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瑛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甘肅 成縣 742500)
《佳人》①篇章,是杜詩中蘊含豐厚、境界超拔之作。葉燮言曰:“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為至也”[1],此《佳人》之謂也?!都讶恕返闹髦?,歷來眾說紛紜,見仁見智。筆者以為,其題旨不必拘于一端,可有多方面領悟。
杜詩筆下的“佳人”迥異于傳統(tǒng)的“佳人”形象。無論是屈原《湘君》《湘夫人》中“美要眇兮宜修”、讓人望穿秋水而不見的“佳人”,還是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中“容華若桃李”、徘徊感傷的“佳人”,抑或阮籍《詠懷詩》十九之凌空飄舞、顧盼生輝的“西方佳人”,其形象總或多或少帶有一點“仙”氣。而在《佳人》中,“佳人”則完全是一位個性獨特、充滿人間氣息的女子。
首先,《佳人》中之“佳人”經(jīng)歷喪亂,遭遇坎坷?!凹讶恕弊巳荨敖^代”,出身高貴,比一般封建時代的大家閨秀有著更多的獲得幸福人生的天然優(yōu)勢。然而,她生逢亂世,在戰(zhàn)亂中,兄弟自身難保,慘遭殺戮。家道衰歇,世情冷落。往日恩愛的夫婿無情地拋棄了她這位“舊人”,迎娶了“如玉”的“新人”!“佳人”的境遇一落千丈,她在哀痛悲傷中苦度光景。但可貴的是,接二連三的人生打擊,并沒有使“佳人”沉淪,一蹶不振。她直面“萬事隨轉(zhuǎn)燭”的現(xiàn)實,收起哀怨不平的淚水,毅然決然地選擇“空谷”作為自己的居住地,甘心過著“牽蘿補茅屋”的清貧生活,也不愿意流連于繁華的鬧市遭人冷眼。她深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詩中,“佳人”的幽居、與世無爭,她的“摘花不插發(fā)”的素淡樸實、不事雕琢,她對純潔山泉的堅守,都使人油然想到“空谷幽蘭”?!爸ヌm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保?]166“佳人”,沒有因為“零落依草木”的多舛命運而改變初衷,她潔身自好,芳心獨抱,貞靜自守,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現(xiàn)了封建時代男權(quán)社會中,命若飛蓬的弱女子獨立堅強的一面。
可以說,《佳人》之“佳人”,是一位對人生苦難和厄運能夠選擇承擔而非乞憐的女性形象。詩人賦予“佳人”以君子的操守?!熬有薜懒⒌拢恢^窮困而改節(jié)。”[2]166“佳人”身上有一種君子固窮的美德。在戰(zhàn)亂的時代大背景下,娘家巨大的變故,夫君冷酷無情的負心,這突如其來的種種磨難,使她的生活迅速陷入一種“窮”境,但她卻能夠在困境中堅守本心。
其次,“佳人”的遭際側(cè)面反映了社會現(xiàn)實。杜詩中反映現(xiàn)實的詩篇如“三吏”“三別”等,多取材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著眼于底層民眾在戰(zhàn)爭中的悲慘境遇,更多地表現(xiàn)社會的動蕩給平凡大眾帶來的深創(chuàng)劇痛。而在《佳人》中,詩人則將目光移向上層社會,寫了一位鐘鳴鼎食之家的“絕代”“千金”在關(guān)中喪亂中的遭際。淑姿“佳人”,擁有傾國傾城之貌和顯赫無比的家世,受到社會的巨大尊寵,可是,當戰(zhàn)亂發(fā)生時,她依然無法躲避厄運的降臨:家道衰落,親人死去,丈夫離棄。
“佳人”的悲苦經(jīng)歷形象深刻地說明:“安史之亂”給當時的社會和民眾造成的危害是多么廣泛和慘重!
