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卉
摘 要:英國著名作家威廉·戈爾丁在他的代表作《蠅王》中成功地運用了象征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在這部小說中,人物、故事情節(jié)及自然界中普普通通的物體都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被賦予了深刻的象征意義。象征主義在對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揭示小說主題等方面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蠅王》;象征主義;人性;文明;野蠻
《蠅王》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威廉·戈爾丁的成名作,作者在構思和寫作中運用了濃重的象征主義手法,以此對人性本質(zhì)進行了探索,揭露了人性惡的本質(zhì),為讀者敲響了警鐘。本文擬從實物、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等三方面對象征手法在《蠅王》的運用及表現(xiàn)特點進行分析,并對小說的主題進行粗略的探討。
一、實物的象征
在這部小說中,自然界的實物發(fā)揮了重要的象征作用。首先,小說的名字取為《蠅王》。“蠅王”一詞源于圣經(jīng)中別西卜的名字,他是地獄中一個強大的惡魔。在文中它指的是一個叮滿了蒼蠅的血淋淋的豬頭,作為邪惡和污穢的象征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蠅王不僅是文中野獸的外在體現(xiàn),象征了邪惡勢力,而且成了撒旦式的形象,喚起了每個人心中的獸行。
當然小說中最明顯的象征物還是那個漂亮的海螺,它的象征性貫穿了全文。海螺是文中主人公拉爾夫和豬崽子在島上的第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孩子們因飛機墜毀而分散后,拉爾夫用海螺召集大家,所以它明顯象征了文明與秩序。孩子們的會議也受海螺的支配:拿著海螺的孩子才有發(fā)言權,這也因此使得它不單純是一個象征,實際上,它承載了政治的合理性與民主力量。隨著島上文明在退化,孩子們開始服從了野蠻的主宰。海螺在孩子們心中也就喪失了它的威嚴和影響。最后,海螺的粉碎意味著民主和理智的終結,無政府主義和混亂的開始,意味著人類的理性是暫時的,終將被野蠻代替。另外,文中象征科學和文明的“豬崽子”的眼鏡,象征希望的“信號火堆”等都運用的相當成功。
二、人物的象征
戈爾丁小說中常把人物刻化的現(xiàn)實性和語言性相結合,并通過象征的手法將兩者融為一體。在《蠅王》中,拉爾夫和杰克是作者著墨最多的兩個人物,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都是從這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出發(fā)的。拉爾夫是一位具有領導氣質(zhì)的主人公,從小說開始,他就被推舉為孩子們的首領,他代表著秩序、文明,有著強烈的文明意識和道德意識。當大多數(shù)孩子只是關心玩耍、嬉戲時,拉爾夫考慮的卻是如何搭建棚屋,如何利用信號火堆增加獲救的機會?;谶@一點,他在初期得以穩(wěn)固的維持自己對其他孩子的影響及領導。但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和孩子們逐漸屈從于野蠻天性時,拉爾夫的地位急速下降,而杰克的地位卻在上升。杰克是一個意志堅定、極端自我的男孩,在作品中主要代表了野蠻天性、暴力和權力,是拉爾夫的對立面。從小說的開始之處,杰克就渴望控制一切,所以在選舉中輸給拉爾夫時,他就表現(xiàn)得很氣憤,不斷超越自己作為追隨者的界限。起初,杰克還保留著社會灌輸給他的道德和行為準繩。但隨著他打獵念頭的不斷影響,他完全釋放出嗜血的天性。杰克變得越野蠻就越能控制別的孩子。小說臨近尾聲時,他已學會利用孩子們對野獸的恐懼控制他們的行為。在這里,孩子們對拉爾夫的背叛和對杰克的依附也暗示了文明對野蠻的妥協(xié)和退讓。
在文明和野蠻的較量中,分別追隨拉爾夫和杰克的豬崽子羅杰構成了兩個極端。前者代表文明社會中的科學和文明,他建議拉爾夫用海螺召集孩子們,并用他的眼睛給大家?guī)碇陵P重要的火,但由于身體肥胖虛弱,終日受到他人的嘲笑和挖苦,他的軟弱最終讓他死在羅杰撬的大石下。羅杰是杰克的幫兇,他生性兇殘,邪惡成性,做盡壞事。他和杰克所做的一切都象征著人性的險惡和野心的不泯。
三、故事情節(jié)的象征
《蠅王》中大多數(shù)故事情節(jié)都同時具有表面意義和深層含義,因而也充滿了象征性。孩子們上島后做了兩類事情,一類是蓋窩棚,點篝火;另一類是涂花臉,獵野豬。前一件事象征了堅持文明的傾向,后一件事則代表了向野蠻倒退的趨勢。生篝火是文明傾向的首要標志,篝火是由科學的象征——眼鏡點燃的,因此是文明的產(chǎn)物。通過篝火,孩子們可以向外界求救,獲取重回文明社會的機會,這一點反映了他們對文明的向往和依戀。蓋窩棚是文明傾向的另一個重要體現(xiàn),因為窩棚可以在孩子們心中建立家的概念,產(chǎn)生家的感情。在這樣一個發(fā)揮家的作用的窩棚里,孩子們可以更易于保持過去的文明的生活習慣。
反之,涂花臉象征著野蠻傾向的開端,沒涂花臉之前,有作惡傾向的孩子還受到文明的束縛,不敢肆意妄為。但涂花臉之后,掩蓋面孔的泥彩使他們似乎或得了解放,令他們擺脫了羞恥感,感到從此不再用為自己的惡行負責。同時,打獵盡管表面上是為了得到食物,實際上也是一種野蠻傾向的體現(xiàn),獵手們醉心于打獵主要是想享受征服的快感和殺戮的樂趣。正如戈爾丁在書中所言“戰(zhàn)勝一個生物,把意志強加于它,結果它的生命”是感到“就像喝一大杯美酒一樣痛快”。
威廉·戈爾丁又被稱為語言家和道德家,他的作品中嚴肅的主題往往用象征手法來體現(xiàn),文筆凝練,有獨創(chuàng)性?!断壨酢分邢笳魇址ǖ倪\用是是恰切自然,毫不牽強的,它與本書的主題體現(xiàn)、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塑造緊密結合在一起,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William Golding.Lord of the Flies[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2]William Golding.The Pyramid[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