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云
(菏澤學院外國語系,山東 菏澤 274015)
近年來,隨著跨文化交際研究的逐步深入,對目的語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其研究成果愈來愈明顯地影響到外語教學實踐。無疑這對我國的外語學習者了解目的語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外語教學中單一介紹目的語文化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外語教學研究者們的質疑。人們在教學實踐中逐漸發(fā)現,這種單方面地大量輸入目的語文化的教學方法導致了中國文化在外語教學中的嚴重缺失,繼而造成了外語學習者的母語文化失語,隨著外語學習者對目的語文化了解的深入,他們對目的語文化也越來越采取一種認同的態(tài)度,逐漸適應于在跨文化交際中以母語和目的語文化的雙重身份進行交際。[1]在英語的廣泛傳播和西方強勢文化的滲透的后殖民語境下,這種外語學習現狀很容易導致外語學習者母語文化身份歸屬感的削弱,進而導致他們的文化身份迷失。這種現狀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受到嚴重挑戰(zhàn),國家文化安全受到了威脅。不少研究者認為我們需要培養(yǎng)強烈的民族文化意識來抵制外來文化,保護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和個性。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外語教學尤其是外語學習者的文化身份建構問題成為必須面對的一種兩難選擇: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與世界各國保持正常的往來我們必須學習外語、了解外語文化;另一方面,對外語文化的了解又會削弱學習者的民族文化認同。如何才能使外語學習者處理好文化身份問題,既不媚外又不固步自封,既能習得外語文化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又能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并積極傳播民族文化是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
關于文化身份,不同的學者因研究的側重點、目的不同對其界定也各不相同。
英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和文化研究批評家斯圖亞特·霍爾在《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一文中認為對文化身份的理解有兩種思維方式,第一種理解強調文化群體或個人相對穩(wěn)定的身份特征,“文化身份反映共同的歷史經驗和共有的文化符碼,這種經驗和符碼給作為‘一個民族’的我們提供在實際歷史變幻莫測的分化和沉浮之下的—個穩(wěn)定、不變相連續(xù)的指涉和意義框架?!保?]第二種理解強調文化身份的變化性特征,“文化身份既是‘存在’又是‘變化’的問題。它屬于過去也同樣屬于未來。它不是已經存在的、超越時間、地點、歷史和文化的東西。文化身份是有源頭、有歷史的。但是,與一切有歷史的事物一樣,它們也經歷了不斷的變化。它們決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質化的過去,而是屈從于歷史、文化和權力的不斷‘嬉戲’?!保?]霍爾辯證地指出了文化身份的穩(wěn)定性與變化性特征,既強調了特定文化傳統(tǒng)與文化生存環(huán)境對文化身份的決定性影響,又肯定了文化語境、外來文化信息對文化身份沖擊。對我們理解外語學習者的身份建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不能否認的是,外語學習者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定程度的文化身份的重建問題。外語學習者在成長過程中由于歷史經驗和文化傳統(tǒng)等原因會自覺形成一種角色定位,產生一種群體歸屬意識,也就是他們的母語文化身份意識。但隨著生存環(huán)境或社會語境的改變,本族文化與外部文化相互碰撞、雜糅,這種相對穩(wěn)定的文化身份特征會逐漸發(fā)生改變。外語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外語文化,外語文化會不斷地與學習者的本族文化發(fā)生交流、碰撞,在兩種文化的作用下學習者的文化身份意識會逐漸發(fā)生變化。因此,外語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者身份建構的過程。這種變化在學習者文化身份認同上產生的積極影響的可能性是學習者通過對外語文化的大量接觸和與本族文化的對比可以加深對本族文化的理解,促進本族文化身份認同;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是學習者隨著對外語文化了解的增多逐漸對外語文化身份產生認同,并喪失自己的本族文化身份。對于外語學習者的文化身份國內學者曾做過大規(guī)模的調查。早在1994年高一虹教授就通過對52名“最佳外語學習者”(中國外語教師和外語研究人員)的調查,在“削減性雙語現象”與“附加性雙語現象”的基礎上提出了“生產性雙語現象”的概念?!吧a性雙語現象”是指在目的語學習的過程中,目的語文化與母語文化的鑒賞能力相互促進,學習者自身的潛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兩種語言和文化價值系統(tǒng)可以互動、結合。這種生產性學習會創(chuàng)造不同于原有兩種文化歸屬新的文化歸屬感,促使學習者對原有兩種文化的認識在質量和深度上達到新的水平。這類外語學習者在外語達到一定水平后會表現出很強的民族歸屬感,然而這種民族歸屬感與學習之前的民族歸屬感處于不同的層次,他們在學習西方語言和文化的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質,對兩種文化都很能理解,不同的文化在他們身上是和平共處的而不是矛盾和分裂的。他們在民族歸屬感加強和外語水平提高的同時,還表現出不斷增強的“世界歸屬感”,對所有的文化都能接受。[4]在高一虹教授的另外一篇文章《英語學習與自我認同變化——對大學本科生的定量考察》一文中,她通過對全國29所兩千多名大學本科生的調查得出“學習英語后已發(fā)生生產性變化的學生占三到五成”,[5]但“仍有少部分學生體驗到了英語學習變化帶來的文化認同沖突”。[6]這里的“文化歸屬”和“自我認同”即相當于文化身份認同,從高一虹的兩次調查結果來看,“最佳外語學習者”目的語文化素養(yǎng)提高之后,仍然保持著民族文化身份,并且自身素質得以提高,母語和目的語文化身份能很好地融合,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英語學習效果。但普通大學生的學習結果并不理想,發(fā)生生產性變化的學生僅占三到五成,也就是說僅有一半(或不到一半)的學生在學習外語之后能夠很好地處理兩種文化身份,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學生還不能很好地處理文化身份問題,甚至有少部分學生體驗到了文化認同的沖突。