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梅,李 杲,王宇超
(山西大同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從大同遼金時期的建筑遺存看佛教的特征
李珍梅,李 杲,王宇超
(山西大同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佛教在東漢傳入中國后,就隨著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不斷進行著自身思想和教義的調整。到了遼金時期,基本上形成了一種頗具中國本土特色的外來宗教文化。古都大同擁有較多遼金時期的佛教建筑遺存,這些佛教建筑遺存的寺院格局、佛塔類型和佛像供奉等情況,都突出地反映了佛教本土化的特征。
遼金;佛教;建筑遺存;特征
位于山西北部的大同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zhèn)”之稱,自古以來就是北方戰(zhàn)略要地,而且地處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過渡地帶,歷史上民族眾多。隨著民族融合進程的加快,各民族文化也相互滲透。從東漢就傳入中國的佛教,一開始就進行著自身思想和教義的調整,不斷地與中國傳統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進行著融合,到遼金時期基本上形成了一種頗具中國本土特色的外來宗教文化。大同遼金時期的佛教建筑遺存突出地反映了佛教本土化的特征。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大一統帝國,反映在建筑形式上,多以一軸線為中心的方形院落為主體。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后,從寺院建筑看,早期還保持著古印度的廊院式風格,即“大都以佛塔或主殿為中心,周圍有若干個院落,再結合中國傳統建筑理念,用廊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一種向心式的布局”。[1](P118])不過由于年代久遠,這種布局的佛寺在中國已無實例可考,但根據一些史籍的記載,它確實存在過。然而,慢慢地它就入鄉(xiāng)隨俗,開始與中國的建筑形式相結合,寺院建筑變成了縱軸式方形院落布局,“就是將寺院主要的殿堂布置在一條縱軸線上 (南北走向),每座大殿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座配殿,以一大殿、二配殿為形式組成的一個院落,稱為一進或一合。稍具規(guī)模的寺院都以三進(三合)或四進(四合)的院落組成,規(guī)模較大的寺院甚至還有二條或三條縱軸線,每條縱軸線都分別有不同的院落”。[1](P119)這種布局從隋唐時期開始廣泛流行于全國各地,以至于形成了后來在大同乃至在全中國使用范圍最廣泛的佛教縱軸式寺院布局,位于大同城內西南隅的善化寺就是典型的縱軸式布局的代表。
大同善化寺的歷史,可上溯到唐代開元年間。據史料記載,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敕令天下州郡各建大寺一所,賜名“開元寺”,而大同(唐時稱云州)善化寺就是當時興建的開元寺,五代后晉時更名為大普恩寺??上н@座古寺在遼末保大二年(1122年)金滅遼的戰(zhàn)爭中,隨著金軍攻陷西京 (大同)幾乎被毀,“遼末以來,再罹鋒燼,樓閣飛為埃坋,殿堂聚為瓦礫。前日棟宇所僅存者,十不三四”。[2]后來金代一位法號圓滿的高僧用了14年的時間重修了這座寺院,保存了這座具有典型唐代風格的縱軸式布局的名寺,至今保存在善化寺中的《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的碑文完整地記錄了這一過程。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大普恩寺更名為善化寺,沿用至今。
善化寺的建筑風格突出地表現了佛教本土化的特征,在縱軸線上自北向南依次為大雄寶殿、三圣殿和天王殿,三座大殿從南向北依次升高,大殿兩側有東西朵殿,殿前右側是普賢閣,左側是文殊閣??v觀寺院整體,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形成了極富本土化特征的縱軸式的三進院落。作為主殿的大雄寶殿坐落在3m多高的須彌座上,大殿面闊7間,進深5間,是善化寺殿宇中惟一在戰(zhàn)火中幸免的遼代建筑。為了適應宗教活動的需要,殿內中央省去了兩排金柱,使內槽后移,擴大了前部空間,這就是遼金寺廟建筑中常見的減柱移柱法。中國古代建筑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斗拱的設計,斗拱起著調節(jié)受力和平衡出檐重量的作用,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按蟮畹捻敳繛閱伍芪寮夗?,大殿外檐斗拱為五鋪作重拱計心造,手法簡練,式樣多變,內外檐鋪作種類有八種。這些斗拱最具結構特點的是,大殿外檐南北兩面當心間補間鋪作,使用了遼代出現的斜拱。這種結構內外對稱,使荷重分布均勻、安全,保證了建筑的結構穩(wěn)定,從而增強了建筑本身的抗剪和抗震性能”。[2]
