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茹
教室里,忽然咚的一聲,同桌李倩倒了下去。我一看,嚇得全身冒起雞皮疙瘩,驚慌失措地向老師報告:“劉老師,李倩……李倩倒在地上了!”
劉老師趕過來一看,李倩半側(cè)著身子躺在地上,全身肌肉僵直,嘴唇紅黑,口吐白沫。這時同學們也圍了上來,有的擔心地呼叫、有的捏著她的手、有的搖著她的頭……副班長劉丹陽已經(jīng)拿出了純凈水,更多的同學則是催老師趕快送她到醫(yī)院。劉老師并不慌張,他摸摸李倩的脈搏,撥開李倩的眼皮看看,再用手在李倩眼前晃晃,李倩一點兒反應也沒有。劉老師吩咐大家:“不要慌,這是典型的癲癇病???!讓她平躺在地上!”于是,同學們有的為老師幫忙、有的脫下外衣為李倩墊在背下、劉丹陽竟用手臂為李倩當枕頭……劉老師伸出右手,彎曲大拇指,用指甲照準李倩的人中穴按下去。一下、兩下……李倩終于醒過來了!
“哎呀!”李倩長嘆一聲,顯得十分疲憊。我連忙抓起李倩的手,驚喜地叫道:“李倩,你怎么啦?好點了嗎?”“渴不渴?喝水嗎?”同學們有的扶她坐起來、有的遞水、有的拿出了蘋果……當她完全清醒過來時,看到大家都關切地圍著她,老師半跪著蹲在她面前,李倩拉著劉老師的手,話不成句:“老師,我……”她真不知說什么好了,只覺得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轉(zhuǎn)。同學們見李倩完全恢復了正常,也高興地笑了。大家都夸老師“神”了,劉老師微笑著說:“哪能談得上‘神!只是因為我老家的鄰居就是一個癲癇病人,他一年至少發(fā)病七八次。俗話說得好,‘害病三年成醫(yī)生,我旁觀二十多年,能不懂點嗎?”老師的一席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一場驚嚇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可每一秒里無不凝聚著老師和同學們對李倩的關愛!
(指導教師:周院洪)
情景描寫開頭,扣人心弦。
描寫病狀,為后文點出是癲癇病做鋪墊。
描寫同學們的言行,反映真誠關心。
劉老師的言行,反映了他胸有成竹。
師生的救治和幫助,進一步反映真誠關心。
詢問、幫助蘇醒后的李倩,再次反映關心。
描寫李倩的感激,真實。
一語道破天機,照應前文“劉老師并不慌張”、“這是典型的癲癇病”, 增強了文章的嚴謹性。
畫龍點睛,揭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