《佳人》中有寄托,這一點自不待言。但具體寄托了什么情志呢?可依據(jù)詩人這一階段的生命歷程和情感狀態(tài)作一分析。
本詩作于乾元二年(759年)。這一年杜甫的人生出現(xiàn)了一個重大轉(zhuǎn)折。就在這一年七月,他作出了一個艱難、無奈的抉擇:放棄華州司功參軍的官職,攜家客居秦州。之前,他懷著“致君堯舜”的理想,從二十四歲參加貢舉,一路努力,歷盡千難萬險,鍥而不舍,期望有所作為,但也只當了幾個月的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一年的左拾遺,和不到一年的華州司功參軍。已四十八歲的他,主動離開了他曾經(jīng)夢寐以求的官場,他在內(nèi)心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煎熬和掙扎,才作出了如此絕望的選擇。在秦州度過的三個多月里,詩人終于有閑暇的時間對自己的人生作一番審視和思考。這么多年的奔波和奮斗,不僅政治抱負實現(xiàn)無望,而且自己與家人顛沛流離,備受生活困頓之苦,詩人可謂身心俱疲。他在秦州很想安定下來,渴望寧靜祥和的生活。其詩云:
何當一茅屋,送老白云邊。(《秦州雜詩二十首》其十四)
如行武陵暮,欲問桃源宿。(《赤谷西崦人家》)
柴荊具茶茗,徑路通林丘。與子成二老,來往亦風流。(《寄贊上人》)
明涵客衣凈,細蕩林影趣。何當宅下流,余潤通藥圃。(《太平寺泉眼》)
他為了尋找一處可以定居的地方煞費苦心:曾到侄兒杜佐所在的幽深寂靜的東柯谷去看,也曾讓贊公陪他在西枝村的南山找向陽之地,后來聽說西枝村西面天暖土肥,長滿杉樹、漆樹,適宜住家,然而皆未遂愿[3]。詩人在《遣興五首》中對諸葛亮和幾位著名的隱逸之士——龐德公、陶淵明、賀知章、孟浩然一一作了懷念和感慨。內(nèi)心深處似乎流露出他對自己今后人生走向的一種定位:既然不能像孔明那樣救時,何妨如諸位先賢時人那樣高隱?其同一時期的《苦竹》也表達了此種意向。仇兆鰲曰:“苦竹,嘉君子之避世者。一二表其清操,三四傷其見棄,五六見廊廟非分,七八言林麓堪依?!浫鯊姺龀帧S多小心謹畏、堅忍寧耐意?!抖乓堋?節(jié)苦,則人不能親。地卑,則人不相信。剪伐無辭,何等謙厚。結(jié)根在茲,欲全晚節(jié)也。幽人屋,亦自寓,有欲與偕隱之志?!保?]613-614
其實,詩人的出世之想由來已久②。青年漫游時期,他曾與隱士交往,對其隱逸生活不無欣賞: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題張氏隱居二首》)
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與李十二白同尋范隱居》)
困守長安的辛酸經(jīng)歷,使詩人厭惡惡濁的官場,企慕恬靜的田園:
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曲江三章章五句》)
隱吏逢梅福,游山憶謝公。扁舟吾已具,把釣待秋風。(《送裴二虬尉永嘉》)
身退豈待官,老來苦便靜……從此具扁舟,彌年逐清景。(《美陂西南臺》)
他一邊向往凈土,一邊憤激、無奈:
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儒術(shù)與我有何哉? 孔丘盜跖俱塵埃。(《醉時歌》)
他糾結(jié)于仕隱進退之間,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中欲進無路,欲罷不能:
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ji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即使是在難得“稱心”的任職左拾遺期間,因為受到房琯事件的牽連,被肅宗疏遠,他在苦悶、落寞之時也流露出對名利場的失望:“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曲江二首》其一)“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徒傷未拂衣。”(《曲江對酒》)貶官華州,幾乎是為詩人的這種低迷的情緒推波助瀾,如“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九日藍田崔氏莊》),“何人卻憶窮愁日,日日愁隨一線長”(《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二首》其一),“孤城此日腸堪斷,愁對寒云雪滿山”(同上其二)。告別華州,是詩人政治失意情緒聚積到極點的必然結(jié)果,其《立秋后題》言:“平生獨往愿,惆悵年半百。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蓖跛脢]曰:“張綖謂公詩‘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又詩‘往與惠詢輩,中年滄洲期’,皆生平獨往之愿也。余謂此詩,乃公轉(zhuǎn)念以后一味有高蹈志矣。”[4]544