三圣殿是金代建筑,面闊5間,進深4間,坐落于1m多高的臺基上,代表了遼金木質建筑的最高水平。三圣殿殿頂曲折陡峻,坡度極大,在現存宋、遼、金建筑中是屋頂較陡的一例。此殿屋頂采用單檐四阿頂,四角高挑如飛,明顯吸收了宋式建筑屋檐兩端“生起”的特點。三圣殿最大的特色在于斗拱,這種斗拱遠遠望去像一把香蕉,所以俗稱“香蕉拱”,不僅具有普通斗拱的功能,而且是精美的裝飾品。梁思成曾這樣評價:“偉大之斗拱,深遠之檐出,屋頂和緩之斜度,穩(wěn)固莊嚴,含有無限力量,頗足以表示當時方興未艾之朝氣。”三圣殿也采用了減柱法,增大了殿內空間,以利于佛事活動。
由此可見,作為遼金時期的佛教建筑遺存,善化寺在具體營造上對唐、宋、遼、金技法都有不同程度的采用,基本擺脫了早期古印度那種廊院式風格,將佛寺完全融入了中國建筑文化中,很好地反映了佛教建筑的本土化特征。
另外,在大同城西南30km處的丈人峰山頂上,有一座高20m的六角七級樓閣式實心塔,叫做禪房寺塔。據明正德《大同府志》記載:“(禪房山)在府城西南六十里,有寺塔,皆創(chuàng)自遼?!笨梢姸U房寺塔也是遼代建筑。此塔建筑的精巧程度雖不及靈丘覺山寺塔,但是它卻代表著佛、道融合的一種趨勢。塔的五層雕刻有八卦圖形,八卦圖為道教符號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卻在佛塔上出現,這表明遼金時大同地區(qū)的佛、道教已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了。
“塔,源于古印度,梵文為Stupa,音譯成中文為‘窣屠坡’、‘窣堵波’等,原意為墳墓,是佛祖、圣者、高僧圓寂后,作為安葬他們而修建的一種紀念性建筑物,即民間常說的墓?!?。[3](P1)據佛經記載,佛陀涅槃后,得佛骨如五色珠,異常堅硬,取名“舍利子”,阿育王將舍利一分為八(一說為八萬四千),盛于寶匣內,在全國建八座 (一說八萬四千座)塔供養(yǎng)。此后,塔就成為了信徒們緬懷佛祖,頂禮膜拜的圣物。所以,探究佛教的本土化特征,絕不能忽視佛塔類型的本土化。
早期的佛塔樣式是印度覆缽式。覆缽式塔結構非常簡單,由臺基座、覆缽、寶匣、相輪組成,是實心建筑物。后來隨著人們審美觀的變化以及佛教自身的發(fā)展,“佛塔的臺基座增高,并增加了很多的裝飾,發(fā)展成了塔身,而覆缽、寶匣、相輪這三部分則逐漸縮小了,發(fā)展成了塔剎”。[3](P2)佛塔的建筑式樣幾乎是和佛教在同一時間傳入我國的。東漢永平十年(67年),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攜大量佛經來到洛陽,第二年,漢明帝在洛陽建造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這座白馬寺的建筑格局就是上文所述以塔為中心的廊院式布局,而白馬寺中的塔為木結構的大方塔。佛塔的建筑式樣傳入中原后,就與中國傳統樓閣式建筑迅速結合,形成了多種多樣的佛塔樣式,“如覆缽式塔、樓閣式塔、密檐式塔、亭閣式塔、金剛寶座塔、喇嘛教式塔、花塔、過街塔等”。[1](P124)在大同現存的遼金時期佛塔建筑中,以密檐式塔最為常見。
密檐式塔肇始于北魏時期,宋遼金時期廣泛建造于全國各地。這種塔有空心和實心、可登臨與不可登臨之分,其特點是:“塔的底部設須彌座,第一層特別高大,除第一層有塔室外,其他各層為實心體”。[3](P13~14)各層短小的塔檐緊密相連,由于二層以上各層高度較短,所以不設門窗,只有通風口,雖然造型比較簡單,但是用磚石作建材,顯得厚重,氣勢不凡。作為遼金西京的大同,現存的靈丘覺山寺塔,是保存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一座遼代密檐式塔。
據《靈丘縣志》記載,靈丘覺山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年),是一座皇家寺院,后因天災人禍,至五代時已經殘破不堪。據寺內碑刻和題記記載,遼代統治者重視佛教,遼道宗旨敕重修,大安五年(1089年)動工,至大安六年(1090年)竣工,這樣就在覺山寺中留下了一座八角形密檐式磚塔。明天啟六年 (1626年),靈丘發(fā)生大地震,全縣建筑幾乎全部坍塌,覺山寺殿堂樓閣也盡數倒塌,然而唯獨這座佛塔巍然挺立。
覺山寺密檐式磚塔為八角密檐式,總高44.23m,共13層,除第一層有塔室外,以上12層均為實心。[4](P12)塔基分為兩層,第一層為方形,第二層為八角形,其上有須彌座,須彌座雕刻有佛和歌舞伎,刀工洗練,造型豐滿,有唐代遺風。須彌座上設計有磚雕斗拱和平座,平座之上刻有蓮花,也呈八角形,高1.43m,以蓮花寶座托起塔身,顯示出佛菩薩的清凈無染,也增加了塔的美感。塔身第1層十分高大,內室中央建造有中心柱,供信徒繞柱行走,這是一種佛教早期的禮拜儀式,與其他遼塔有所不同。第1層內壁還繪有以菩薩、冥王、飛天等為題材的壁畫,均為遼代遺作。第2層到到第13層,層層以斗拱承托塔檐,出檐漸次遞減,向中心收縮。塔頂呈攢尖頂,上建蓮花剎座,上置鐵剎。塔剎由天球、七層相輪、寶珠和剎桿組成。桿上有8條鐵鏈,分別固定在塔頂脊上。
覺山寺密檐式磚塔,塔身高大平滑,剛健有力,既雄偉又不失優(yōu)美,尤其是承托出檐的石質斗拱,將木結構建筑的技法移植到石質建筑上,體現了遼代建筑水平的進步。塔座上的蓮花雕刻手法細膩,惟妙惟肖。將其與北京戒臺寺遼塔的塔座相對照,有異曲同工之妙,反映了遼代密檐式塔建筑的普遍風格。靈丘覺山寺塔在近千年的時間里沒有任何修繕,卻基本完好,不愧是遼代密檐式塔的代表。
