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春秀
[摘 要]讀書需會咀嚼,只有咬文嚼字,才能品出作者在字里行間所蘊涵的真情實感。教授《梅花魂》一文需教師引導學生識文斷字,從字詞處品味文字的語言之美;還應劈文析句,從作者精巧的構思中品出情感之美。
[關鍵詞]修辭品味;劈文析句;咬文嚼字
一、識文斷字,從字詞處品課文的語言之美
《梅花魂》的語言文字之美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品味:
1.從字詞的選用比較中體味作者運用語言的典雅之美。課文中字詞的選用典雅獨特、恰到好處,體現出作者女性的柔情。例如:“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總讓我想起漂泊他鄉(xiāng)、葬身異國的外祖父?!薄袄淦G”二字,自古以來就在一些詠梅的詩句中散發(fā)出典雅之美,清·俞樾內子的《梅花詩》寫得好:“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清風自由神仙骨,冷艷偏宜到玉堂?!薄坝姆肌币辉~,古人常用它來指香花。如 唐·張九齡 《南還贈京都舊僚》詩:“欲贈幽芳歇,行悲舊賞移。”也用它來比喻高潔的德行。 宋·葉適的《奉議郎鄭公墓志銘》中:“懼老且死,不能振幽芳,昭遺緒,豈惟不肖又抱不孝之最以殞!”這些字詞化用古人詩義,不露絲毫痕跡,卻又讓人讀來猶逢故知,美不勝言。
2.從語句的修辭手法中品味課文語言的純樸之美。課文的語言雖然通俗易懂,但不是枯燥無味,細讀之后,總是給人一種純真質樸之情。這一點,除了文章本身的思想內容所具有的真情實感之外,更得益于作者修辭手法的運用之妙。例如,作者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將古典詩句巧妙地運用在往事的追憶之中:“每當讀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p>
引用這些古典詩句,不僅再現了當時的情景,同時也表現了外祖父真摯的思鄉(xiāng)情感,也有意無意地增加了文章的文雅色彩。再如,作者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讓讀者感受到課文語言的工整與典雅。如上面提到的:“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總讓我想起漂泊他鄉(xiāng)、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痹谶@個句子中,“冷艷”“幽芳”相對,“漂泊”“葬身”相承,由梅花而想到外祖父,睹物思人,傷感之情可想而知?!岸涠淅淦G、縷縷幽芳”正寫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漂泊他鄉(xiāng)、葬身異國”既表現了外祖父的艱辛的身世,也隱喻“我”對外祖父的無限思念。足見作者用詞之工整,可謂典雅優(yōu)美之極。
二、劈文析句,從作者精巧的構思中品出情感之美
課文整體構思精巧,前呼后應,渾然一體。許多句子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才會覺得文章寓意豐富。例如,課文開頭與結尾的呼應:
開頭以“故鄉(xiāng)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總讓我想起漂泊他鄉(xiāng)、葬身異國的外祖父”引起對往事的回憶。結尾“多少年過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這幅梅花圖和給我的手絹,就想到,這不只是花,而是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一顆眷念祖國的心”,不僅結束全文,更是對課文的主題思想予以更高意義上的升華。
中間有許多句子相互照應,“外祖父年輕時讀了不少經、史、詩、詞,又能書會畫,在星島文壇頗負盛名”一句表明外祖父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正是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培育了老人的愛國情操?!坝帜軙鴷?,在星島文壇頗負盛名”不僅道出了外祖父將祖國文化傳播海外并有所作為,而且照應了下文的“墨梅圖”。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贝司洳粌H上應外祖父“能書會畫”,又為下文贈墨梅圖作鋪墊,老人為什么“十分愛惜”這幅墨梅圖?作者以“離別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書房里,鄭重地遞給我一卷白杭綢包著的東西?!薄拔掖蜷_一看,原來是那幅墨梅,就說:‘外公,這不是您最寶貴的畫嗎?”兩句與之接應,揭示出老人愛惜墨梅圖的真實原因:不僅要把祖國的傳統文化弘揚海外,更希望將祖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傳承下去,后繼有人。
外祖父的對鶯兒的幾句囑咐,在文章的思想主旨上揭示“梅花魂”的主題。在文章的結構上,起到了點題的作用,它照應了外祖父“唯獨書房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的真實原因。老人“十分愛惜”的豈是一張圖紙,而是這幅畫紙上所繪的墨梅傳達出來的祖國文化精神。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