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靈
毫無疑問,美國是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它聚斂了世界財富的四分之一之多,其綜合國力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可比擬的。但是,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富有的國家里,仍然有不可盡數(shù)的無家可歸者(Homeless),遍布包括華盛頓、紐約、舊金山在內(nèi)的各大城市街頭的每一個角落。公園里的長椅上,陽光下的街墻邊,避風的樓門口,幽靜的大橋下,或是喧鬧的地鐵車站里,到處或躺或坐著那些衣衫襤褸的無家可歸者。
公園就是棲身地
除了數(shù)九寒天的嚴冬,即使是無家可歸者,他們的生存也無須擔憂。四處為家的他們,到處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宿,街區(qū)公園無疑便是其中之一。在紐約,所有街頭公園都是開放式的,那里閑置的躺椅,遍布的草地,濃密的樹蔭,都成為流浪者們無奈之下的“最佳選擇”。雖然高樓大廈中席夢思床上的另一種生活是他們不敢奢望的夢想,但在夜深人靜的星空下,他們也許可以在公園長椅上同樣做出天堂般的美夢。即便無家可歸,這些人也大都有相對固定的棲身處,相互間“井水不犯河水”,誰也不想為一件小事去自尋麻煩,更不想因此而驚動警察??v然是流浪,但這些人似乎并不缺乏生活中的物件。雨天有傘,天涼時有棉被,雖然不知道他們平時都放在哪兒,但在需要時似乎總會“神奇地出現(xiàn)”。有的可能是臨時揀來的,有的是好心人送的,有的是他們平常積攢的。當然,更多的是一些慈善機構、民間團體和好心人捐贈的。如果寒流來得太突然而缺乏御寒之物,他們也會找來幾個破紙箱,把自己包在里面過夜。那些善于“持家”者,不知從哪個工地偷來或揀來一個帆布大斗車,里面珍藏著他的全部家當。趕上雨雪天氣,他們有權到公園附近樓房的門洞內(nèi)、屋檐下躲避,誰也不可以驅趕他們,因為美國的法律就是這樣規(guī)定的。
這些人大都有自己的領地,有他們的生活圈子。因此,他們不敢有不良記錄,那樣就會失去很多自由。凡有前科的人,都會被盯得很緊,一旦有越軌行為,警察一找一個準,他們在警察面前比綿羊還要老實。
要錢不要飯
對無家可歸者來說,錢是生活必需,因此他們從不放過每一次斂財之機。在人群出入頻繁的地方,經(jīng)??梢姷揭律酪h褸的流浪者們在眼前放上一個小紙杯或別的什么容器,不時地把小紙杯中的硬幣搖得叮當作響,以喚起過路人的憐憫心而收獲一、兩個小錢。他們特別樂于向女人要錢,因為經(jīng)驗告訴他們女人比男人更富有同情心。乞討也是有選擇的,別以為他們是乞討者就會來者不拒。他們期待的是紙幣和大鈔,對那些派不上大用途的硬幣、小錢則不屑一顧。因此如果施舍的錢小于25美分,不但得不到感謝,很可能還會遭白眼。這些人從不要飯,甚至很少要物(向路人要一支香煙倒是常有的事)。沿著曼哈頓島的WEST-END(西河邊路)開往華盛頓大橋的一個轉彎處,??煽吹揭粋€蓬頭垢面的流浪漢,胸前掛著用硬紙板自做的牌子,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饑寒交迫,無家可歸”(Im hungry, cold and homeless),希望能打動路過此地因轉彎或塞車而減速的人們。同樣,盡管他掛著“饑餓”的牌子,如果有誰塞給他幾片面包則肯定不會收獲到感激,他要的只是錢。你別說,他還真有耐心,迎著風雨,頂著烈日,成年累月地站在那里期待著……
