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慧
(北京師范大學 法學院,北京100875)
舉證時限是指當事人向法院提供證據的期限,逾期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舉證期限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一定的期限,即法院指定一定的期限,在該期限內,當事人應向法院提交證明自己訴訟主張的證據;二是法律后果,即逾期舉證所產生的法律后果。舉證時限制度旨在防止舉證遲延,提高訴訟效率,順應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民事訴訟集中審理的趨勢,消除分割審理,避免隨時提出證據資料等傳統(tǒng)審判方式的弊端,以應對民事案件井噴式增長所帶來的審案壓力。然而,自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問題》(以下簡稱《證據規(guī)定》)實施以來,這項制度并未實現(xiàn)立法者當初的目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制度設計上存在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保障其順利運行的相關制度和環(huán)境。
長期以來,我國舉證時限一直沿用的是證據隨時提出主義。不可否認,證據隨時提出有助于查明事實,但也顯現(xiàn)出一些負面影響:有些“聰明”的當事人將手中的證據拖到審判最后關頭才出示,既令對方當事人措手不及,也造成了訴訟資源的浪費?;趯@些弊端的考慮,2001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實施了《證據規(guī)定》,確立了我國的舉證時限制度。這項新制度將訴訟主張和訴訟資料的提出由原來的隨時提出改為適時提出,改變了我國民事訴訟的理念。但一些法院和法官對此制度中的證據失權將信將疑,不敢實施甚至不愿實施,使得這項制度在實踐中并未實際發(fā)生作用。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以證據失權為核心內容的舉證時限制度在我國裹足不前?究其原因,首先,證據失權已存在一個前提:當事人是想將此項證據提出來的,認為是對己方有利的證據。其次,行使提供證據的權利十分復雜,因為證據都不是現(xiàn)成的,需要時間來準備,即使原告有備而來,在訴訟時也會遇到新情況,需要時間來收集新證據,更何況處在被動地位的被告呢?而且,在當事人享有的諸多訴訟權利中,證明權與當事人的利益關系極大。提供證據的權利是否會喪失,往往直接決定其勝訴還是敗訴。因此,當事人最為看重此項權利。如果僅僅由于超過了時間,就喪失了提供證據的權利,當事人會感到極度不公正,繼而選擇申訴、上訪等途徑,無疑又給法院增加了無形的壓力。因此在實踐中,法官在運用此制度時內心飽受煎熬:不按法律排除“過期”證據,是對法律的“褻瀆”;按照過期處理,相關當事人又將走向上訪之路??傊C據失權的嚴重后果與我國當下的司法環(huán)境及民眾的接受程度始終格格不入。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適用<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guī)定的通知》,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實踐中不適當適用證據失權的問題,但仍需進一步完善。2012年,新《民事訴訟法》對于這一制度的設計作了大調整,一方面增加了證據適時提出的規(guī)定,使此制度在法典中得以確立;另一方面又根據實踐的需求,對《證據規(guī)定》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改,使舉證時限制度從嚴格規(guī)定趨向緩和適用,進而彌補了該制度的缺陷。
每一個制度的良好運行都需要一系列的周邊制度予以支撐,否則很難發(fā)揮其原有價值,舉證時限制度也同樣如此,需要其他配套制度予以保障。大陸法系的代表性國家——德國對民事訴訟中的證據失權(也就是舉證時限)制度就設置了審前準備程序,以保障當事人的各項權利。審前準備為當事人提交充分的證據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萬一當事人還是逾期舉證,導致訴訟延遲,如法官認為其有重大過失,仍將給予一個解釋的機會,讓其就無過失逾期加以說明。也就是說,法官只有在認為當事人逾期舉證有重大過失且會延遲訴訟時,才會動用證據失權進行制裁。英美法系的代表性國家,如證據制度發(fā)展程度很高的美國,也通過成熟的律師制度、充分的證據開示制度和充足的證據交換時間以保證當事人的收集和提交證據的權利。
可見,域外的舉證時限制度都是由一系列相關制度予以支撐的,它們共同保障了舉證時限制度的順暢運行。反觀我國的舉證時限制度,顯然沒有充分的審前準備程序、交換證據環(huán)節(jié)、連貫性的集中審理等予以配合,導致該制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發(fā)揮原有的功能。
