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李 顧翔月
空洞型肺錯構瘤1例并文獻復習
何方李 顧翔月
肺錯構瘤的發(fā)生率在肺部良性腫瘤中居于第1位,根據發(fā)生部位可分為肺實質型和支氣管內型,后者易與肺癌及肺結核球混淆。近年我院收治1例,并結合文獻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患者男,63歲。因“咳嗽、發(fā)熱伴胸痛10d,咯血3d”于2012年3月入院?;颊?0d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陣發(fā)性咳嗽,咳少許黃痰伴畏寒、發(fā)熱,體溫一般在38.0℃。自覺胸部隱痛,與深呼吸無關。3d來出現痰中帶血絲。門診X線胸片提示右下肺腫塊。查體未見異常。既往5年前體檢時發(fā)現右下肺腫塊,大小約5cm×4cm,診斷肺良性腫瘤,未予診治。入院體檢: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右下肺呼吸音減低,叩診濁音。入院后肺部CT增強掃描提示右肺下葉后基底段腫塊,大小約5cm× 4cm,邊界光整,周邊強化,內密度低,見圖1。擬診“肺囊腫感染?肺隔離癥伴感染?”,給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聯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體溫降至正常,咳嗽、咳痰減輕,無痰中帶血絲。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血氣分析正常,血腫瘤因子正常,ANA、ANCA系列均陰性。治療7d后予CT引導下肺穿刺活檢,穿刺前常規(guī)肺部平掃發(fā)現右下肺病灶內新月形空洞形成,見圖2。肺穿刺組織病理:右下肺小片肺組織伴灶性肺泡上皮增生,間質內見平滑肌組織瘤樣增生,錯構瘤可能;免疫組化:單克隆抗體及癌基因檢測:HMB45(-),TTF1(肺泡上皮+),CD31(血管+),Ki-67(-),D2-40(少量淋巴管+),CK7(肺泡上皮+),ACTin(平滑肌+)。診斷為肺錯構瘤病。
圖1 患者治療前肺部CT表現[A:肺窗;B:縱隔窗(增強);右肺下葉后基底段腫塊,大小約5cm×4cm,邊界光整,周邊強化,內密度低]
圖2 患者治療后肺部CT表現(A:肺窗;B:俯臥位肺窗;C:俯臥位縱隔窗;右下肺病灶內新月形空洞形成)
討論肺錯構瘤是肺內常見的良性腫瘤,占肺部良性腫瘤的80%以上,在所有肺實性結節(jié)中占8%[1]。發(fā)病機制目前仍不清楚,近年通過細胞遺傳學研究表明肺錯構瘤患者染色體6p21和14q24存在異常[2]。病理學特點是正常組織的不正常組合和排列,其主要成分是軟骨,還可見脂肪、平滑肌和上皮組織等。
筆者收集2008年以來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報道的資料完整的160例肺錯構瘤病例,分析總結如下:肺錯構瘤發(fā)病年齡跨度大,以40~70歲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多數患者無臨床癥狀或臨床癥狀不典型。常見癥狀依次為咳嗽、咳痰、胸悶、胸痛、咯血及發(fā)熱?;颊叩呐R床癥狀與腫瘤的位置、大小和有無壓迫周圍肺組織及阻塞支氣管有關。錯構瘤分為肺內型(周圍型)和支氣管內型(中央型),前者多見,后者很少見[3]。肺內病灶合并支氣管內病灶罕見。王慶淮等[1]報道X線檢查對肺錯構瘤的定性診斷價值不大。CT掃描可以提高對肺錯構瘤的確診率。病灶多為孤立圓形或橢圓形陰影,部分可見肺部病灶邊緣毛糙分葉,病灶內可見鈣化。林吉珍等[4]報道,CT上錯構瘤的重要診斷標準是腫瘤內的脂肪。部分病例的CT值呈現脂肪與鈣化密度值(特征性影像),脂肪在錯構瘤中發(fā)生率大約為89%,而在肺癌、肺結核球、炎性假瘤中無此現象。本病較難與肺癌、結核球相鑒別,誤診率高[5]。盡管本病為良性腫瘤,但隨著時間延長,病灶逐漸增大,壓迫氣管。同時本病也有惡變的可能[6]。多采取手術治療,包括開胸手術及胸腔鏡手術。術式包括腫瘤摘除、肺葉切除、肺契形切除等。肉眼觀腫瘤為實性,呈圓形、類圓形結節(jié),質地韌,邊界清晰,切面呈白色或灰白色,可見軟組織結構。鏡下多見肋骨、脂肪、平滑肌、腺體和上皮細胞。瘤內無碳末沉積。
本例肺錯構瘤病灶大小約5cm× 4cm,內可見空洞,實屬罕見。肺部增強掃描發(fā)現病灶周邊強化,類似結核球的環(huán)狀強化,與后者及肺囊腫難以從影像學上進行鑒別。間隔7d后再次肺部掃描發(fā)現病灶有新月形空洞形成,改變體位時能活動,需與侵襲性肺曲菌病、肺曲菌球鑒別。
[1] 王慶淮.11例肺錯構瘤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5):792.
[2] 李軍,何靖康,朱江,等.肺錯構瘤30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1):156-157.
[3] 劉克強,劉吉福,趙京,等.肺錯構瘤42例臨床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8,15(2): 138-139.
[4] 林吉珍,李紹科,曹伯峰,等.肺錯構瘤的CT表現及其相關病理研究[J].實用放射學雜志, 2004,20(6):500.
[5] 滑炎卿.孤立性肺結節(jié)的鑒別診斷:肺錯構瘤的CT征象[J].上海醫(yī)學影像,2008,17(2):86.
[6] 溫立新,羅欣,劉通,等.32例肺錯構瘤的診斷與外科治療[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7, 24(5):530.
2012-06-27)
(本文編輯:胥昀)
313300 安吉縣人民醫(yī)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