來到了秦州,詩人過去也許只是仕途不順時聊抒不平的出世之念重新萌生。與《遣興五首》《苦竹》一樣,《佳人》同樣發(fā)抒了詩人的歸隱情懷,只是格調(diào)有所不同?;蛟S,詩人的心里仍然有不甘,因此,無論是歌吟隱士的《遣興五首》,還是托物寄懷的《苦竹》,字里行間都充滿了凄苦幽獨的自傷情緒。而在《佳人》中,詩人振拔塵滓,沖澹守靜,更多一種超塵脫俗的氣骨之美。雖然對“佳人”迍邅命途的描敘不乏哀怨,然而詩人的筆心似乎不在敘寫其人命運的多舛,而是以重重人生變故為鋪墊,著重表現(xiàn)亂世佳人別樣的情懷。經(jīng)歷了人生重創(chuàng)的她,沒有一味向隅而泣,求人哀憐,而是甘居幽谷,自尊倔強,以山泉般的清純,對抗著世俗的污濁。蒼柏喻示她的堅忍,修竹代表她的高潔。她,在歷經(jīng)繁華與紛擾后,只想過一種寧靜淡泊的生活,即便這是一種牽蘿補屋、天寒袖薄的清貧乃至寂寞的生活。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論述“沉郁”時說:“意在筆先,神余言外,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于一草一木發(fā)之。而發(fā)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保?]《佳人》一詩就是這樣,其抒發(fā)了自負才華、艱難窘迫的詩人的抑郁怨悱,更寫出了胸懷蒼生、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士人的高情傲骨。
杜詩《佳人》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恰似一幀出神入化的寫意,將“佳人”神韻絕妙地定格于尺幅之間,引發(fā)了后世文人尤其是宋代詞人的強烈共鳴。的確,“佳人”的幽咽怨悱之情與“要眇宜修”的詞體有一種天然的妙合,其個人的資質(zhì)天賦身世出處、偃蹇遭際高潔自守,都與宋時文人注重名節(jié)操守的人生追求契合,因此,成為詞家青睞的意象。
宋詞對“佳人”意象的承續(xù)和發(fā)揮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借以詠物。如向子諲《浣溪沙·寶林寺山間見蘭》:
綠玉叢中紫玉條,幽花疏淡更香饒。不將朱粉污高標。空谷佳人宜結(jié)伴,貴游公子不能招。小窗相對誦《離騷》。③
詞人取“佳人”“幽居在空谷”之境,以人寫物,贊美山間蘭花的清高超拔、瀟灑出塵。再如向滈《念奴嬌·木樨》:
憔悴詩老多情,問佳人底事,幽居空谷。日暮天寒垂翠袖,愁倚蕭蕭修竹。林下神情,月邊風露,不向雕欄曲。
詞里,在“霜威”中“嬌黃姹綠”的巖桂,仿佛飄逸淡泊的“佳人”,深具林下風致,寫出了桂樹的“孤標高遠”。又如姜夔《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屠锵喾辏h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詞人眼中,異鄉(xiāng)不期而遇的梅花,如“佳人”美麗絕塵,孤高自許。同類作品還有劉克莊《滿江紅·題范尉梅谷》、仇遠《雪獅兒·梅》等。
前述蘭、桂、梅,皆為奇花異卉,有超塵拔俗之美,詞家以人賦花,人花相映,既賦予花婉約深情的美感氣質(zhì),又抒寫詞人的高潔之懷?!凹讶恕币庀笤谒卧娭幸嗔粝沦挥?,如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④: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p>
詩人以“佳人”比海棠,極繪海棠綽約不凡、高雅脫俗的天姿,對其絕代風華賞識不已。
第二,用以詠人??煞譃閷懰撕蛯懽约骸O日f寫他人。如史浩《杏花天》:
夢魂飛過屏山曲。見依舊、如花似玉。天寒翠袖依修竹。兩點春山斗綠。