也有一些較文明的乞丐,他們不是直接向路人要錢,而是付出某種勞動,以此換來一些施舍。如在地鐵站里演奏樂器,在街頭、公園里表演技巧、鼓樂或是出售一些廉價商品等,為路過的車輛擦車。說是擦車,其實就是用一把刷子在車窗上糊弄一下了事,為的是混幾個小錢。
社會犯罪的主體
流浪漢同樣也是公園里刑事犯罪的主體,紐約中央公園不時發(fā)生的販毒、搶劫、行竊、強奸、甚至殺人案,很多都與這些人有關。中央公園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園,其面積之大,是全世界市內(nèi)公園的佼佼者,且不收門票,汽車都可以出入。偌大的公園,流浪漢可以隨便躲在什么地方。販毒多是團伙行動,他們把毒品藏在草叢里、樹洞中,留下人看“家”,然后分頭到有人的地方去拉生意。他們悄悄地、以最簡略的語言問路人:“Smoke?”(抽煙嗎?)在行的人一聽便知。買賣談成之后,一聲呼哨或打個手機電話,一會兒功夫,同伙就會從林中走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即使遭遇到警察也沒關系,因為出頭露面的人身上從來不帶貨,抓不到證據(jù),警察也就無可奈何。這些流浪漢都是成群結伙,神出鬼沒,路暗人稀的僻靜處,就是這些人作案的隱蔽所,搶劫、強奸什么事都干,黃昏后散步的弱小獨身者,早上晨練的年輕女人,都是被獵取的目標。
偷竊也是這些人的尋常事。他們從不把偷來的東西當回事,只要有人買,給點錢就很隨便地賣了,畢竟“無本”的東西來得太容易了。一套高級相機,百余美元甚至幾十美元就成交。他們不在乎它值多少錢,只要能換成現(xiàn)鈔,給點錢就行。偷、搶什么都干,不擇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人真的是社會的渣滓。
這些無家可歸者經(jīng)常做出一些既不文明且令人討厭的事。他們經(jīng)常喝得醉醺醺的,隨地躺臥,四處大小便,不管是街頭鬧市還是大雅之堂。這些人還不能隨便得罪,否則不知道會招來什么樣的報復。一位朋友的公司,就因為沒有讓一個無家可歸者在門口睡覺,第二天一早就被一攤大便封住了門。
美國的政策養(yǎng)懶人
各方面那么發(fā)達、生活水平高居世界前列的美國,何以還有那么多的流浪漢呢?這都是美國的養(yǎng)懶人政策所致。在美國,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尤其是大量的新移民,他們當中相當多的是非法移民,由于種種原因,成為這些無家可歸者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已經(jīng)在那里生活了多年的老移民,由于失業(yè)、破產(chǎn)、疾病或好逸惡勞等原因,也有不少人加入了流浪者一族。于是,產(chǎn)生了為數(shù)眾多的流浪漢。
美國政府和一些慈善機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養(yǎng)活這些人。一個只身一人在美國生活、30許年紀的哥倫比亞裔流浪漢,就曾非常坦然地對筆者說:“我為什么要去工作?為什么要花力氣去掙錢?美國政府每周給我200多美元的救濟金,已經(jīng)夠我花的了,這樣呆著不是很好嗎?我如果去工作,這筆錢就拿不到了。只要我不去招惹別人,不鬧事,警察就不會抓我,我就有錢拿。我不需要去干活?!边@些人游手好閑,庸庸碌碌地生活,每天卻有人送飯吃,紐約34街東河邊的碼頭上,就是這些人諸多就餐點中的一個。每天中午、晚上規(guī)定的就餐時間一到,不知從哪兒涌來了一大群男男女女的流浪漢,有數(shù)十人之多,領飯的隊列排得很長。餐車按時送飯,風雨不誤,伙食還相當不錯呢。別看這些人是靠嗟來之食生活,卻一點兒也不珍惜,面包、水果隨處丟棄,吃不完的就去喂鴿子、喂魚,每每飯后人去,碼頭上一片狼籍,殘羹遍地。有這樣的養(yǎng)懶人政策,還能有誰去找工作?嚴冬,特別是暴風雪的日子里,紐約市幾乎所有教堂都對無家可歸者開放,作為這些人御寒的棲身之地。還有志愿人員為這些人服務,并動員市民捐款、捐物??墒?,這些人偏偏不喜歡去這些“收容所”,他們覺著不自由,還是樂于四處流浪。
