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東雨
每過一段時間,就有新聞說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了“日軍侵華新證據(jù)”,在濟南,有一個巨大的古老的老證據(jù)卻在漸漸被淡忘。
濟南西郊試驗機廠院里一塊土地,曾是日軍侵華期間制造的萬人坑,院里兩塊石碑是唯一標示那段歷史的實物。
近一二十年,每年都有日本各界人士來此上香祭拜。今年清明前后,在即將開發(fā)房地產的輿論氛圍中,其中一塊石碑莫名消失。媒體報道后,石碑又神奇復位。
不管石碑在不在,讓人有些尷尬的是:多年來,對萬人坑更念念不忘的,似乎是日本人。
日本訪客的困惑
1940年冬至1945年秋,占領濟南的日軍在市區(qū)西郊琵琶山正南方向筑墻挖坑,無數(shù)次殘暴屠殺中國抗日軍民,尸骨層層疊疊,被當?shù)厝朔Q為萬人坑。
1952年后,萬人坑所在土地建成工廠,院子里先后立下兩塊石碑。近些年,每逢清明,都有日本人前往祭拜。
今年也不例外。
4月2日下午,日本中國友好協(xié)會(以下簡稱日中友好協(xié)會)兵庫縣聯(lián)合會訪問團來到琵琶山萬人坑。
日中友好協(xié)會創(chuàng)立于1950年10月1日,是全國性的純民間團體,致力于“日中不再戰(zhàn)”的和平活動,將中國文化介紹給日本國民,旨在反省日本侵華戰(zhàn)爭,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
兵庫縣聯(lián)合會屬該協(xié)會地方組織之一,其事務局長上田雅美向《中國周刊》記者介紹,數(shù)年前開始,兵庫縣聯(lián)合會至少一年會組織一次到中國的“日中友好和平之旅”。截至目前,他們到訪過南京、成都、大連、旅順、沈陽、撫順、哈爾濱、北京、保定、高密、即墨、濟南、青島等地。
除了解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學習中國的歷史文化外,他們還要“去當年日軍侵略過的地方親眼看看,有機會的話聽聽受害人講述當年的事”。
今年4月1日至6日,兵庫縣聯(lián)合會包括上田雅美在內的16人訪問山東,他們都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是第一次踏上齊魯大地。
上田雅美說,有關琵琶山萬人坑的情況,日本的網頁上基本沒什么介紹。他們是和旅行社商量后,確定的參觀行程。
出發(fā)前,上田雅美對萬人坑的了解也僅限于從中國網站上查到的零星信息。
在試驗機廠,貌似企業(yè)工作人員的解說員也沒做詳細的介紹。
他們首先被引到了進大門后左側小山包上的琵琶山萬人坑紀念碑前,聽了萬人坑的介紹,了解到這座碑由試驗機廠全體職工捐資建成。
在碑前燒紙、默默祈禱后,他們被解說員帶到進大門右側辦公樓后的一塊路邊空地前,后者說了句“地下約一米處仍埋有遺骨”,再無其他。
不是這句話,到訪者根本不知道此處還埋有遺骨。上田雅美對《中國周刊》記者回憶,“聽到這話,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既然被日軍殺害的中國人遺骨仍埋于此,那就應該做一個標識牌之類的東西。但那塊空地上沒有任何標示。不知道的人從這兒走過可能根本不會想什么,只是平常地走過。如果有個標示牌就好了?!?/p>
那天天氣很好,陽光很燦爛,在上田雅美調節(jié)角度和焦距對那塊空地拍照時,解說員就不見了。到訪者甚至沒有時間就他們的困惑問一句為什么。
間歇性失蹤的石碑
走訪山東多地后,兵庫縣聯(lián)合會訪問團于4月6日返回了日本。
他們不知道,那塊埋有遺骨的空地,很快在濟南掀起了波瀾。空地原本不空,立有名為“琵琶山萬人坑遺址”的石碑。
當?shù)孛襟w采訪得知,試驗機廠被兼并,生產車間已搬遷,萬人坑所在廠區(qū)土地將重新開發(fā),建成樓盤。開發(fā)商嫌石碑礙眼,把碑清走了。
“坑肯定是留不住了,部分小山能留下,新建的石碑也能留下,算是個象征性的紀念吧。反正蓋辦公樓的時候遺址就破壞了。”當?shù)孛襟w援引工廠工作人員的話說。
消息一出,立刻成為濟南街談巷議的話題。