詞中以“佳人”形象描繪心中深深思念的女子,給被思念者平添了一份高雅迷人的理想色彩,令人神往。再如吳文英《風入松·麓翁園堂宴客》:
一番疏雨洗芙蓉。玉冷佩丁東。轆轤聽帶秋聲轉(zhuǎn),早涼生、傍井梧桐。歡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風。
詞人將清新秋夜、朗月之下宴集的主客譽為“佳人”,說明這是一次群賢畢至、高朋咸集的盛會?!凹讶恕睔赓|(zhì)使宴會彌漫著一種高邁的氣息。又如張炎《還京樂·送陳行之歸吳》:
漸煙波遠,怕五湖凄冷,佳人袖薄,修竹依依日暮。
以“佳人”形象喻陳行之,既寫出其人的高風亮節(jié),又表達了作者的惜別之情。
寫自己的情況。借“佳人”詠嘆自我情懷,宋詞中尤為突出。如史達祖《一剪梅》:
誰寫梅谿字字香。沙邊幽夢,常恁芬芳。不如花解伴昏黃。只怕東風,吹斷人腸。小閣無燈月浸窗。香吹羅袖,酒映宮妝。如今竹外怕思量,谷里佳人,一片冰霜。
詞里,“佳人”徜徉在花林,芬芳彌漫,夢幻一般,傍晚過去,月亮升起,透過如水的月色,她似冰雪一樣純潔。詞人著眼于精神氣質(zhì),暗以“梅格”相襯,賦予杜詩的“佳人”形象更加飄逸浪漫的脫俗之美,寄托了詞人棄官后的高標雅操。詞人也常常自比“佳人”,如晁補之《生查子》:
宮里妒娥眉,十載辭君去。翠袖怯天寒,修竹無人處。今日近君家,望極香車騖。一水是紅墻,有恨無由語。
詞中被妒被棄、憤怨抑郁的“娥眉”,難道不正是宦海沉浮、遭貶受斥、郁郁不得志的作者自我的再現(xiàn)嗎?詞人以“佳人”自許,感傷自己空負才華而不為所用的人生境遇。再如蔣捷《賀新郎》:
彩扇紅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縱然物是人非知音稀,“我”依然“佳人”志節(jié)在心懷!蔣捷《賀新郎·絕代幽人獨》,則以佳人之零落無依嘆己:“絕代幽人獨。掩芳姿、深居何處,亂云深谷。自說關(guān)中良家子,零落聊依草木。世喪敗,誰收骨肉?!睆堁子小对孪碌选?
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执湫洹⒄旌?,猶倚梅花那樹。
詞里,作者靈活化用杜詩《佳人》意境,佳人與寒梅輝映合一,是潔身遠引、自持高操的舊友的化身,也是眷戀故國、獨甘寂寞的詞人自我形象的寫照。再如辛棄疾《蘭陵王》:
悵日暮云合,佳人何處,紉蘭結(jié)佩帶杜若。
在此,蘭質(zhì)蕙心的“佳人”一如《青玉案》中“眾里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的“那人”,是詞人苦苦追尋的“知己”,更是詞人不慕榮華、高潔自守、孤高自傲情愫的體現(xiàn)。
綜上,杜詩之“佳人”,已然成為后世文人理想人格的一種象征。尤其是身處逆境的詞人騷客,總能從“佳人”身上發(fā)現(xiàn)和獲取面對人生磨難的勇氣。杜詩《佳人》之“佳人”,也因此成為繼屈原《離騷》“香草美人”意象之后,令士人最為怦然心動心馳神往的藝術(shù)形象之一。
注釋:
①本文所引杜詩,皆出自仇兆鰲:《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
②楊曉靄:《試論杜甫詩歌中的隱逸思想》,《寧夏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 期,第12-14 頁。
③本文所引宋詞,皆出自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中華書局,1999年。
④(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 001 頁。
[1](清)葉燮.原詩[M].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1976:141.
[2]孔子家語[M].王國軒,王秀梅,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3]金啟華,胡問濤.杜甫評傳[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108.
[4]仇兆鰲.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5]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3 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