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奧運精神對健全大學生的人格有很重要的作用,奧運精神也是健全大學生人格的主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了奧林匹克精神對大學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基礎上,深人探討了奧林匹克精神對健全大學生的人格所起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奧運精神 大學生 健全人格
一、前言
“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激勵參賽的各國運動員頑強拼搏,不畏強手,超越自我,創(chuàng)造了生命和愛的奇跡。各國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所展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著每個人,運動員的這種人格魅力是大學生們完善人格的學習榜樣,踐行奧運精神,更是健全大學生人格的主要手段。
二、奧林匹克精神對大學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當前大學生的人格發(fā)展狀況基本良好,但部分大學生卻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人格缺陷,如自卑、急躁、孤僻、抑郁、狹隘、虛榮、焦慮、沖動、社會道德責任感和榮譽感不強,缺乏交際與思想溝通,人文知識缺乏及審美能力差等問題,這些人格偏差問題阻礙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包括參與原則、競爭原則、公正原則、友誼原則和奮斗原則,對大學生人格的完善有著潛移默化而又獨特的影響,即能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進取與奮力拼搏的精神,還能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參與和公平競爭的精神和尊重他人與團隊合作的精神。支撐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強”奧運精神的是“自信、自強、自尊”。這既是奧運精神的原動力,更是奧運精神的境界升華,體現(xiàn)了人格美。因此,弘揚奧運精神,有利于大學生積極進取,完善人格,實現(xiàn)自我。
三、奧林匹克精神對健全大學生人格所起的作用
(一)樹立大學生高尚的人格目標
每屆奧運會各國的奧運健兒都有自己的目標,有的是為國爭光、獲取獎牌,有的是超越自我、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有的是同世界各國選手和球迷一起分享奧運歡樂的時刻,這些奧運健兒的人格魅力對大學生人格的健全提供了良好的榜樣。如只有四名運動員的伊拉克代表團來到北京參賽,其目標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祖國是奧運會大家庭中的一員,他們穿越戰(zhàn)火來到北京就是勝利,他們積極參賽就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奇跡,正如多娜自己說的:“能代表自己的國家參加奧運會一直是我的夢想,再苦、再危險我都會堅持下去!”
這種奧運精神就會激勵大學生確立自身的人格目標與人生理想,使目標具體化,制定具體實施措施,并努力為之奮斗。
(二)培養(yǎng)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
意志堅強包括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堅韌性,具有堅強意志的人,能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走出失敗陰影,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習慣。在大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加強奧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就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如南非殘疾人選手杜托伊特,單腿完成女子10公里馬拉松游泳比賽;波蘭的乒乓球獨臂選手帕爾迪卡,天生缺少右前臂,堅持參加強手如云的正常人的比賽。
奧林匹克教育更是通過奧林匹克運動中豐富多彩的典型事例,來告訴青少年,人生當中重要的在于奮斗的意志毅力,而不是那塊金牌。奧林匹克教育要求個體以頑強的意志,在長期的磨煉中,與肉體的痛苦和精神的懈怠進行艱苦斗爭,從而磨煉了個體的人格。奧林匹克精神追求的是個體身心的完善與技能的超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常年有恒,堅持不懈,砒礪精進,堅韌不屈。沒有任何外在的說教與強制,運動者在增強身體素質(zhì)與運動技術的同時,精神力量也一同強大起來,在運動中培養(yǎng)艱苦奮斗、堅毅卓越、果敢頑強、機智果斷等道德品質(zhì),在這一過程中,個體身心得到鍛煉,人格獲得完善。
(三)對大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都會遇到挫折,在困難面前,有的選擇了放棄,只有意志堅定者,他們有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精神,因此能享受戰(zhàn)勝挫折的喜悅與幸福,再看奧運健兒,無一不是積極樂觀地對待挫折的。
北京奧運會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字——美國射擊名將埃蒙斯,他注定是一個悲情英雄。四年前的雅典,他將最后一槍射在了別人靶位上,痛失已經(jīng)到手的金牌;四年后的北京,他又是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打出了驚人的4.4環(huán)!金牌再一次旁落。但是,當賽后所有選手都來到他的身邊,擁抱這個失落的大男孩,而他稍微調(diào)整了一下,大度地向新科冠軍邱健表示了祝賀。他甚至十分健談,即使面對各國記者輪番上陣的難堪提向,臉上始終洋溢著可愛的微笑。挫折面前也從容,現(xiàn)代大學生們也應該向奧運健兒那樣,正確對待挫折,激發(fā)探索創(chuàng)新的熱情,學會自我疏導,積極樂觀地生活,讓挫折磨練自己的意志,增長自己的才干和智慧。
通過奧林匹克精神對大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就要讓學生知道體育運動本身包含著身體與智慧的結合,為了完成一個技術動作,需要成百上千次的反復練習,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多方面的挫折和出現(xiàn)心理不穩(wěn)定,如果選擇放棄就失去了人生的奮斗目標。只有堅持才能在挫折中尋找到前進的路徑,嘗到成功的喜悅。由此鼓勵大學生不斷挖掘自身的潛力,奮力向上,敢于拼搏,戰(zhàn)勝挫折,提高對社會生活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這就是奧林匹克教育對學生施以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從更深的意義上來說,奧林匹克精神強調(diào)的是只要付出努力,現(xiàn)實中的失敗事實也可以轉(zhuǎn)化為精神上的喜悅與成功。即便現(xiàn)實中是挫敗,但從精神層面來講雖敗猶榮,肯定了過程的美麗,肯定了運動者越戰(zhàn)越勇的姿態(tài),肯定了有“我”參與的熱情,教會青少年面對挫折不氣餒,認識到努力奮斗的意義,向失敗中獲取勝利。
四、結語
人格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便能完成的,但是我們相信,在“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的鼓舞下,在先進榜樣的帶動下,現(xiàn)代大學生會以實際行動塑造并完善自己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熊曉正.論奧林匹克教育與青少年人格培養(yǎng)[J].體育學刊.2008.1.
[2] 李琳.淺論奧運精神對大學生人格健全的影響[J].世紀橋.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