一天之后,石碑神奇復位,被當?shù)孛襟w稱為“間歇性失蹤”。濟南市規(guī)劃局則表示,雖然這塊土地性質已確定為居住用地,但尚無開發(fā)商介入。
上田雅美告訴《中國周刊》記者,他回國后寫“感想”再次上網查資料,才知道紀念碑其實有大小兩個,“如果當時那塊小紀念碑在的話,我們肯定也會在碑前祈禱的?!?/p>
與此同時,有一位日本人遠在東京密切關注著這一新聞。
退休10年的下司上,曾為日本共產黨中央機關報《赤旗新聞》工作近30年,1998年2月至2001年3月常駐北京,任《赤旗新聞》北京分社社長。
1998年10月6、7兩日,下司上到訪濟南,在濟南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家振等陪同下,參觀采訪了包括琵琶山萬人坑在內的多處日軍侵占遺址。
同年11月,《赤旗新聞》國際版分兩期連載了下司上的報道,后來又被《參考消息》翻譯刊登。
今年4月上旬,下司上在中國的網站上看到石碑不見的新聞。他告訴《中國周刊》記者,“當時的直接感受就是,這可是大事呀!因為我親自去那里采訪過,所以就特別關注?!?/p>
據(jù)下司上觀察,石碑丟失風波并未引起日本媒體的注意。
“日本的實際情況是,比起北京‘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哈爾濱‘731部隊遺址,琵琶山萬人坑知名度相對較低,并不被眾人所知?!?/p>
4月中旬,當《中國周刊》記者來到試驗機廠,門衛(wèi)已非常警覺,一聽是來了解萬人坑的事情,當即表示,“我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不早點來,領導剛走?!?/p>
試驗機廠院里,辦公樓、廠房多數(shù)已對外出租,有美術制作,有教育培訓,有制藥廠,還有基督教會。
三五米高的琵琶山上立著職工集資修的紀念碑,山腳下鮮花燦爛。另一塊失而復得的小一些的石碑比較隱蔽,躲在辦公樓頭的大松樹下,綠植圍繞。
周末午后,院子里大樹參天、陽光明媚,看不到太多的人影,不了解那段歷史的人,無法想象,這里曾是人間地獄,腳下依然尸骨縱橫。
恐怖之城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大舉入侵中國。12月27日,濟南淪陷。
為維持統(tǒng)治,1938年初日軍便選用舊軍閥出面成立濟南治安維持會、山東省公署、濟南市公署等偽政府組織。
濟南此前沒有戶口登記政策,日軍占領后居民都要登記并領取戶口本,隨時接受檢查。成年人外出路過關卡還得持有貼著照片、印著指紋的良民證,否則就會遭到拘留審訊。
為鎮(zhèn)壓抗日力量,日軍先后成立20多處軍警憲特機關,星羅棋布于濟南城。為掩人耳目,特務機關多以“公館”面目出現(xiàn)。
鳳凰公館的特務活動由濟南憲兵隊領導,在車站、碼頭、影劇院、妓院等場所活動,收集情報、秘密偵查抗日組織、捕殺抗日志士。
魯仁公館主要負責對共產黨情報的搜集、分析,曾編輯發(fā)行過《剿共指南》等資料。
濼源公館主要任務是破獲中共秘密組織和活動,偵查、抓捕、殺害中共抗日人士,并向抗日根據(jù)地派遣特務。濼源公館還糾集會道門和黑社會(如安清道義會等),對即便是沒有參加抗日組織的普通民眾,也以“私通八路”的罪名拘捕拷打、敲詐勒索。為討好上級,日軍、偽軍等還會制造冤假案情或者隨意株連,殃及無辜百姓和青年學生。
除特務機關外,日軍還先后成立三個機構,對抓捕的抗日軍民實施關押、審判、行刑。
1938年日軍設立濟南軍法會議,名為審判日本軍人及家屬、僑民,實則專以公開、“合法”方式審判、屠殺中國抗日軍民。凡被日軍、憲特機關送到軍法會議的抗日軍民,均被嚴刑拷打后處死。琵琶山萬人坑就直屬濟南軍法會議。
1943年,日軍設立戰(zhàn)俘集中營新華院,受濟南軍法會議領導,專門關押抗日軍民,是在琵琶山萬人坑實施屠殺的主要執(zhí)行者。
1944年9月,日軍設立濟南防衛(wèi)司令部,除防衛(wèi)濟南周邊各縣外,還擔負在琵琶山萬人坑執(zhí)行死刑任務。
琵琶山下
1940年秋,日軍在濟南西郊琵琶山下正南面,挖坑砌墻,修筑堡壘,營造了一個東西長42米、南北寬40米、總面積達1680平米、內有八個丈余深坑的殺人基地。
1940年冬到1945年秋,凡被日本軍警憲特逮捕、俘虜?shù)纳綎|抗日軍民、愛國志士,押解到濟南,被軍法會議判處死刑者,均在琵琶山慘遭殺害。
