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義上來說,“圣境”指被當地土著居民賦予精神和信仰意義的自然區(qū)域。“圣境”將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的文化信仰結合在一起,并對特定的自然景觀賦予了文化意義。“圣境”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還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多種產品并為他們帶來經濟效益。文章初步探討了“圣境”的保護功效以及如何應用傳統知識去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也提示人們要重視“圣境”。
關鍵詞:圣境;傳統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5-0104-03
1 概述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全球問題之一。各國政府和民間組織正在積極采取行動,以尋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一方面,我們需要保護地球上的各種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因為它們?yōu)槲覀兊纳嫣峁┝吮匾馁Y源;但是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養(yǎng)活日益增長的世界人口。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之一。保護并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資源并不完全是生物學上的問題,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和宗教學等眾多學科。以往的管理模式通常以生產力為衡量指標,但是這個指標現今已不再適用,因為現在的社會強調的是自然資源與社會和文化相適應。在這種狀況下,生態(tài)學、民族植物學以及民族生態(tài)學等學科的觀點、理論和方法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滿足人類持續(xù)利用生物資源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社會科學家和自然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同時已被寫入1992年6月在巴西召開的“聯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上所簽署的《21世紀議程》。世界上的許多地區(qū)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而這些地區(qū)往往同時具有多姿多彩的生物多樣性。許多專家指出,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管理和利用生物多樣性方面,土著居民的貢獻是不可低估的。
以土著居民掌握的傳統知識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民族植物學以及民族生態(tài)學,一方面為研究民族傳統知識、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理論和方法,另一方面對當地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等都具有較為深遠的影響。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文化密切相關。文化可以看作是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物質生活完全依賴于自然資源;同樣,精神生活也離不開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為美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所以,人與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密不可分。自然保護區(qū)是近現代才建立起來的。但是,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世界上的各族人民早已建立起了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民間自然保護體系。所謂的“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就是這樣的民間自然保護體系中的一類。簡單來說,“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就是一片自然地域,它們被土著居民賦予了精神意義和信仰文化內涵;自然圣境把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的文化與信仰聯系在一起,為自然環(huán)境賦予了獨特的文化意義。圣境是被當地居民保護起來的大片原始地域,具有很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在當地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及禁忌中,這些地域往往是保護村民免受災禍的神靈的住所。通常,每一個圣境都有作為其組成部分必需的神話及傳說。從生物多樣性、文化、宗教及民族傳統等方面來說,圣境將現今與過去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了一起。圣境在全球各地都有廣泛分布,并往往由當地居民賦予了不同的名字。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圣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在外界森林中易危的植物及動物種類在部分圣境中得到保護并存活下來,特別是一些罕見的藥用植物在圣境中存量很豐富。此外,珍稀、瀕危以及特有的物種往往集中在圣境中。神圣的宗教信仰和禁忌在促進當地居民保護植物及動物區(qū)系以及可持續(xù)利用這些資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圣境的分布
目前已報道的具有圣境分布的有亞洲、非洲、歐洲、澳洲及美國的許多地區(qū)。侯賽因報告了孟加拉國的具有豐富植被的多個圣境。
而在中國,一般情況下,每個少數民族村落附近都有公共的神山、神林等。據報道,我國云南省的眾多少數民族(例如傣族、獨龍族、納西族、彝族、苗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等)均有與“圣境”相關的傳統。他們通常會將山寨周圍的一些山和樹林等視為禁地,同時規(guī)定要進行定期的崇拜,并制定了很多具體的禁忌措施,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地方是神靈、鬼怪或者是本民族祖先們的亡靈所棲息的地方。禁忌措施一般包括禁止翻動石頭、禁止開荒種地、禁止砍伐以及禁止放牧和禁止污染水源等措施。另外,在某些規(guī)定的時間內要對這些“圣境”進行祭祀,目的是加強當地居民對這些區(qū)域的重視。研究中發(fā)現,每一個村落中往往同時擁有若干個自然圣境,而且這些區(qū)域占據的總面積也比較大。著名的如西雙版納地區(qū)的勐宋哈尼村寨,當地的“圣境”包括多種類型,例如“地母”居住的樹林被稱為“地母圣境”,墳山林被稱為“老蹦”,分隔人界和鬼神界的樹林被稱為“普倉”。楚雄地區(qū)的彝族村落擁有龍樹林、風水林和山神林三種圣境。除此之外,在云南的某一些地方還存在著一種比較特殊的圣境,這些圣境反映的是當地居民對政治力量的崇拜,例如寧蒗摩梭村寨的土官林,還有西雙版納哈尼地區(qū)的sangpabawa。
