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晶
編輯導(dǎo)語
應(yīng)允別人的話,是諾言。應(yīng)允別人的話,兌現(xiàn)和承諾后叫履行諾言。古語有“一諾千金”之說,可見諾言的分量之重。承諾也許會成為壓在肩上的重擔(dān),但承諾也可以讓人屹立于誠信的頂端,受人愛戴、讓人敬佩。信守承諾,是人際交往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諾言是什么?
農(nóng)民說:“為了秋天的收獲,春天播下的種子就是諾言?!?/p>
教師說:“為了小苗能長成參天大樹,今天默默的耕耘就是諾言?!?/p>
孩子說:“為了爸爸手中的巧克力,拿到100分的考卷就是諾言。”
這就是諾言嗎?我的諾言呢?
我一直認為上天不公平:為什么賜予別人聰明的頭腦,而給我的卻是愚笨的腦瓜?為什么別人擁有美麗的外表,而我卻永遠是一只變不成天鵝的丑小鴨?為什么上天對別人那么慷慨,對我卻那么吝嗇?我常常會對著鏡子說:“天是黑的,海是渾濁的,上帝可能是瘋的?!闭f完,我又會捫心自問:“難道是我沒有努力去實現(xiàn)我的諾言嗎?”
是?。〔恢嗌俅?,我向媽媽許下諾言:我一定要努力學(xué)習(xí),一定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xué)。然后,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墒?,諾言許下之后,我又做了些什么?放學(xué)之后就守在電視機旁,星期天跑出去和同學(xué)瘋玩一天,做完了作業(yè)也不知道預(yù)習(xí)第二天的課程,學(xué)習(xí)總是那么被動……不知多少次,媽媽看著我唉聲嘆氣,默默地搖頭。我呢,卻依然我行我素,不知道去體諒母親那顆望女成鳳的心。
直到昨天……
我剛做完作業(yè),媽媽就拿著一件毛衣走進了我的房間,這件毛衣媽媽才織了五六天就織完了。并不是媽媽織得有多快,而是她夜以繼日地織啊織,唯恐我被突然來襲的寒流給凍著。我雙手接過帶著母愛溫暖的毛衣,猛然間,我發(fā)現(xiàn)了媽媽眼中的條條血絲,而且我竟然看到,還未到中年的母親頭上竟有了白發(fā)!我愕然了,眼前的這個女人是我的媽媽嗎?我怎么好像從來沒有關(guān)心過她?我怎么不知道聽她的話?我向她許下過諾言吧,我怎么不記得了?
穿上媽媽為我織的新毛衣,我在心中鄭重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要為自己而活,我要為你和爸爸爭光,我要做你的好女兒。我不能再讓時間白白流逝,我要向自己心中的目標沖鋒。這是我最后一次向您許下諾言。”
終于,我尋找到了自己的諾言。我不會再怨天尤人,我會帶著信心,帶著父母對我的愛,奮勇向前!
教師點評
這篇文章的選材極富新意。開篇直接提出問題“諾言是什么?”然后從農(nóng)民、教師、孩子的角度加以回答,自然引出“我的諾言”。文章主體部分,先把自己的智力和外表與別人相比,以心理描寫和反問的形式審視自己,鞭撻自己。然后細致描寫我對媽媽承諾后的種種表現(xiàn),在媽媽無私母愛的感召下,“我”終于鄭重許下諾言。文章結(jié)尾,以“表決心”的形式表達了對未來的執(zhí)著追求。
(指導(dǎo)教師:
李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