西十里河村位于琵琶山東面僅百米之遙,現(xiàn)年80歲的荊奶奶告訴《中國周刊》記者,她六七歲時開始在西十里河村居住,日軍在琵琶山殺人期間她大約十二三歲。
據(jù)荊奶奶描述,當時很恐怖,白天不敢出門,晚上不敢點燈。日軍在琵琶山下修了炮樓,養(yǎng)了很多狼狗,沒人敢接近。有村民在當?shù)厥腋G干活時,曾看到日軍殺人的情形,人在大方坑邊上,槍一響就倒了進去。
1948年出生,現(xiàn)年65歲的李福和是地道的西十里河村民,他告訴《中國周刊》記者,父親在世時曾講過,有一次日軍進村大肆搜查,原因是一個人倒進坑里沒死,爬出來躲了起來。
濟南市檔案館的史料也記載了一些西十里河村民的回憶。其中一位吳姓村民說,日軍經常把中國人綁起來,人垛人地裝滿汽車,拉到萬人坑來屠殺。他們會把中國人從車上扔下,讓軍犬撕咬,或者槍擊,或者刺刀亂戳。
葉姓村民家靠近刑場,有一天她親見三輛大車由北往南而來,第一輛是日本兵,后兩輛是中國人。很快就傳來了軍犬撕咬和人的慘叫,還有緊隨其后的槍聲。而后,一個日本兵牽著一只嘴巴血淋淋的狼狗,到她家附近的井里打水,給狗洗嘴,涮洗帶血的刺刀。
村民回憶,1941年至1943年是日軍殺人最密集的時間段,幾乎隔一天一次,每次少則幾人,多則幾十人,甚至上百人。
1954年時任濟南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組織實施琵琶山萬人坑挖掘的劉獻林曾綜合資料撰文:
日本侵略軍屠殺我抗日軍民后,有時在尸體上蓋一層土或撒一層石灰,有時什么也不掩蓋,暴尸坑內,下次再在上面屠殺。這樣,一次復一次,一年又一年,尸骨托尸體,尸體蓋尸骨,層層尸體,疊疊尸骨。每到天氣炎熱時,坑內臭氣沖天,殃及周圍數(shù)里內之村莊。鄰近家犬也助紂為虐,將被殘殺的尸體撕裂四處叼拉。萬人坑外莊稼地里,山坡崗上,到處可見人頭骨骼。
為審判而進行的挖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12月27日,即濟南淪陷八周年的日子,國民黨軍官在大明湖畔山東省立圖書館舉行了受降儀式。
1951年,中國最高人民檢察署(院)著手收集日軍侵華罪證,全國人民紛紛上書政府,控告日軍罪行。當時,審判日軍戰(zhàn)犯是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斗爭的一件大事。
濟南市人民檢察署(院)收到很多受害親屬的控訴,其中一位叫金玉華的明確說,她的丈夫張福德和兒子張杰,1942年5月16日被日軍槍殺在琵琶山下。
1954年8月12日,西十里河全體村民向濟南市人民檢察院提交了日軍在琵琶山萬人坑實施屠殺的控訴材料,后經山東省檢察院報最高檢察院。同年12月,最高檢向濟南檢察院下達了挖掘萬人坑尸骨的指示。
濟南檢察院等29個單位組成聯(lián)合調查挖掘小組。時任副檢察長劉獻林負責組織實施。
據(jù)劉獻林事后記錄,他們還聘請了解放軍軍醫(yī)大學教授陳康頤為主要尸骨鑒定人,同時還請北京電影制片廠一位技師實地拍攝。另外,還有山東醫(yī)學院教授、北京市法院、濟南中級法院的法醫(yī)等參與鑒定。
1954年12月10日、1955年1月7日,進行了兩次共16天挖掘,共計挖了大小八個坑。根據(jù)對尸骨的清洗鑒定與統(tǒng)計,兩次共挖出較完整的尸骨746具,零亂無法認定的難以計數(shù)。
746具尸骨中,男女老幼皆有,年齡最長者60多歲,最幼者約13歲。
挖掘萬人坑時,荊奶奶已經在附近電石廠當了工人。她告訴《中國周刊》記者,當時工廠每個車間都抽調了工人前去挖掘,她膽小不敢去。但有工友回來跟她描述,現(xiàn)場景象慘不忍睹,有人直接失聲痛哭起來。
1952年,濟南7家私營鐵廠合并成立齊魯機器廠(后改名試驗機廠),萬人坑劃入廠區(qū)。此后工廠多次改名改制,辦公樓、廠房擴建,挖地基時每次都挖出大量尸骨。
上世紀50年代,院子里立起了一塊“琵琶山萬人坑遺址”石碑。1990年擴建辦公樓,再次挖出大量遺骨,職工們集資在琵琶山南麓立了塊更大的碑—“琵琶山萬人坑紀念碑”。
《日本侵略軍在山東的暴行》一書中,“殺人魔窟—琵琶山萬人坑”一文有這樣一段話:駐濟日軍為掩蓋其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于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將所存檔案全部轉移銷毀。琵琶山萬人坑的發(fā)掘,徹底粉碎了他們妄圖毀滅罪證的陰謀。
