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要】古詩語言精辟涵蓄、跳躍靈活,意趣無窮。教師要獨具匠心,發(fā)掘古詩文藝術(shù)上的空白,啟發(fā)學生調(diào)動記憶,發(fā)揮想象,品味意境,去進行體驗和藝術(shù)的再創(chuàng),利用信息技術(shù)將古詩變抽象為具象,變平面為立體,變靜止為靈活,從而感受其中有聲有色、有情有理的豐富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信息技術(shù) 多媒體 古詩意境 新課程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經(jīng)典古詩不但是漢語言文字的典范和精華,而且更蘊涵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它是中華民族精神得以生發(fā)的深厚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著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古詩教學中,挖掘古詩的意境美,是培養(yǎng)學生古詩鑒賞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古詩的意境是詩人用極為凝煉的文字創(chuàng)造的,是由作者主觀感受和客觀景象融合而成的。在古詩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入“境”,又要啟發(fā)學生會“意”。而“意”往往蘊含在“境”之中,那么,我們就要隨流溯源,引發(fā)想象,進而悟出其中的意境美,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目的。
如何挖掘古詩中的意境呢?古人好講含蓄之美,往往移情于景,“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為再現(xiàn)古詩意境,只有充分發(fā)揮電化教學這一現(xiàn)代化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畫面、音響渲染、語言描述等手段來實現(xiàn)。
一、利用演示課件畫面再現(xiàn)。
古詩的語言極其凝練含蓄又生動形象,一字一詞都經(jīng)過作者的千錘百煉。信息技術(shù)能克服時空限制,通過形、聲、光、色等形式,將抽象的語言轉(zhuǎn)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符號,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詩中的詩眼或者含有深刻意義的詞語,反復推敲、理解、體會語言文字的妙處。
如杜牧的《山行》教學中,“白云生處有人家”,“生”字用得十分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課件的恰當運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生”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課件,畫面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巒疊疊,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課件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動態(tài)畫面,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云霧源源不斷地升騰的動態(tài)畫面中領(lǐng)悟到“生”字的妙處。教學時詩畫對照,相映成趣,為學生想象活動提供了豐富、鮮明的表象信息,學生很輕松地踏入詩的意境之中。
老師播放的課件,一幅幅飽含意境的畫面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受在畫面中體現(xiàn)出來。如《宿建德江》,這是孟浩然飄零他鄉(xiāng),宿投建德江時所作。那時正值夕陽西下,鳥雀歸巢,羊牛下山。目睹此景,觸目傷懷,游子突然間鄉(xiāng)愁倍增,惆悵滿懷。明月升起來了,江面清靜,野外的一切都找到了它的歸宿,而詩人卻遠離故鄉(xiāng),仍然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好孤獨啊!明月,今晚只有你我為伴,共享良宵了?;秀遍g,故鄉(xiāng)、親人、團聚,同樣是明月皓空,觥籌交錯,眾賓喧嘩,天倫之樂!倏地,月落江底,江水瀲滟,喧嘩之聲,縈繞在耳。頓時,詩人思接千里,猶如故鄉(xiāng)就在眼前:好近啊,故鄉(xiāng)的明月!
二、信息技術(shù)音響渲染。
音樂和文學有著不解之緣?!按酥杏姓嬉猓嬉淹浴保旁娭械囊饩?,有時的確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這給教學中的信息發(fā)射與反饋形成了一種屏障。如學習《江南春》一詩,要體會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熱愛之情,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學中首先播放一段《春芽》樂曲,學生一聽樂曲,便置身于優(yōu)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悅、向上的情緒便油然而生,詩人筆下美麗多姿的春景,很快喚起學生的共鳴。學完全詩后,再讓學生一邊聆聽樂曲,一邊展開想象。此刻,伴隨著二胡、琵琶、提琴齊奏所發(fā)出的柔美的音響,學生必然浮想聯(lián)翩……
三、信息技術(shù)抓“詩眼”。
古詩中的“詩眼”是通向古詩意境的橋梁。因此,我們要善于抓住“詩眼”,讓文字動起來、活起來,為通往古詩的意境鋪路架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詩人反復斟酌,舍棄了“來”、“過”、“入”、“滿”,而用“綠”字。一個“綠”字牽全文,“綠”字有色,形象地再現(xiàn)了萬物爭春的景象。我在教學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課件跟學生一起“換字變身”做游戲。這樣在不知不覺之中,把玩游戲之間,學生體會到了詩中之意境,感受到了那一片綠色錦繡激起詩人重返政壇的美好愿望。于是發(fā)出“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強烈感嘆。
四、多媒體顯示詩人生平。
人們常說“詩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從側(cè)面了解其詩。古詩的意境,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觀情感和思想傾向。多媒體課件可以融聲音、畫面、語言文字于一體,大容量再現(xiàn)詩人特定的背景、生平及其思想,學生可以直觀的走近詩人,更好的體會詩境。如,教學《江雪》一詩,可先展示《寒江釣》圖,讓學生欣賞,并深入體會畫中孤舟獨釣的老翁形象。接著用課件播放反映“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畫面及伴音。然后播放詩人生平,介紹事跡,這首詩是詩人柳宗元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所作,不少人認為此詩是單純的寫景之作,其實是誤讀了。誠然這是一幅寒江獨釣圖:“在嚴寒的冬天里,千山萬嶺不見一只飛鳥,萬徑千路沒有一個人的蹤跡,在這嚴寒的、大雪覆蓋的江上,有一葉孤舟,孤舟上只有一位穿著蓑衣斗笠的老者在垂釣?!边@種境界是十分清寂孤單的。然而,雪天寒江是垂釣的時候嗎?能釣到魚嗎?顯然,詩人所寫的不是實景,而是想象之景。那么詩人為什么會寫這種想象之景呢?白雪象征著皎潔,孤舟、寒江象征著孤高、特立獨行的品格——這首詩,實乃詩人自詠懷抱之作,雖身處逆境,卻不肯向惡勢力屈服。這樣,學生就能理解詩人以漁翁自喻,流露出來的孤芳自賞的情緒和不愿與當權(quán)者同流合污的高潔情懷。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作詩的首要要求,“意與境二字而已”,“有境界自成高格”?!耙狻敝傅氖亲髡叩闹饔^感受,“境”是“意”的載體,二者水乳交融,互為依托。語文教材中選取的古詩詞正是這樣情景交融的語言珍品,需要我們引領(lǐng)學生徜徉在詩詞所營造的意境里,放飛想象,融入情感,去感受美,親近美,提升心靈,發(fā)展智慧。
參考文獻:
《再現(xiàn)古詩意境 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質(zhì)》 劉東風
《小學古詩詞教學意境引入探究》 江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