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青
受霧霾天氣影響,為了控制空氣污染水平,國務院已于近日出臺了油品品質的管制政策。但從已公布的油品管制方案中可以看到,到2017年,我國的油品質量(含硫量)將達到與歐美國家相應的水平。
如果將當前我國一些城市和地區(qū)的霧霾與歐美早些年的空氣污染程度相比較,那么當前管制政策的時間表意味著我們將用4年左右走完西方國家用40年才基本完成的空氣污染治理過程,僅僅是針對單一污染源來治理,這也是一個極富挑戰(zhàn)的任務。
不可否認,霧霾讓公眾對于改善空氣質量有迫切之心。但了解霧霾成因及解決霧霾問題,都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寄希望于通過在短期內提高油品品質來解決霧霾問題,似乎有些操之過急。如果不系統(tǒng)而周全地考慮油品品質與霧霾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霧霾的問題是無法得以根治的。
其一,霧霾諸多成因間的關系。至少據目前的相關研究可知,我國大城市的霧霾成因主要是工業(yè)生產排放、汽車尾氣排放以及其他的一些排放源,包括南方的秸稈焚燒等。這些成因之間看似獨立,實則相互關聯,譬如汽車既是霧霾的排放源,又是一種在國民經濟中占比極高、鏈條極長的重要工業(yè)品,汽車制造可以帶動數十種乃至數百種其他工業(yè)產出,這些其他工業(yè)產出也都是空氣污染的排放源,故而汽車消費量如得不到抑制,其上下游的產業(yè)鏈也將繼續(xù)擴大??梢钥闯?,這些不同來源的排放之間顯然有著相互帶動的作用。
其二,霧霾與空氣污染、空氣污染與其他污染的關系。在霧霾圍城事件的帶動下,社會也開始關注整體的環(huán)境質量,以及其他種類的污染,包括除霧霾外其他種類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就總體而言,霧霾只能說是“知名度”較高的一種可見污染,不同的污染物之間也存在著各種關聯。
譬如,在一定的成本條件下PM10被控制住了,那么PM2.5的排放問題就會更加突出;PM2.5控制住后,碳排放的問題可能會愈加尖銳??諝赓|量提高的代價有可能是加大水源污染(比如,為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天然氣使用越來越多,而作為天然氣的一種,頁巖氣在開發(fā)過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水,會造成水污染),而大力控制水源污染,又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問題(能源利用轉向太陽能會帶來新的固體廢棄物)。如此種種,從整體環(huán)境質量出發(fā),霧霾治理就不得不同步考慮其他行業(yè)的污染控制問題。否則,提高油品質量固然能提高空氣質量,卻可能加劇其他方面的污染,同樣會危及公眾健康。因此有必要對各類環(huán)境污染進行全面評估,然后再做取舍。
其三,環(huán)境治理與其他公共部門的關系。包括治理霧霾在內的整體環(huán)境治理將會占用社會公共資源,從而造成與其他公共部門之間的資源爭奪。短期內,社會可用的公共資源總量是有限的,所需發(fā)展的各公共部門在資源分配上總是此消彼長。從長期來看,環(huán)境質量的提高在提高公眾的幸福感、社會和諧度的同時,會降低社會的健康衛(wèi)生支出以及其他環(huán)境污染防護支出。并且,在邊際收益遞減和需求的剛性效應影響下,提高環(huán)境質量所需的投入規(guī)模將越來越大,它對社會資源的占用比例也將越來越高。這一點不可忽視。
其四,公共部門與社會經濟的關系。公共部門治理會波及社會經濟發(fā)展。一般而言,環(huán)境保護、衛(wèi)生醫(yī)療、就業(yè)保障等公共部門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必需的,且在一定條件下,公共投資還會直接拉動消費,有利于經濟增長。但在短期內,社會經濟中的公共與私人部門間也存在資源爭奪的關系,包括環(huán)境保護在內的公共部門擴張,勢必會對私人部門造成擠出效應,也就是效率相對較低的公共投資會擠占效率較高的私人部門資金。
從對上述幾大關系的簡單分析中可以看出,霧霾治理的背后實際上是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全面評估及平衡,如不經過科學論證和各方的充分博弈,那么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壓力必會以某種途徑倒逼回去,使霧霾再度重返,這便是提高油品品質對霧霾治理難有立竿見影之效的緣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