可這塊埋葬日軍罪惡的土地,在那次挖掘之后,既未建立類似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機構,也未列入地方文物保護名錄。
誰在遺忘,誰在銘記
試驗機廠大門外的一間商鋪里,一名57歲的女士告訴《中國周刊》記者,1972年她在附近中學讀初二,班干部自發(fā)組織班上團員、紅衛(wèi)兵約20人,自己聯(lián)系試驗機廠門衛(wèi),進到廠區(qū),開展了一兩個小時的“階級教育”活動,大體內容就是控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行徑。她印象里,當時有一塊竹籬笆圍起的地方,豎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字樣的牌子。
事實上,幾十年來,試驗機廠作為工廠區(qū),并非公共場所,普通人一直不能隨便進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shù)厝死罡:驮蛭廴纠_找上門去,被門衛(wèi)假借“軍工單位,不得擅闖”,拒之門外。
直到2011年前后,生產車間搬遷,辦公樓、廠房對外出租,才放松了門衛(wèi)管理。
1998年日本人下司上到訪試驗機廠時,沒有提前預約,在大門口征得許可后,才得以進廠。
當年,一位叫王紅的女士接待了下司上他們,先帶他們到辦公樓二樓一個房間,觀看從另一房間搬來的萬人坑圖文展板。隨后,又帶他們去參觀琵琶山萬人坑紀念碑。
王紅還送給下司上一本當年4月出版的《濟南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
那本小書里,職工集資新建的琵琶山萬人坑紀念碑與其他22處場館、遺址等一同列為濟南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并未說明該紀念碑是哪年被公布、授牌的。
對當?shù)厝藖碚f,萬人坑的往事已越來越淡漠。
當?shù)厝死罡:凸┞殱袭數(shù)貒?4年,黨齡43年,他不知道萬人坑搞過什么愛國教育活動。李福和的大兒子現(xiàn)年已40歲,因為媒體報道石碑丟失一事,才知道自家隔壁工廠院里有個琵琶山,有個萬人坑。
王軍是濟南市一位中學老師,曾教授歷史課程,長期做濟南文史研究。對于琵琶山萬人坑的現(xiàn)狀,他感到非常惋惜。他對《中國周刊》記者表示,如今萬人坑有兩個關鍵信息搞不清楚,一是遇害人數(shù)多少,二是之前挖出來的遺骨哪兒去了。
王軍覺得很痛惜,日軍占領八年,制造了這么大的悲劇,卻沒有在遺址上建紀念場館。
對于很多濟南當?shù)厝硕裕f人坑是個陌生的往事。而當年眾多以“公館”面目存在的日軍特務機關也已無跡可覓。
多年從事日軍侵華歷史研究的李家振對《中國周刊》記者回憶,下司上那次到訪時,曾提出疑問,“有些日軍犯罪遺址為什么要拆除呢?即便是拓寬街道,為什么不立碑標示?這不僅對中國青少年是個教育,對日本青少年也是教育?!?/p>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到2007年,幾乎每年都有日中友好協(xié)會、歷史學家、法學家、中國特赦的日軍戰(zhàn)犯等日本人士專程到濟南與李家振開展學術交流。每次李家振都會帶他們去看那些殘存的日軍犯罪遺址。有一次,一個日本人說了這么句話—有些人忘記了自己民族受屈辱的歷史,真可悲,真可悲,真可悲。
上田雅美回憶,去年參觀撫順“平頂山慘案遺址”時,映入眼簾的白骨讓他遲遲無法抬腳行走。
“當時好想讓日本的年輕一代親眼目睹這一慘狀。真的是體會到了‘我們就是加害者的責任與心情。首先我們應該清楚曾加害于人,為此就應該讓不了解歷史的日本年輕一代去親眼目睹日軍曾帶給這片土地、這里人們的創(chuàng)傷。這才真正有益于日中的和平與友好。”
《中國周刊》記者探訪萬人坑遺址時,在試驗機廠院內碰見一名年輕女士,她多次見日本人前來燒香,不僅有老人,還有年輕人,她表示非常不解,“就日本人邪吧,閑的了,炒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