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瓊,莫元森
(重慶市墊江縣中醫(yī)院介入室,重慶 墊江 408300)
·臨床護理·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患者入手術間血壓升高原因分析及護理方法
周建瓊,莫元森
(重慶市墊江縣中醫(yī)院介入室,重慶 墊江 408300)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是治療骨質疏松及外傷所致的椎體壓縮性骨折及椎體腫瘤的一種微創(chuàng)技術,是在影像學引導下,將骨水泥等成形材料經皮注入已破壞或有破壞危險的椎體,以增加壓縮椎體的高度及強度,提高脊柱的穩(wěn)定性,防止椎體塌陷,緩解疼痛,改善功能[1]。經臨床觀察部分患者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中進入手術間血壓偏高,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我們對76例行椎體后凸成形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報道如下。
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行微創(chuàng)介入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76例,22例術中血壓升高(28.9%)。男7例,女15例;年齡59~88歲,平均75歲。均是骨質疏松引起的壓縮性骨折,入院時均否認高血壓病史。
患者入室后,采用邁瑞9000監(jiān)護儀連續(xù)監(jiān)測,將入室前病房內血壓、入室血壓、入手術間后30min血壓值納入統(tǒng)計數(shù)據。
患者俯臥位,雙臂置于肩部上方,肩部、腹部及膝下墊軟枕,讓腹部懸空,在C型臂X線透視下根據椎弓根的位置確定皮膚進針點,進行術前定位,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先用導針穿刺,后凸成形術者需用擴張器擴張椎弓根,置入手術套管,將球囊經過手術套插入椎體進行擴張,退出球囊,注入骨水泥。待骨水泥凝固,拔出套針,包扎傷口,觀察0.5h,生命體征平穩(wěn)時結束手術,送患者入病房。
疼痛護理:術前0.5h遵醫(yī)囑應用止痛劑,以減輕從床上搬到平車上,再從平車上搬到手術床上時引起的傷口疼痛。搬動時應保護患者頭部,托住患者的肩部、腰骶部、雙下肢以保持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線,動作應協(xié)調一致,輕柔、緩慢、穩(wěn)妥。
心理護理:患者由于對疾病缺乏了解,擔心自身不能耐受,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術前失眠等。應以熱情、和藹的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交流。手術前一天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的優(yōu)點、康復過程及術中配合,術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處理方法。介紹手術成功的病例,使患者盡快適應角色,解除緊張、焦慮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手術。同時指導患者促進睡眠的方法,如睡前熱水泡腳或中藥熏洗、喝熱牛奶、聽輕音樂等。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劑。
手術體位護理:改良臥位,使用專用俯臥體位墊、軟枕、托手墊、護頭馬蹄形啫喱墊和約束帶,根據患者的體形準備各種型號的軟墊,如體瘦者需在俯臥體位墊旁側內面放一長形軟枕,以防止胸腹部過度下沉而影響術野顯露。肥胖者應選用大小可調、可拆裝的俯臥墊,并將俯臥墊組裝成長和寬均符合患者體形后再使用。由于患者均為高齡,骨質疏松較為嚴重,加之四肢皮膚條件差,在擺放俯臥位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四肢的保護,雙臂自然彎曲置頭兩側脫手墊上固定[2,3]。為了增強患者對手術體位的耐受性,入院后即對患者進行俯臥位訓練,從10min開始,逐漸增加到30min以上,每日2~3次。手術中若上肢不方便測血壓或影響測壓效果,則改為下肢測血壓。并且要經常檢查俯臥架的位置,發(fā)現(xiàn)體位不當及時報告醫(yī)生,并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進入手術間前后血壓比較見表1。
表1 患者進入手術間前后血壓比較 (mmHg)
22例均在入手術間血壓開始升高,在入室后30min血壓趨于平穩(wěn)。
原因分析:①疼痛:患者傷口疼痛,尤其是搬動后的疼痛加劇,可致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的分泌成倍增加,最后導致心肌收縮增強、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縮而引發(fā)血壓升高。②情緒緊張焦慮:患者處于焦慮、恐懼狀態(tài)。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皮層血管中樞失去平衡,腎上腺素能活性增高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4],特別是術前晚由于對手術的擔心及恐懼感使情緒波動休息不好,入手術間緊張加劇,致使血壓升高。③手術體位:患者需俯臥位,在肩部、髂部、踝部各墊一氣圈,讓腹部懸空,但由于手術床前窄(20cm)后寬(50cm),而C型臂又在頭部窄(20cm)的位置,患者睡上手術臺因擔心墜床便雙手緊握床沿,因此測血壓時手臂常是彎曲位,從而影響測壓效果。
[1]徐寶山,唐天駟.椎體成形術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方向[J].中華骨科雜志,2001,21(8):502-504.
[2]李永紅.經皮椎體成形術的手術配合及護理[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0,5(12):468.
[3]倪小麗,鄧明艷.經后路腰椎內固定術患者體位的擺放與護理[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8,7(12):68-69.
[4]衛(wèi)生部護理中心.心理護理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96-101.
R473.6
B
1004-2814(2013)10-869-02
201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