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軍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語文教學中的主體。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已經(jīng)成為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在踐行過程中,許多語文教學同仁卻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成為語文教學的主體。為此,我經(jīng)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深深感受到,做好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讓學生成語文教學的主體。
一、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讓學生成為主體的前提。
學生都是在家長的呵護下,在老師的親切關懷下長大的,尤其是作為學生教育者的學生家長和老師,大多是在傳統(tǒng)的灌輸教育中長大的,很難一下子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育教學方法,加之學生在家長眼里永遠是孩子,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講;教師生怕學生自主學習知識點有遺漏,仍不放心而灌輸,所以學生多是在灌輸下升入高一級年級?,F(xiàn)在,雖然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了,但學生自主學習信心顯得不足。自信心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要讓學生成為語文教學的主體,就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入手。我每接一屆新的學生,就從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自信心開始。在第一節(jié)語文課伊始,我多故意壓低聲音很神秘地告訴學生:“同學們,今天我終于如愿教上你們這些同學了!在第一節(jié)課上老師再也抵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把開學前的一個秘密告訴大家,但希望大家不得外傳!”學生個個立即表態(tài):“老師,老師,快點告訴我,我們保證保守秘密!老師,快點……”我說:“我本來不是教你們的,但聽以前教過你們的老師說你們個個都非常聰明,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力都很強,所以幾次三番地找到學校一把手校長進行公關才得以教你們的??!所以,老師今天第一節(jié)課就想看一看你們的身手!”學生聽后,非常激動,個個躍躍欲試,都喊了起來:“好,老師你說,什么問題!”這樣初次接觸就使學生初步樹立了“我聰明”、“我能”、“我行”的自信心。
學生有了自信心基礎后,還需要營造樂學的氛圍,消除學生學習新課時的畏難心理。如我在接手初一年級新生后,按上述方法,在學生個個希望一顯自己的聰明后,我便用多媒體打出課題——《為你打開一扇門》,問學生:“根據(jù)這個題目,大家猜一猜,作者將為我們打開一扇怎樣的門?”學生好奇心都被激發(fā)起來,紛紛猜想:“打開的是一扇進入初中學習之門!”“打開的是一扇初中語文學習之門!”“打開的是一扇閱讀學習之門!”“打開的是一扇文學學習之門!”……我見學生發(fā)言已經(jīng)涉及課文內(nèi)容,立即加以激勵:“你們以前的老師所言不虛,你們確實太聰明了,從一開始的猜想就非??拷n文內(nèi)容,并且一步一步地靠近。”并順勢確定自主學習目標:“這篇文章作者究竟為我們打開的是一扇怎樣的門,這扇門怎樣才能打開,打開了對我們有什么作用?作者又向我們提出了怎樣的希望?”我話音未落,同學們就已經(jīng)快速地自主閱讀,不一會兒就相繼舉起了手……
這樣使學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久而久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信心與習慣。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是讓學生成為主體的關鍵。
學生初步建立了自主學習的自信心與習慣后,就要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而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是教給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的方法。為此,我從以下三方面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使用學習工具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利用書上的注釋及現(xiàn)代漢語詞典理解生字新詞和課文內(nèi)容;能借助自備的學習資料及網(wǎng)絡資源,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跡及主要作品或貢獻,自我嘗試閱讀練習等。這樣可為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主題及綜合解題能力奠定基礎。
2.培養(yǎng)學生“自讀五問法”的能力:從課題看,文章會寫什么?初讀課文,文章寫的是什么?復讀課文,作者是怎樣寫的?再讀課文,作品寫得怎么樣?最后再問課文,還有哪些疑惑或問題不能解決?有了這五步,學生對課文的閱讀就有了扎實的基礎。
3.培養(yǎng)學生按照文體特征閱讀的能力:如,說明文,要弄清說明文的類型是實物說明,還是事理說明;說明對象及其特征是什么;說明順序是時間,空間還是邏輯順序;說明方法有無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語言是平實說明還是生動說明等。又如議論文,在初中一般都是立論文,它有論點、論據(jù)、論證三要素。論點就是作者的觀點,多在文章的開頭提出;論據(jù)是作者用來證明自己觀點的依據(jù),它分為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兩種;論證就是作者用論據(jù)來論證自己論點的方法,它主要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正反對比論證等。這樣學生閱讀各類文體就有“法”可依。
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堅持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讓學生成為主體的保證。
學生學習主要是課堂學習,而且學生在個性化自主閱讀中遇到的疑惑或問題需要在語文課堂上得到同學、教師的合作幫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堅持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讓學生成為主體的重要保證。因而我每教學一篇課文,總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開展合作交流與探究學習。
如《皇帝的新裝》一課,學生都帶著自己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得到的學習體會與同學對話交流,同時提出以下問題:“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裝面前,為什么老大臣和‘另外一位誠實的官員及其他官員都不敢說真話,就是君臨天下的皇帝也不敢說真話?而小孩、老百姓卻敢?你們能從文中找出原因嗎?從皇帝、大臣的這些表現(xiàn),說明了封建統(tǒng)治者都是些什么樣的人?”“本童話作者用夸張的筆法,描寫了一個荒誕不經(jīng)的童話故事,為什么能夠令人信服,并在全世界廣為傳誦呢,這是為什么?”“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或事?我們應該怎么做?”……為學生提供這樣自主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究問題的空間,不但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而且深化對課文的理解,還使學生學會用課文中的事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當前,知識日新月異,人類已經(jīng)進入終身學習階段;各國經(jīng)濟突飛猛進,世界已邁入一個不斷自主創(chuàng)新的競爭時代。保證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僅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而且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國家對人才的需要。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強化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意識,特別是要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確保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創(chuàng)新的意志品質,使學生成為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