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嘉榮
【摘要】 目的 評價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與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的治療效果差別。方法 選擇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因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使用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換血的患兒15名,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因高膽紅素血癥使用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的患兒12名,比較兩組患兒換血前后的膽紅素水平,血糖、血紅蛋白、換血時間,探討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 兩組患兒換血前后膽紅素水平下降明顯,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換血前后血糖、血紅蛋白無統(tǒng)計學差別(P>0.05),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耗時較少,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比外周靜脈同步換血療法耗時少,安全性高。
【關(guān)鍵詞】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外周靜脈同步換血療法;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11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4886-02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常見疾病,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導致新生兒死亡或遺留嚴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換血是治療高膽紅素血癥最迅速的方法,當出現(xiàn)膽紅素腦病先兆時,換血為目前唯一快速有效的治療手段,我院自2007年開展新生兒換血療法以來,使用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已成功治療68例重度溶血病,隨著醫(yī)療技術(shù)的改進,自2011年我院使用微泵開展了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使用該方法可明顯縮短換血時間,安全性高,換血前后膽紅素下降明顯,是值得推廣和使用的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診斷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并達到換血指針,進行外周靜脈同步換血的患兒15名,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因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使用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的患兒12名。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分組,將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診斷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并達到換血指針,進行外周靜脈同步換血的患兒,為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療法組,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因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使用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的患兒,為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療法組,比較兩組患兒換血前后的膽紅素水平,血糖、血紅蛋白、換血耗時,探討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實驗數(shù)據(jù)以均值±標準差(χ±s)表示,兩組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換血前后膽紅素水平的變化 兩組新生兒膽紅素水平均明顯下降,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換血療法是治療新生兒溶血病的有效方法,但存在一定風險,在換血過程中由于輸血與排血速度不一致,導致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使換血過程風險增加,使用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較其他方法有如下優(yōu)點:
3.1 簡單易行,選用套管針留置技術(shù),創(chuàng)傷小,全自動滴注式輸液泵操作,不需要注射器抽血,安全有效,減少人力投入。
3.2 安全性高,對門靜脈系統(tǒng)壓力影響小,減少因破壞腸道血供至腸道缺血壞死等不良后果的發(fā)生。
3.3 可精確勻速控制輸排血速度,對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影響小。
3.4 可重復性好,保留通道后,可按需要再次在同一通道上進行同步換血。
3.5 減少人工操作,可減少感染機會 外周動靜脈全自動同步換血縮短了換血時間,又可達到換血目的,同時還可節(jié)約人力成本,是值得推廣的實用技術(shù)。
參考文獻
[1] 邵曉梅,葉鴻瑁,邱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234-239.
[2] 趙寧,陳克正.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溶血病[J].新生兒科雜志,2000,15(1):23-25.
[3] 陳自勵.新生兒快速連續(xù)同步換血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1,17(10):589-591.
[4] 黃西林,李小萍,李明玉,等.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6,21(06):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