3 圣境的重要性
圣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認。Gadgil和Vartak等在印度中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的Koloba區(qū)叢林中發(fā)現了藤本植物Entada phaseoloides僅有的一份標本。Gadgil和Chandran等在喀拉拉邦的圣境中發(fā)現一豆科藤本的新種Kunstleria keralensis,并觀察到紫檀(Dipterocarpus indicus)僅限在北高止山脈的幾個圣境中有分布。鄒莉等2005年對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境內香格里拉大峽谷的藏族地區(qū)的神山進行了初步的調查和分析,他們同時對處于不同保護狀態(tài)下的高山松群落和云南黃果冷杉群落進行了比較,最后發(fā)現,在面積相同的樣地內,非神山植物群落的群落蓋度和物種數量要明顯地低于神山植物群落。研究者又結合入戶調查所得到的資料,分析發(fā)現香格里拉大峽谷內廣泛存在的藏族神山實際上組成了一個很有效地鄉(xiāng)土保護體系,它們不僅保護了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產品,從而在不經意間實現了多種生態(tài)功能。楊紅等以永寧-瀘沽湖地區(qū)摩梭人自然圣境中的山林自然圣境為研究對象,也得到類似的結論,即在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破壞的情況下,在傳統信仰文化的維系下,人們建立了山林自然圣境,從而保留住了比較完整的自然垂直帶譜。與相同植被類型對照樣地相比較,圣境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樣性。在植物群落物種組成上更接近于原始林地。定量分析的結果還表明,圣境對植被的保護作用是比較顯著的,而且這種保護作用具有明顯的垂直上升效應,即海拔越高,保護作用則越明顯。圣境不僅保護了大量的生物類群,同時也為生態(tài)系統的恢復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形狀與大小差異很大的圣境以“斑塊”的形式存在于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和農業(yè)生態(tài)景觀中,對維持整個農業(yè)景觀和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這些圣境還能夠保護水源地、防止水土流失、凈化空氣,為動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環(huán)境。研究者還發(fā)現,在大多數的農村地區(qū),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于對這些“圣境”的維護和管理。這些圣境及其周邊區(qū)域保留了豐富的生物類群和物種,并且增加了景觀結構的多樣性,最終維持和增加了該地區(qū)的生物多樣性水平。
4 結語
綜上所述,“圣境”其實可以看作是一類比較特殊的生態(tài)系統。與其他生態(tài)系統一樣,它也與外界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包括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只不過它是通過各種崇拜儀式、不同的文化信仰以及有關的經濟和生態(tài)過程來實現的。“圣境”是自然與文化之間的一種特殊結合。與其他類型的生態(tài)系統相比,“圣境”具有一些復雜的特征,如種類的多樣性、文化背景的多元性與復雜性,同時其在管理方式和文化內涵上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生物多樣性保護有多種目標,不過最終的目的是要實現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但是,如何協調生物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通過對“圣境”的研究,我們發(fā)現土著居民在對“圣境”區(qū)域保護的同時,也對其中的資源進行利用,并通過鄉(xiāng)規(guī)民俗和個人信仰來協調保護與利用的關系。這樣的情況下,當地居民在保護“圣境”的過程中也能夠通過獲取一定的資源而從中獲得利益,這就激發(fā)了土著居民參與保護“圣境”的積極性,為保護打下了基礎。一方面現代自然保護區(qū)的管理可以從“圣境”保護中吸取經驗,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注意,這種保護行為還比較樸素,只停留在感性的和直觀的層面,缺乏系統的認識以及科學的方法,這樣就不利于更好地進行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護,而且這一問題還比較普遍。我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民族文化,這使得我們可以對民族傳統文化多加利用,利用這些文化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不過,由于傳統文化自身具有一定的狹隘性,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功能的發(fā)揮。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外來文化不斷沖擊著我們的本土文化,許多重要的傳統知識開始丟失,土著居民的自然觀和價值觀也正在悄悄發(fā)生改變。
隨著經濟建設和鄉(xiāng)村開發(fā),土著居民聚居區(qū)自然資源的保護與經濟建設發(fā)展也產生了較大的沖突。因此,如何合理地保護、傳承并利用傳統知識,如何有效地延續(xù)傳統文化,如何有效地協調民族地區(qū)發(fā)展與保護之間的矛盾,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在保護、傳承、弘揚和利用傳統知識與傳統文化的同時,要加強對它們的科學引導。最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促使當地的傳統知識和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知識相結合,相得益彰,共同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并使當地居民從中獲得收益。
參考文獻
[1] Wilson E O,Francis M P,Biodiversity[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8.
[2] Cooper J E.Wild Species for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J].Biodiver Conser,1995,4:215-219.
[3] Scott J M,et al.Socioeconomics and The Recovery of Endangered Species:Biological Assessment in A Political World[J].Conser Biol,1994:214-217.
[4] Long CL,Taku ABE,et al.Biodiversity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Jinuo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e[J].Acta Botanica Yunnanica,1998,21:239-248.
作者簡介:王敖(1986-),安徽滁州人,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植物學。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