通過對靈丘覺山寺塔的分析可以看出,佛塔傳入中國后,其形制由原始的覆缽式發(fā)展成了中國式佛塔。這說明佛塔自從進入中國就開始了其本土化的進程,而在此過程中,佛塔本身也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在前面提到過的遼代建筑大同善化寺大雄寶殿內,佛堂正中有泥塑金身5尊,又被稱為“五方佛”,是佛教密宗崇拜的五位佛。金代建筑三圣殿內塑立佛像3尊,中為教化眾生的釋迦摩尼佛,右脅侍菩薩為普賢菩薩,左脅侍菩薩為文殊菩薩,稱“華嚴三圣”,是華嚴宗頗具代表性的佛像。大同善化寺院中的這種供奉從一個側面體現了“遼代佛像的重要特點是密宗與華嚴宗的融合”,[5](P31)而兩大宗派的融合過程也是佛教本土化的一個突出表現。
在靈丘覺山寺中,除了那座密檐式塔外,還有一座值得我們思考的貴真殿。貴真殿是僧人們日常做功課的地方,但供奉的是一老翁,而不是我們在一般寺院中所見的佛像。老翁白眉銀須,相貌清瘦,精神矍鑠,額上有一朱印,面目慈祥,結跏趺坐于蓮花座上,被稱為“貴佛”?!皳f貴佛是北魏人,祖籍浙江,孝文帝創(chuàng)寺時即住持此寺”,[4](P37)這說明貴佛是覺山寺的開山祖師。為何會在寺院里供奉開山祖師呢?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自古就有祭祀祖先的風俗;另一方面覺山寺歷代多有興建,貴真殿修建于清光緒年間,禪宗早已成為中國佛教的主要宗派,禪宗寺院常設祖師殿,供奉達摩祖師、六祖慧能及本寺開山祖師等,清末主持興建覺山寺的龍誠法師也許受到禪宗影響,建了專門供奉覺山寺開山祖師的貴真殿。覺山寺建寺以來基本上是堅持華嚴宗,而禪宗是中國化佛教的典型,這種佛像供奉說明,佛教傳入中國后的本土化是一個不斷延續(xù)的過程,歷代都有所發(fā)展,中國化佛教的不同宗派也在互相融合,大同如此,全國各地都一樣。
總之,佛教創(chuàng)立至今已有2500多年,但是在其發(fā)源地印度,大約于公元10世紀末佛教幾乎絕跡。然而佛教傳入中國后卻獲得了快速發(fā)展,魏晉南北朝以后進入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高僧輩出,經典譯著層出不窮,佛教宗派百家爭鳴,而且在哲學、文學、藝術、建筑、風俗等領域都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佛教在中國獲得如此巨大成功的關鍵就是主動適應中國文化,對自身不斷進行中國化改造,所以佛教在大同的成功,就是佛教在中國成功的一個縮影。
[1]商景桂.中國佛教文化常識[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
[2]叢燕麗.唐風古韻善化寺[J].滄桑,2005(2-3):30.
[3]葛世民,葛 鋼.大同寶塔[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里 表.覺山寺史話[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5]袁志偉.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諸天像考辨[J].世界宗教研究,2011(4):44-45.
〔責任編輯 趙立人〕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m in Liao and Jin Dynasties from Datong's Architectural Remains
LI Zhen-mei,LI Gao,WANG Yu-chao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After Buddhism came to Eastern Han Dynasty,it adjusted its own thoughts and doctrin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oty.A foreign relig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d formed by the time of the Liao and Jin dynasties.Datong has most Buddhist buildings of the Liao and Jin dynasties,which reflect the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with their temple structure,pagoda types and patterns of consecrating the Buddha.
Liao and Jin Dynasty;Buddhism;buildings;characteristic
B949
A
1674-0882(2013)02-0030-03
2012-12-28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項目(201105)
李珍梅(1965-),女,山西大同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國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