普通大學生——這支龐大的接受并傳播西方文化的群體如果有一半處理不好母語文化身份和目的語文化身份的關系,尤其是如果有些學生對西方文化感到新奇,盲目模仿,產生媚外心理會對我們抵制西方文化霸權、培養(yǎng)民族文化意識,有效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我們在外語教學中應力圖做到既能讓學習者了解目的語文化進行有效的交流,又能保持自己的母語文化身份,并讓目的語文化學習促進母語文化身份認同,讓體驗到文化認同沖突的學生在文化歸屬感上朝著有利于母語文化身份的方向發(fā)展,使所有外語學習者通過外語學習都能達到人格的生產性變化。我們的外語教學應該教育學生把握好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文化的沖突,極力推動沖突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達到兩種文化在學習者身上進行對話的境界,這樣才有利于外語學習者文化身份的建構,有利于母語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
二
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可避免地進行著顯性和隱性的跨文化交流,顯性的跨文化交流是指學習者參與真正的與外語人士的跨文化交際活動,隱性的跨文化交流是指學習者在接觸外語文化時在自身心理上的兩種文化的交流活動。這兩種活動都包含著本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由于各個國家在政治體制、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存在差異,沖突是在所難免的,學習者應積極地利用這種沖突,認真思索民族文化與外語文化間的差異,更深刻理解本族文化,在維護本族文化身份的前提下,以一種開放的心胸關注異國文化,讓外語文化與本族文化在沖突中進行對話,創(chuàng)造性地堅持自己的本族文化身份。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學習者的文化身份建構是一個關系到民族文化的長期發(fā)展與傳承的問題,只有交際者創(chuàng)造性地堅守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并有意識地傳播本民族文化,我們的民族文化才不會在西方文化霸權語境下被“邊緣化”。當然,堅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并不是說要固步自封,而且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拒絕與外來文化接觸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隨著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交往日益增多,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處于孤立狀態(tài),跨文化交際中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從兩方面來理解這種沖突:一方面沖突有可能激發(fā)矛盾,導致交際無法正常進行甚至戰(zhàn)爭?;蛘呓浑H一方(一般是經濟或文化處于弱勢地位的一方)屈從于另一方以使交際順利進行。這種沖突的負面影響在個體接觸到外來文化之后的表現則是個體毫無鑒別地認同外來文化,逐漸放棄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最后成為文化被殖民者。另一方是這種沖突也有可能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沖突中我們可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文化。因為我們對本族文化的認識是一種無意識狀態(tài),當與外來文化發(fā)生沖突時我們就可能主動地進行對比、思考與鑒別,從而達到在沖突之后的文化對話。“同其他文明的對話,是任何一種文化得以發(fā)展的必要的條件”,[7](P100)在兩種文化對話的過程中交際主體不斷對本族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延伸與更新,吐故納新,吸收外來文化中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部分,擯棄本族文化中不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東西,讓兩種文化能在交際主體身上達到文化融合的境界,“在不切斷本民族、本文明之根的情況下,互相補充,互相適應”,[8](P98)并培養(yǎng)文化的包容性。很顯然,我們要極力爭取第二種可能性,促使由沖突走向對話。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對本族文化有較全面的了解,并培養(yǎng)一種維護民族文化的使命感與文化自覺意識,這樣在接觸到外來的新奇文化時才不會產生媚外心理、發(fā)生身份改變。
跨文化交際的沖突、對話的過程實際上是交際者文化身份重構的過程,經過沖突和對話之后的交際主體創(chuàng)造性地堅持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在沖突、對話的過程中交際主體始終認同原有的文化身份,但在對話之后交際者的文化身份會與原有文化身份已有所不同,它是一種更加完善、成熟的文化身份。在這種狀態(tài)下交際者遇到沖突能夠從容應對,并積極汲取促進本族文化發(fā)展的營養(yǎng)成分,在堅守本族文化身份的前提下以開放的心胸接納外來文化。
三
外語學習者無疑是面對跨文化交際沖突可能性最大的群體,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促進生產性學習,使他們自覺在沖突中走向對話是相當重要的。那么在外語教學中應當如何才能讓學習者正確處理文化身份建構問題,達到由沖突走向對話的目的呢?筆者認為,應當從三個方面做起。