經考察,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對逾期提供的證據并未像其表面顯現(xiàn)的那樣嚴格地實行證據失權,這歸因于這些國家具備良好的周邊制度和運行環(huán)境,從而很少會發(fā)生像我國的當事人涉訴上訪、法官進退兩難等情況。
一方面,域外有著充分的審前準備程序,如美國民事訴訟由訴答、證據開示和審判三個階段構成。在美國民事訴訟中,審前用的時間遠遠超過審判的時間,一個案件往往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進行證據開示,而一旦進入開庭審理,審理便是不間斷的,至多幾天即可審結。審前的證據開示主要是由當事人的律師進行的。為了防止訴訟拖延,美國的法院通過召開審前會議的方式來加強對審前程序的管理。審前會議一般要開兩次以上,最后一次審前會議在臨近審判時召開,通過雙方當事人的協(xié)商,用協(xié)議的形式將爭點和證據固定。一旦固定下來,當事人在開庭時就不能再提出新的主張和證據,也就是發(fā)生了所謂的“失權”。從美國民事訴訟的程序安排來看,當事人很少會面臨證據失權的威脅甚至失權。因為在漫長的審前程序中,雙方當事人的律師已盡其所能利用各種發(fā)現(xiàn)方法去收集證據,對證據的收集可謂窮盡。法官一般都將最后一次審前會議的日期安排得非??拷徣掌?,這就減少了當事人發(fā)現(xiàn)新證據的可能性。萬一在這短短的最后幾天才獲得了重要的證據,法官還可以依據《聯(lián)邦民事訴訟法規(guī)則》第16條第5款的規(guī)定,為防止審判出現(xiàn)明顯的不公正,改變最后一次審前會議上作出的命令,讓證據進入訴訟。另外,美國《聯(lián)邦證據規(guī)則》未將訴訟突襲作為排除理由,源于其可用其他辦法或制度加以彌補:即使一方當事人在審理過程中突然提出新的證據,法庭也可以通過訴訟延期的方法進行彌補,況且通過發(fā)現(xiàn)程序和審前會議也足可防止訴訟突襲的發(fā)生。由此可見,在美國民事訴訟中,由于相關準備制度的充分配合,當事人收集證據的權利得到了充分保障,其證據總是能夠在訴訟中提出,幾乎不會發(fā)生失權。德國、日本等國家也有類似的準備程序。
另一方面,集中審理制度也有利于舉證時限制度的順暢運行。集中審理的主要內容是在開庭審理中得以落實的,審理是否實現(xiàn)了集中化也主要是在開庭審理階段體現(xiàn)出來的。舉證時限的設置恰好是為了促使當事人在合理的時間內向法院提供證據以避免訴訟拖延,進而保證法院的集中審理能夠順暢進行,提高民事訴訟的效率,實現(xiàn)庭審模式的集中化。在民事訴訟法中理應明文確立集中審理,使之與證據失權規(guī)則相契合,以保證證據失權規(guī)則的價值最大化。也就是說,二者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撐的捆綁關系。毋庸置疑,舉證時限制度運行良好的域外國家的審理模式都是集中審理,而我國的情況是:審理的實質過程在開庭前即已完成,開庭因缺乏實質內容而徒具形式,甚至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開庭審理”。由于法官主要不是通過正式開庭審理來了解和把握案情的,開庭本身并不具有實質意義,當然就更談不上有集中、連續(xù)地開庭進行審理的可能性了。
總之,在域外國家中,當事人的收集證據能力、證據交換制度、集中審理制度等都有助于舉證時限制度的良好運行。而我國民事訴訟理論和制度仍存在滯后性,審前程序尚欠規(guī)范、證據交換制度還不完善、當事人收集證據能力較弱等,無疑抑制了舉證時限的制度價值。每個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在一個適時的環(huán)境中與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共同發(fā)揮作用。
舉證時限制度雖然存在種種問題,在目前我國的實踐中也遭遇到種種阻礙,但這并不意味著該制度不具有任何合理性,也不意味著我們應當否定和拋棄這一制度。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舉證時限制度的作用,結合域外成功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證據交換是舉證時限的后續(xù)程序。舉證時限一旦在時間上對當事人舉證設定限制后,就有必要確定當事人提出和交換證據的適當階段。對于證據較多或復雜疑難的案件,設置證據交換的目的在于整理爭點、固定證據,以便法庭進行審理。我國的《證據規(guī)定》雖然規(guī)定了庭前需要進行證據交換,但僅僅針對案情較為復雜的案件,未協(xié)調交換的時間與舉證時限,且未規(guī)定怠于履行證據交換的不予質證、認證的法律后果。這給舉證時限制度在實踐中的運行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證據失權的前提是雙方當事人預先知悉對方的攻擊與防御手段。只有通過庭前的證據交換,才可以使當事人及時掌握對方在正式庭審中需要采用的攻擊與防御措施,明確案件爭議的焦點,固定證據,達到提高庭審效率的目的。
