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版權,也稱著作權,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總和。它是一種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使用作品技術的更新而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權利。
一、版權的內容
版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前者指作者、著作權的原始主體依法享有的與其人身不可分離的非財產性權利,后者指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利用或許可他人利用其作品并獲得報酬的權利,兩者的具體權項參見表1。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二、版權的客體
版權的客體是作品,即在科學、文學、藝術領域內具有獨創(chuàng)性且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應當具備四個要件:(1)作品是思想、觀念等的表現形式,不是思想、觀念等本身;(2)該作品的表現形式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3)作品具有獨創(chuàng)性;(4)作品具有可復制性。
三、版權的主體
版權的主體是指對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版權屬于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的自然人即是作者;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意志創(chuàng)作,并由法人或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作者;有時也為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為作者。
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版權自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產生;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分幾種情況:(1)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自出版之日起,依照《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標準保護;(2)知識產權國際條約或雙邊協(xié)議的締約國的國民或在締約國有經常居住地的人,自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我國按條約或協(xié)議規(guī)定的最低標準保護,但無義務按《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標準保護。
四、演繹作品版權的行使
上文從版權的含義出發(fā),分別對其內容、客體、主體做了簡要闡述,下文將根據“含義—構成要件—權利歸屬—權利行使中的問題—解決方案”的思路,以演繹作品為例,重點分析其版權行使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參見表2),僅為分析其他作品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2] 李明德,許超.著作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
[3]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
[4] 張俊浩.民法學原理[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
[5] 徐緒輝,王琪明.論作品版權分類的必要性[J].中州學刊,2007(9).
[6] 張懷印,周尚忠.版權作品分類——以符號學為分析視角[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1(2).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