的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誰真正應當對損害結果負責;二是如果對所有參與研究的人員追究刑事責任的話,明顯會擴大打擊面,難以做到“罪刑相適應”。而且,中國傳統(tǒng)有“法不責眾”的觀念,對集體進行追責,也難以得到民眾的理解與支持。
司法機關的投鼠忌器,卻給諸多官員以可乘之機。以前他們乾綱獨斷,后來他們要披“集體研究”的外衣,他們本來想自己濫用職權做的事情,卻事前讓集體來研究一遍。至于要通過集體達到個人的目的,那不過是小菜一碟。他可以事先召開小范圍的成員會議定調子,或者在集體研究時作一些暗示,以“一把手”的權威,即便是所謂的“集體研究”,又有多少人會逆“一把手”龍鱗呢?如此一來,“集體研究”能收獲到自己個人目的,卻可以不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后果擔責,“集體研究”成為了某些官員的擋箭牌、避風港。
此次司法解釋的明確規(guī)定,并非是逾越法律作出的規(guī)定,而只是撕開了某些官員偽裝的外衣,是對法律的正本清源。因為,此類假“集體研究”之名實施的瀆職犯罪,從主觀方面上講,這些機關責任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的主觀意圖,他們或是有有意識地濫用職權的故意,或者有不嚴格把關的過失;從客觀方面講,他們也實施了這種故意濫用職權或者放棄把關而玩忽職守的行為,并導致了危害后果的發(fā)生,只不過是利用了“集體研究”的形式。但是,“集體研究”的形式并不能掩蓋官員濫用權力或者玩忽職守的本質,他們的行為符合瀆職犯罪的犯罪構成,當然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話說回來,并不是所有的“集體研究”決定的,并造成一定損失的事件,國家機關負責人都要為之“埋單”,承擔刑事責任。那些,經過“集體研究”決定但由于意外事件導致?lián)p失的事件,或者那些經過集體研究,機關負責人并不同意,但依據“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決定實施并導致?lián)p失的事件,就不能追究機關負責人的刑事責任。司法解釋重點打擊的還是那些假借“集體研究”名義,行使自身濫用之私或者放棄監(jiān)管職守的官員,是戳穿這些人“集體研究”的面紗,其真正目的不是要破壞集體研究的規(guī)章制度,而是要讓那些為官一方、守土有職的官員恪守權力的邊界和認真擔當自己的職責,在他們頭上高懸一把“達摩克利斯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