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發(fā)展與進步的靈魂,是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聾校語文教學也不例外。
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富有創(chuàng)新的情境,引導學生多思,激勵學生多問,不斷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在《關懷》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片斷:
師:我們一起來看作者是怎樣寫周總理關懷我們的。一起讀“周總理輕輕地走進來”。
生讀句子。師糾正手語。強調(diào)“輕輕地”的逼真樣子,分析“走進來”的合適手語。齊讀這句。
師:誰會做一回周總理的?生演示句意。
師:思考,周總理輕輕地走進來,說明總理怎么樣?
明確:這個動作說明周總理怕影響我們上課,體現(xiàn)出總理對我們的關懷。板書:輕輕地
師:指名A\B\C讀句子——周總理一邊和老師握手,一邊說:“老師好!同學們好!”。師糾正手語。齊讀這句。
師:誰來做一回周總理?生演示句意。
師:思考,周總理一邊和老師握手,一邊說:“老師好!同學們好!”,說明總理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明確:這個動作說明周總理是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人,體現(xiàn)出總理對我們的關懷。板書:一邊…一邊…
師:你能用“一邊…一邊…”說句子嗎?
生說句子,師指導。生寫句子。師講評。
師:現(xiàn)在我們把這兩個句子放到課文第二段中,連起來讀一讀課文。
二.教學中要體現(xiàn)人格的平等,師生互相尊重,教者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讓學生得到足夠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以達到“以情啟情,以情啟思”。
教學《關懷》第三自然段時候,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我們一起讀“周總理讓大家坐下。他走到教室后面,看墻上的學習園地,一邊看一邊不住地點頭”。
師:指名A\B\C讀句子。師糾正手語。強調(diào)“大家”的手語不能分成“大”和“家”2個手語。(大家是大房子嗎?學生笑著搖頭。)“后面”“墻上”“園地”的手語合理性。指出“點頭”這個詞不需要手語,演示動作即可。齊讀這句。
師:誰來做一回周總理?生演示句意。
師:思考,如果去掉“一邊看一邊不住地點頭”可以嗎?用紙片遮住這一部分。指名學生演示,比較有什么不同。
明確:這個動作一方面把句子寫具體了,另一方面說明周總理對我們學習很滿意。體現(xiàn)出總理對我們的關懷。板書:不住地
師:指名A\B\C讀句子——后來,他在我身邊坐下來,拿起我的語文課本,輕輕地問:“是講這一課嗎?”我連忙回答說:“是的?!?/p>
師糾正手語。齊讀這句。
師:倪老師現(xiàn)在做一回周總理,誰扮演文中的“我”和倪老師演示一下這兩句話?師生演示句意。
師:思考,句中的“輕輕地”可以去掉嗎,如果不可以,說明總理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明確:這個詞語說明周總理是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人,體現(xiàn)出總理對我們的關懷。板書:輕輕地
師:現(xiàn)在分角色讀,請男同學讀周總理的句子,女同學讀寫我的句子。生讀句子,師講評。注意糾正手語。提醒學生:讀句子時注意手語規(guī)范,口型正確。
師:指名A\B\C讀句子——周總理戴上眼鏡,認真地看課文??赐暾n文,他把眼鏡拿在手里,跟我們一起聽講。
師糾正手語:“戴上”和“把眼鏡拿在手里”可以直接演示動作,不要逐字打手語。齊讀這句。
師:誰來做一回周總理的?生演示句意。
師:思考,句中的“眼鏡”和倪老師戴的眼鏡一樣嗎?(啟發(fā):為什么看課文要戴上,聽講時要拿在手里?)
生:不一樣。
師:什么地方不一樣?
生:顏色、鏡框。
師: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不一樣:倪老師的是近視眼鏡,周總理的是老花眼鏡。所以周總理看課文要戴上,聽講時要拿在手里。
師:說明總理怎么樣?
明確:這個“眼鏡”的描寫說明周總理年紀大了。進一步體悟:周總理年紀大了,工作那么忙,還到我們小學校來視察,和我們一起上課,體現(xiàn)出總理對我們是多么的關懷。板書:認真地
師:現(xiàn)在我們把這幾個句子放到課文第三段中,連起來讀一讀課文。指名學生依次個別讀第三自然段的6句話。注意糾正手語。提醒學生:讀句子時注意手語規(guī)范,口型正確。一起讀第三自然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弊鳛檎Z文教師,要另辟蹊徑,不失時機地在閱讀教學中實施以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造就高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創(chuàng)新人才。
倪衛(wèi)東,教師,現(xiàn)居江蘇鹽城。