流浪漢也有“感情”生活
盡管得到了社會的一些同情和憐憫,這些無家可歸者的物質生活還是十分匱乏,僅能勉強度日。在這樣的條件下,精神生活更是成為奢侈品,翻翻揀來的粗俗街頭小報、看看無聊的色情雜志就成為僅有的“文化娛樂”。盡管如此,生存的本能和生理的需要也在驅使他們?nèi)ふ夷袣g女愛。在公園的草地上、樹蔭下,同樣有成雙成對的流浪者過著自己的日子:一條幾乎辨不出本色的被子兩人合蓋,一個水果兩人分吃,相互依偎著,卿卿我我,耳鬢廝磨,那親熱勁,絕不亞于熱戀中的年輕人。一個朋友說過這樣一個事實:夜深人靜,公司門外昏暗燈光下的平臺上,似有什么東西在黑暗中蠕動。出于安全考慮,他隨手打開了大燈,眼前的情形不禁使人愕然,一對無家可歸者正在做愛進行時。早晨的公園里,不難看到樹下雙棲雙宿、臟兮兮的男男女女,甚至有時一個女性周圍躺著多個男人。事實上,無家可歸者出于人的本能,也有常人的欲望和需求,他們也不甘寂寞,只是沒有享受性愛的地方和條件而已。
而另一些人,則為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攔路強奸,公園的陰暗處下黑手的,攻擊并傷害女人的,大都是這些人。紐約中央公園里曾多次發(fā)生女人被奸甚至被殺的案件。
流浪漢也不都那么討厭
其實,紐約市街頭上的流浪漢也不都那么令人討厭。他們中間也有一些“文明人”。筆者在紐約工作期間,經(jīng)常走的一條路上,總能見到一個女性無家可歸者,倚在一家大飯店的街角處寫著什么,直到寒冬來臨,才再沒見到她。有人風趣地說,這沒準是個街頭作家,說不定某一天出版一本驚世之作。不要以為這些無家可歸者都是沒本事的社會渣滓,其實他們中間很多人都有高學歷,甚至不乏博士、碩士。只是他們生不逢時,始終不得志而已。有些人也不總是流浪漢,一旦時來運轉,他們也有出頭之日。
在紐約,住處門前的衛(wèi)生也實行“三包”,如果不保持清潔是要受罰的。尤其是冬天,積雪如果不及時清掃,有路人不慎跌倒,誰的門前誰負責,沒準還要惹上官司。我們住處門前的“衛(wèi)生區(qū)”很寬,一個看上去年紀不小的無家可歸者,長年在我們車庫門外的墻邊過夜,那里似乎成了他的家。冬天,就在一個冒著地下熱氣的鐵篦子上卷曲著睡覺。此人從何而來,在此做什么,無人知道。相反他卻幾乎認識我們每一個人,進進出出都很有禮貌地打招呼。有人戲言,“沒準是FBI(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派來監(jiān)視我們的”。他從不做讓人討厭的事,還經(jīng)常為我們義務打掃衛(wèi)生,如夏天掃街、冬天鏟雪。一個很冷的冬天,他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都以為他在夜間被凍死后,尸體讓人拉走了??墒嵌ゴ簛淼臅r候,他卻春光滿面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氣色很好,似乎比以前精神了許多。有人猜他可能是被兒子接走了,也有人說他進了收容所。不管怎樣,他穿的比過去明顯的好了。他又像往常一樣,幫我們打掃衛(wèi)生,與我們每一個人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