對于當事人和代理人收集證據,法律僅僅作了原則性規(guī)定,對具體收集證據的方式、手段及保障制度并無任何規(guī)定。因此,有必要建立當事人收集證據手段的制度。針對司法實踐中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權利很少得到保護,且《證據規(guī)定》第17條第3款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標準難以掌握,立法可考慮建立證據調查令制度。該制度與國外的提出文書和物證命令制度相似,即當證據處于一方當事人控制之下時,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簽發(fā)調查命令;當事人如果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且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如果案外人違反證據調取命令,法院可以裁定給予罰款,情節(jié)嚴重者可予以拘留,且不免除其證據提出義務。當然,能夠申請調查令的證據必須是對查明案件事實有重要意義的實質證據,且當事人確實采用各種方法都無法收集到。如果過多過濫地使用證據調查令,只會給法院增加更多的訴訟負擔。在目前當事人及代理人取證困難的情況下,只有設立這一制度,有利于當事人調取證據,舉證時限制度才有可行性,逾期舉證的法律后果才可能實現(xiàn),審前準備程序才能順利進行。
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對逾期舉證的當事人規(guī)定了說明理由的義務,如理由不成立也并非一律認定證據失權,而是設置了多元化的制裁方式:不予采納證據或采納證據但同時給予訓誡或罰款的處罰。與之前的規(guī)定比較,這是立法在舉證時限制度上的最大修改。對逾期舉證的緩和規(guī)制符合審判實踐的訴求,有利于實體公正的實現(xiàn),也能夠滿足立法者提高訴訟效率、強化集中審理的立法意圖。但在司法實踐中,逾期舉證法律后果的適用中有很多環(huán)節(jié)仍需進一步細化完善。
1.新《民事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對于逾期提出的證據,首先由法官責令當事人說明逾期舉證之理由。如果理由成立,當事人即可繼續(xù)提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反之,如果法官不認可當事人提出的理由,那么當事人就會失去舉證的機會。也就是說,法官在這個過程中是擁有絕對的自由裁量權的。如果法律未規(guī)定理由成立與否的判斷標準,就極有可能造成某些法官濫用司法權甚至以權謀私,當事人超過舉證期限提供證據,法官僅訓誡一下而采納其超過舉證期限提交的證據的情形出現(xiàn)。因此,立法應該進一步明確逾期舉證的理由之適用標準。
2.對于逾期舉證的當事人,法院通過責令其說明逾期理由、罰款等方式而考慮采納其證據,是合乎邏輯的,但是對于因此可能增加訴訟費用和訴訟成本的對方當事人卻沒有任何補償措施,是不合理的。所以,在逾期舉證后果的規(guī)定中應該增加費用制裁,即如果一方當事人提供了逾期證據,對方當事人有相應的補償請求,法院應予以考慮。
另外,集中審理與舉證時限制度也是息息相關的。開庭不應徒具形式,法官應該主要通過正式開庭審理來了解和把握案情。只有真正賦予開庭實質意義,采取集中、不間斷的開庭模式,才有助于舉證時限制度的良性發(fā)展。
總之,我國的舉證時限制度屬于國外制度的大膽引入,但大陸法系國家?guī)缀跽也坏筋愃朴谖覈牧⒎w例。英美法系國家有舉證時限制度,但其是以陪審制和漫長、充分的證據開示制度為依托的,且設立舉證時限和證據開示的真正目的是發(fā)現(xiàn)真實,破除“競技論”的弊端。因此,忽視了制度背景和功能實質,僅僅進行獨立的舉證時限制度的移植,是難以達到立法目的的。
[1]趙剛.民事訴訟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
[2]畢玉謙.民事證據原理與實務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 3.
[3]江偉.民事訴訟法(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中舉證遲延的對策分析[J].法學家,2012(5).
[5]馬登科.民事證據隨時提出、同時提出抑或適時提出[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2(3).
[6]熊躍敏.傳承與超越:舉證時限制度的新發(fā)展[N].檢察日報,2012-10-15.
[7]張洪銘.新民訴法中的舉證時限制度的思考[N].人民法院報,201 2-11-21.
[8]田淑霞.民事訴訟舉證時限制度的價值分析[J].法學研究,2012(7).
[9]任俊琳,王迎朝.證據失權規(guī)則價值負效應的應對[J].法學雜志,2011(10).
[10]程新文,宋春雨.民事訴訟法修改中完善證據制度的幾點構想[J].人民司法,2011(13).
[11]李浩.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偏差與回歸——以民事訴訟為視角的司考[N].人民法院報,2008-07-15(005).
[12]韓紅俊,楊付勇.從舉證時限制度解讀司法公正觀的轉變[J].學術論壇,2010(10).
[13]平安,馬登科.舉證時限制度的冷思考[J].河北法學,2006(2).
[14]李浩.舉證時限制度的困境與出路——追問證據失權的正義性[J].中國法學,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