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翔
【關鍵詞】高中 體育教學 本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7B-0010-01
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發(fā)生了許多的變化,體育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強。但過了幾年“興奮期”后,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又出現(xiàn)了下降的趨勢。筆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高中體育教學失去了本真。
一、高中體育教學失去本真的表現(xiàn)
1.失去了“體育”的本真
【案例一】在籃球選項教學中,教師這樣進行教學:集合—點名—做準備活動—學生活動。學生活動期間,教師或在一旁“觀戰(zhàn)”,或與個別學生聊天。
伴隨著新課改的浪潮,情境教學、快樂體育等多種思潮涌入高中體育課堂,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xiàn),對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然而,有的教師卻漸漸地走向極端,淡化了體育課的體育屬性,忘記了體育課教學應“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在案例一中,教師將放羊式教學與自主學習等同起來,整節(jié)課沒有對技術的教學與指導,使得體育課失去了其意義與作用。
2.失去了“高中”的本真
【案例二】在足球模塊中,教師這樣開展教學:先學習球性練習,再學習運球、傳接球,然后學習射門等。學生的體育學習基本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
有的教師在教學時,雖然披上了一件名為“選項教學”的漂亮外衣,但還是走老的路子,安排的教學內容還是和小學、初中的一樣。如案例二,所教學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沒有新鮮感,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不可能每學期都有新的教學內容。從小學到高中,體育教學大都采用同一個教學模式,無外乎講解、示范、指導、糾錯等。很多教師往往沒有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在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學生因為受知識水平的限制,對教師所傳授的內容往往只能“依葫蘆畫瓢”,但到了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他們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這就要求體育教學應該適合高中生,突出“高中”的特點。
3.失去了“選項”的本真
【案例三】某高中開展選項教學,在課堂上,有幾個學生或聊天,或做與體育學習無關的事。他們開小差的原因是“原來選的不是這個項目,是被調劑過來的,沒興趣”。
【案例四】某高中開展選項教學,只開設了2個項目。其中,籃球同時開設了4個選項班,羽毛球則開設了2個選項班。該校體育組組長解釋說是完全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高中選項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身體狀況來選修所喜愛的項目,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這個初衷是好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如“如何處理興趣與項目的問題”“如何處理少數(shù)與多數(shù)的問題”等。由于各地區(qū)的差異,有的學校采用了強行“攤派”的做法,給學生指定項目,于是便出現(xiàn)了案例三中的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有的學校則完全按照學生的興趣進行選項,只開設少數(shù)項目,如案例五。這兩種選項設置的方法都是與選項教學相違背的。
二、探尋本真的高中體育教學
1.教學應回歸“體育”的本真
首先,體育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教師應該努力使學生通過高中三年的體育學習形成較穩(wěn)固的體育興趣和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其次,體育教師應該對所教授的內容進行篩選,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如在籃球模塊教學中,教師除進行技術教學外,還應該將體能練習滲透到每一堂課中。再次,對于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和“游離分子”,教師應該積極引導。
2.教學應回歸“高中”的本真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設問置疑,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情境,努力為學生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氛圍。此外,教師也要堅持點面結合,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學生互相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使其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學習者,教學活動的落實者、實踐者。比如,筆者進行田徑模塊鉛球項目教學時,要求學生利用速度、加速度、力量、作用力、反作用力、角度、高度等因素來探究鉛球的遠度。學生們通過探究總結出以下要領:(1)滑行和出手速度要快。(2)大腿蹬地要有力。(3)出手角度要好。(4)兩腿支撐好。掌握了相關技術后,學生積極練習,課堂氣氛活躍。
3.教學應回歸“選項”本真
如何處理好選項與興趣的關系?筆者的做法是:高一剛開學時,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問卷調查,根據(jù)統(tǒng)計,將排名前6位的項目作為選修項目;高二時,要求學生必須選擇一兩項自己沒有選擇過的項目進行學習;高三時,則可以放松限制,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愛好,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相對集中(男生喜歡籃球、女生喜歡乒乓球、羽毛球),采取了合班分組的方式,即兩個班三個項目教學。
筆者認為,高中體育教師應該以追求本真的高中體育教學為目標,積極探索,并努力踐行。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