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貞淑
〔關鍵詞〕 英語口語教學;建構主
義;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9—0035—01
初中英語是整個英語教育啟蒙強化階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語口語教育的薄弱是國內英語教育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建構主義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可以為教學開拓新的方向。
一、當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受到母語影響。當初中生的漢語已經達到一定水平,漢語對英語學習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當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有相同的特點時,第一語言會對第二語言的習得產生“正遷移”,即積極影響;當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有不同的特點時會產生“負遷移”,即消極影響,干擾第二語言的習得。
2. 教師主導口語教學,學生平均發(fā)言時間不足。我國現階段英語教學依然是在傳統(tǒng)教學基礎上不斷發(fā)展,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要發(fā)言人,絕大多數時間是教師在發(fā)言。即使能通過提問鍛煉學生口語,也是極少數學生能夠有機會發(fā)言。
3.初中學生普遍對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有限。英語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更多時候是脫離實際生活而去學習。由于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學生自身對英語無太大興趣。這些原因導致了學生學習中焦慮感深重,課堂氣氛壓抑。
4.英語口語與英語聽力的關聯性不強。當前傳統(tǒng)英語教學仍舊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口語練習蒼白、空洞、效率低,導致學生英語聽力水平不高,尤其在英語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普遍狀況是學生聽不懂英語。
二、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對英語口語教學方式的探索
建構主義作為目前較為先進的教學理論,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探索其運用具有很高的價值。
1.英語口語課堂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建構主義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同時注重文化環(huán)境等因素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往往是學生被動地接受、背誦、記憶信息,無法形成對信息的深層理解與發(fā)散性的思考。在建構主義指導的課堂中,學生轉變?yōu)橥獠啃畔⒌倪x擇者、加工者,教師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者,協(xié)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建構。
2. 英語口語課堂中學生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社會經驗。在英語口語課堂上,擁有著自己的情緒和認知,一個合適的學習情境能夠充分調動初中學生的情感和積極性,主動去吸收、建構知識。就目前國內英語學習的目的而言,英語學習是為了作為以后一門交流的語言。因此,教師應該嘗試在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將學生帶入到英語的情境中。
3.英語口語課堂中教師的引導和輔助。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但并不是指教師的作用降低或者消失。在新口語課堂中,學生成功建構自身知識的前提是教師對口語課堂學習的成功設計,其中包括學習情境、學習重點以及英語口語技巧等?;诮嬛髁x的英語口語課堂中,教師圍繞學習知識點設計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調動學生情緒和興趣,并在學生的知識建構中引出知識點,輔助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點。
4. 英語口語課堂中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的反饋。英語教學中,教師、學生、教材、媒介是四個要素。在建構主義的理論中,面對同樣的外部信息,每個學生所建構得到的知識并不完全相同,存在著差異。建構主義的學習環(huán)境包括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個要素,知識是個體與他人經由磋商并達成一致的社會建構。所以,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樣重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正常情況下,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并不會一次性地被學生精確理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溝通成果也是給教師最好的課堂信息反饋。
總之,英語口語教學由于受到口語課時少而且學生積極性不高的限制,教師授課難度大。而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效率低、效果差、課堂氣氛壓抑。在當前先進的教學資源充足的前提下,英語口語課堂中積極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是可行的?;诮嬛髁x理論的教學作為一個發(fā)展方向,為初中英語口語的探索提供了思路。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