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元武 林星遠
【摘要】 目的 對2型糖尿病患者C肽水平與胰島素應用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方法 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2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對患者相關指標進行檢測的基礎上,調整治療方案,并對效果進行總結。結果 治療方案調整后,兩組的患者的FBG、2hBG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改善。結論 應在綜合分析患者血糖、胰島功能的前提下,進行胰島素的合理使用,以保障臨床治療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胰島素;C肽水平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8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4860-02
雖然我國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表現(xiàn)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只要進行合理的血糖控制,是可以收到延緩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的。本次研究以患者血糖、C肽水平為依據,對患者是否需要通過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進行討論,并對C肽水平與患者各項指標的相關性進行分析,以便為臨床實踐起到參考和借鑒的作用,現(xiàn)將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內分泌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2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對象,患者年齡在26-76周歲間,病程1個月-20年不等,均不存在肝腎功能異常、心肌梗死、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重度感染等問題。根據患者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以往口服降糖藥物現(xiàn)在改用或加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對照組(以往使用胰島素現(xiàn)在改用口服降糖藥物進行治療),兩組患者人數分別為170例和74例。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的年齡、身高、體重、病程、既往降糖方案、體重指數(BMI)等進行了解和記錄,并于患者隔夜禁食12h后,進行糖化血紅蛋白(HbAlc)、空腹C肽(FCP)、空腹血糖(FBG)檢驗。以上檢測結束后,患者接受100g標準饅頭餐試驗,即于口服標準100g饅頭后的1、2、3h抽取靜脈血5ml,以便對不同時間點的C肽、血糖水平進行測定,隨后計算GAUC(空腹血糖與3h血糖之和的50%與1、2h血糖之和)、C-PAUC(空腹C肽與3hC肽之和的50%與1、2hC肽之和)、不同時間點C肽與血糖比值(C/GR)。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正態(tài)分布數據采用(χ±s )表示,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極矩相關分析法進行,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各項指標的對比,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病程、不同時間點的C肽水平、C-PAU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而在不同時間點的BG、GAUC以及HbAlc水平方面,觀察組則高于對照組。
2.2 C肽曲線下面積的相關性 根據Pearson極矩相關性分析的結果可知,C-PAUC與患者的年齡、病程、不同時間點的C肽水平、CP/BG值之間呈正相關的關系,與不同時間點的BG以及GAUC、HbAlc間呈負相關關系,與BMI之間則不存在明顯的關聯(lián)性。
2.3 FBG與2hBG的組內比較 以C肽、血糖水平為依據進行降糖方案調整并治療一周后,將兩組患者的FBG、2hBG水平與治療前數值采用t檢驗進行自身對照比較,結果表明,調整治療方案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且P<0.05,與調整前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從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出,C-PAUC與GAUC以及不同時間點的BG間呈負相關關系,血糖是影響C肽、胰島素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結果表明,患者的血糖與胰島素和C肽水平間處于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胰島β細胞的分泌能力會在適當的血糖水平下提升,但是若血糖水平過高,則會引起胰島β細胞分泌能力的衰減,形成高血糖、低C肽與胰島素的狀態(tài)。研究結果顯示,治療方案調整后一周,患者的FBG以及2hBG水平都得到了明顯改善,因此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應在綜合分析患者血糖、胰島功能的前提下,進行胰島素的合理使用,避免因高血糖問題的長期存在而引起各種不良后果,保障臨床治療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徐紅.糖尿病病人胰島素、C肽測定的臨床應用[J].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13):4318-4319.
[2] 劉素春.257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檢測結果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1,33(3):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