1.提高外語學習者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從語言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來看,沒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會在根本上影響高水平外語能力的形成,而且沒有對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作為后盾,在文化沖突中就會迷失方向,不能正確處理兩種文化的關系。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中華文化曾對世界文化產生過影響,對西方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起到了推進作用。西方的許多科學發(fā)明都曾借鑒中華文化的智慧,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曾表示過這樣的觀點:蒸汽機的發(fā)明曾得益于中國漢代的水排和風箱的原理,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曾大大地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中華文化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已對全世界產生了影響。中華文化中以“和”為主的傳統(tǒng)思想已被作為一種參照物讓西方人去反思以“理性”為主的西方文化。因此,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財富,我們應教育學生要以為有這樣具有深厚底蘊的民族文化為榮,提高民族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增強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對西方文化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不能為了標新立異、與眾不同而盲目追隨西方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導致民族文化身份的喪失,繼而導致中華文化的“被邊緣化”。
2.引導學習者在鑒別中揚棄
在外來文化與民族文化沖突的過程中,外語學習者要處理好兩種文化的關系,就需要采取一種鑒別與揚棄的態(tài)度。外語學習過程是一種新的文化身份建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能自覺鑒別外來文化,吸取其精華來豐富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杜絕其糟粕對民族文化的侵蝕,防止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同化。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有些思想觀念已經不適應時代的潮流了,而外語文化中有一些合理的、先進的思想,對這部分內容我們不能一概拒絕,我們要拿來,洋為中用,外來文化中一些先進的思想如果和我們的落后思想相抵觸,我們不妨擯棄傳統(tǒng)文化中這些落后思想,這樣民族才會進步,國家才會發(fā)展,歷史上不乏外來先進文化對中國文化影響并促使其進步的情況。說一個最常見但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比如如果外語學習者能夠了解西方文化中請客吃飯時的節(jié)儉意識并在請客吃飯時身體力行這種習慣,并讓其滲透到中國文化中,那么,中國這只龐大的外語學習者隊伍對改變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的鋪張浪費作風會起到非常大的抑制的作用。同時外語學習者還要自覺抵制不太積極尤其是一些消極的外來文化對我們的思想侵蝕與麻痹,比如西方宣揚的一些詆毀中國的論調。外語文化中有些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外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習者了解,但要提醒他們不能盲從,比如麥當勞、肯德基這類飲食文化,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他們推出的食品是西方一種普通的速食食品,雖然味道不錯,但并不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食品,而且在西方也絕對不是身份的象征,相反只有那些經濟條件不好或沒有時間做飯的人才經常光顧,告訴學生不要盲目追隨。
3.對話與理解是兩種文化溝通的橋梁
理解、對話和互相尊重是溝通的前提。雖然中西方文化存在著差異,但是由于人類在認識自然和社會中會有相同的體驗,會形成相似的感情,因此是能夠做到彼此相互理解的。應教育外語學習者以寬容、理解的態(tài)度對待外來文化,但這寬容要有底線和邊界,也就是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要學會移情,但不能過度移情,還要設法讓對方向自己的文化靠攏,來理解自己的文化,這樣就不至于喪失自己的文化身份。如果我們現在再去審視我們過去發(fā)生過的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會發(fā)現有許多語用失誤的場合正是傳播中國文化的絕好時機,就像我們可以理解外國人不標準的漢語和交際時的失誤一樣,大多數外國人也可以理解我們不標準的英語和小小失誤,真正的跨文化交際實際上并不是要求一方完全放棄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且毫無原則地去適應對方的文化規(guī)約,而是要最大限度地達到理解與合作。所以,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也可以抓住時機大秀一把中國文化,而不必時時處處都要去適應外國文化。比如關于中西方姓名的文化差異,在學習時可讓學習者充分了解西方姓名的特點,但可以告訴學習者在做自我介紹時,不用按照西方姓名的規(guī)則名在前姓在后,可以按照中國的先姓后名的傳統(tǒng),再給對方解釋清楚自己的姓是什么名字是什么,并且說明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讓對方像我們理解、接受他們的傳統(tǒng)一樣也來理解、接受我們的傳統(tǒng)。
我們在外語學習中一定要處理好文化身份建構問題,處理好跨文化交際中沖突中與對話的關系,在與目的語的文化交流中促進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播。
[1]任育新.中國大學英語學習者文化身份的調查與分析[J].外國語言文學(季刊),2008,(1):46-52.
[2][3]斯圖亞特·霍爾.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A].羅鋼,劉象愚.外語研究讀本[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208-223.
[4]高一虹.生產性雙語現象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1):59 -64.
[5][6]高一虹,程英,趙媛,等.英語學習與自我認同變化——對大學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35(2):132 -139.
[7][8]亞歷山大﹒利洛夫.文明的對話——世界地緣政治大趨勢[M].馬細譜,葛志強,余志和,等.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1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